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疆域概述:前期雄心勃勃地继承元朝版图,后期将边疆一再丢弃

明朝疆域概述:前期雄心勃勃地继承元朝版图,后期将边疆一再丢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08 更新时间:2024/1/23 8:48:46

一,明朝对元朝疆域的继承

元朝是中国古代疆域最大的朝,其面积突破了1400万平方公里,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并且,元朝的存在大大扩展了国人的眼界,使得人们的天下观扩大了。1368年,朱元璋追亡逐北,灭元朝,建立了明朝。那元朝留下的1400万平方公里的遗产,到底该如何处理呢?

在革命的年代,朱元璋打着“驱除胡虏,恢复中国”的旗号,以胡汉对立来宣称自己的事业。然而,明朝建立后,朱元璋立即诏令修《元史》,承认元朝的正统地位。朱元璋说:“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明朝不仅继承了元朝的政治体制,还试图将元朝的疆域也全部继承下来。为此,朱元璋和朱棣做了许多的努力。

在东北方面,明军攻陷元大都之后,就派遣使者到辽阳进行招抚。371年,元辽阳行省的平章刘益投降于明朝,明朝于是在此设置辽东都司。之后,朱元璋不断招抚东北的蒙古各部和女真各部,同时也出兵进攻盘踞的蒙古残余势力。1382年,朱元璋派北元的降将胡拔都招抚女真各族,女真首领金同不花臣服。1403年,朱棣派遣明张斌到奴儿干(特林)招抚取得成功。在此基础上,朱棣于1409年设置了奴儿干都司,该机构实际上就是对元朝征东元帅府的继承。

在西南方面,明朝于1282年派遣大军消灭了云南梁王和大理国残余势力,在云南设置了省级机构,此后进行了“调北填南”的移民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对云南的统治。1413年,朱棣灭田氏土司,设置了贵州省。在缅甸方面,元朝打垮了蒲甘王朝,设置了大量的土司。朱元璋也使得让这些土司归顺,在缅甸继续册封土司,最终形成了“三宣六慰”。

明初从元朝继承的缅甸土司

在青藏高原。1370年,明军远征甘肃,势力范围开始扩张到了青藏高原的边缘一带。于是,青海一带的吐蕃等处宣慰使司投降于明朝,“河州以西朵甘、乌斯藏诸部悉归附”。1373年,乌斯藏萨迦派宗教领袖摄帝师喃加巴藏卜、和南哥思丹八亦等到南京朝觐,于是朱元璋册封喃加巴藏卜为乌斯藏都司指挥使,册封南哥思丹八亦为朵甘都司指挥使,并且还对其推举的60人册封为元帅、招讨、万户、千户、监藏、指挥同知,下设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等。这表明明朝也试图继承元朝对藏区的统治权。

在西北方面。1370年,明朝大军击败甘肃的扩廓帖木儿,“甘肃悉平”。随后,明朝在甘肃一带设置了西番四卫,“一以断北狄右臂,二以破西戎交党。外以联络戎夷,察其逆顺而抚驭之,内以蕃屏甘肃,而卫我边郡”。此后,朱元璋和朱棣大力西扩展影响力,原本属于元朝北庭都元帅府控制的蒙古部落臣服于明朝,明朝再此册封了“关西七卫”,最西的为哈密卫。

二,对元朝疆域继承的不足

明朝的确非常想完整地继承明朝的疆域,但是明朝的建立者是农耕民族,对周边民族的控制下显然还是缺乏一些经验。只要一国一族臣服于元朝,元朝就必须在此地纳质子、助军役、输粮饷、设驿站、编户籍、置长官,也就是进行实际上的密切控制。而明朝对元朝疆域的继承,大多数满足于名义上的册封。正因为如此,明朝对周边的管理的确出现了许多问题,而周边民族最初也处于观望状态,对明朝的态度暧昧。

在东北方面,元朝是实际控制了高丽,并且一度设置了征东行省。明朝时期,高丽被李朝取代。高丽和李朝在元朝崩溃后也迅速抢占元朝的遗产,将疆域被移到了鸭绿江—图们江一线,将明朝设置了“铁岭卫”赶到了辽东。朱元璋和朱棣对这种行为无法阻止,只能给予承认。朱元璋还将“朝鲜”这个名字赐给了李朝。

在缅甸方面,明朝从未在此驻扎军队,也从未派遣一位官员。明朝满足于缅甸土司对明朝的“进贡”。终明朝一带,老挝宣慰司对明朝朝贡了30次,而缅甸宣慰司方面则只有5次。永乐年间,缅甸北部的阿瓦王国(缅甸宣慰司)和南部的勃固王国(大古剌宣慰司)已经拒绝了明朝的册封,而底马撒和底兀剌(东吁王国)臣服于勃固王国,和明朝失去了联系。木邦、孟养、孟密、阿拉干等王国则在两大势力的夹缝间生存。

