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个韩信的死真的是因为谋反吗?不,只是刘邦算清了这三笔账!

两个韩信的死真的是因为谋反吗?不,只是刘邦算清了这三笔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677 更新时间:2024/2/5 18:13:00

如果把这句话用来形容刘邦和韩王韩信、淮阴侯韩信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会发现真的十分贴切。从一开始,刘邦和两个韩信之间的关系是一起讨伐秦朝的战友,后来还经历了历时四年的楚汉之战。按理说,这三人的关系应该亲密无间,可为何最后不欢而散呢?

真的是两个韩信都要谋反吗?还是其中另有隐情呢?

其实,抛去谋反的名义,我们可以从三人的行为中去分析,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大家反目。

刘邦的帝王梦是始于秦始皇的一次出游,刘邦看到始皇帝出行的车马仪仗后,说出了那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刘邦此前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游侠,可惜乱世当中,这个理想过于梦幻了一点。而现在,他给自己立了一个更远大的梦想——皇帝。任谁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的理想竟然在他54岁实现了,而且从47岁起兵,仅用了七年。

但对于帝王而言,这只是开始。有一句话叫做“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刘邦称帝后,便面临这个考验,毕竟他的参考经验只有秦始皇,而他自己此前更没有这样的经历。比如,朝堂上争得很热的问题:究竟是走分封制,还是走封建集权制?

韩信和韩王信都是支持分封制的,但刘邦的内心其实是相当排斥这种制度的,例如史上有名的“白马之盟”,刘邦就留下遗嘱: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说明刘邦对异性诸侯王是相当警惕的,淮阴侯韩信曾经在刘邦陷入险境时,用齐王位威胁过刘邦。而韩王韩信本就是韩国王室后裔,威望极深,刘邦便想把他封在颍川,抵抗匈奴,哪成想韩王信不满,暗中和冒顿打配合。因此,这两位都犯了他想“一统江山”的忌讳。

刘邦一生活了七十岁,吕雉杀韩信时,他六十岁。

此时,就涉及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后代的继承话题。

为什么要考虑这个呢?

在刚灭亡的秦朝,就有一个反例——赵高

封建统治者是非常畏惧权臣的,即便是自己搞得定,后代也不一定搞得定,六十岁的刘邦面对两个三十多岁的权臣,内心难免会忧虑自己的后人是否有能力能够摆平他俩。

所以,刘邦晚年的时候,对于异姓王摆出了各种制约措施,有些更是直接杀掉,这是从军事层面,保证国家稳定。后来,他对于文臣如萧何进行敲打,也是出于为后代考虑。

威望的作用,刘邦是很清楚的,想想项羽和各路诸侯王就是凭借六国宗师、贵族的声望,才能够一呼百应。两个韩信一个是军神,一个是韩国的王室,要兵有兵,要声望有声望,刘邦很不放心。

就如同刘邦迁徙六国宗室十几万人到关中和几次削弱韩信军权、爵位来看,刘邦是非常忌惮他的声望的。

所以,刘邦出于想要建立集权国家、自己年龄以老,害怕后代压不住、为国家扫除威胁的目的,对于这些刺头,肯定要优先拔除。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年少时的生活竟也是如此坎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的坎坷经历简介,诸葛亮的成长史,诸葛亮的童年和他一生的经历

    在古代文献记载中,只有真龙天子的降生才伴有一系列祥瑞之象。诸葛亮不是真龙天子,“卧龙”,不过是后来人们送他的一个雅号。然而对于这个家庭来说,诸葛亮的降生却是一件大事。诸葛亮的父亲名叫诸葛珪,在泰山郡任郡丞。据说,他们的祖上原先并不住在阳都县,而是住在诸县(治今山东诸城西南)。他们的祖先是秦末农民起义

  • 姜子牙,为何没能救比干?还是因为卖空心菜的人是妖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慌乱之中,比干为了避免灾难,拿着“姜子牙”留下的工具包,将救命咒化为灰烬,喝下去保住内脏,本来可以保命逃走的。但是当他出城时,他遇到了一个女人。女人只说了一句话,比干当场被杀。毕干被挖走后明明活下来了,怎么看到卖菜的老太就当场死了纣王嗜酒,写诗羞辱女娲商本河的纣王是中原文化的传播者,但他的残暴也是无

