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父亲和儿子 哪个更重要?杨广长女给出答案,被光绪皇帝高度认可

父亲和儿子 哪个更重要?杨广长女给出答案,被光绪皇帝高度认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83 更新时间:2024/1/28 19:40:19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比较直接的历史话题:作为女儿,在父亲和儿子之间,到底哪个人更重要?这个问题总是让人想起妈妈和老婆落水,该先救哪一个。虽然人物不同,但是难度却是相同的。一般人还真的难以给出确定的答案,可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女却果断给出了答案,并且还被清朝的光绪皇帝高度认可。如此历史大案,一直被忽略,我们就来看看隋炀帝的长女是如何做的。

首先来了解一下涉案人物,一共6个:隋炀帝杨广、宇文述、宇文化及、宇文士及、宇文禅师、南阳公主。

人物关系为:南阳公主是杨广的大女儿,即父女关系;

宇文化及是宇文述长子,宇文士及是宇文述第三子,三人为父子(外加宇文化及和宇文士及的兄弟关系)关系;

宇文士及和南阳公主为夫妻,共有一子宇文婵师,三人为夫妻、父子、母子关系;

杨广与宇文述有双层关系:一层是君臣,一层是亲家。

涉案人物的关键事件,大致来说有三起:

第一起是杨广下嫁长女南阳公主的原因。

杨广作为隋文帝和独孤伽罗的次子,原封晋王。当时的太子是其兄长杨勇,但随着杨广的影响力增大,他也开始对太子之位产生了兴趣。

此事发生在杨广坐镇扬州攻陈期间,虽然随着战功和人望的提高,杨广在外的声誉似乎比杨勇高,可是自古选择继承人,都是比较慎重的,何况太子已立,杨勇文采不错,而且性格宽厚,在朝中支持他的大臣也是很多。在这样的前提下,想与杨勇争夺继承人的位置,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就需要朝中的栋梁之臣来襄助。

杨广在此情况下,选择了宇文述作为突破口。宇文述原是北周时期上柱国宇文盛的儿子,文武兼备,能力出众,后加入杨坚阵营。尉迟迥因反对杨坚朝权独揽而起兵,宇文述作为将领之一,奉北周丞相杨坚之令出战,屡立战功。杨坚称帝之后,建立隋朝,宇文述被封为右卫大将军。在官阶上,右卫大将军为正三品。权力很大,掌管着禁卫军。非特殊信任之人,不能担心此职。

既然宇文述地位如此重要,他说话自然有分量,出面办事自然方便许多。故此,杨广极力拉拢宇文述,还为他奏请担任寿州刺史总管。等到两人关系亲密,杨广向宇文述说明心意。

宇文述不属于杨勇太子党,虽然如今文帝杨坚器重他,但等文帝驾崩太子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杨勇重用自己人,他的地位就不能保证了。故此,从个人利害上来看,宇文述也是想找到一个靠山的,恰晋王各方面的资质都很好,不但不比杨勇差,甚至要高出杨勇。如此,宇文述便开始全心投归晋王门下,并为其夺嫡积极努力。

他主要做了一件事:拉拢杨约

杨坚时期,隋朝廷要臣如果非要搞个排名,前两位,其一必然高颎,其二则是杨素。但高颎,杨广是拉拢不了的,因为高颎支持的是杨勇,或者说高颎支持的是“长幼的顺序不能乱”。

既然高颎支持杨勇,那么重臣第二的杨素再支持杨勇,也无非是继续做个重臣第二。因此,杨素在暗中也是有想法的。不过杨素的想法要实现是需要一个引荐人的。

此人便是杨约。杨约是杨素的弟弟(同父异母)。前面说了,宇文述归晋王杨广门下后,回京谋划夺嫡之事,拜访的第一人便是杨约。杨约当时的官职为大理少卿,杨坚时期,这是一个正四品上的官职。

宇文述假意给杨约赌博,故意输掉了大量奇珍异宝。最后以至于杨约赢得都不好意思了,遂问宇文述这珍宝来自何处。宇文述就说,这全是晋王所赠。钱财沾手,到了这一步,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杨约再问,便明白其中的意思。

杨约就去找哥哥杨素,为晋王游说,结果杨约之说,与杨素之心意不谋而合。杨广的夺嫡小集团遂悄悄成立。如此大功,杨广岂能不高兴?因此,为了表达对宇文述的奖赏,就把自己的长女南阳公主下嫁宇文述的小儿子宇文士及。这就是杨广嫁女的主要因由。

第二起是江都兵变和杨广之死。

杨广称帝之前,从利益上来讲,杨广和宇文述是捆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甚至搞不好,还有掉脑袋的风险,也可以说是提着脑袋干事业的。但处境越险恶,越容易培养感情。

因此,杨广对于宇文述在关键时刻的忠诚和奉献,还是非常看重的。等杨广称帝后,封赏极高,封其为许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他的家人也跟着蒙受了诸多恩惠,尤其是他的三个儿子,都封赏极高。甚至他的儿子们犯了重罪,原本该判死刑的,杨广也都念在宇文述拥立之功的份上一再宽容。

