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手握十万重兵,李渊想打又怕打不过,一小兵却称:一人就能灭他

他手握十万重兵,李渊想打又怕打不过,一小兵却称:一人就能灭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19 更新时间:2024/1/25 6:13:08

引言

国家有优良的公民,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强盛起来。——沃纳

在中国古代封建制社会当中,有一类人是会让帝王坐立不安,这类人便是手握重拳的将军,尤其是一些在边塞的将领,仗着山高皇帝远,经常用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以至于很多时候帝王的命令,在到达边塞将领耳中的时候很难起大作用,甚至有些还会拒绝帝王的调令,这是古代社会的特有制度,同样也是一个弊端,历届帝王曾经想出了诸多办法,试图解决这种弊端的存在,只是当封建制度存在之时,本身也就意味着这样的弊端会一直存在,无论是在哪个朝代皆是如此,若是这些手握重拳的将领不起义尚好,若是想要起义的话,足以让帝王头疼不已。

在我国古代隋朝末年的时候,因为大修运河,所以征收赋税比较多,百姓们生活压力比较大,迫不得已只好纷纷揭竿起义。而隋炀帝为了各路起义军的事情已经忙的不可开交,这个时候,坊间却流传起一句谣言,李氏当王。这句谣言引得各路起义军还有英雄豪杰都在找寻姓李的人,希望可以。获得未来天子的青眼,日后可以平步青云。

李姓之人是李密

当时瓦缸寨的李密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李姓之人,因为李密这个人,他的出身是比较高的,而且从小文武双全,志向十分远大。我刚在在李密的引领下,迅速的崛起,好多不堪重负的百姓都来投靠瓦缸寨,希望可以安稳度日。所以在当时瓦缸寨算是在众多的起义军中比较强大的一支了。正因如此,在当时各路英雄豪杰都以为日后的天子就是李密,但是在后来战场之上风云变化,在一次和王世充的战争中,李密战败了,随后他就去并州投靠了李渊,但是李密此人很有野心,在投靠李渊之后又反叛了李渊,所以被处死了。然而等到最后却是李渊成为了天子,建立了唐朝,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原来当时所传之人竟然是李渊。

不为人知的李轨

当然在当时除了李渊和李密之外,李姓之人中还有一位不为人知的人物他也认为自己将会是一统天下的未来天子,此人则是李轨。李鬼是在甘肃一家富贵人家出生的,从小不仅喜欢读书,在武功方面也是非常优秀的,目光也十分的长远。在隋朝末期的时候,甘肃省的饥荒非常的严重,李轨还曾经用自己的家财购买粮食来赈济灾民,所以他在百姓们中的威望还是比较高的。

在公园617年的时候,薛举在金城起义了,这个时候的李轨,曹真,还有关谨等人也在秘密谋划,想要起义。但是这些人都在相互谦让,都不愿意做这个盟主。随后曹真就跟李轨讲,民间流传的是李氏当王,你姓李,说的难道不是你吗?听到这里,大家都认为很有道理,所以李鬼就顺利的当上了这个盟主,在起义之后,李轨称自己为河西大凉王,随后攻下了敦煌等地区,河西五郡也全部被他攻下。

李渊起义

就在李轨在甘肃顺利起义的那年,李渊在晋阳也起兵了,李渊由于离首都长安非常的近,所以他用很快的时间,攻下了洛阳,把杨祐这位年幼的宗室子弟立为了皇帝。这个时候在李密后方的薛举,对于长安这块肥肉也是虎视眈眈。薛举命人攻打陕西的扶风郡,希望能由此进入中原,很明显,薛举的这个行动威胁到了李渊在长安的行动,于是李渊为了自保,派出第二子李世民和薛举大战,李渊的次子李世民也是威风凛凛,不负众望,不仅战败了薛举,还将薛举手下的势力据为己有。

在薛举被灭之后,众多的起义军中,能真正威胁到李渊的,就只剩李轨了,为了对付李轨,让李轨不在后方偷袭李渊,李渊只能兵分两路,没有办法集中所有的兵力将中原地区彻底据为己有,但是为了能放手进军中原,灭掉后方的李轨是重中之重,可是让李渊发愁的是,李轨可是块硬骨头。