  • 嘉庆《宁国府志》唐朝职官讹误举隅(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宁国府志pdf,嘉庆十三年宁国府志,嘉庆府志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125期“职官志”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地方官关乎各级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乃至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地方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民生。因此历代修志,“职官志”力求其详,褒善贬恶,以存史鉴。但由于时远事湮,史料有限,故各地地方志中的“职官志”错讹不少。今以嘉庆《宁国府志》(以下简称

  • 文圣是孔子,武圣是关羽,诗圣是杜甫,中国历史上“剑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的文圣和武圣都是谁,杜甫为什么称为诗圣,武圣和文圣分别是谁

    古人云:“才德全尽谓之圣人。”也就是那些知行完备、品德至善、智慧超群之人,但随着诸子百家的争鸣滥觞,某一行业的最贤能者亦被相关领域认定为圣人,这就形成了如今的十圣:文圣孔子,武圣关羽,史圣司马迁,医圣张仲景,书圣王羲之,酒圣杜康,茶圣陆羽,诗圣杜甫,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可是,中国长期处于冷兵器时代

  • 李世民上位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致使秦琼一病十几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为什么不重用秦琼,李世民秦琼完整版,历史上真正的秦琼和李世民

    但李世民并不是一个庸才,在他还没有成为皇帝之前,他跟随着李渊征战就已经证明了他的实力,可以说,李家的江山几乎全是李世民打下来的,他功不可没。可是,李渊并不只有李世民一个孩子,李建成等人也是李渊的亲生子。最初之时李世民没将几位兄弟放在心中,手足又怎可能互相残害呢,可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李建成却对他

  • 李世民喝下太子的毒酒,为何口吐鲜血而未死亡?魏征道出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如何处理魏征,魏征与李世民的趣事,李世民对魏征的真实态度

    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但是,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建成曾经邀请李世民去府上喝酒,李世民自知有诈,但是还不能不去,毕竟当时兄弟相残已经是一个必然发生的局面了,而李建成则是想要借用这个机会,直接毒死李世民,而且在《旧唐书》之中记载,李世民从太子府上回来之后,口吐鲜血,但是,李世民如果真的喝下了毒酒,为什么

  • 考古发现唐朝古墓,墓中夫妻牵手1000年,唐朝人的爱情有多浪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安发现唐朝墓,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古墓,唐朝墓发掘全过程

    在那上百座古墓中,有一座唐墓,当考古人员发掘时,看到墓室中夫妻的骨架还紧紧地手牵着手,经历了1000多年时光,再轰轰烈烈的爱情,都应该消散在历史的车轮里,可是这对夫妻,竟然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一千多年前牵手而逝,一千多年后被人发掘,他们的爱情故事,不免令我浮想联翩。不如,我们就来说说唐朝人的婚姻与爱情

  • 为什么说东方朔的政治能力无法与诸葛亮、魏征等名臣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方朔和诸葛亮谁聪明,汉武帝对东方朔评价,历史上东方朔有多厉害

    汉武帝和东方朔这对君臣组合比较有趣。一个是站在权力巅峰上的男人,一个是在朝堂上有话语权的宠臣;一个魄力十足说一不二,一个圆滑聪明忠心耿耿。在旁人眼中,这对君臣的组合与唐太宗和魏征一样,互为知己,君臣相得益彰。殊不知,东方朔在汉武帝一朝的地位并不高,至少他的官职很低,终生没有得到重用。那么,为什么刘彻

  • 居劣势的李世民,被逼无奈埋伏在玄武门,留下2个影响后代的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原因,如何评价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这一招十分巧妙,不但使李世民痛失自己的主力(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叔宝与之同行),还能慑服其他将士,更可借此机会一举除掉秦王世民,并逼高祖李渊退位。此举,却也逼得李世民立下了以武力解决且抢先动手的决心。李世民剧照让李世民下决定动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与侯君集日夜进

  • 唐朝末年,地方节度使割据一方,皇帝为何不用推恩令削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节度使割据原因,唐朝末年节度使权力,唐朝真实的节度使制度

    唐朝皇帝首先,唐朝中央权力过于弱小,无法推行“推恩令”。 汉武帝的“推恩令”虽然效果不错,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施展政策的前提条件,那就是他老爹汉景帝已经平定了七国之乱,将藩王中的刺头给拔掉了。汉武帝时期虽然还有一些不听话的藩王,但已经无法左右形势。如果将汉武帝放在汉景帝时期,他的推恩令同样推行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