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临终留言:绝不可杀他,乾隆点头答应,登基后却立刻处死此人

雍正临终留言:绝不可杀他,乾隆点头答应,登基后却立刻处死此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724 更新时间:2023/12/24 10:50:48

趾高气扬的皇宫太监,拂尘一甩,手捧黄绫,当众高喊一声:“接旨!”众人皆惶恐,莫不立刻跪下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毕恭毕敬地听来使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而圣旨,是中国封建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但是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了,圣旨说白了就是一张纸,里面写着什么,到底是不是真的圣旨?以当时的防伪技术,难道复制一张圣旨很难吗?而且作为一纸条约,地方官甚至可以圣旨毁了,让后不认帐,以当时的通讯手段,皇帝不一定知道,一张圣旨为什么就有那么大的威信力?

其实皇帝每下一道圣旨,专门有官员会另外登记一次,还有圣旨是皇上的旨意,皇上代表着最高的权威肯定有威信。伪造圣旨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想活了。

一般来说,圣旨至高无上,何况君无戏言,皇上的金口一开就不会更改了。更没有人敢违背,但是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个二般情况。

雍正年间,有个叫曾静的小秀才脑子一热想要造反。

曾静早年因受吕留良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为民族主义者,不满满人皇帝的统治,于是时刻打算起事。

于是曾静就效仿骆宾王武则天,也写了一篇檄文,将雍正爷骂的猪狗不如,什么弑父杀兄、夺妻占母的,反正是骂的不是个人了。

曾静听说岳锺琪是岳飞的后裔,而岳飞是宋代抵抗女真的名将,女真人则是满洲皇帝的先祖,将反清复明的希望,寄托于岳锺琪。

曾静遂于雍正六年(1728年),派门徒张熙游说岳锺琪兵变造反,并详述了现任皇帝的十大罪状,岳锺琪假意赞许,却骗出两人口供,暗中将事件上报雍正帝,最后将曾静、张熙两人押送到北京,由朝廷处置。

而雍正对这案子的处理出人意料。雍正把曾氏拉过来进行一番思想改造,硬把他给“教育过来”了,不杀他了,而且派遣曾氏到全国各地去宣讲政策,现身说法,宣传大清的仁慈。

在朝廷刑部审问下,曾静表示“悔过”,并改口颂扬皇帝,写作《归仁录》。

雍正帝并敕诏将此案的档案相关的皇帝旨谕,以及曾静口供和《归仁录》,收录合成《大义觉迷录》以澄清此事件。除了要求公家朝廷上下、地方官吏人手一册,还命曾静到全国各地巡讲,尤其是江南的金陵、姑苏、余杭等地。

犯了造反大罪与骂君大罪,够曾氏死一千次了,难道真不杀了吗?不但曾氏惶惶不可终日,而时人也是多有疑心的。这时候,雍正放下身段,向曾氏、向群众写起保证书来了:我发誓,我绝不杀曾静,而且“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求杀戮”。

乾隆一上台,就完成他老爹没完成的“恨事”,把曾静拉到菜市口,“咔嚓”一声割了头:“曾静大逆不道,虽处之极典不足蔽其辜!”切齿之状,宛然在目前。

雍正把处理曾静,交给子孙去办,为什么?因为上回他没发毒誓;这回就不给后代出难题了,让子孙担起毒誓,总是不好的,他就负起全责了

乾隆时期,判决曾静、张熙二人处死。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多少青史留名的猛将功臣最后都被皇帝干掉。一个小小的儒生真的以为可以凭一张圣旨活命?不要想太多。

更多文章

  • 李鸿章珍贵的全家照曝光, 妻子和女儿气质非凡, 后人有三位亿万富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鸿章的后人李谠,李鸿章后代照片,李鸿章一家三口图片

    李鸿章和三个儿子李鸿章1823年出生安徽合肥,因在家中排行老二,又被叫做“李二先生”,他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造着,也是洋务运动的领头人,被誉为“晚清四大名臣”图为李鸿章和三个儿子的合影李鸿章和大哥李瀚章李鸿章和大哥李瀚章以及晚辈的珍贵合影。李鸿章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经方,李经述和李经迈。李鸿章一

  • 清朝皇妃脖子上戴的白布条有何用?其实是为了方便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嫔妃的脖子上为何戴白布条,清朝皇妃和白布条,清朝皇妃戴首饰

    清朝时期官员的帽子上都会有一个顶戴花翎,不同品级的官员,帽子上的顶戴花翎也是不同的。不仅是帽子,就连官府上的图案,也是随着官阶的变化而变化。官位越高,顶戴花翎和衣服的刺绣及装饰物就越珍贵。不仅前朝的大臣们在服饰上的讲究很多,后宫中百花争艳的嫔妃们,在衣服和饰品上也有着非常多的讲究。就像我们常看到的清

