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816 更新时间:2023/12/8 14:39:51

每一位历史上成功起义上位的“草根”皇帝,除了自身强悍的综合实力之外,文臣武将的辅佐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打造大汉王朝刘邦,还是开创明王朝的朱元璋都是这样。俗话说的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位优秀的将领是十分难得的,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够留下名字的名将也是屈指可数。说到朱元璋手下的武将,涵盖了那个时期排名前几的名将,诸如徐达、常遇春、冯胜、蓝玉等,这些人为朱元璋开创大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令人唏嘘的是,他们最终的结局都不是很好,兔死狗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几位名将之中,常遇春战死于沙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而像徐达等人之死,虽说古籍史料中没有给出明确的记载,但大家也都猜得出来,是与朱元璋有关。如果说这些人的死亡都是朱元璋的故意为之的话,那么其中一个人可以说是自己作的,便是蓝玉。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蓝玉被以谋反罪处死,并且还被剥皮实草,到各个地方展示,想想就挺恐怖的。并且这还不算完,处理蓝玉的案子竟然前前后后牵连出了上万人,朱元璋更是毫不手软,同样处死了这一万多人。就这样,蓝玉案也被列为洪武四大案其中之一 。洪武四大案之一的蓝玉案,受牵连者超万人,蓝玉究竟做了什么?

蓝玉成名

至于蓝玉具体生于哪一年已经无法确定,在早期从军的时候,因为他是常遇春的妻弟,便一直跟随着常遇春作战。可惜,常遇春这位喜欢担任先锋位置的名将英年早逝。在一次北伐元朝的战争中,徐达特意挑选蓝玉为自己的先锋。当时人们都认为,徐达只不过是因为蓝玉为常遇春的妻弟才这样做,因为常遇春在生前就经常担任徐达的先锋官,二人关系也比较好。换句话说,大家都认为蓝玉不过是走后门罢了。实际上,早在那个时候徐达就看出了蓝玉的军事才能,可见有一位伯乐还是非常重要的。蓝玉也就从此开始,慢慢地发挥出自己的军事才能,在之后的战役中大展身手。

要是说之前几场战役还只是小打小闹,那蓝玉的成名之战就是在捕鱼儿海了。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领着自己的15万大军踏上北伐之路。在得知当时的元朝君主驻扎在捕鱼儿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尔湖一带,蓝玉率军连夜赶往此处。中间还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在到达相距捕鱼儿海40里左右的地方时,由于还看不到元军,并且此时已深处于大漠之中,难免会令人心中打起退堂鼓。不过好在,一番犹豫之下,他们继续前行到达元军驻扎之地,打败敌军。这一仗,光是俘获的元朝官属就有三千多人,其他更不用多说。朱元璋得知消息之后更是高兴的将蓝玉比作自己的“卫青”、“李靖”等名将,封其为凉国公。

骄傲自满

但是蓝玉这个人有一个缺点,便是居功自傲。据悉,原本朱元璋是想封蓝玉为梁国公的,但因为他做得有些过。所以才将梁字变为凉,以此来警告蓝玉。这件事的起因还是有人告发蓝玉在打败元军,俘虏元主的妃子之后发生关系,致使那位妃子羞愧自杀。还有在他们北伐结束返回途中,在经过喜峰关的时候,因为已经是深夜,守关人员没有及时为他们打开关口,蓝玉便直接带兵破关。这些事情都令朱元璋非常生气,指责蓝玉的过失。但他还不知悔改,也许是不服,依旧我行我素,在军中更是这样,完全不将其他人放在眼中,对于朱元璋的封赏也有所不满等等。这些所有的事情,都为朱元璋最后处决他埋下了伏笔。

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时候 ,蓝玉被锦衣卫告发谋反。不管是否是事实,还是蓝玉可能有这样的意向,朱元璋都是不能忍的。朱元璋这个人,在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对于权力的把控欲望是非常强烈,也非常敏感,要不然他也不会直接将丞相制废除。加上我们刚才有提及到的蓝玉所作所为,朱元璋便直接将蓝玉逮捕下狱,之后便是剥皮实草,牵连处理了相关的上万人之多。

结语

总的来说,蓝玉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是不用多说的,况且前期还一直跟随着常遇春这样的名将学习。可是在其他方面就差一些了,不懂的收敛自己的锋芒,皇帝一般最讨厌这样的人了。不知道大家对蓝玉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出来哦!

