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童年给刘德放牛,曾被百般刁难,当皇帝后为何不将其处死?

朱元璋童年给刘德放牛,曾被百般刁难,当皇帝后为何不将其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4/1/27 20:55:26

在众多的布衣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最励志的一个,他出过家、要过饭,在年幼的时候甚至还要靠放牛维持生计。

据说,当年雇佣朱元璋的人名叫刘德,但正如魏忠贤既不忠也不贤一样,这个刘德也没有什么高尚的品德。

作为穷人家的孩子,朱元璋没少受刘德的欺压和侮辱,而相传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还曾回到家乡见过刘德一面。那么,当年对朱元璋非常刻薄严苛的刘德最后是什么下场呢?此事说来或许会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我们知道,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朱元璋最早因为父母文化的限制和当地的习俗被叫做"朱重八"。童年时代,为了能够吃上点饭,替家中分担些压力,朱元璋被送到了当地一个叫刘德的人那里放牛。

在封建时期,这些牧童名义上只是放牛,实际上还要承担许多脏活累活,不但如此,他们还经常会被打骂和欺负,生活十分不易。

在刘德家,年幼的朱元璋算是吃尽了苦头,但为了不像村里很多人一样被饿死,他只好咬牙坚持。

如果说他当时有一个最恨的人,那么无疑就是仗着家中有屋有田就横行霸道的刘德了。

当时的刘德自己生活奢靡,但对下人却非常吝啬,几乎是到了一不拔的地步。甚至,当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都因灾荒去世后,刘德都不愿意分出一点土地为他们下葬。

在古代,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被誉为百善之首,刘德的吝啬让朱元璋难以尽孝,这当然会令后者怀恨在心。朱元璋连活下去都很困难,自然没有力量对刘德进行报复,无奈之下,他选择了前往皇觉寺出家,这才有了后面参加义军,直至建立明朝的故事。

离开家乡二十五年后,朱元璋成为了一国之君,为了祭奠亲人,他回到了童年时期生活的濠州。

这次,朱元璋乘坐的是龙辇,身边密密麻麻围着卫队,或许可以说是衣锦还乡的最高境界了。听说当上皇帝的重八回来了,原本与他相识或不相识的乡亲们全都放下了农活赶来一睹龙颜,这当中就有已经是一个老头的刘德。

回到故土,朱元璋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许多画面,其中一幕就是当年刘德面对自己的苦苦恳求却不为所动。想到这里,他当即命卫兵前去寻找他,想要"叙叙旧"。

没过多久,刘德被带到了朱元璋的面前,已经一把年纪的他全然看不出当年的嚣张跋扈,只是跪伏在圣驾面前,浑身颤抖恐惧。

对于当朝皇帝的杀伐果断,百姓们都是有所耳闻的,作为靠打仗赢得天下的皇帝,朱元璋所杀的人不可胜数,而当年刘德曾那样欺辱他,所以人们都认为其必死无疑。

令人意外的是,朱元璋却平淡地说道:"尔之所为,亦恒情耳,不必问。吾贫时,尔岂知今日为天子耶?"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年刘德的行为也是人之常情,毕竟朱元璋只是他所雇佣的牧童,其父母的死根本和自己没啥关系,自己没有帮忙的义务。

听到此言,刘德如蒙大赦,连忙磕头感谢皇恩。据说,朱元璋还赏赐了刘德田地,以报答当初他给自己饭吃,让自己免于饿死的恩情。

笔者认为,朱元璋之所以放过刘德,大体有两种可能的原因。第一,朱元璋当时也已经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的他更加认清了人性和社会的残酷,因此对刘德的恨意也就逐渐被消磨掉了。如今,看到刘德已经上了年纪,他也就不怎么忍心与其计较了。

第二,作为帝,朱元璋要重视自己一举一动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果因为当年的私仇就将刘德处死或重罚,那么他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就会进一步恶化。

相反,如果不处罚刘德,甚至对其以礼相待,那么不但能够向天下显示自己的仁慈和宽宏大量,还能够顺便倡导一下尊重老者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作为统治者,朱元璋自然会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当上皇帝,一个救命恩人来领赏,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报答恩人视频,朱元璋如何对待恩人,朱元璋是如何封赏功臣

    有一次,他看见远处跑着一个起义军模样的人。那人跑到他的跟前,就跪下说:“大哥,元兵追拿俺,你就救救我吧!”他把那人藏到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又不慌不忙地走回原地,若无其事地打起柴来。过了不大一会儿,元兵追上来了。戴平镇装作哑巴,咿咿唔唔,比比画画,哄骗元兵向西追赶。可笑那些元兵,想也不想就往西追。他看看

