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娥如何成为宋朝权后?她真可以和武则天相比?宋仁宗被她害惨了

刘娥如何成为宋朝权后?她真可以和武则天相比?宋仁宗被她害惨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90 更新时间:2024/2/6 12:33:35

跟随清平乐的脚步,我们逐渐认识到了北宋时期的权后刘娥。这个女人其实一点都不简单,有人说她有武则天的能力,却没有武则天的野心。

这样的评价其实不够中肯,但是也足以说明刘娥是个厉害的角色。那么她是如何一点点爬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的呢?

刘娥改嫁宋真宗,独得宠爱。

刘娥那会儿还是银匠龚美的媳妇儿,龚美不远千里,将媳妇儿从蜀地带到了东京汴梁,就是想要在这里过上好日子。

不过天不遂人愿,龚美在汴梁一没有背景二没有资本,根本就养不活刘娥。所以龚美果断出手,把刘娥送到了韩王赵恒的府上,赵恒也就是后来的宋真宗。

蜀人龚美者,以锻银为业,摧之入京师。后年十五入襄邸,王乳母秦国夫人性严整,因为太宗言之,令王斥去。王不得已,置之王宫指使张耆家。太宗崩,真宗即位,入为美人。以其无宗族,乃更以美为兄弟,改姓刘。大中祥符中,为修仪,进德妃。---《宋史》

刘娥长相甜美,赵恒只看了一眼,就相中了这个美女。从此两个人就过上了没羞没臊的小日子。可是宋真宗他老爸宋太宗表示:我反对这门亲事!

为什么呢?因为赵恒天天跟刘娥混在一起,导致他面容憔悴,身体越来越差。所以刘娥就被赶了出去,不过宋真宗当然舍不得美娇娘,偷偷将她藏了起来。

真正改变刘娥命运的,是赵恒登基以后。宋真宗为了弥补刘娥,将她带入宫中,一路升迁提拔成了德妃。刘娥得宠以后,甚至将前夫认作兄长,成为了她的外戚力量。

郭皇后死了以后,宋真宗不顾众人的反对,将刘娥立为皇后。这个皇后可不一般,她不仅能妥善处理后宫的事情,就连朝中的奏章,宋真宗懒得看以后,刘娥都会批阅到深夜。

刘娥生不出儿子,所以就有了狸猫换太子的戏码。

宋真宗对刘娥真的是越来越上心,可以说根本就离不开刘娥。可问题是,刘娥一直不能给宋真宗生下个一儿半女。

可是没想到的是,宋真宗却让另外一个女人怀孕了,那就是宋仁宗的生母李宸妃。李宸妃原来是刘娥的婢女,地位低下,所以这夫妻俩就想了一个损招,那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戏码。

自章穆崩,真宗欲立为皇后,大臣多以为不可,帝卒立之。李宸妃生仁宗,后以为己子,与杨淑妃抚礼甚至。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围事有问,辄傅引故实以对。---《宋史》

他们等到李宸妃生下了赵祯以后,就谎称这个孩子是刘娥所生。这么一来刘娥,岂不就坐稳了皇后的大位了吗?

等到宋真宗去世以后,宋仁宗赵祯登基称帝,不过他手里没有一点实权,因为权力都在刘娥的手里。

刘娥把持朝政期间,一直没有让宋仁宗和自己的生母李宸妃相认。李宸妃到死都没能跟自己的亲生儿子再见上一面。

一直到刘娥死了以后,才有人敢把这件事告诉宋仁宗,可见宋仁宗是有多窝囊了。此后宋仁宗不仅不怪罪刘娥,甚至觉得刘娥对李宸妃还不错,至少下葬的规格是符合皇后礼仪的。这简直就是毁三观的做法,等等,我的三观去哪儿了?