其实早在李渊进军长安把持朝政,并且顺利称帝之后,曾经想招安李轨,但是李轨却不投降,李轨心知自己还是有能力与李渊一战的。李渊如果真的出兵,也没有绝对的把握能战胜李轨,而且从洛阳出兵的话,到李轨所在的武威,路途比较远,而且中间还有坐坐高山,要是打起来的话,万一军队的供给断了怎么办,并且李轨手下还有10万大军。

小卒的妙招

李渊因为李轨在后方像个定时炸弹一样,可谓是寝食难安,为了能解决掉李轨,李元多次与部下商议,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平定李轨的良方,此事僵持多日,一直没有一个结论。直到有一日一名小卒却道自己有一个计谋可以帮助李渊解决这个肘腋之患,这个小卒并不显眼,经过李渊的询问才得知此人名叫安兴贵,李渊随口问道,需要多少将士呢?安心贵,却说他一人就足够了。李渊就更加迷惑了,说道李轨所在之地非常险要,而且其手下还有重兵10万,就算派出军队都没有很大的胜算,你一人有什么办法?

说到这里安兴贵就把自己的作战计划详细的说了出来,原来这个安兴贵在凉州生活过一段时间,并且在凉州混的还算不错,他的弟弟安修仁受到了李轨的重用,而且在自己的亲朋好友之中,也有许多人在帮李轨办事,安心贵想通过自己的弟弟和李轨见一面,希望可以不用一兵一卒就收服李轨,如果说不动的话,那么就找机会兵变,活捉李轨。

安兴贵前往凉州的时候,让李轨十分的高兴,他十分欣赏安兴贵,便将其任命为左右大将军,然而此时的安兴贵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向李轨提出招降,每天就吃吃喝喝,找到一些对李轨不满的人和亲朋好友。有一次,时机成熟安兴贵劝说李轨投降,李轨当然不傻,直接怀疑道,他是不是李渊的人,安兴贵急忙解释了一通,这才打消了李轨一点疑心。

最后

这个时候安兴贵可以感觉到李轨对自己已经产生了怀疑,见劝降不行,就抓紧联系人脉准备兵变了,安兴贵让不满李轨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朋友带领人马,联系羌人里应外合突袭武威,李轨被打个措手不及,李轨在看到城墙依然无法守住,只能选择向李渊头像,随着李轨的投降,其他方面的起义势力也看看陆续投降,如此,李渊才解决了一个心头大患,安兴贵也因为献计有功,最终被封为了凉国公。

在古代封建制度当中的权力斗争当中,兵不见血刃自然是最好的结局,倘若被逼到一定程度之时,只能兵刃相见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若是能够通过一些计谋来平定这些叛乱势力的话,无论对于帝王还是谋者而言,都是有好处的,不过归根结底,安心贵之所以能够成功,李轨之所以失败,更多的还是源于李渊自身的执政能力,并没有引起当时朝堂上太大的反感,使得李渊可以继续左右朝政,倘若李渊是一名暴君的话,或许历史也会因此而改变。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墓前61个无头石人,千百年来成最大谜团,结果被2农民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墓边的61个无头石人,武则天墓前六十一个无头石人之谜,武则天墓前无头人未解之谜

    前言在中国的封建历史时期当中,诞生过非常多比较贤明或者是比较昏庸的帝王,被人们所铭记住的帝王要不然就是做出过特别大贡献的,要不然就是昏庸残暴到极点的,又或者是末代帝王。不过有一个帝王还是比较特殊的,她就是武则天了。在华夏文明将近5000年的历史当中,基本所有的帝王都是男性,唯独武则天是一个例外。虽然

  • 陕西发现的墓志铭,揭开了千年前武则天的罪行,千年流言终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陕西武则天墓志铭,武则天墓志铭400字,武则天写的李治墓志铭

    引言在上千年的封建历史上,曾出现了将近上百位帝王。我们都知道,那个时期里皇帝的权力、地位是很高的,任何人都不敢轻易违抗其命令,否则就是死路一条。另外,在当时社会中女性地位十分低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且古代帝王大多都是男性。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武则天竟然成为了皇帝,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 唐朝名将祖坟被挖,对皇帝说:这绝非人所为,挖坟的一听当场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历史上挖祖坟,唐朝名将后代守墓,挖了唐朝17个墓的人是谁

    大唐能够成为史上最强盛的王朝,这与君臣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朝廷山人才辈出,而郭子仪则是其中之一,是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他一生侍奉过四位皇帝,资历极深,唐肃帝封他为汾阳王。虽是被封为王,但他没有居功自傲,而是慷慨率直,为人宽厚,王府中的大门也是随意打开的,就连下人也可以随意进出大门,除此之外

