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化学教父朱元璋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

论化学教父朱元璋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81 更新时间:2024/1/16 15:40:30

会带兵,会打仗,会当皇帝,

开创了大明王朝,

还是个化学家……

What?化学家?

Are U kidding?

真不开玩笑,在网络上,

还有人称朱元璋为“化学教父”呢!

不管你信不信,这俩画像都是朱元璋

喏!先来看几个明朝王爷的名字:

朱公锡、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

朱在铁、朱在钠、朱均钚、朱奉镅、

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铜、朱恩钾、

朱帅锌、朱寘镧、朱征钋、朱效钛、

朱效锂、朱诠铍、朱弥镉、朱諟钒

……

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最新版元素周期表,

你可以试试在里面找到上面这些人的名字

你可能会想,

乖乖!

朱元璋同学是潜伏在明朝的理工男啊,

竟然都用化学元素来给皇室后代起名字?

但是转念一想,又有些不对。

比如,

镭元素是居里夫人在1902年发现的,

但这位朱慎镭老哥是万历年间人,

1577年被封为永和王,

当年的他肯定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这么拉风吧。

那,放着几千个常用汉字不用,

明朝王爷为什么起了这么高冷傲娇的名字?

这确实是拜他们那个

强迫症祖先朱元璋所赐啊!

朱氏子孙

众所周知,朱元璋原名朱八八,

他爸名为朱五四,爷爷朱初一

曾祖朱四九,高祖朱百六,五世祖朱仲八,

都是用出生日期命名的名字,

在元朝,只有最底层的百姓才这么取名。

朱元璋登基当皇帝后,

对这些low爆了的名字深恶痛绝,

生怕自己的后人也取出这么下贱的名字。

于是朱元璋就派人给自己二十四个儿子侄子

写了二十四首五言绝句,比如,太子是: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燕王是: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他要求皇室子孙起名时,

名字的第二个字必须按照诗的顺序往下排,

其实就是字辈了。

比如,燕王的后代

名字是这样的(这些人后面都做了皇帝):

朱高炽(仁宗洪熙皇帝)

朱瞻基(宣宗宣德皇帝)

朱祁镇(英宗正统/天顺皇帝)

朱见深(宪宗成化皇帝)

朱祐樘(孝宗弘治皇帝)

你可以对照上面的诗查看。

定了第二个字就够了吗?

至少对于强迫症朱元璋还不够。

比如说,太子家的第八代是“朱大X”,

要是你给他取名“朱大狗”,

不就比朱八八还贱吗?

朱元璋一想,

他儿子们的名字都是木字旁,

比如太子叫朱标

燕王叫Judy(划掉)朱棣

Judy之像

木是五行之一,

朱元璋决定,

皇室子孙名字的最后一个字

就以五行当偏旁。

他儿子是木字旁,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

木生火,孙子就是火字旁,

火生土,曾孙是土字旁,

土生金,玄孙是金字旁,

金生水,五世孙是水字旁,

水生木,六世孙又回到了木字旁。

以此类推,

朱元璋定好了他后代名字的偏旁。

这下,

朱氏子孙能起出高大上的名字了吧?

可惜啊,朱元璋忽略了一点:

他的儿孙们太能生了!

一开始,

大家还用什么“铭”“钰”“钧”等

相对好听的字命名,

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字不够用了!

那怎么办?

王爷们一想,

太祖只规定了最后一个字的偏旁,

也没有说这些字一定要特别高大上。

于是,他们就给娃们起出了这些名字:

朱申锯、朱恩钱、朱觐锥、

朱弥铲、朱弥钳……

虽然“锯”啊、“铲”啊、“锥”啊,

听起来都和工具一样,

但总算能符合祖训了,

至于有没有辜负太祖的一片苦心,

王爷们也顾不上了。

不久,这些王爷又发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连这些字都不够用了!

高大上的字和土得掉渣的字都没了,

所有符合祖训的字都被他们用完了。

怎么办?造!

