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兵分四路讨伐魏国,看司马懿如何轻松搞定,结果又增加封邑了

东吴兵分四路讨伐魏国,看司马懿如何轻松搞定,结果又增加封邑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79 更新时间:2024/2/5 18:07:20

原文【69】:二年夏五月,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围樊城,诸葛瑾步骘掠柤中,帝请自讨之。议者咸言,贼远来围樊,不可卒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帝曰:“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场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

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夏天五月份,东吴派遣将领全琮攻打芍陂,朱然、孙伦围困樊城,诸葛瑾、步骘寇掠柤中。

全琮(?-249年) ,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甚有谋略。当年擒拿关羽的计策就是出自全琮。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本为朱治外甥,后被收为养子,改名朱然,深得孙权信赖。

孙伦,史书记载不详,由于姓氏原因或为吴国宗室。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开国功臣。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亦是东吴重臣。

芍陂,又名安丰塘。本为春秋时期楚国孙叔敖所修建的水利工程(另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修建建),是中国古代淮河流域非常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天安徽寿县南,引淠水入白芍亭东成湖而成,汉唐时期可灌溉万顷良田。由于芍陂的这种经济价值,所以也就成为了曹魏和孙吴军事争夺重要地区,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

樊城,古荆州重要城池之一,属于襄阳郡,至今襄阳市有樊城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

柤中,古地区名。又作沮中。即今湖北省沮水上游;或说为今南漳县境蛮河流域。

这一段说的是吴国在赤乌四年分兵四路讨伐魏国的战事。据《三国志吴主传》记载“夏四月,遣卫将军全琮略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阁,收其人民。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琮与魏将王凌战于芍陂,中郎将秦晃等十馀人战死。车骑将军朱然围樊,大将军诸葛瑾取柤中。”

从这段记载来看,《晋书》中的记载很明显缺少了诸葛恪攻打六安这一路。

消息传到魏国朝廷之后,司马懿就自告奋勇的要去讨伐入侵的吴国军队。但是参与讨论议事的人都纷纷表示,吴国军队远道而来围困樊城,不可能轻易的成功。等他们在坚固的城池之下受到挫折,自己就会出现破败的形势。我们可以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来应对抵御他们。

可是司马懿却说:“边疆受到敌人的攻打,而我们却在朝堂之上安坐高枕,这样只会让疆场上的将士们骚动不安,大家心中疑惑犹豫,这乃是国家社稷最大的忧患之处。”

原文【70】:六月,乃督诸军南征,车驾送出津阳门。帝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休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斩获万余人,收其舟船军资而还。天子遣侍中常侍劳军于宛。

到六月,司马懿正式都督众军南征,皇帝曹芳的车驾一直送到司马懿出了津阳门。司马懿认为南方天气炎热潮湿严重,不能够持久作战,就让轻骑兵前去挑战。可是朱然却不敢冒然出战。于是司马懿就休整战士,精选精锐的士兵,招募能够率先登城的勇士,严明号令,做出一定要攻打态势。吴国的军队就趁夜逃跑了,司马懿率众追击到三州口,斩获了一万多人,收缴了许多的舟船军资才返回。天子曹芳派遣侍中常侍(或为官名)在宛城进行劳军。

原文【71】:秋七月,增封食郾、临颍,并前四县,邑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帝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以太常常林乡邑旧齿,见之每拜。恒戒子弟曰:“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

秋天七月份,朝廷又给司马懿增加郾县和临颍县两处封邑,加上之前的四县,司马懿共有食邑一万户,家族子弟中十一个人被封为列侯。

司马懿的功勋和声望日益增高,可是却更加谦卑恭让。当时担任太常的常林是司马懿同乡中有德望的长者,所以司马懿每次见到他都要下拜。

常林,字伯槐,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生卒年不详,曹魏时期重臣。

司马懿经常告诫家族中子弟,说道:“骄傲自满是道家最忌讳的事情,四时轮回季节的变化都是这样推移,我们有何德何能可以承受呢?只有谦虚再谦虚,才可以免除灾祸吧!”