刘娥镇压寇准一党,掌握了朝中大权。

刘娥的政治手腕,的确不输武则天,宋真宗身体不好以后,担心刘娥会祸害老赵家的江山,毕竟刘娥跟武则天有的一比。

为此宋真宗就和寇准私底下商量,打算提前让太子监国,也就是说让太子赵祯掌握政权。这件事被刘娥知道以后,宋真宗居然连连摇头说不知道这件事,一定都是寇准瞎掰的。

真宗崩,遗诏尊后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谓等请太后御别殿,太后遣张景宗、雷允恭谕曰:"皇帝视事,当朝夕在侧,何须别御一殿?"于是请帝与太后五日一御承明殿,帝位左,太后位右,垂帘决事。议已定,太后忽出手书,第欲禁中阅章奏,遇大事即召对辅臣。---《宋史》

寇准背上了这么大一口锅,果然是遭到了刘娥的打击,被刘娥罢免了宰相的职位。此后周怀正等人打算发动兵变,逼刘娥交权,让太子提前登基,结果又被刘娥提前识破,将这帮人全部诛杀。

寇准昔日的下属朱能,再次起兵反抗刘娥的镇压,结果兵败自杀。寇准彻底失去了和刘娥斗法的所有资本,连遭三贬,最终病逝在了雷州。

刘娥通过镇压兵变,彻底夺取了皇城内外的军权,再加上她任用了大量自己的心腹,所以她的权势在朝中是无人可及的。

总结:宋仁宗窝囊的一生,都是拜刘娥所赐。

宋朝最窝囊的皇帝,绝不是靖康之耻中的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位好歹还是有点脾气的。宋仁宗才是这一奖项的头筹,他实在是太窝囊了。

宋仁宗想要给自己的老丈人升个官,都能够被朝中大臣驳回,甚至包拯喷了他一脸口水,宋仁宗也不敢回嘴。

那么宋仁宗如此窝囊是谁造成的呢?其实就是刘娥造成的。刘娥是个十分强势的女人,从小对这个不是自己儿子的儿子,就比较严苛。

等到宋仁宗长大以后,成为了皇帝。却依旧要受到刘娥的各种为难,因为刘娥不愿意将权力交给宋仁宗。就这样,宋仁宗从13岁即位,到刘娥去世,一直做了12年的傀儡皇帝。

因为这种窝囊的性格,所以他在任用范仲淹搞庆历新政的时候,一看到阻力就宣布不搞了。在遇到大辽威胁的时候,立刻增加了岁币。美其名曰,这是个愿意听取意见的好皇帝,其实真的是挺窝囊的。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何杀害自己的一儿一女?为皇后之位杀女儿,为了权力杀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安定公主的死,其实在历史上是有争论的。以欧阳修为首的一帮宋朝老臣们,在编写《新唐书》的时候,就将安定公主的死,归罪于武则天。他们认为是武则天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女儿安定公主,嫁祸给王皇后,从而让唐高宗李治,有了废除王皇后的理由。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事实呢?请输入图片描述01武则天野心勃勃,王皇后必然

  • 玄武门之变,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俩配合得很默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玄武门之变时李渊多大,玄武门之变李渊父子的真实面目,玄武门之变李渊对李世民评价

    李渊或许想制衡李世民集团的权力,但当他发现大势挡不住时,便间接采取了不浪费国家和军队资源的一种方式,即扮演玄武门之变真正的促进者。在大局面前,李渊牺牲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和皇位,把国家交到了最适合做皇帝的儿子手中。玄武门之变的执行者李世民,和父亲配合得十分默契,尽量没有让该事件演变成大规模战斗,迅速在高

  • 东晋是如何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淝水之战东晋胜利原因,淝水指现在的哪,淝水大战读音

    再说战前,两国的政治形势。前秦苻坚继位后,重用寒门王猛。采取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贵族势力发展来强化中央力量,并兴修关中水利,前秦国力逐渐增强。先后攻灭前燕、仇池氐杨氏、前凉张氏、鲜卑拓跋代(北魏政权的前身);积极开拓西域,氐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疆域东起朝鲜,西抵葱岭,南并川蜀,北逾阴山,前秦