  • 趣味历史:原来明朝文人爱习武,武侠小说可能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社会其实可以说是不太安定的,因为明朝直到灭亡,都一直有蒙古人、日本人和流寇这四大隐患,因此整个明朝军事气氛十分的浓厚。明朝经济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尤其是京杭大运河修建完成之后,商业发达,城市繁荣且热闹。从《桃花扇》中的描绘来看,就可以看出在大运河的发展下,人们很重视城市生活很多人都在吃喝玩乐,

  • 朱允炆失踪后,朱棣是如何对待他的老婆和儿子的,结果让人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派两个人找朱允炆,朱棣和朱允炆,朱允炆死后朱棣怎么对待

    对于古代的皇子皇孙来说,他们出身高贵,高高在上,一生下来就是锦衣玉食,不愁吃不愁穿,但他们却是危险重重,为了争夺皇位,那管什么父子,兄弟亲情,为了得到皇位,皇子明争暗斗,有的甚至杀父,杀兄弟。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常见,比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还有我们今天说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败了朱允炆,成功登上了帝位。

  • 最早的飞碟目击事件竟是在宋朝,皇帝心惊肉跳,全国恐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可以造出飞碟吗,宋朝飞碟目击事件,北宋年间的飞碟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生,他南征北战,一举开创了北宋,并在建朝初期创办了科举考试,但是选择状元的方式却十分奇怪,不是看卷子上所答内容,而是看速度,谁先交卷谁就是状元。有一年,出现了两个同时交卷的考生,正当众人不知如何判断谁是状元时,赵匡胤提议两人打一架,谁赢便谁是状元。因此两人便在考场上进行摔跤,史上

  • 三国武将按战力分为五档,关羽典韦仅在第三档,赵云排在第二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里面典韦和赵云谁厉害,s27赵云比典韦厉害吗,一典韦二吕布三赵云

    因为古代正史中没有阵前主将单挑,故而三国论武艺只能凭《三国演义》。第五档1、魏延:魏延是蜀汉后期难得的猛将,魏延与敌将交战的主要记录有:十回合击败马岱,三十回合打平冷苞,但是魏延打不过庞德,曾被庞德杀退。2、凌统:凌统是东吴猛将之一,凌统曾经五十回合打平张辽,四十多回合打平乐进。3、周泰:东吴武将中

  • 汉武大帝:先攘夷还是先治内?汉景帝的决策其实从没变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景帝的措施,汉景帝治国的策略,汉景帝采取什么措施

    但是,《史记》和《汉书》关于汉武一朝的记载很简略,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一件事叙述完了,缺乏生动的细节,如果完全按照史书来拍,那电视剧根本没法看。为了让电视剧具有可看性,编剧不得不在史实框架中填充具体的内容,使之血肉丰满。而为了营造戏剧张力,适当的加入自己的创作也是可以理解的。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和大家一起

  • 诸葛亮玩空城计,司马懿为何没看出来?专家:原因在背后童子的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不敢杀诸葛亮,司马懿为啥放诸葛亮空城计

    三十六计中最玄妙的当属空城计,也就是装作有恃无恐的样子与对方打心理战,只要对面一疑心这计策就算成功了。三国时期,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就曾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所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史书记载,街亭失守后,诸葛亮领五千士兵驻守西城。诸葛亮明白,就这么点兵是万万守不住西城的,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要另辟蹊径。于是

  • 曹操花重金赎回蔡文姬,为何不娶她?史学家却羞于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涌现了不少的文人雅士,当然也不缺乏才貌双全的女子,就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和卓文君,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古代那个战乱的时代,女子的命运是很悲惨的,更别说有才华又有美貌的女子,四大才女中只有卓文君命运较好,其他三人的下场却并不美好,尤其是蔡文姬,她的人生经历可谓是大起

  • 秦始皇北击匈奴是否操之过急?历史证明这次战争加速了秦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首先,我们要看秦朝北击匈奴是否正确,必须要看匈奴当时是否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匈奴族是长期游牧在蒙古高原的一个游牧民族,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在战国以来,匈奴成为了燕、赵、秦的强敌,赵国便有李牧大败匈奴的战役。然而匈奴在该时期还未完成实质上的统一,力量还弱,还没有对中原产生实质的威胁。匈奴当

  • 项羽为何自刎?刘邦临死前看了吕后一眼,终于明白,却悔之晚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项羽死后刘邦的下场,吕后项羽,项羽死后刘邦还干了哪些大事

    在项羽自杀之后,刘邦如愿坐上了龙椅,他为了汉室江山杀了韩信和彭越,顺手收拾了造反的英布。但是没多久刘邦就后悔了,他一时的得意忘记了不远的匈奴,他在匈奴的注视下兢兢战战的活着,后宫中的那些嫔妃没有一个是省心的,一场接一场的阴谋和危险将刘邦逼到了绝境,为了能够保护自己的江山,刘邦再一次披上了战袍,只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