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关张殒命都与东吴有关,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为何目标始终是魏国

刘关张殒命都与东吴有关,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为何目标始终是魏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813 更新时间:2024/2/21 9:22:08

[var1]

刘关张的兄弟情是千秋忠义还是其他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我们也不对张飞被杀后刘备淡然的表态“噫!飞死矣”来深究刘备当时真正的心态。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备集团凭着借来的荆州成就了横跨荆益蜀汉;但是盛极而衰,在两三年内因为荆州刘关张先后殒命。这才有了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历史事件,但是诸葛亮执掌蜀汉大权后对外目标一直是曹魏而不是仇敌东吴?

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中可以看出,诸葛亮的政策始终是联吴攻曹;这既是最终战略目标实现的需要(兴复汉室),也是蜀汉政权脱离军阀的必然

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曾经把未来规划在《隆中对》中详细描述,尤其是在第二个阶段横跨荆益完成后的策略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也就是说蜀汉立国后的国策就是联吴抗曹,任何私怨都不能影响国家的最终战略目的。西川历史上诞生过无数的割据政权,但是由于西南资源的匮乏底蕴不足几乎没有一统天下的先例。有人可能说秦汉,但是秦汉的根基都是在关中。蜀汉如果想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最终战略目标,必须要迅速击败曹魏;蜀汉国小民疲没有单挑曹魏的能力,必须有东吴这个帮手配合。否则蜀汉伐魏就如同以卵击石,曹魏凭借庞大的国力拼消耗也能耗死蜀汉。

[var1]

蜀汉北伐如果不是为了“兴复汉室”这样的政治人设,也许可以多存在很多年。但是这样就无法脱离军阀的层面,所以在北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联手东吴是必然的结果。夷陵之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孙刘两家在联盟上是有共识的,以荆州归属和刘关张殒命为代价得来的孙刘再次联盟更稳固。

本来诸葛亮就不同意刘备发倾国之兵征伐东吴,夷陵失败后外有魏吴、内有叛乱,蜀汉政权经济即将崩溃的现实也不允许和东吴死磕

刘备是一代枭雄,如果不是被张飞逼得骑虎难下也许未必肯攻吴;即便是攻打吴国的目的重要原因也是收复荆州,当然打的旗号还是为二弟报仇。蜀汉政权来之不易,刘备漂泊半生才有了这点家底怎么可能有魄力直接梭哈。并且蜀汉的国策必须在“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政通人和的情况下才能觅得一丝良机攻伐曹魏。咱们再来看刘备巅峰时期的形式:真正的横跨荆益,也就是现在湖南、四川的精华部分都在刘备控制手中。刘备绝对有席卷天下的机会和实力,这点让东吴非常忌惮。这和抗战后期的民国的形式一样,刘备随时可以顺江而下威胁东吴。而为了夺取西川的北方门户汉中,刘备为了让东吴牵制曹操才割让了荆州几个郡给东吴。但是即便如此,关羽镇守的荆州始终保持着北可伐曹、东可吞吴的可能性。所以当夷陵之战后蜀汉被关入三峡以西,没有威胁的蜀汉才能成为东吴真正的盟友。

[var1]

仓促赌国运的蜀汉在夷陵战败后陷入危机:此时的蜀汉精锐尽失,几乎家家戴孝;曾经富庶的益州经过汉中之战、建国封赏、夷陵大战等消耗,已经到了《出师表》中诸葛亮所说的“益州疲弊”的程度。也就是说经济即将崩溃, 再坚持伐吴蜀汉立刻崩溃。第三、蜀汉损失巨大,南方趁机发动叛乱让蜀汉顾此失彼“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因此无论是为了稳定治休养生息,还是北伐需要都不宜与东吴开战。

失去荆州后蜀汉已经成为三国最弱的政权,面对实力最强的曹魏、蜀吴两国只能携手防止天下被曹魏一统的结局;况且蜀汉北伐也需要东吴从东线的牵制,防止曹魏没有后顾之忧与蜀汉决战

蜀汉彻底失去荆州后其实已经成为最弱小的政权,看起来面积庞大的云贵以及横断山脉地区其实只是名义上臣服蜀汉而已。说来了我不捣乱就对得起蜀汉了,至于说贡献赋税、承担兵役徭役基本上就没有了。所以失去荆州后真正支撑蜀汉的只有益州一地,与东汉末年的军阀没有什么区别。东吴虽然吞并荆州但是相对还是比较贫瘠,为了生存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都有联手抗曹的需要。在失去三峡以东的荆州支点,蜀汉在休养生息后也只能通过汉中北伐曹操实现近乎渺茫的意图了。失去荆州后蜀汉失去了顺江而下攻击东吴的可能,那么还要想翻身就得学汉高祖刘邦进关中进而俯视天下。通过北伐收复长安,把曹魏赶到黄河以东形成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版图形式才有可能翻身。如下图所示:到时候理想中的蜀汉可以北周的版图,待到实力强大后平定曹魏所在的北齐版图;然后集中力量破长江天险拿下东吴,彻底实现蜀汉的统一。如果依据这个观点的话,蜀汉首先面对的敌人也不是东吴而是曹魏。

[var1]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秦国几乎没有出过一个昏君,为何还要经过长达163年才完成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唯一的昏君,秦国历代有昏君吗,历史上真实的秦国昏君