  • 唐朝诗人均是武林高手,李白会剑术,杜甫雄风纠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vs杜甫,李白盛唐时期简介,盛唐时期的李白与杜甫

    五十六岁的杜甫写过一首《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并落瞿塘石。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粉堞电传紫游缰,东得平岗出天壁。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 这诗也写到了,他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武艺高超、善于骑射

  • 唐高宗为何默许武则天要清洗朝廷,而且还允许她屠杀自己的亲舅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关系,唐高宗为什么偏爱武则天,武则天李治真实历史

    但是,长孙无忌毕竟是皇帝的舅舅,又做了三十年的宰相,权倾朝野,威震天下。要扳倒他,需要慎之又慎。武则天是一个果断的人,但是她并不急躁。在需要耐心的时候,她非常有耐心。在重拳出击长孙无忌之前,她还需要先剪除他的羽翼。出于这种考虑,长孙无忌的老战友褚遂良、韩瑗、来济先行被扫出朝廷;与此同时,长孙无忌的亲

  • 唐朝盛世的原因,竟是隋朝留了能吃五十年的粮食,这是真是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真正的盛世维持了多久,唐朝盛世的原因,唐朝盛世是怎样来的

    首先,要知道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先找到这些话是从哪传出来的。先来看看这种说法的出处。有一个版本是这样的:贞观十一年的时候马周给唐太宗说的,"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蓄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

  • 在曾经藩镇林立的唐朝成为异姓王是否更容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浅谈唐朝藩镇,唐朝异姓王一览表,唐朝有没有异姓封王的

    封建王朝的皇族对待异姓王的态度是很微妙的,除了叛逆自立或者王朝无力控制的两种情况基本上通过册封的异姓王基本上都是临时性的。而且大部分都没有好下场,评书中的两辽王薛丁山等等很多王爷都是虚构的。至于追封功臣异姓王这种惠而不费且没有封地、实权的方式是王朝统治者最喜欢的,不但昭示了自身的慷慨又不回威胁到自身

  • 唐朝的户口簿有多详细?脸上的痦子也要写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的档案制度是什么,脸上的痦子图解,唐朝户籍册是哪年生产的

    我们说起唐朝,都爱说大唐盛世。比如最熟悉的就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盛世之下,人口也逐渐增多。那么在唐朝是如何管理人口户籍的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内容吧。唐朝怎么统计人口?唐朝十分重视人口户籍的管理,制定了《户婚律》、《户令》等有关户口管理的法规。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有敕文明确规定:“诸户籍三年一造,起正月

  • 袁天罡曾想帮李世民逆天改命,阻止唐朝皇陵被挖,结果却铸成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袁天罡对李世民说哪十七个字,李世民与袁天罡密谈,袁天罡为什么看谁都不如李世民

    温不劫是袁天罡特别看重的人,袁天罡认为此人擅长揣摩他人心思。只要有一个人跟他对视,他马上就能猜出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李世民看了一眼魏征只笑了一下,并没有说什么,而魏征则表达了他的怀疑,他不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这么厉害,能看透人心的人。袁天罡继续推荐温不劫,他说:“温不劫这个人,只要你愿意叫他来协助办案,

  • 百善孝为先,李世民的皇位靠杀兄弟、逼父亲,为何会被称为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成为千古明君的原因,李世民杀哥娶嫂为何还是明君,李世民真的是明君吗

    历史总在弹指一挥间湮灭,沧海桑田,变化无常。从前的封侯拜相,从前的血染沙场,都在一个又一个交替的日夜和一次又一次的四季轮回中变为尘土,无法回溯,后人只能在诗词笔墨、文物遗迹间窥探和寻找过往。对于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唐太宗,世人盛赞其功绩,叹服其贞观之治。然而,太宗杀兄逼父,夺取皇位,着实有违人伦。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