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河套地区是谁在掌管?宋朝为何收不回河套

唐朝在经历安史之乱后,河套地区是谁在掌管?宋朝为何收不回河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35 更新时间:2024/2/6 12:36:34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朝中原地区自顾不暇,只好将安西都护府的兵马调往中原平叛。安西都护府一下子就空虚了下来,吐蕃趁机夺取了该地区,包括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

宋朝就更不像样了,压根就没有机会收复河西走廊地区。李元昊在河套地区建立了西夏王朝以后,宋朝就失去了对该地区的管辖机会,本来也没实力管辖,所以也不心疼。

张议潮起义归唐,河套地区才重新回到唐朝手里。

吐蕃王朝一直对唐王朝不服气,周围的小王朝都臣服于唐朝了,可他们偏偏要跟唐朝平起平坐。不过人家有这方面资本,那就是他们的军事实力强大。

那地方的人,生活在高原地区,身体不好根本就活不下来。所以活下来的都是身体倍儿棒的人,战斗力自然也就很强悍了。

就算是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愿意跟他们打太多仗,只好选择和亲这条路。后来吐蕃王朝跟唐王朝还是有小摩擦,不过没有大规模的入侵。

吐蕃钻空子:

对于新疆、青海、甘肃和宁夏这些地方,他们早就垂涎,一直没有机会夺取罢了。为此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唐王朝把驻扎在这些地方的兵马都调往中原平叛,导致这些地方完全暴露在了吐蕃大军的眼皮子地下。

吐蕃人毫不客气,一路收割,很快占领了安西都护府,西平、武都、合川、怀道等地区,全都落入了吐蕃人手里。此后安西都护府、北廷都护府所包括的陇右州县全部丧失。

当时整个河西走廊以西的地区,已经不受唐王朝掌控了。吐蕃大军甚至虎视眈眈,想要夺取关中之地。

张议潮归唐:

此后吐蕃也开始衰败,沙州豪门张家出了个心向唐朝的张议潮。吐蕃对豪门的摧残使得张议潮决心要反抗吐蕃,重归唐朝。

从公元848年开始,张议潮便带领自己的武装力量,逐渐收复了瓜州、沙州等地,并且将该地区献给唐朝。

五年三月,白敏中为司空,招讨南山、平夏党项行营兵马都统。四月,赦平夏党项羌。辛未,给得灵盐夏三州、邠宁鄜坊等道三岁。六月,封子润为鄂王。八月乙巳,赦南山党项羌。十月,沙州人张义潮以瓜、沙、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十一州归于有司。---《新唐书》

此后又收复了哈密、吐鲁番、张掖、酒泉等11个州,并且命人带着版图投靠了唐王朝。当时是唐宣宗执政,已经到了晚唐时期,其实对这些地方的统治也失去了实际意义。这些地方大多数也都被地方豪强们所占领。

宋朝对河套地区,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五代十国的时候,唐王朝分崩离析,天下被各路节度使所占领。盘踞在河西走廊一带的节度使家族老李家本打算自立为王的。

三年,辽以义成公主嫁继迁,册为夏国王。四年,知夏州安守忠以三万众战于王亭镇,败绩,继迁追至城门而返。端拱元年,继捧之节制夏台,言能归款,即授洛苑使、银州刺史。---《宋史》

可是宋王朝经历了一番挣扎以后,完成了中原大一统的局面。这个时候老李家也就归顺了宋朝。

好景不长,老李家出了个李继迁,他可不是个善茬。他带着一帮兄弟公然反叛宋朝,将河西走廊地区占为己有。

为了保证自己的独立,李继迁不惜向辽国称臣,辽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早就希望削弱宋朝的力量。在辽国的帮助下,李继迁不仅登基成为夏国王,还占领了灵州地区。

李继迁的野心很大,不仅要占领河西地区,更想要攻占回鹘和吐蕃的地盘,结果被吐蕃设计负伤,不久便死掉了。

后来李元昊正式建立了西夏政权,公然和宋王朝彻底决裂。宋朝曾经多次想要收复河西走廊地区,可是完全不是西夏兵马的对手。

再加上宋朝皇帝没几个有骨气的,都不愿意打仗,收复河西走廊的计划,也就这么搁浅了。此后西夏和辽国、金国始终都是宋朝最大的威胁。

没有河套地区,也就没了西域地区。

河西走廊到底有多重要呢?汉武帝时期,其实就已经给出了答案。当年汉武帝一直希望跟西域诸国通商往来,可是河西走廊一直被匈奴人霸占着。

汉武帝曾经不止一次派遣过使者前往西域,结果都被匈奴人给拦截了下来。汉武帝十分恼怒,派遣霍去病卫青,将匈奴人赶出了河西走廊,这才打通了中原和西域的通商往来。

大宛之迹,见自张骞。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经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之,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史记》

此后汉朝更是因为有了河西走廊,这才拥有了对西域的统治权。由此可见,河西走廊是非常重要的通道。

后世任何一个大一统王朝都希望得到这条通道,唐朝打通了河西走廊,从而将西域设置为安西都护府,对西域有了实质的控制权。

可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失去了河西走廊的控制权,从而也就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即使晚唐的时候,河西走廊重归唐朝怀抱,唐朝中央也无力去管辖这些地区了。

宋朝也希望收复河西走廊,从而夺取西域。可是这里一直盘踞着强大的节度使力量,显然这是唐王朝遗留下来的问题,宋朝也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总结: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是占领河套地区的关键。

唐朝之所以失去河套地区的控制权,那是因为他们要把安西都护府的兵马调回来平定安史之乱,给了吐蕃可乘之机。结果唐朝后期的军事实力太弱,也就没有能力收回来了。

宋朝之所以没有夺取河套地区的控制权,那是因为打不过人家。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速度有点小快了,国家尚未一统,就先收拾手下将领,这谁还敢给你们老赵家卖力呢?

