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臣请6天假,朱元璋:准!第7天准时回朝,朱元璋却说:拉去斩了

大臣请6天假,朱元璋:准!第7天准时回朝,朱元璋却说:拉去斩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18 更新时间:2023/12/4 15:07:49

但事实上还真的需要理由,因为从古至今大家都不约而同认为君应该要有约束,其中最赞成这一思想的就是儒家,而朱元璋本人是推崇儒学的,刚刚即位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祭祀孔子,并且还派人去孔子的故乡写祭,又召令孔子的55世孙孔克坚朝见,赏赐了他不少的东西,并规定孔子后代全都不用徭役赋税。

所以朱元璋杀人远不那么随心所欲,只不过他杀人的理由总是很奇葩,因此显得很随心所欲,就说朱元璋和周衡的争端始末,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称帝,然后大兴教育,公元1370年开创八股取士,周衡就是在公元1380年参加的京师会试,会试之后他成为了一名谏官,也就是专门规劝君主的官。

《资治通鉴》曰:“凡择言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然而事实上左右他们是否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安稳下去的,并不是这三条立身原则,而是皇帝被劝诫之后觉得有没有面子,怒不恼怒,想不想杀人,会不会杀人,周衡很倒霉地遇上了一个关于杀人什么都想的君主,所以时时刻刻在死亡边缘徘徊。

明朝支棱起来非常的不容易,打仗打太多了,朱元璋害怕百姓们觉得厌烦,因此生出异心,为了笼络他们,就说:“天下初定,百姓财力巨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然后明朝就开始了轻徭薄赋、垦荒种植的经济发展之路,百姓们得到了田和种子,一时之间没人骂他“红贼”(红巾军)了。

朱元璋当然是很满意的,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就后悔了,说好的让江南各地不用交税,但现在他又想恢复纳税,这是必然的,因为当时朱元璋重农抑商,加上并不先进的税收制度,明朝的经济收入低到不行,仅仅只是朝的19%,可是要用钱,那怎么办?只能重新征收税费了。

可他这种行为虽然说是从国家大事的角度考虑的,但百姓能不能接受真是未可知,于是周衡就立马站出来反对,说这是救民于水火的举措,如今这样是“失信于民”,是“出尔反尔”,朱元璋自然理亏心虚无话可说,但是他从一个农民到了今天的位置,其实是自卑而且敏感的,就听不得人家这么激烈地反驳他,这是下他的面子,于是怀恨在心。

恰好这时候周衡要回家祭祖扫墓了,他告假6天,结果回程的时候有事情耽搁了一天,到达的那天已经是第7天,按理来说这样的情况,如果真的事出有因,即便现代压榨剥削严重的公司,也会酌情考虑,可惜朱元璋一直记着周衡的这件事,就等着抓他的小辫子,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来治他。

这一下对于朱元璋来说真是“瞌睡送枕头”,于是将其直接午门斩首,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给,所以朱元璋杀人确实不眨眼,但皇权也依然受到约束,即便是他也需得忌惮一两句闲言碎语,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朱元璋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既想杀,又得找遮羞布;既看重人才,又磋磨人才,不愧是封建王朝反复多疑嗜杀第一帝。

更多文章

  • 大理请求内附,宋朝百般避让,宋朝和大理的关系为何如此怪异?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理国和宋朝,北宋时期大理历史,宋朝大理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那中原王朝和这些地方民族的政权是什么样的呢?大体来说是有战有和,交流不断,而在这其中,大理国和宋朝的关系绝对算是相当独特的,虽然金庸老先生的名著《天龙八部》中,大理世子段誉的戏份相当多且多与中原相关,但事实上,大理国与宋朝的关系相当薄弱,目前能查到大理国与同一时期的宋朝相关史料并不是很多,内容主要也

  • 苏轼的“才华”,到底有多高?与朋友几则文字游戏,折服众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轼个人才华成就,苏轼的才华有哪些,苏轼才华历史上罕见

    到了宋朝时期,有这么一位“奇才”,他不仅才华横溢、留有很多诗篇,而且在史学、理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也是硕果累累,光耀千秋。他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文化大家,一生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其词开豪放一派;其书法用笔丰腴跌宕;其画学文同,主张神似,是一位“全面”且有魅力的文

  • 才子被行刑前顺口念了首诗,监斩官汇报后,朱元璋:你也跟他去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行刑前吟诗,朱元璋对犯人说的话,朱元璋对官员的二十字训诫