  • 向十一国宣战,谁给的慈禧勇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向十二国宣战诏书,慈禧对八国宣战勇气可嘉,慈禧勇敢向18国宣战

    刚入夏,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下诏宣战!和谁战?和十一国列强宣战!仅仅是十一国列强,不值得大清下诏书宣战,于是诏书名为:《对万国宣战诏书》!什么十一国,就是一万个国家,老娘我也不怕!节选如下:“我朝二百数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讵三十年来,益肆枭张,此义勇焚毁教堂、屠杀

  • 清朝离奇大案:男子捉奸,和尚见色起意,谜案交叠县令智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清奇案事件,清代四大奇案大案,古代奇案侦破纪实

    行至半道,一行人遇到一美艳少妇,也是骑着毛驴,身后跟着一十多岁的少年。赵登甲与少妇聊起天来,得知对方是回婆家,家人不放心,让弟弟护送一路。一路上,赵登甲能言会道,把少妇哄得开心不已,两人更是眉目传情,言语也暧昧起来。少年走得慢,已经离众人有一段距离。忽然,少年看到路边大树上有一鸟窝,来了精神,几下子

  • 明朝有“四大恶人”,都是朱元璋的儿子,他们究竟有多变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四大恶人朱元璋的四个儿子,朱元璋杀十大恶人,明朝帝王全部是朱元璋的后代吗

    一、秦愍王朱樉朱樉是朱元璋的嫡子、次子,史书记载他“幼年聪慧,严毅英武”,但是长大后,尤其是做了藩王,拥有了没有限制的权力之后,朱樉本性暴露,成了多行恶事、荒唐无度的恶贯满盈之辈。洪武三年,朱元璋将朱樉封为秦王,就藩于西安。朱棣在自己的封地肆意妄为,无恶不作,他为了搜刮财富,对百姓征收苛捐杂税,这让

  • 为何至今无人拍摄元朝的历史剧?真实原因曝光,现在终于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很少有元朝的剧,元朝历史完整版,元朝十大著名剧

    这其中有是三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元朝的种族歧视问题太严重,我们都知道元朝时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在忽必烈建立了元朝之后就实行了一些不平等的民族制度。正是因为这些制度,很多编剧在拍摄的过程中都不是很好掌控。在当时汉人的地位是非常低微的,经常受到不公平对待,要是按这样的历史拍电视剧的话,是很容易就会遭到谩骂的

  • 慈禧为何要将珍妃投井?就是不喜欢吗?不可以毒酒白绫赐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慈禧太后把珍妃丢下井是真事吗,慈禧为什么把珍妃扔在井里,慈禧太后为什么要把珍妃丢进井里

    慈禧逼珍妃投井,当然是非常残忍的,但并不是绝无仅有、仅此一例的。事实上在古代,每到战乱时期、城破之际,都会有妇女怕被“玷污”而自杀,不管是主动自尽,还是受到婆婆丈夫的逼迫。慈禧是一个很强势、也很能干的政治家。但是她毕竟是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对呼啸而来的新时代,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以至于贸然对八国联军宣战

  • 孙中山独子孙科:1949年未跟随蒋介石败退台,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中国近代革命史,就不得不提到孙中山先生,可孙中山先生并未亲眼看到革命事业成功,在他死后,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也就此破裂。作为孙中山先生唯一的儿子,他追随父亲加入了革命事业,相较于父亲,孙科不但没有那么出名,也没有足够大的影响力,而且在他的一生中,也面临着无数至关重要的抉择。1949年

  • 公元1780年,乾隆把7岁的公主许配给了和珅5岁的儿子,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从来没有什么巧合。 公元1780年,70岁的乾隆皇帝把自己最钟爱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指为了和珅的儿媳妇,当时固伦和孝公主年仅7岁,而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也不过只有5岁。那么乾隆皇帝为什么计划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和珅家呢?当时丰绅殷德还小,自然不可能是因为他本人,答案只能是和珅

  • 太平天国军队强悍无比,为什么宁愿战死也不肯投降清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最厉害的部队,太平天国军队真实照片,太平天国与清军力量对比

    第一太平军不投降,这是错觉。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太平军的将领投降的很多,也有受到重用的。尤其是在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进入后期,投降的现象屡见不鲜。韦俊是韦昌辉的弟弟,在天京事变中,他的哥哥韦昌辉被洪秀全卸磨杀驴,给除掉了。于是他走投无路,投降了清军,而他也是当时第一个投靠清军的太平军高级将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