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唯一让李世民惧怕的人,若他称帝,大唐将不复存在

唯一让李世民惧怕的人,若他称帝,大唐将不复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694 更新时间:2024/1/6 5:09:54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势力都想趁乱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而无权无势的人则是想要站对阵营,建功立业,世民便劝自己的父亲起兵,随后李渊父子齐心协力,一同作战,而优秀的李世民更是立下累累战功,有人说一般江山都是被他打下来的,足以可见李世民的能力突出。

当时李世民带着军队在长安城街上走过,百姓们高呼他的名字,他非常受欢迎,李渊见状,将他封为天策上将,允许他可以在府内设置衙门,这就使得李世民可以发展自己的势力。但为能力最突出的李世民没有被立为太子,据说当时起兵之时,李渊答应事成后让他做太子,但最终却让性格优柔寡断的大儿子做了太子。

可其实李世民才是最适合做帝的人,武双全,精通谋略和政治,他的才能文臣武将,同样还有帝王风范,杀伐果断,心怀天下,所以他后来为了皇位,弑兄杀弟,逼父皇退位,抢走了弟妹,他做了这样薄情寡义的事,但是后世人更多记住的还是他的丰功伟绩,妥善处理国家政局,开拓国土,他的帝王做得十分合格。

唐朝之所以能引得万国朝拜,唐太宗也被称为“天可汗”,不仅仅是唐朝的外交强大,更重要的其实是军事的强大,李世民继位后,由他下令的战争更是充分凸显了他的军事天分,唐朝统一后,对于少数民族,比如一直猖狂的突厥,他直接派兵平定,态度坚决,而后又继续扩疆领土,多次出兵西域,威慑众国。

隋朝在出兵高句丽的过程中,多次战败,而李世民再次派兵进攻,他亲自率领军队作战,一直打到了安市城,足以证明他的军事才能有多么优秀,他在一众的隋唐军事家中,也丝毫不落下风。

可有一个人却将他逼得步步后退,甚至差点让他丢掉了长安城。这人就是薛举,他本人身形魁梧,性格豪放,不拘小节,同样也是在战乱中发展势力的人,大业晚年,因为战火不断,民间百姓背井离乡,还有盗贼趁乱谋财,而薛举为了打击贼寇,便自己招募兵马,建立部队,又发动叛乱,控制了县城的官员,打开粮库放粮给百姓,引得了百姓的支持。

此后薛举的名声远扬,不断的有各地的人前来投靠他,薛举是靠着打劫官家的兵器马匹发展实力的,随着势力一步步壮大,他攻打隋朝大将皇甫绾驻守的地盘,当时天下大雨,为了早早结束,薛举集中兵力直接攻打对方的大营,趁着夜色偷袭成功后,薛举带着军队一鼓作气,直接拿下了鄯、廓二州,仅仅是半个月的时间,他的兵力就达到十五万人。

这样看来,薛举也是一位军事将才,积攒了实力后,他有了更大的野心,大业十三年,他在兰州称帝,还为自己修建了皇陵,没有攻打下来剑口,便又攻打秦州,而后将都城定为秦州。这样强横的行事作风,让他在乱世中势不可挡,他下令攻打陕西凤翔,强攻不行,便转为智取,他贿赂唐弼,许他以高官,可事成之后,薛举并没有承诺他应得的,而是将唐弼的众多兵马都收归己用,这次他的兵力达到二十万。

在这次天下大乱中,李渊父子是势力最大的一方,所以他们注定是敌人,李渊派了李世民去迎战薛举,在双方的交战过程中,薛举带着军队杀到长安,不过李世民业并不弱,他也步步反击,同样压制着薛举,使得薛举不得不撤退。

薛举自知无法对抗大唐势力,他有了投降的想法,还问属下历史上是否有皇帝投降呢?身边人也告诉他历史上确实有许多皇帝投降,他们能够保全性命,不至于被杀死,但也有部下认为,不应该投降,要继续作战。这让薛举无法立马做出决定,若是投降的话,那么多年积攒的势力就四分五裂了,所以他跟大家说,他只是为了试探大家的想法而已。

他突然想到,他可以跟突厥合作,不过唐军这边已经先一步联系了突厥,所以薛举仍然无法改变局势。公元618年,双方狭路相逢,准备充足的李世民已经做好要打一场消耗战了,所以无论薛举怎样挑衅,唐军也不出战。薛举也知道自己不能这么耗下去,便派士兵从小路偷袭唐军,打了唐军一个出其不意,使得唐军的损失惨重,只能撤回长安城。

而薛举也想着一鼓作气,直接攻入长安城,但可惜他突然病了,不久便去世了,他的儿子继承了皇位,但是唐军已经趁势剿灭了薛举的军队,使得薛举的政权彻底覆灭。若是薛举没有重病的话,直接攻打长安,恐怕最终的结局就被改变了。

更多文章

  • 他手握十万重兵,李渊想打又怕打不过,一小兵却称:一人就能灭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十万重兵李渊想平定却无良策,李渊太原起兵反隋的深远谋略,李渊太原起兵反隋实力

    引言国家有优良的公民,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强盛起来。——沃纳在中国古代封建制社会当中,有一类人是会让帝王坐立不安,这类人便是手握重拳的将军,尤其是一些在边塞的将领,仗着山高皇帝远,经常用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以至于很多时候帝王的命令,在到达边塞将领耳中的时候很难起大作用,甚至有些还会拒绝帝王的调令