于是,大批大批的生僻字被造了出来。

这就是文章最开始那二十个人名字的由来。

元素命名

朱元璋这个化学界的“先知”,

让他的后代创造了这么奇葩的名字;

而数百年后的另一个化学天才,

更使得朱氏子孙的名字“流芳百世”。

这个人叫徐寿

清末著名造船家、化学家、翻译家……

总之,就是个全才。

徐寿之像

当时,化学元素周期表刚传进中国,

又是化学家、又是翻译家的徐寿,

自然就担当起了翻译元素周期表的工作。

这些元素中有几样是徐寿知道的,

比如金银铜铁锡。

他发现这些元素都是金属,

名字还都是金字旁。

于是他就定了一条规矩:

所有金属,翻译的时候都用金字旁。

除了金属,元素中还有一大类是气体元素。

他又自然而然地定了第二条规矩:

所有气体元素,翻译的时候都用气字头。

剩下的呢,就都用石字旁。

俗话说得好:立的flag迟早要还,

徐寿遇上了跟那些早已被人遗忘的

明朝皇室一样的问题:

字不够用!

而且元素不像明朝皇室

可以用常用字来命名,

以免产生歧义,

比如假使某个元素叫“钱”,

那“用很多钱打造了一柄宝剑”,

这句话到底几个意思?

除了那些“古已有之”的元素,

徐寿只能用一些生僻字来翻译这些元素。

徐寿绞尽脑汁,

也没有想出足够的生僻字。

直到有一天,他翻开了《明史》。

看到了那些王爷的名字后,

大喜过望,

立马根据元素英文名的谐音

选出了适合的字。

金属这一块算是解决了。

但在石字旁和气字头上,

再也没有人能帮得了徐寿了。

但是那些明朝皇室的名字给他增添了信心:

既然明朝皇室可以造字,

我徐寿凭什么不行?

于是,他就按照他自己定的规则

填补了全部元素周期表,

只有两个是例外:

一个是汞,虽然是金属,

但没有用金字旁,

因为汞是液态的,

而且这个字古已有之。

另一个是溴,非金属非空气,

本应用石字旁,

但它的形态一般是液体,

所以改用三点水。

从此,每当有新元素被发现,

中国人都会按照徐寿的规定来翻译。

比如在2017年5月,

中国科学院、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确定了四个新元素的中文名,分别是:

全都是按照徐寿规定的偏旁翻译的。

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张化学元素周期表,

清人徐寿功不可没。

而谁能想到,这张表里,

朱元璋的巨大贡献呢?

明太祖,不愧是现代化学的教父啊……

▍来源: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化学姐微信号:ziluolanzz

化学姐Q Q:1656784903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童年给刘德放牛,曾被百般刁难,当皇帝后为何不将其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众多的布衣皇帝中,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最励志的一个,他出过家、要过饭,在年幼的时候甚至还要靠放牛维持生计。据说,当年雇佣朱元璋的人名叫刘德,但正如魏忠贤既不忠也不贤一样,这个刘德也没有什么高尚的品德。作为穷人家的孩子,朱元璋没少受刘德的欺压和侮辱,而相传朱元璋当了皇帝后,还曾回到家乡见过刘德一面。那

  • 朱元璋当上皇帝,一个救命恩人来领赏,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报答恩人视频,朱元璋如何对待恩人,朱元璋是如何封赏功臣

    有一次,他看见远处跑着一个起义军模样的人。那人跑到他的跟前,就跪下说:“大哥,元兵追拿俺,你就救救我吧!”他把那人藏到附近的一个山洞里,又不慌不忙地走回原地,若无其事地打起柴来。过了不大一会儿,元兵追上来了。戴平镇装作哑巴,咿咿唔唔,比比画画,哄骗元兵向西追赶。可笑那些元兵,想也不想就往西追。他看看

  • 趣味历史:原来明朝文人爱习武,武侠小说可能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社会其实可以说是不太安定的,因为明朝直到灭亡,都一直有蒙古人、日本人和流寇这四大隐患,因此整个明朝军事气氛十分的浓厚。明朝经济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尤其是京杭大运河修建完成之后,商业发达,城市繁荣且热闹。从《桃花扇》中的描绘来看,就可以看出在大运河的发展下,人们很重视城市生活很多人都在吃喝玩乐,