  •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历经千年不腐,竟还能发芽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发现隋唐粮仓,仓内粮食历经千年不腐,竟然还能发芽结果!隋炀帝杨广到了封建时代,由于国家面积的扩张和生产力的进步,粮食的产量进一步增加,储存粮食的技术也逐渐发展。储藏粮食也从部落中粮窖逐渐发展成了大型粮仓甚至粮仓城。而古代粮仓囤粮的顶峰,正是开启于隋炀帝杨广,他在上位伊始,就下令广设仓库,大力囤粮

  • 汪伦本是一小县令,靠着打赏李白而留名千古,你猜他有多大的手笔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汪伦给李白钱,汪伦为什么要去李白家,李白与汪伦的交情

    李白靠着豪迈的诗风与放荡不羁的性格,俘获了大量粉丝。一袭白衣,一柄长剑,一个酒葫芦,我们所幻想的”执剑走天涯“或许最初的灵感便是来自于李白。李白虽在官场的名气不高,但他在唐朝诗圈却颇负盛名,一生中作诗几千首,有着”诗仙“之称。 李白从小博览群书,文采斐然,人又开朗随性,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读

  • 武则天儿子下场都惨,唯一得到善终的是谁?都以为他傻,其实最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四个儿子的下场,武则天哪个儿子最有本事,武则天儿子摘瓜诗

    想必高宗也是对儿子有着深厚亲情的,起初给儿子起名为李旭轮,又觉得不满意,改为李轮。永隆二年,又将儿子封为豫王,定下名字为李旦。但高宗还是在纠结李轮和李旦两个名字,到底哪个会更好,他经常会两个名字换着叫,后来发现当喊李旦的时候,他心情舒畅,而喊李轮则会遭遇不幸,所以最终定下了李旦这个名字。刚生来没多久

  • 他是唐朝一县官,横扫印度,却没用一个中国兵,印度至今仍有阴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时期攻打印度,唐朝哪个猛人打败了印度,抗击印度的五位英雄

    其实并非如此,抛去近代的中印战争不谈。更早之前的唐朝,中国和印度之间还是存在纠纷的。不过,这场纠纷仅凭一个中国人的力量就给解决了,甚至没动用我国一兵一卒,这也是史书上记载的中印第一场战争。事情是这样的,唐朝初年,由于佛教在我国盛行,印度和大唐的关系原本十分和睦。唐太宗曾派玄奘法师前往印度取经,后来被

  • 司马懿耗尽一生让儿孙当了晋朝皇帝,却被艳丽的孙媳妇一夜败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生平事迹,司马懿一生真实生活,晋朝皇帝评价司马懿

    公元249年,司马懿看准时机,发起“高平陵之变”,一举篡夺曹魏大权,从此曹魏名存实亡,司马家族成为独揽大权的无冕之王,为儿孙建立晋朝铺平了道路。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逼迫魏国末代皇帝曹奂退位,自立为帝,建立晋朝,万里河山成了司马家族的囊中之物,司马家族发展至此达到顶峰。司马懿耗尽一生,终

  • 李隆基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将杨玉环从自己儿子手中抢过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隆基怎么把杨玉环弄到手里,李隆基以什么理由把杨玉环招进宫,杨玉环跟李隆基怎么在一起的

    这四大美人分别是貂蝉,王昭君,西施和杨贵妃,这其中身份最为尊贵的就是杨贵妃了,她生逢太平,成为贵妃后更是大唐强盛的象征,本人相貌更是美艳倾城,值得大诗人白居易为她写下“回眸一下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足以可见她的美貌尤为出众,也确实是证明了皇帝独宠她一人。可她被独宠多年,却也只是贵妃,而非皇后,那

  • 李渊有12个女儿,才貌双全,只这一个青史留名,武则天都尊敬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渊第6个女儿,李渊的四个女儿名字,唐高祖李渊的19个女儿分别嫁谁

    有人说女性地位下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儒学”的出现与形成,周王朝自建立以后,为了加强统治实行分封制,男性贵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男性可以有多位妻子,男女双方关系的维系全然要看男性好恶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个国家之间经常爆发战争,男性作为战场驱动力,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之下女性则将繁衍人口作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