损之又损:成语典故出自《庄子·知北游》:“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一般认为,损之又损应当解释为形容极为谦虚。

原文【72】:三年春,天子追封,谥皇考京兆尹为舞阳成侯。三月,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先是,吴遣将诸葛恪屯皖,边鄙苦之,帝欲自击恪。议者多以贼据坚城,积谷,欲引致官兵,今悬军远攻,其救必至,进退不易,未见其便。帝曰:"贼之所长者水也,今攻其城,以观其变。若用其所长,弃城奔走,此为庙胜也。若敢固守,湖水冬浅,船不得行,势必弃水相救,由其所短,亦吾利也。"

魏正始三年春天,天子曹芳又对司马懿进行追封,追谥司马懿的父亲京兆尹司马防为舞阳成侯。

三月,司马懿奏朝廷凿穿广漕渠,引黄河之水流入汴水,灌溉东南部的大片坡地,从此之后在淮河以北就可以大面积耕种了。

之前,吴国派遣将领诸葛恪屯兵在皖城,魏国的边疆城镇深受其苦,司马懿就想要亲自去攻打诸葛恪。朝议的时候,大臣们却认为吴国的军队占据着坚固的城池,又广积粮谷,正是要引诱我们的官兵前去。现在如果我们孤军远征,他们的救兵一定会及时赶到,导致我们无论是进攻还是退兵都非常的艰难,没看到有可以取胜的方便条件。

可是司马懿却说道:“敌人所擅长的就是依靠水战,现在我们去攻打他们,可以借此机会观察他们的变化。假若敌军发挥了他们的长处弃城逃走,这就有了朝廷的胜算。假如他们选择固守城池,等到冬天湖水变浅的时候,船只无法行驶,他们势必会放弃水战而进行自救,这正是他们的短处,同样对我们有利。”

那么司马懿到底有没有南征皖城,事态又会如何发展呢?请看下一篇。

更多文章

  • 司马懿深得魏文帝曹丕信任,始终是留守许昌和后方军需支援的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为什么帮助曹丕,曹丕与司马懿谈用兵,司马懿为啥要辅佐曹丕

    原文【14】:魏文帝即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会孙权帅兵西过,朝议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召仁还宛。帝曰:“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言竟不从。仁遂焚弃二城,权果不为寇,魏文悔之。及魏受汉禅,以帝为尚书。顷之,转督军、御史

  • 司马懿受曹叡托孤之重,与曹爽共同辅政的初期,如萧何故事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懿被曹睿重用,曹爽和曹叡关系,司马懿篡位与曹爽有关吗

    原文【62】:初,文懿篡其叔父恭位而囚之。及将反,将军纶直、贾范等苦谏,文懿皆杀之。帝乃释恭之囚,封直等之墓,显其遗嗣。令曰:“古之伐国,诛其鲸鲵而已,诸为文懿所诖误者,皆原之。中国人欲还旧乡,恣听之。”当初的时候,公孙渊篡夺他的叔父公孙恭辽东太守的位置,并且将其囚禁起来。等到公孙渊准备谋反自立的时

  • 项羽为何被评为千古无二?因他3个世界第一的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的项羽有多厉害,项羽在历史上能排第几,历史上真实的项羽实力

    在西汉王朝出现之前,如果那个时候有媒体存在,那么大家可能会一致性地将目光放在两个人的身上——刘邦和项羽。他们二人在成定局之前,项羽在军事实力上面,其实比刘邦更有优势。从汉朝史官所编纂的文史类典故当中,不难看出,在当时,毕竟史官要偏向本朝统治者,所以汉朝的有关历史记录当中,项羽的形象是被丑化了的。根据