更多文章

  • 刘娥如何成为宋朝权后?她真可以和武则天相比?宋仁宗被她害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仁宗为啥不废刘娥,历史上的刘娥对宋仁宗好吗,真实的刘娥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跟随清平乐的脚步,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北宋时期的权后刘娥。这个女人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有人说她有武则天的能力,却没有武则天的野心。这样的评价其实不够中肯,但是也足以说明刘娥是个厉害的角色。那么她是如何一点点爬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的呢?刘娥改嫁宋真宗,独得宠爱。刘娥那会儿还是银匠龚美的媳妇儿,龚美不远千里,将

  • 武则天为何杀害自己的一儿一女?为皇后之位杀女儿,为了权力杀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安定公主的死,其实在历史上是有争论的。以欧阳修为首的一帮宋朝老臣们,在编写《新唐书》的时候,就将安定公主的死,归罪于武则天。他们认为是武则天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安定公主,嫁祸给王皇后,从而让唐高宗李治,有了废除王皇后的理由。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事实呢?请输入图片描述01武则天野心勃勃,王皇后必然

  • 玄武门之变,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俩配合得很默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玄武门之变时李渊多大,玄武门之变李渊父子的真实面目,玄武门之变李渊对李世民评价

    李渊或许想制衡李世民集团的权力,但当他发现大势挡不住时,便间接采取了不浪费国家和军队资源的一种方式,即扮演玄武门之变真正的促进者。在大局面前,李渊牺牲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皇位,把国家交到了最适合做皇帝的儿子手中。玄武门之变的执行者李世民,和父亲配合得十分默契,尽量没有让该事件演变成大规模战斗,迅速在高

  • 东晋是如何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淝水之战东晋胜利原因,淝水指现在的哪,淝水大战读音

    再说战前,两国的政治形势。前秦苻坚继位后,重用寒门王猛。采取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贵族势力发展来强化中央力量,并兴修关中水利,前秦国力逐渐增强。先后攻灭前燕、仇池氐杨氏、前凉张氏、鲜卑拓跋代(北魏政权的前身);积极开拓西域,氐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疆域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前秦

  • 唐朝诗人均是武林高手,李白会剑术,杜甫雄风纠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vs杜甫,李白盛唐时期简介,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

    五十六岁的杜甫写过一首《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并落瞿塘石。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粉堞电传紫游缰,东得平岗出天壁。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 这诗也写到了,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武艺高超、善于骑射

  • 唐高宗为何默许武则天要清洗朝廷,而且还允许她屠杀自己的亲舅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关系,唐高宗为什么偏爱武则天,武则天李治真实历史

    但是,长孙无忌毕竟是皇帝的舅舅,又做了三十年的宰相,权倾朝野,威震天下。要扳倒他,需要慎之又慎。武则天是一个果断的人,但是她并不急躁。在需要耐心的时候,她非常有耐心。在重拳出击长孙无忌之前,她还需要先剪除他的羽翼。出于这种考虑,长孙无忌的老战友褚遂良、韩瑗、来济先行被扫出朝廷;与此同时,长孙无忌的亲

  • 唐朝盛世的原因,竟是隋朝留了能吃五十年的粮食,这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真正的盛世维持了多久,唐朝盛世的原因,唐朝盛世是怎样来的

    首先,要知道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先找到这些话是从哪传出来的。先来看看这种说法的出处。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贞观十一年的时候马周给唐太宗说的,"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

  • 在曾经藩镇林立的唐朝成为异姓王是否更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浅谈唐朝藩镇,唐朝异姓王一览表,唐朝有没有异姓封王的

    封建王朝的皇族对待异姓王的态度是很微妙的,除了叛逆自立或者王朝无力控制的两种情况基本上通过册封的异姓王基本上都是临时性的。而且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评书中的两辽王薛丁山等等很多王爷都是虚构的。至于追封功臣异姓王这种惠而不费且没有封地、实权的方式是王朝统治者最喜欢的,不但昭示了自身的慷慨又不回威胁到自身

  • 唐朝的户口簿有多详细?脸上的痦子也要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的档案制度是什么,脸上的痦子图解,唐朝户籍册是哪年生产的

    我们说起唐朝,都爱说大唐盛世。比如最熟悉的就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盛世之下,人口也逐渐增多。那么在唐朝是如何管理人口户籍的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唐朝怎么统计人口?唐朝十分重视人口户籍的管理,制定了《户婚律》、《户令》等有关户口管理的法规。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有敕文明确规定:“诸户籍三年一造,起正月

  • 袁天罡曾想帮李世民逆天改命,阻止唐朝皇陵被挖,结果却铸成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袁天罡对李世民说哪十七个字,李世民与袁天罡密谈,袁天罡为什么看谁都不如李世民

    温不劫是袁天罡特别看重的人,袁天罡认为此人擅长揣摩他人心思。只要有一个人跟他对视,他马上就能猜出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李世民看了一眼魏征只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而魏征则表达了他的怀疑,他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厉害,能看透人心的人。袁天罡继续推荐温不劫,他说:“温不劫这个人,只要你愿意叫他来协助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