在青藏高原方面,明朝也是有心而无力。朱元璋时期,试图让西藏地区缴纳赋税,主要是纳马。为了弥补西藏的损失,朱元璋就以茶作为回赠。于是,原本是赋税制度的,结果演变为了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兴起后,大量的部落长官冒充法师来朝贡,明朝不堪其扰。于是,明朝在1465年规定只准三年来一次,并且规定只准国师级别的僧官来朝。随后,明朝和乌斯藏的联系变得非常微弱了。

朱棣时,企图在西藏驻扎军队,结果西藏的大宝法王认为佛法应“自在自如宣扬,不便派遣汉军前往”。于是,驻军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明朝前期在西藏册封了许多僧王,如大宝法王(噶玛派)、大乘法王(萨迦派)、大慈法王(格鲁派)和阐化王(帕竹政权)、护教王、赞善王、辅教王、阐教王五个地方领袖。其中阐化王(帕竹政权)为乌斯藏的最高世俗长官。不过在15世纪中期,帕竹政权就已经被仁蚌巴政权取代。

在西北方面,由于明朝未在关西七卫驻扎军队,使得这里的蒙古王公实际上左右摇摆,朝秦暮楚。1424年,中官乔来喜、邓诚出使乌思藏,到达关西之后,被安定和曲先王公等“率众邀劫之,杀朝使,尽夺驼马币物而去”;1425年,东察合台及撒马儿罕遣使到明朝,路过哈密时,“为沙州贼邀劫”;1436年,赤斤蒙古“掠西域阿端贡物,杀使臣二十一人”;1486年,明朝使者出使哈密,到达罕东后,“为都督把麻奔等掠去,朝使仅免”。

当然,问题最大的是漠北地区。朱元璋和朱棣多次出兵漠北,目的就是消灭北元,将漠北各蒙古部落纳入到版图之内。然而,朱元璋和朱棣虽然打垮了统一的北元,却并未征服这些分散的蒙古部落。此后,瓦剌和鞑靼一直和明朝隔着长城对峙,成为了明朝最大的威胁。

三,明朝疆域的收缩

关于明朝疆域的收缩,《明史》总结到:“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

在永乐年间,明朝的疆域达到了顶峰。这时候,明朝在东北设置了奴儿干都司,册封了关西七卫,征服了安南,设交趾布政使司。如果将名义册封的西藏高原算在其中,明朝的疆域面积是超过了900万平方公里的,如果不算青藏地区也有600到700万平方公里,比汉朝更大。

不过,失地也是从永乐时期开始的,例如缅甸宣慰司、大古剌宣慰司、底马撒宣慰司和底兀剌宣慰司就是在永乐时期拒绝了明朝的册封。永乐帝去世后,明朝的政策转为全面收缩。在东北方面,奴儿干都司于1434年撤销,东北女真族和明朝开始逐渐转变为战争。1428年,交趾布政使司撤销;1440年,明朝册封的“旧港宣慰司”被马六甲王国吞并。在西北,关西七卫很快投降于瓦剌。而东北地区的朵颜三卫也投降于瓦剌。也就是15世纪中期,明朝的国土面积已经收缩到了400万平方公里左右,距离建国不过80年而已。

后期云南

16世纪中期,明朝的版图进一步萎缩。在北方,鞑靼强盛,占据了河套平原。而哈密卫也在这时候彻底沦陷。瓦剌被鞑靼击溃后,哈密卫受到吐鲁番汗国的威胁,于是再次臣服于明朝。但是明朝始终没有派遣军队镇守哈密,最终哈密在1514年被吐鲁番汗国占据。16世纪后期,缅甸东旭王朝建立,对明朝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册封于缅甸的土司纷纷沦陷。1606年,最后的一个缅甸土司——木邦被东吁王朝攻陷,标志着缅甸土司全部沦陷。至此,明朝的疆域在16世纪后期就只剩下了300多万平方公里。

青藏地区,在朱元璋和朱棣时代还保持有名义上的册封关系。朱棣去世后,帕竹政权也倒台,明朝的乌斯藏的关系仅仅维持朝贡关系了。15世纪,明朝支持的噶举派力量衰微,新兴的格鲁派成为了西藏最大的宗教势力。1515年,明武宗派遣几百人出使乌斯藏,结果明朝的使者被西藏的僧官抢杀,仅仅只有长官刘允逃到了成都(详情参考《西藏通史》)。这件事说明乌斯藏早已不承认明朝为宗主国。1578年,漠南蒙古俺答汗在青海湖会盟西藏宗教首领,此后蒙古势力再次进入青藏高原,到1642年建立了和硕特汗国。

综上所述,明朝巅峰时期的疆域为900多万平方公里,不过这个巅峰基本是继承元朝而来,因此出现在帝国的前期,这在历史上非常罕见。永乐帝去世后,明朝的疆域就大幅度收缩。此后的200年间,明朝的疆域都在400万平方公里之内。到了17世纪初期,明朝疆域仅仅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前后对照,明朝损失土地多达600万平方公里。

更多文章

  • 故宫地砖坏了,工匠修复时发现“大秘密”,专家:朱棣心真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古代的信仰习俗,皇帝都是天选之子,皇帝们也大都追求自己与天空的联系,往往会用天上星辰的位置来与国家都城像对应,用这种办法来向平民展示统治阶级的至高性质。根据神话传说,掌管天庭的天帝住在紫微宫,统治人间的皇帝自然就是天子,紫薇便成为皇帝宫殿的代称,又因为皇宫在封建时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入的禁

