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川发现千年“神树”,与山海经记载一致,学者:终于找到证据了

四川发现千年“神树”,与山海经记载一致,学者:终于找到证据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20 更新时间:2024/1/16 18:47:08

唐代诗人李白在《短歌行》中写道:“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诗人豪迈地想要把太阳都挂回扶桑树上,让时间也不再流淌。那诗中的扶桑树是什么树呢?为何可以把太阳悬挂于其上?也许我们可以从四川广汉三星堆中发现的青铜神树上,一窥其究竟。

1929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古文化遗址首次被发现,一直到八九十年代才开始了大规模的保护性发掘工作。在1986年,考古学家在该遗址的2号祭祀坑中有了重大发现——八棵夏代晚期的青铜神树。其中的一号神树经过考古工作者长达十年的精心修复,已经基本将之恢复了原貌,现在已经在三星堆博物馆展出,同时它也是我国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之一。

[var1]

▲青铜神树照片

01

这棵青铜神树造型奇特,铸造工艺精湛,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但是更令众多学者所关注的是其令人吃惊的文化价值:青铜神树与《山海经》中所记载的扶桑神树极为相似。

《山海经》一书在我国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志怪典籍。其成书年代已不可考,只能根据书本身内容以及其他史籍资料大约推算为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期,作者应该是战国时期的楚国或者是巴蜀人。在屈原的各种文章中,就有大量树种的事物出现,也有人认为《山海经》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来自于《离骚》。还有种说法是,《山海经》也很有可能并不是在同一时代完成,也并非同一人完成的。

[var1]

‍▲《山海经》书影

02

有一种扶桑神树就记载于《山海经》中,“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扶木”就是扶桑,在后羿射日之前,天上的十个太阳就住在树上,这十个太阳每天轮流被三足鸟金乌负载着,从汤谷出发,穿过天空为大地提供光热,后来十个太阳都跑到了天上去,导致生灵涂炭。后羿便为民除害,用弓箭射落九日。

能为十个太阳提供居住的树木肯定是不存在的,那么关于山海经中记载的扶桑神树问题在于,这到底是作者虚构的呢?还是作者只是将他知道的神话传说记录了下来?

[var1]

▲青铜神树上的神鸟

在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神树,就与《山海经》中描述的扶桑神墓非常相似:这棵神树的枝干分成上中下三层,每一层有三枝,每个枝丫都长有果实,其中一个果枝高高扬起,上面立着一只神鸟。整棵树上一共有9只神鸟,此外树的侧面还有一条龙头朝下盘旋而下。

如果按照《山海经》中关于扶桑的记载来看待青铜神树,这9只神鸟就是九个太阳,还有一个太阳在天空值守。这神鸟很有可能就是金乌,而金乌本就是太阳的化身。

[var1]

▲三足金乌

03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陈德安研究员,在2000年出版的《三星堆:古蜀王国的圣地》中指出:从基本造型来看,记载于《山海经》中的扶桑和若木应该就是青铜神树的原型。另一位学者徐朝龙更是欣喜若狂,他在《扶桑与若木》一书中直接表明,青铜神树就是扶桑神木存在的证据。

《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在神话传说中才能看到的植物动物,其中包括建木、若木、扶木(扶桑)、槃木(桃都木)等,但是在三星堆文化遗址之前,从来没有发现过与之有任何联系的实际物品,直到青铜神树被发现,成为三星堆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

[var1]

▲《山海经》书影

由于《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内容,大多被定义为神话传说,所以古今史学家对之都报以不同的认识,鲁迅先生认为它是“巫觋、方士之书”,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部早期的地理志。但其实《山海经》所囊括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其中还记载了上古时期的很多文化风俗、奇闻异事等等。但由于其年代久远,很多都缺乏文物来加以佐证,青铜神树的发现无疑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结语

在辽宁红山文化时期的牛河梁遗址中,发现了大约1500个炼制红铜所用坩埚,还有无头无尾无足的玉龟,正与女娲补天的神话中炼石补天,断龟足支撑大地的说法高度相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山海经》中神话的内容。书中各种人物、动物、地形、故事等,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最早的奠基,虽说不能完全以神话当作历史,但是如果完全无视神话在历史中存在的价值,也是相当狭隘的看法。

参考资料:

《短歌行》

《山海经》

更多文章

  • 《山海经》凤凰神族传下10大姓氏,若你是其中之一,就非龙的传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山海经十大兽人族,上古山海经最纯正的姓,山海经中的凤凰族

    在所有的姓氏当中,有8个姓氏可以说是姓氏之祖,他们分别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因为上古时期是母系社会,女性地位非常之高,姓氏文化之始也全是女字旁的姓氏。另外,很多人也一直认为姓氏是华夏文明独有的文化符号,其实不然,在华夏文明统一中国之前,其实很多部落也都有着各自的姓氏体系的。如远古的凤凰

  • 秦一统七国,最难打的是哪个国家?从战国四名将就可以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统一六国原因,秦统一六国的详细过程,秦灭六国哪六个国家最厉害