可是杨广的宽容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运,反而带来了祸患。原因是宇文述虽然有功,但是他的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就是混蛋,标准的纨绔子弟,心狠手辣,贪财凶狠。分别为长子宇文化及和二子宇文智及

宇文述死后,杨广心念旧恩,封其子宇文化及为右屯卫将军,封其次子宇文智及为少监。在各地起义的时候,杨广南下江都,还带着这二人,并视为心腹,祸种由此埋下。

因北方烽烟四起,杨广欲以南方为根据,结果这事禁卫军将士却不干,他们的老家都在北方,因此私下准备逃离江都。结果此风声为宇文智及听到,他就怂恿司马德戡以宇文化及为首领举旗谋反。最后,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就逼杀了隋炀帝杨广,隋朝到此二世而亡。

杨广死后,宇文兄弟对皇室成员,男性全部杀害,女性则采取软禁措施。于是,以萧皇后为首的女性,皆被叛军携带北返。当然,杨广的长女南阳公主也在其中。因为杨广称帝后巡游各地的时候,被杨广视为掌上明珠的南阳公主基本都会带着,此次杨广来江都,也不例外。

第三起是南阳公主不惜儿子惨死也要为父杨广复仇。

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等叛军,本不过是因时机而偶然得逞,诛杀了隋炀帝。所以,他们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组织,原因有二:

其一是,这支叛军的首领没有能力,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都是纨绔子弟,除了贪财斗恨、吃喝玩乐,别无他长;首领没有威望,哪会有什么未来呢?

其二是,这支叛军“师出无名”,古代讲究做什么事都有一个合理的依据,这支叛军就因为回家不成,而诛杀隋炀帝,其实是很混账的;所以,他们基本是组织松散,缺乏核心凝聚力的。一支缺乏纪律、没有斗志的部队,他们在乱世的存活几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当宇文化及带着这支部队除了抢夺美女财宝,几乎没做一件好事,加上内部分配掠夺物不均,引发内讧,当时响应举旗叛乱的将领司马德戡、赵行枢等欲诛杀宇文化及,却反被其杀。窝里斗之后,又被李密所率的瓦岗军击败,士气丧失殆尽,将士逃走极多,余者仅二万。其实出现这个情况,也是必然的。

但在在知道必然失败的情况下,宇文化及思考的不是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或者为以后谋一条出路,他竟然还在做皇帝美梦,他说人是必然要死的,但是也要做一天皇帝啊。于是就杀掉了此前拥立的皇帝杨浩,然后自己登基称帝,国号许,建元为天寿。如此目光和谋划,岂能不败?不败反倒天理不容了!

接着,做了皇帝的宇文化及继续一路惨败,最终在齐州义军王薄的内应下,被大军阀窦建德轻松击败。短命“皇帝”宇文化及的皇帝大梦也做到头了,被窦建德命人装入一辆囚车,押到河间。

在宇文化及被俘的同时,南阳公主、萧皇后等一行隋朝皇室女性也被二次俘虏。不过作为枭雄的窦建德,对隋朝皇室女性给予了充足的礼遇,尤其是在拜见南阳公主的时候,被南阳公主的巾帼表现所折服。

南阳公主主要做了两件事:

其一是历数宇文化及等大逆不道之弑君罪行,罪该万死;

其二是要为死去的父亲杨广复仇,她恳请窦建德能够秉承公义,伸出公义之手,处决叛贼宇文化及等人,其中最为令人惊骇的是,连她和宇文士及的儿子宇文禅师也请一并处决。在父亲杨广和儿子宇文禅师之间,南阳公主不可能没有考虑过,问题是她的选择令人意外。不过想来,她的选择也是有她的依据的,此依据乃是人伦大义,宇文禅师既然无视母亲这边的情义,跟着宇文化及行恶,那么他就成了她的对立面,作为母亲,她不能制止儿子行恶便是罪过,作为女儿,她更不可能选择成为弑父之帮凶。因此,杀子以明孝,也不过是无奈之举。

窦建德一一照做之后,南阳公主为父复仇,大事已了,就选择出家为尼。

到了清朝,光绪皇帝在位时,对南阳公主的所为深表赞叹,乃追封其慈佑菩萨。

结语:隋炀帝死后,萧皇后用小床板安葬,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多有简陋之嫌。但在隋炀帝去世后,其长女南阳公主不惜代价为父亲复仇,对于隋炀帝杨广而言,多少算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参考资料:《隋书·宇文化及传》等。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的惊人真相:一场父亲害死儿子的惨剧!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玄武门之变真实历史,玄武门之变的历史真相和详细过程,玄武门之变揭秘

    俗话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在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一切的感情都已经显得不重要,历史上曾留下了无数因为争夺皇位而手足、父子相残的事件。“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大唐的第二个皇帝李世民就是在玄武门杀掉自己的兄弟李建成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对曾经精诚合作过的兄弟最后以如此残酷的事实作为收场?