  • 明朝官员为何要让荷兰人进攻台湾岛?真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次谈判失败后,明朝开始派遣大军围攻澎湖列岛。此战,明朝有兵船200艘,投入军队超过万人,荷兰投入的军舰13艘,人数900多人。双方鏖战了8个月,终于让荷兰守军出现了孤立无援的绝境,而明朝也花费了17万两军费,耗费严重。于是,双方再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之前的条件。1624年,荷兰殖民者撤离澎湖列岛,转

  • 中国历代客观的版图一览:明朝的新地图值得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最强盛时期的版图,明朝现实中的版图有多大,明朝全部版图变化

    夏朝的版图,明确来说不是疆域范围,而是活动范围。根据许多历史记载,夏朝大概活动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的区域,以洛阳盆地为中心,所谓“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可见夏朝的中心位置应该在洛阳一带。夏朝形势图对于商朝的疆域,《史记;吴起列传》记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这里的孟门是山

  • 永昌陵被盗,赵匡胤的尸骨被吊起来,口里黑水直流,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宋王朝的“帝陵”所在,河南巩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从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再到宋哲宗的永泰陵,北宋几乎所有的皇帝陵寝都安排在这里了(宋徽宗之后的陵墓都安排在了浙江)。因此一旦碰到乱世,巩义这个地方就会成为一些乱军、盗墓贼眼中的香饽饽,即便是东汉末年那个气吞山河的曹丞相,都因为军费的原因干起了“摸

  • 最新高中历史书对明朝的介绍,或许能够纠正许多人的错误观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最全的明朝历史书,明朝历史必背知识点打印版,明朝的历史记录在哪本书里

    一,明朝建立和政治制度第14课主要介绍明朝的政治,包括《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三个小标题。在《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中,第一段介绍了元朝后期农民起义和明朝建立的事情。第二段就开始介绍明朝的政治制度变化。其中提到朱元璋的性格是“多疑、专断,迷恋权力,事必躬亲

  • 松锦之战:清朝入关前的最后一场决战,明朝为何一溃千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松锦之战后明朝还剩什么,松锦之战降清的明朝将官,松锦之战明朝失败地点

    一,明末的辽西局势自从辽东沦陷之后,明朝就将辽西作为关外最后的据点。袁崇焕担任辽东经略后,在辽西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关宁锦防线,该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每一座坚城堡垒都布置了数量可观的火炮,只要守军坚守不出,就能够让清朝骑兵的优势尽失。明朝,企图依靠这一

  • 宋朝为何没能实现真正的大一统?这个锅得由宋太宗来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朝有没有完成大一统,宋朝为什么没有实现大一统,宋朝有可能大一统吗

    一,顺其大势,形式上统一十国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出现过两次统一的迹象。第一次是后唐建立后,灭前蜀,南平、南楚归附。南方诸国,除了南吴、南汉外皆奉后唐正朔,“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第二次是在后周时期,太祖、世宗两代帝王励精图治,推行改革,让后周国力不断上升。周世宗于是西败后蜀,收秦、凤、成、阶四州;三

  • 陆游诗堪称宋代第一,那么陆游的词算是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陆游的婉约词和豪放词,宋代陆游诗词全集,陆游哪首诗最出名

    由于陆游的诗的成就太高,以至于人们很难注意到陆游其他方面的成就。本文就简单说说陆游的词是什么水平。整个宋代,以风格来论,词被分为了豪放词和婉约词。现在的人们感觉是两派齐头并进,实际上,无论在哪个时期,婉约词在数量上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是,婉约词的格调和境界大部分是不高的,多数都是描写儿女之情的伤怀

  • 外国画的明朝和清朝版图对比:清朝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版图vs明朝版图,明朝的疆域图和清朝的疆域图,清朝板块大还是明朝板块大

    不过在疆域上,明朝两朝就有着完全不同的状态。明朝是农耕民族建立的王朝,因此明朝基本将东亚大陆的农耕区占据了,只剩下越南和朝鲜。而对于西域、青海、西藏、蒙古等地区,明朝也就基本无能为力。明朝在巅峰时期的版图,也就东到朝鲜,西到吐蕃(吐蕃宣慰司,位于甘肃宁夏),北到奴儿干,南到交趾,大约700万平方公里

  • 明朝曾经管辖过台湾吗?与明朝为敌的海盗为台湾开发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后期台湾被哪国侵略,明朝有统治过台湾吗,明朝对台湾的管辖的影响

    一,关于彭湖巡检司许多明粉认为:明朝设置了彭湖巡检司,因此台湾岛隶属于明朝。我在这里必须明确说道,彭湖巡检司设置在彭湖岛,不是设置在台湾岛。现在的主要争议是彭湖巡检司的管理范围是否包括台湾岛?首先,我们必须来了解下澎湖巡检司是怎么一回事。在南宋时期,澎湖被记载为“平湖”。南宋的泉州长官汪大猷派军民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