参考资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更多文章

  • 宋朝南征两次,虽然未深入越南腹地,为何说为宋朝续命152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与越南之战,宋朝从越南引进了什么,宋朝战争有多惨烈

    北宋建立后,在南方的广南西路聚居着很多峒蛮,其中以侬氏、黄氏、韦氏、周氏四大姓的人居多,这些人独霸一方,其中在广源州(越南高平广渊)及西原州的蛮族势力最为强大。对于南方少数民族的治理,宋朝建立后,继续按照唐朝方式进行治理,让当地首领为长官自行管理。在广源州的侬氏世代居住此地,而广源州在邕州西南,处于

  • 明初溧阳黑恶势力叫板朱元璋,370户惨遭血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建国后十大最大黑恶势力案件,溧阳打黑第一人,明朝怎样打击黑恶势力

    大明《醒贪简要录》中说:官员只要贪六十两银子以上,不仅要当众斩首,还要“剥皮楦草”!而促使朱元璋下定这个决心的,源自于一起震惊天下的地方恶势力大案! 洪武十八年(1385年),这位时年五十七岁、令华夏民族满血复活的铁腕帝王,正热火朝天、雄心勃勃,要打造一个远迈汉唐的太平盛世。不想却有个溧阳县书生黄鲁

  • 明朝疆域概述:前期雄心勃勃地继承元朝版图,后期将边疆一再丢弃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疆域扩张史,明朝全盛时期的疆域,明朝全盛疆域有多大面积

    一,明朝对元朝疆域的继承元朝是中国古代疆域最大的王朝,其面积突破了1400万平方公里,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并且,元朝的存在大大扩展了国人的眼界,使得人们的天下观扩大了。1368年,朱元璋追亡逐北,灭元朝,建立了明朝。那元朝留下的1400万平方公里的遗产,到底该如何处理呢?在革命的年代,朱元璋打着

  • 故宫地砖坏了,工匠修复时发现“大秘密”,专家:朱棣心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古代的信仰习俗,皇帝都是天选之子,皇帝们也大都追求自己与天空的联系,往往会用天上星辰的位置来与国家都城像对应,用这种办法来向平民展示统治阶级的至高性质。根据神话传说,掌管天庭的天帝住在紫微宫,统治人间的皇帝自然就是天子,紫薇便成为皇帝宫殿的代称,又因为皇宫在封建时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禁

  • 明朝官员为何要让荷兰人进攻台湾岛?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次谈判失败后,明朝开始派遣大军围攻澎湖列岛。此战,明朝有兵船200艘,投入军队超过万人,荷兰投入的军舰13艘,人数900多人。双方鏖战了8个月,终于让荷兰守军出现了孤立无援的绝境,而明朝也花费了17万两军费,耗费严重。于是,双方再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之前的条件。1624年,荷兰殖民者撤离澎湖列岛,转

  • 中国历代客观的版图一览:明朝的新地图值得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最强盛时期的版图,明朝现实中的版图有多大,明朝全部版图变化

    夏朝的版图,明确来说不是疆域范围,而是活动范围。根据许多历史记载,夏朝大概活动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的区域,以洛阳盆地为中心,所谓“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可见夏朝的中心位置应该在洛阳一带。夏朝形势图对于商朝的疆域,《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这里的孟门是山

  • 永昌陵被盗,赵匡胤的尸骨被吊起来,口里黑水直流,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宋王朝的“帝陵”所在,河南巩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从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再到宋哲宗的永泰陵,北宋几乎所有的皇帝陵寝都安排在这里了(宋徽宗之后的陵墓都安排在了浙江)。因此一旦碰到乱世,巩义这个地方就会成为一些乱军、盗墓贼眼中的香饽饽,即便是东汉末年那个气吞山河的曹丞相,都因为军费的原因干起了“摸

  • 最新高中历史书对明朝的介绍,或许能够纠正许多人的错误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最全的明朝历史书,明朝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版,明朝的历史记录在哪本书里

    一,明朝建立和政治制度第14课主要介绍明朝的政治,包括《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三个小标题。在《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中,第一段介绍了元朝后期农民起义和明朝建立的事情。第二段就开始介绍明朝的政治制度变化。其中提到朱元璋的性格是“多疑、专断,迷恋权力,事必躬亲

  • 松锦之战:清朝入关前的最后一场决战,明朝为何一溃千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什么,松锦之战降清的明朝将官,松锦之战明朝失败地点

    一,明末的辽西局势自从辽东沦陷之后,明朝就将辽西作为关外最后的据点。袁崇焕担任辽东经略后,在辽西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关宁锦防线,该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每一座坚城堡垒都布置了数量可观的火炮,只要守军坚守不出,就能够让清朝骑兵的优势尽失。明朝,企图依靠这一

  • 宋朝为何没能实现真正的大一统?这个锅得由宋太宗来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有没有完成大一统,宋朝为什么没有实现大一统,宋朝有可能大一统吗

    一,顺其大势,形式上统一十国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出现过两次统一的迹象。第一次是后唐建立后,灭前蜀,南平、南楚归附。南方诸国,除了南吴、南汉外皆奉后唐正朔,“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第二次是在后周时期,太祖、世宗两代帝王励精图治,推行改革,让后周国力不断上升。周世宗于是西败后蜀,收秦、凤、成、阶四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