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官员的帽子上都会有一个顶戴花翎,不同品级的官员,帽子上的顶戴花翎也是不同的。不仅是帽子,就连官府上的图案,也是随着官阶的变化而变化。官位越高,顶戴花翎和衣服的刺绣及装饰物就越珍贵。不仅前朝的大臣们在服饰上的讲究很多,后宫中百花争艳的嫔妃们,在衣服和饰品上也有着非常多的讲究。
就像我们常看到的清朝电视剧里面,皇帝的妃子都会在脖子上系一条白布。有的是纯白色无花纹的,有的是秀了花草或是其它图案的。那么,这些妃子脖子上面的白布条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呢?其实是为了方便帝王。
清朝时期女装的多样性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的朝代,所以他们的衣服和装饰品都带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后来又吸纳了不少汉族文化在里面,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的服饰特点被保留的很完整。
清宫剧里面后宫女子所穿的衣服都非常的漂亮,在衣服上绣有各种图案,而衣服的材质也都是选自上好的布匹来制作,因此十分的雍荣华古。其实,仔细注意电视剧中清朝女子的服饰,就不难发现。她们的衣服的袖口都非常的有特点,不仅宽大,还能在袖子里面装一些银两和书信。
这种袖口在清朝时期被叫做挽袖,是清朝女装的特色。这种袖子不仅美观,还具有实用功能。挽袖并不是真正的袖子,是在原有的袖子基础上又缝制出来的一块儿。在写字或者干活的时候可以把袖子挽起来,想要放一些小物件的时候,还可以把袖子折上用来掩盖。
除了袖子,清朝的女性在秋冬季节还非常喜欢穿坎肩,一是保暖,二是修身。因为清朝时期女子所穿的坎肩是受到了汉族服饰的影响,所以多少会有汉族服饰的的影子。
坎肩算是一件小褂,可以内穿,可以外穿。为了体现女性的曲线美,大多都会根据女性的身材进行制作。这样既能保证美观,又能够在坎肩外面加一件其他的大衣服。
坎肩的样式非常多,比如大襟、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和人字襟等。电视剧《甄嬛传》冬天的戏份里面,就有很多妃子们穿着坎肩的场面,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再去温习一遍这部电视剧,你会发现那时候的妃子们真的好会穿搭。
除了各色的坎肩,相信很多的女生也都会喜欢旗袍。旗袍这种衣服可以说是提升女性气场的必杀绝技。在穿上旗袍之后整个人的气质被提高了一大截。其实清朝的女子,最常穿着的服装就是旗袍了。旗袍在清朝就像我们今天的连衣裙一样,搭配方便,又可以有很多的样式供女性选择。试问,谁不喜欢简单、百搭又漂亮的衣服呢?提到清朝时期的旗袍,就要提到旗袍的好搭档,“龙华”,或者是叫做“领巾”。
妃子衣服上的白布条叫做“龙华”
所谓“龙华”和“领巾”都是指系在妃子衣服领口处的那条白布。很多观众在看清宫剧的时候也都会发现她们的服装上经常的出现这条白布。为什么妃子们的脖子上要系着这条白布呢?
看过清朝的女装后,我们会发现她们的的衣服大多数都没有领子,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圆领衣服。但是,清朝没有所谓的圆领衣服,整套华丽的衣服穿在身上,抬头一看却没有领子,不免显得有些突兀。为了弥补这种视觉上的缺憾,就给女子们的衣服上系上了白布条,这样一来还显得十分的有特色。
还有第二个原因,就是清朝时期对女子的要求很过分,尤其是肌肤更不能暴露在外面。所以,清朝的女子服饰没有像宋朝或者是唐朝那样的清透而凉爽的纱质衣服。所以,没有领子的衣服,脖子就被露在外面了。
就这样“龙华”被系在了脖子上,正好遮住了露肉的地方。不过“龙华”会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而选用清凉或是保暖的材质。要不然,总带着材质一样的“龙华”。估计妃子要么在夏天起痱子,要么在冬天冻脖子。
上述就是“龙华”出现的两大原因。随着修饰作用的逐渐递进,“龙华”的其它功能也开始显现出来。前面我们说过,一些妃子的“龙华”上面会刺有一些图案,比如花草之类的,或者是一些凤凰纹路的图案。这些图案就和清朝大臣们的顶戴花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区分等级用的。
皇帝后宫的佳丽们那么多,肯定会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仅凭着脸蛋的不一样,皇上是分不出来谁是答应,谁是嫔妃。
所以,一条带有刺绣的“龙华”就是这些妃子的身份的证明。等级越高的妃子,龙华上的图案就越发的复杂而精致。想不到小小的“龙华”却包含了这么多的历史知识,不得不佩服老祖宗们的智慧呀。
总结
古代女子的服饰,大多体现了当时朝代女性的地位和国家的封建程度。我国历史上女性服装比较开放的时代就要数唐朝了。
在唐朝以前女性的地位还没有特别的低下,尤其是唐朝的时候,女性的服装是可以齐胸的,并且衣服对女性的身材也没有过多的拘束。但是后来,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女性的地位愈发的低下,完全没有了自主选择权,只能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
宋朝开始要求女子裹小脚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对女性的残害。而在服装上,宋朝和清朝的女性大多穿着十分的严实,特别是冬季的时候,这些衣服会把人显得臃肿难看。
不过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后,女性的地位在逐渐提高,穿衣自由也成了女性追求着装的新标准。所以每一个历史的发展是前进还是倒退,就要看女性在其社会地位上的体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