  • 朱允炆失踪后,朱棣是如何对待他的老婆和儿子的,结果让人流泪!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棣派两个人找朱允炆,朱棣和朱允炆,朱允炆死后朱棣怎么对待

    对于古代的皇子皇孙来说,他们出身高贵,高高在上,一生下来就是锦衣玉食,不愁吃不愁穿,但他们却是危险重重,为了争夺皇位,那管什么父子,兄弟亲情,为了得到皇位,皇子明争暗斗,有的甚至杀父,杀兄弟。历史上这种事情很常见,比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还有我们今天说的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败了朱允炆,成功登上了帝位。

  • 最早的飞碟目击事件竟是在宋朝,皇帝心惊肉跳,全国恐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朝可以造出飞碟吗,宋朝飞碟目击事件,北宋年间的飞碟

    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生,他南征北战,一举开创了北宋,并在建朝初期创办了科举考试,但是选择状元的方式却十分奇怪,不是看卷子上所答内容,而是看速度,谁先交卷谁就是状元。有一年,出现了两个同时交卷的考生,正当众人不知如何判断谁是状元时,赵匡胤提议两人打一架,谁赢便谁是状元。因此两人便在考场上进行摔跤,史上

  • 三国武将按战力分为五档,关羽典韦仅在第三档,赵云排在第二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里面典韦和赵云谁厉害,s27赵云比典韦厉害吗,一典韦二吕布三赵云

    因为古代正史中没有阵前主将单挑,故而三国论武艺只能凭《三国演义》。第五档1、魏延:魏延是蜀汉后期难得的猛将,魏延与敌将交战的主要记录有:十回合击败马岱,三十回合打平冷苞,但是魏延打不过庞德,曾被庞德杀退。2、凌统:凌统是东吴猛将之一,凌统曾经五十回合打平张辽,四十多回合打平乐进。3、周泰:东吴武将中

  • 汉武大帝:先攘夷还是先治内?汉景帝的决策其实从没变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景帝的措施,汉景帝治国的策略,汉景帝采取什么措施

    但是,《史记》和《汉书》关于汉武一朝的记载很简略,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一件事叙述完了,缺乏生动的细节,如果完全按照史书来拍,那电视剧根本没法看。为了让电视剧具有可看性,编剧不得不在史实框架中填充具体的内容,使之血肉丰满。而为了营造戏剧张力,适当的加入自己的创作也是可以理解的。从今天开始,我决定和大家一起

  • 诸葛亮玩空城计,司马懿为何没看出来?专家:原因在背后童子的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看破了吗,空城计司马懿为什么不敢杀诸葛亮,司马懿为啥放诸葛亮空城计

    三十六计中最玄妙的当属空城计,也就是装作有恃无恐的样子与对方打心理战,只要对面一疑心这计策就算成功了。三国时期,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就曾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所率领的十五万大军。史书记载,街亭失守后,诸葛亮领五千士兵驻守西城。诸葛亮明白,就这么点兵是万万守不住西城的,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要另辟蹊径。于是

  • 曹操花重金赎回蔡文姬,为何不娶她?史学家却羞于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涌现了不少的文人雅士,当然也不缺乏才貌双全的女子,就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才女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和卓文君,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在古代那个战乱的时代,女子的命运是很悲惨的,更别说有才华又有美貌的女子,四大才女中只有卓文君命运较好,其他三人的下场却并不美好,尤其是蔡文姬,她的人生经历可谓是大起

  • 秦始皇北击匈奴是否操之过急?历史证明这次战争加速了秦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首先,我们要看秦朝北击匈奴是否正确,必须要看匈奴当时是否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匈奴族是长期游牧在蒙古高原的一个游牧民族,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在战国以来,匈奴成为了燕、赵、秦的强敌,赵国便有李牧大败匈奴的战役。然而匈奴在该时期还未完成实质上的统一,力量还弱,还没有对中原产生实质的威胁。匈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