  • 南朝第一帝刘裕到底有多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朝宋后废帝刘裕图片,南朝皇帝刘裕,南朝宋武帝刘裕的辉煌人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这里的“寄奴”就是南朝第一帝刘裕,辛弃疾评价他是“气吞万里如虎”。提起南朝第一帝刘裕,对于大众其实并不是那么耳熟能详,究其原因,不外乎两

  • 唐朝的骑兵为啥尤其强大?充裕的战马,铁血尚武、层出不穷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为何尚武,唐朝骑兵十大奇迹,唐朝重甲骑兵

    第一,充裕的优质战马。马,是冷兵器时代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它能弥补技术、经济实力的差距,帮助那些生产力与文明水平落后的政权掌握军事优势。比如,当初的匈奴人用动物骨头做箭头,技术水平何等落后?人口只相当于西汉的一个大郡,何等贫乏?但身为马背上长大的民族,匈奴人拥有数之不尽、质量上乘的战马,成年男子个个马

  • 塔吉克斯坦是什么国家?与唐朝有什么瓜葛?后来为何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塔吉克斯坦历史,塔吉克斯坦所有朝代,塔吉克斯坦女人漂亮吗

    其实相对来说,真正属于塔吉克斯坦这个国家的历史并不算长,但塔吉克这个族群却也跟中亚历史上一些古代族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在这里我们还要说明的一点是,今天这篇文章里所说的塔吉克人主要指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分布的塔吉克人,这些塔吉克人大多属于平原塔吉克人,和我国的塔吉克族(主要是高原塔

  • 武王伐纣时斩杀一员商朝大将,八百年后子孙复仇,推翻周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王伐纣真实历史,武王伐纣灭商背景,武王伐纣著名的战争

    武王伐纣时,杀死了一个人,八百年后此人子孙复仇,推翻了周朝的统治。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完成这复仇的人不正是秦始皇吗?秦始皇为什么会与那个被杀死的商朝大将有联系?一、古之恶来《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猛将典韦曾被人称为“古之恶来”,以此来表现典韦的勇猛,那么这个恶来是什么人呢?其实,恶来就是

  • 长平之战明明只发生于秦赵之间,为何会成为整个战国历史的拐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赵长平交战启示,秦赵长平之战各国君主,秦赵长平沙盘推演视频

    [var1]历史上的赵国可以说是战国中晚期列国中的一个翘楚。这是因为,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在位时期,在赵国掀起了巨大的变革,并且为赵国积攒了一定的家底。在长平之战爆发前的岁月里,赵国如同战国初期的魏国一样,成为了三晋的实际仲裁者。由此可见,赵国的崛起同秦国的崛起是相互冲突的,秦国如果要彻底荡平山东六国

  • 刘备为关羽报仇那次伐吴,如果是诸葛亮前去,会灭了吴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死后刘备伐吴隐藏三大内幕,刘备大举伐吴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刘备在关羽死后多久伐吴

    [var1]我们都知道,重情义的代表人物关羽,因为傲气,和差了那么一点运气,而死在了东吴的手下。而且还相当惨,尸首坟里,造成有三个坟墓,脑袋埋一地,身子埋一地。还有一处衣冠冢。然跟关羽结拜的大哥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当然也为后面死在自己人手下,而头颅被送吴国的张飞报仇。看过三国的都知道,刘备称帝后第一件

  • 战国这四位武将,只打了一场胜仗,结果都名流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十大武将排名,战国时期都有哪些文臣武将,战国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将

    [var1]一、乐毅乐毅(yuè yì),生卒年不详,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人。在战国时期,乐毅先在赵国,后来到魏国,之后,又因为燕昭王招揽人才,所以来到了燕国。公元前284年,在济西之战中,乐毅率领燕国、秦国、魏国、韩国、赵国这五国的大军进攻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

  • 齐湣王吞并宋国的决策为什么让齐国遭遇险些亡国的灾难?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齐国灭掉宋国时有多强,齐国吞并宋国后怎么样,齐国为什么消灭宋国

    [var1]虽然在田单等人的努力下,齐国最终得以复国。但险些亡国的灾难让齐国实力遭受重创,再无可能与秦国单独抗衡。那么齐湣王吞并宋国的决策为什么让齐国遭遇险些亡国的灾难呢?[var1]首先,宋国的实力当时是仅次于战国七雄,也是西周时便存在的老诸侯。是战国七雄之外少数几个称王的诸侯。国力尚强的宋国就这

  • 秦国当年能实现统一天下,这3位谋臣做出了巨大贡献,可结局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九大名将排行榜,秦国统一功劳最大的国君有哪些,秦国统一都有哪些大将

    春秋末年三家分晋以后形成了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七股势力并存的局面,这七个诸侯国被称为战国七雄。分裂的时间长了,肯定会有统一的一天,秦国最后得以统一六国不只是一个人的功劳,秦国的这三位谋臣,奉献的最多。第一个是商鞅,秦孝公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改革,于是向各国都发布了“招贤令”,在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