    [var1]秦穆公时,秦国广揽山东诸国之贤才。一时间,百里奚、蹇叔、公孙枝、由于等贤才汇聚一堂,帮助秦国吞并了戎人建立的约20个国家,于是秦穆公便称霸于西部。然而,此时秦国的兴盛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秦国的经济、文化和军事实力仍然相当有限,尚不足以与晋、齐、楚等大国比肩。又过了若干世代,经过了几次争夺国

  • 春秋战国时代的民族大融合:为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时期的汉族,汉族是融合而成的吗,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

    一,春秋时期中原的民族分布格局周人自称是夏人的后裔,因此自称为“华夏”,位于中原一带的诸侯国就统称为“诸夏”。周人强调华夏“有礼义之大”、“有革服之美”。周人将四周的民族称为蛮、夷、戎、狄,认为他们是不知礼义、不讲文明的野蛮族类,甚至贬斥为“禽兽”、“豺狼”。周人认为对华夏诸国应该推行德政,对蛮夷则

  • 齐国政治家“管仲”,略施小计、打垮楚国,如今成为商界贯用手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管仲如何通过贸易战打垮楚国,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管仲怎样使齐国强大

    管仲一生的功劳十分伟大。他以顶级的智慧和谋略,为齐桓公打造了一个固若金汤的大齐国,并将其推上“春秋五霸”的至上席位。齐桓公能够实现“一匡天下,九合诸侯”的伟大理想,与管仲的辅佐,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没有管仲,就没有齐桓公。管仲辅佐齐桓公,如诸葛亮辅佐刘备一样,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超凡的智慧,

  • 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河套地区是谁在掌管?宋朝为何收不回河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史之乱对宋朝的影响,宋朝采取什么措施避免了安史之乱,宋朝人怎么看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中原地区自顾不暇,只好将安西都护府的兵马调往中原平叛。安西都护府一下子就空虚了下来,吐蕃趁机夺取了该地区,包括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宋朝就更不像样了,压根就没有机会收复河西走廊地区。李元昊在河套地区建立了西夏王朝以后,宋朝就失去了对该地区的管辖机会,本来也没实力管辖,所以也不心疼

  • 刘娥如何成为宋朝权后?她真可以和武则天相比?宋仁宗被她害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为啥不废刘娥,历史上的刘娥对宋仁宗好吗,真实的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跟随清平乐的脚步,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北宋时期的权后刘娥。这个女人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有人说她有武则天的能力,却没有武则天的野心。这样的评价其实不够中肯,但是也足以说明刘娥是个厉害的角色。那么她是如何一点点爬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的呢?刘娥改嫁宋真宗,独得宠爱。刘娥那会儿还是银匠龚美的媳妇儿,龚美不远千里,将

  • 武则天为何杀害自己的一儿一女?为皇后之位杀女儿,为了权力杀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安定公主的死,其实在历史上是有争论的。以欧阳修为首的一帮宋朝老臣们,在编写《新唐书》的时候,就将安定公主的死,归罪于武则天。他们认为是武则天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安定公主,嫁祸给王皇后,从而让唐高宗李治,有了废除王皇后的理由。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事实呢?请输入图片描述01武则天野心勃勃,王皇后必然

  • 玄武门之变,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俩配合得很默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玄武门之变时李渊多大,玄武门之变李渊父子的真实面目,玄武门之变李渊对李世民评价

    李渊或许想制衡李世民集团的权力,但当他发现大势挡不住时,便间接采取了不浪费国家和军队资源的一种方式,即扮演玄武门之变真正的促进者。在大局面前,李渊牺牲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皇位,把国家交到了最适合做皇帝的儿子手中。玄武门之变的执行者李世民,和父亲配合得十分默契,尽量没有让该事件演变成大规模战斗,迅速在高

  • 东晋是如何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淝水之战东晋胜利原因,淝水指现在的哪,淝水大战读音

    再说战前,两国的政治形势。前秦苻坚继位后,重用寒门王猛。采取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贵族势力发展来强化中央力量,并兴修关中水利,前秦国力逐渐增强。先后攻灭前燕、仇池氐杨氏、前凉张氏、鲜卑拓跋代(北魏政权的前身);积极开拓西域,氐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疆域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前秦

  • 唐朝诗人均是武林高手,李白会剑术,杜甫雄风纠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vs杜甫,李白盛唐时期简介,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

    五十六岁的杜甫写过一首《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并落瞿塘石。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粉堞电传紫游缰,东得平岗出天壁。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 这诗也写到了,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武艺高超、善于骑射

  • 唐高宗为何默许武则天要清洗朝廷,而且还允许她屠杀自己的亲舅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关系,唐高宗为什么偏爱武则天,武则天李治真实历史

    但是,长孙无忌毕竟是皇帝的舅舅,又做了三十年的宰相,权倾朝野,威震天下。要扳倒他,需要慎之又慎。武则天是一个果断的人,但是她并不急躁。在需要耐心的时候,她非常有耐心。在重拳出击长孙无忌之前,她还需要先剪除他的羽翼。出于这种考虑,长孙无忌的老战友褚遂良、韩瑗、来济先行被扫出朝廷;与此同时,长孙无忌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