    孙蕡出生于至元二年(1337年)的广东顺德,也就是说他出生的时候还是元朝,但是我们知道元朝1368年就已经被灭掉了,孙蕡出生在元朝末年。当时天下战火纷飞,群雄逐鹿,各大起义军势力与元朝官军打得是如火如荼,不过由于当时的顺德相对偏远,所以孙蕡的幼年时代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孙蕡从小就表现出了一种非常聪

  • 朱元璋赐蒸鹅,徐达含泪吃完,当晚随即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什么送鹅肉给徐达,朱元璋为啥要给徐达吃鹅,朱元璋为何不杀徐达

    ▲朱元璋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王朝,有两个左膀右臂,分别是徐达和常遇春这两员猛将,徐达持重有谋,更是所有名将都比不上的;徐达统兵大败陈友谅、消灭张士诚、北伐元朝等,戎马一生

  • 古代,有一种刑罚叫“凌迟”,到底多残酷?为何袁崇焕会被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有一种刑罚出现时间较晚,大约产生于五代时期,元朝正式列入国家刑罚体系,而后在明清时期也常常使用,这种刑罚就是令人胆寒的“凌迟”!凌迟的原本意思是山坡缓慢下行,引申到刑罚上就是让犯人缓慢的受死,而不是快速毙命。由此,民间又将这种刑罚称之为“千刀万剐”。“凌迟”二字最早出现在《辽史·刑法志》中。它

  • 李自成来势汹汹,崇祯无人可用,一大臣道:牢房里就有位当世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自成与崇祯和谈,崇祯对李自成的三个错误,崇祯十五年的李自成

    公元1642年,此刻距崇祯吊死煤山,还有两年时间。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已经进入到了最后时刻。纵观明朝276年,虽显得很刚硬,所谓: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奈何终究无法跳出历史怪圈。那么明朝是从何时起,敲响“丧钟”的?有人一竿子追到朱祁镇的土木堡之变和冤杀于谦。还有人言称,是亡于万历帝!刘伯温不是在《

  • 包拯去世后,贴身侍卫展昭突然销声匿迹,他到底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包拯死后展昭去了哪里,包拯死后展昭为什么不见踪迹,展昭在包拯死后神秘消失了

    哪怕梦想没有曹操刘备那样远大,并不是想要一统天下,而只是和那一些“海内不平之事”作斗争,只是想要安安静静地当一个为民做主,好好打击黑恶势力的官员,那也是需要一个强大团队的,比如说宋朝时候著名的清官,被誉为包青天的“包拯”。提到包拯的时候,耳畔就会很自然地响起“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的歌声,

  • 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明朝的那些妃子们结局如何?说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自成入紫禁城,李自成下令宫女不许出宫,李自成怎么进的紫禁城

    只不过不论是南明还是郑成功,在一般历史看来都已经算不得正统明朝统治,真正的大明帝国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紫禁城,明思宗朱由检景山自缢后,就不复存在了。我们都知道李自成的部队只是农民起义军,并且还是不太正规的那种,一进京就大肆破坏,那么明朝后宫的那些女眷们,下场又如何呢?说出来你估计不太信。我们都知道

  • 明朝皇帝为何大多短寿?谜团解开后,专家纷纷表示:隐藏太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皇帝死亡最大谜团,明朝皇帝短命的真正原因,明朝皇帝寿命短是怎么回事

    纵观明朝历届皇帝,我们会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的寿命都没有很长。除开南明外,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到明思宗朱由检为止,一共16位皇帝中,活过60岁的仅有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世宗这三位,其中朱元璋71岁,朱棣65岁,朱厚熜60岁。至于其他的明朝皇帝,二三十岁就去世的比比皆是,比如说23岁就去世的

  • 铺设公路时发现明朝墓志铭,但天意弄人,专家们兴奋而来失望而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墓志铭,明朝墓志铭是怎么写的,明朝墓碑怎么发现的

    其实道理很简单,墓志铭也是比较高大上的东西,没点拿得出手的事迹,也不好意思流传下来让后人知道,古人其实更“好面子”。所以,古代人在去世之后,能够立碑文的人,多少与朝廷有些关联,因为想要名流千古,不是文人就是武将,且一般都以读书人居多。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也是有资格立墓志铭的,在古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