    秦朝统一天下的时候,哪个国家最难打?[var1]战国四名将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战国四名将: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国两个,白起、王翦。赵国两个:李牧、廉颇。当然,其他五国也有很多一流战将,但是跟这四个人比,还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秦国征服其他六国的时间:灭韩1年;灭魏3个月;灭楚4年;灭燕6年

  • 曹丕年富力壮,为什么只活了39岁?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丕的历史简介,曹丕活到40岁,曹丕在历史上帅吗

    而曹丕很好地吸收了父亲的优点,在诗词歌赋方面,不能说一定青出于蓝,但也绝不亚于曹操之下。曹丕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感人至深的诗句,比如这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出自燕歌行)”。通过这句诗,不由地感叹,若曹丕真是一个薄情寡恩之人的话,又怎么会写出这样柔情似水的诗句呢?好友王粲去世时,曹丕念及

  • 点天灯到底有多残忍?除董卓之外,还有一位女子被点过,名字耳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清故事点天灯,董卓被点天灯视频,董卓被点天灯是哪一年

    在封建时代,上位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势力。通常都懂得赏罚分明,而这种赏罚制度则一般都是以罚居多。而惩罚的的方式也是花样百出,所以发展到后来。诸如酷刑司这种专门研究各种酷刑的机构就被设立,发明出了各种残不忍睹的酷刑。 而在古代社会,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就导致了从上至下的人都十分看重自己的名

  • 三国初期,最有实力一统天下的不是曹操、刘备,而是两个草包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刘备一统天下,三国最厉害的是刘备吗,三国时期的曹操有多强

    哥哥:袁绍袁绍和袁术,本来是同父异母兄弟,出生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四氏。袁术是嫡出,袁绍是庶出,但他过继给袁成,也算是嫡子了。由于袁绍气质不凡,深受袁逢、袁隗喜爱,年仅20岁就当上了濮阳县长。后来袁绍给父母守孝,丁忧在家至少六年之久。在黄巾军爆发的时候,袁绍得到大将军何进的辟召,重新出山为官。他力劝何

  • 梁山上酷似关羽的两人:一个是关羽后人,另一个继承了关羽的义气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类似关羽的武将,谁最像历史上的关羽,关羽梁山五虎将

    第一个:关羽后人大刀关胜关胜和关羽,至少有以下五个相同点:第一,两人都姓关,据水浒传中所述,关胜是关羽的后人,具体是多少代后人,我们不得而知。第二,两人外貌差不多,都是“凤眼朝天,两眉入鬓,面如重枣,唇若涂朱”。第三,两人的武器都是青龙偃月刀,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千军万马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第

  • 三国时期马良辅佐关羽失荆州,辅佐刘备败夷陵,这也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马良,夷陵之战马良,三国中关羽身边的马良哪里去了

    首先我个人觉得关羽失荆州与刘备兵败彝嶙都是战术指挥问题,军事指挥官的进攻与防守策略判断失误,和马良的辅助并无多大关系。咱们闲言少叙,直奔主题吧。刘备命关羽镇守荆州,十万精兵布防,原本万无一失,结果还是被东吴拿下,关羽失去荆州仅仅是因为他大意吗?关羽武功盖世,诸葛亮称其绝伦逸群,魏国谋士程昱等人先称关

  • 《数风流人物》挑战演员爆发力,孙坚、于恒、纪宁等瞬间都立住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历史事实便注定了本剧的群戏模式,有的角色可能只有一句台词,有的可能连台词都没有。另外,在剧中,给谁分配的戏份多;给谁分配的戏份儿少,这都是很考验编导的调度智慧的。当然,在这段历史记忆中,陈独秀和李大钊必然是核心人物,但除了他们之外的配角们的戏份如何分配?是不是很挑战全体制作团队的脑洞啊。另外,

  • 难怪刘彻的妻妾没有善终的,看他对自己的第一个女人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彻一生最爱的女人,刘彻个人资料,刘彻墓内部照片

    不同的是嬴政从来没有正妻,不少的人都在猜测他之所以搜罗那么多的美女,只是在找一个人。而刘彻宠妃众多,却都没有善终,首先是他的第一任皇后陈氏阿娇,被幽禁长门宫孤独终老;第二任皇后卫子夫被牵连进巫蛊案自杀身亡;钩弋夫人赵氏因汉武帝担心孩子年幼,外戚专权,所以杀母立子……而这些都是有征兆的,看刘彻对自己的

  • 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嘉比诸葛亮强吗,郭嘉和诸葛亮谁名气高,郭嘉与诸葛亮孰强孰弱

    他们两谁更胜一筹呢?三国时期,各路英雄马不停蹄地登台露相,在大家眼花缭乱之际总喜欢暗中比较一下,看看自己心中的俊杰究竟能排名几位。尤其是那些能掐会算的谋士,更是被人经常拿出来各种比较。当然,郭嘉和诸葛亮并没有正面较量过,郭嘉去世得太早,38岁就没了。按照后来诸葛亮的北伐计划,若是郭嘉那时还健在,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