  •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成最大谜团,结果被2农民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墓边的61个无头石人,武则天墓前六十一个无头石人之谜,武则天墓前无头人未解之谜

    前言在中国的封建历史时期当中,诞生过非常多比较贤明或者是比较昏庸的帝王,被人们所铭记住的帝王要不然就是做出过特别大贡献的,要不然就是昏庸残暴到极点的,又或者是末代帝王。不过有一个帝王还是比较特殊的,她就是武则天了。在华夏文明将近5000年的历史当中,基本所有的帝王都是男性,唯独武则天是一个例外。虽然

  • 陕西发现的墓志铭,揭开了千年前武则天的罪行,千年流言终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陕西武则天墓志铭,武则天墓志铭400字,武则天写的李治墓志铭

    引言在上千年的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将近上百位帝王。我们都知道,那个时期里皇帝的权力、地位是很高的,任何人都不敢轻易违抗其命令,否则就是死路一条。另外,在当时社会中女性地位十分低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古代帝王大多都是男性。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武则天竟然成为了皇帝,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 唐朝名将祖坟被挖,对皇帝说:这绝非人所为,挖坟的一听当场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历史上挖祖坟,唐朝名将后代守墓,挖了唐朝17个墓的人是谁

    大唐能够成为史上最强盛的王朝,这与君臣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朝廷山人才辈出,而郭子仪则是其中之一,是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他一生侍奉过四位皇帝,资历极深,唐肃帝封他为汾阳王。虽是被封为王,但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慷慨率直,为人宽厚,王府中的大门也是随意打开的,就连下人也可以随意进出大门,除此之外

  •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历经千年不腐,竟然还能发芽结果!隋炀帝杨广到了封建时代,由于国家面积的扩张和生产力的进步,粮食的产量进一步增加,储存粮食的技术也逐渐发展。储藏粮食也从部落中粮窖逐渐发展成了大型粮仓甚至粮仓城。而古代粮仓囤粮的顶峰,正是开启于隋炀帝杨广,他在上位伊始,就下令广设仓库,大力囤粮

  • 汪伦本是一小县令,靠着打赏李白而留名千古,你猜他有多大的手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汪伦给李白钱,汪伦为什么要去李白家,李白与汪伦的交情

    李白靠着豪迈的诗风与放荡不羁的性格,俘获了大量粉丝。一袭白衣,一柄长剑,一个酒葫芦,我们所幻想的”执剑走天涯“或许最初的灵感便是来自于李白。李白虽在官场的名气不高,但他在唐朝诗圈却颇负盛名,一生中作诗几千首,有着”诗仙“之称。 李白从小博览群书,文采斐然,人又开朗随性,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读

  • 武则天儿子下场都惨,唯一得到善终的是谁?都以为他傻,其实最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四个儿子的下场,武则天哪个儿子最有本事,武则天儿子摘瓜诗

    想必高宗也是对儿子有着深厚亲情的,起初给儿子起名为李旭轮,又觉得不满意,改为李轮。永隆二年,又将儿子封为豫王,定下名字为李旦。但高宗还是在纠结李轮和李旦两个名字,到底哪个会更好,他经常会两个名字换着叫,后来发现当喊李旦的时候,他心情舒畅,而喊李轮则会遭遇不幸,所以最终定下了李旦这个名字。刚生来没多久

  • 他是唐朝一县官,横扫印度,却没用一个中国兵,印度至今仍有阴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时期攻打印度,唐朝哪个猛人打败了印度,抗击印度的五位英雄

    其实并非如此,抛去近代的中印战争不谈。更早之前的唐朝,中国和印度之间还是存在纠纷的。不过,这场纠纷仅凭一个中国人的力量就给解决了,甚至没动用我国一兵一卒,这也是史书上记载的中印第一场战争。事情是这样的,唐朝初年,由于佛教在我国盛行,印度和大唐的关系原本十分和睦。唐太宗曾派玄奘法师前往印度取经,后来被

  • 司马懿耗尽一生让儿孙当了晋朝皇帝,却被艳丽的孙媳妇一夜败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生平事迹,司马懿一生真实生活,晋朝皇帝评价司马懿

    公元249年,司马懿看准时机,发起“高平陵之变”,一举篡夺曹魏大权,从此曹魏名存实亡,司马家族成为独揽大权的无冕之王,为儿孙建立晋朝铺平了道路。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迫魏国末代皇帝曹奂退位,自立为帝,建立晋朝,万里河山成了司马家族的囊中之物,司马家族发展至此达到顶峰。司马懿耗尽一生,终

  • 李隆基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将杨玉环从自己儿子手中抢过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隆基怎么把杨玉环弄到手里,李隆基以什么理由把杨玉环招进宫,杨玉环跟李隆基怎么在一起的

    这四大美人分别是貂蝉,王昭君,西施和杨贵妃,这其中身份最为尊贵的就是杨贵妃了,她生逢太平,成为贵妃后更是大唐强盛的象征,本人相貌更是美艳倾城,值得大诗人白居易为她写下“回眸一下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足以可见她的美貌尤为出众,也确实是证明了皇帝独宠她一人。可她被独宠多年,却也只是贵妃,而非皇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