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东汉末年董卓部下将领,骁勇善战,善于诡谲,有辩才,用兵作战能力均不在孙坚之下。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后,李傕、郭汜采用贾诩的策略,发动军事政变,先同张济等人结盟,率军几千人,与长安城中的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里应外合,围攻长安。攻破长安城后,挟持汉献帝掌控朝政,被汉献帝任命为扬武将军。后来李傕、郭汜闹内讧,盟军一哄而散,战事节节败退,最后被曹操斩杀。
四、樊稠
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伙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合众,反攻长安,击败吕布,杀害王允,把持朝政。后马腾因与李傕有隙,于是联合韩遂举兵进攻,李傕派樊稠、郭汜等与其交战,大败马腾、韩遂于长平观下。樊稠追至陈仓,与韩遂友好罢兵。于是樊稠遭到了李傕的猜疑。195年,李傕让外甥骑都尉胡封在宴会上将樊稠刺死(一说趁醉用杖击杀)。
三、吕布
想必大家都很了解吕布,三国第一猛将,官至平东将军,平陶侯。辕门射戟、三英战吕布,可以看出吕布的武艺是相当精湛,三国时期排名第一,毋庸置疑。但是他被张飞戏称为“三姓家奴”,这是因为吕布原为丁原部下,后投奔董卓,又因貂蝉与王允合力诛杀董卓,依附袁绍,后来又袭取徐州,割据一方。在董卓当政时期,正是因为有了吕布这支强力臂膀,董卓才能为所欲为。
二、李儒
他是董卓的女婿,也是董卓的首席谋士,董卓无论什么事都要与之参谋,堪称董卓智囊团。李儒是个善于用计的人物。董卓趁乱进入中原挟天子、说降吕布、迁都长安等行动,都是李儒在背后出谋划策。李儒曾是弘农王刘辨的郎中令,后来暗中成为董卓的部下,亲手毒死了刘辨。王允使用“连环计”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李儒劝董卓放弃貂蝉而换取吕布的效忠,董卓最终没有听从,死于吕布之手。董卓死时,李儒卧病在家,被家仆捆绑献出,处斩于市曹之中。
一、贾诩
小编认为,在董卓军团所有的将领之中,贾诩最强。贾诩年轻时被叛乱的氐人抓住,同行的数十人都被吓得魂飞魄散,而贾诩却镇定自若,急中生智,假称自己是段颎(东汉著名武将)的外孙,成功吓唬了氐人。同行数十人全部被害,唯有贾诩安全脱险。后来贾诩成为董卓营下谋臣,在牛辅旗下任职,协助李傕、郭汜等人出兵攻打关东联军,大破孙坚。董卓、牛辅相继被杀后,凉州军队大乱,各个将领都打算各自逃命,贾诩挺身而出,说:“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
此计为众人采纳,于是凉州军团再次拧作一股绳,攻取了长安,再次挟天子令诸侯。后来李郭内讧,凉州军自相残杀,贾诩投靠了张绣,献计张绣,成功击败曹操,所以贾诩的智慧并不在曹操之下。张绣投降曹操后,贾诩成为曹操智囊团之一,并成功协助曹操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即魏文帝)成为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