  • 司马懿第二次被派与太子曹丕交往,或已经隐藏着培养继承人的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懿评价曹丕两个字,司马懿是怎么熬死曹丕的,司马懿为啥要辅佐曹丕

    原文【9】魏国既建,迁太子中庶子。每与大谋,辄有奇策,为太子所信重,与陈群、吴质、朱乐号曰四友。这里的“魏国既建”,也就是曹操建立魏国的时间。其具体时间是有分歧,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在建安十八年“五月丙申,天子使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公为魏公”。也就是说在建安十八年曹操就被封为魏公,是魏公国的主宰

  • 曹操两次征辟司马懿辅佐自己,却在其出山后给了个闲职整日游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收服司马懿,司马懿晚年对曹操的评价,司马懿和曹操的历史

    原文【4】: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南阳太守同郡杨俊名知人,见帝,未弱冠,以为非常之器。尚书清河崔琰与帝兄朗善,亦谓朗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这段是说,司马懿少年时就已经有超出常人的气节,既聪明又足智多谋。“伏膺”的意思就是倾心、仰慕

  • 汉灵帝设立西园八校尉并提拔小黄门蹇硕及袁绍曹操等人的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蹇硕个人资料简介,太监蹇硕,蹇硕和十常侍的关系

    这里所说袁绍的这五个“奔走之友”中,张邈是“八厨”之一,何颙(yóng)是名列《后汉书党锢列传》的重要人物,他们两个实际上都是党人出身。许攸虽然并没有过这方面明确的记载,但是按照《三国志武帝纪》中的说法,他在中平元年前后参与了“谋废灵帝,立合肥侯”的谋反事件,以此推断他在前期恐怕也会是党人中的一份子

  • 刘备曾3次被人行刺,其中1次是由曹操指使的,另外2次是谁干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先后七次都投靠了谁,刘备被曹操击败几次,刘备在徐州被曹操击败后投奔了谁

    不过,历史上那些最有名的刺客们,却往往能在“履职”的过程中,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一面。当刺杀行动不是为了利而是为了义,这种刺客也就成为了英雄,比如战国时期的聂政、荆轲。所以,我们可以把刺客简单分类为两类:无情刺客和有情刺客。下面,按照这个标准,我们一起盘点一下三国时期的那些著名刺客。有趣的是,在他们中间

  • 《三国演义》七星灯真的可以延长诸葛亮的寿命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演义诸葛亮点七星灯,诸葛亮死前为何点七星灯,诸葛亮七星灯有正史依据吗

    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观众,一定都会对“星落五丈原”这一桥段记忆犹新。诸葛亮六出祁山,在五丈原设七星灯,以求增加自己的寿命。怎料魏延闯营,最终导致诸葛亮命丧五丈原。那么,七星灯究竟能不能增加诸葛亮的寿命? #三国演义#多智近妖的诸葛亮“多智近妖”是鲁迅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想必鲁迅先生之所以会给诸葛

  •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功劳最大的,五大谋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操最厉害的谋士,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臣,曹操手下的谋臣有哪些

    在历史中,曹操共有五大谋臣。他们分别是:荀彧、贾诩、程昱、荀攸和郭嘉。这五大谋臣各个才智非凡,为曹操统一北方和建立并巩固曹魏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他们的功绩具体是什么呢?又是谁的功绩最大呢?一.荀彧荀彧,字文若,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外号“谋主”。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

  • 1700年过去,才发现司马懿立下的遗嘱,将老奸巨猾体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司马懿一生分析,司马懿临终遗言图片,司马懿一生真实生活

    司马懿的满腹才华,丝毫不输给当时任何一个军事大家,也正是因为他优异的才能,导致曹魏的领导者总是对司马懿心生猜忌,总是与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也正是因为领导者的此等举动,让其余的大臣对司马懿总是处处排挤,不过司马懿都选择了不断地忍让,选择隐忍的司马懿相继熬过了曹操、曹丕以及曹叡。曹魏的帝位轮到了年仅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