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胜一筹?

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胜一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22 更新时间:2024/2/3 16:59:22

他们两谁更胜一筹呢?

三国时期,各路英雄马不停蹄地登台露相,在大家眼花缭乱之际总喜欢暗中比较一下,看看自己心中的俊杰究竟能排名几位。尤其是那些能掐会算的谋士,更是被人经常拿出来各种比较。当然,郭嘉和诸葛亮并没有正面较量过,郭嘉去世得太早,38岁就没了。

按照后来诸葛亮的北伐计划,若是郭嘉那时还健在,那三国的故事至少还要好看十倍。既然没有正式过过招,那就只能从二者的成绩来进行一番比较了。

先说说郭嘉。

撇开一些学者的定论,说诸葛亮和郭嘉二人至少在五个方面有共同处,比如:年少得志,和主公的关系至少表面上很是和睦等。

当年,曹操就问荀彧:“还有谁能有你这般才能?”荀彧就推荐了郭嘉,在曹操早期的事业中,郭嘉功不可没。以至于,曹操在兵败赤壁时,感慨道:“如果郭嘉还在,肯定不会发生如此败状。”原话是:“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至少在曹操的判断中,郭嘉的能力胜过周瑜和诸葛亮。据现在史学家的考证,赤壁之战根本没有刘备什么事,都是孙权这一帮人捣鼓的,黄盖诈降,骗取曹操的信任,才有了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再来说说诸葛亮。

刘备能拿下益州,应该是庞统的功劳。当时,庞统给了刘备三个计策,分上中下,刘备取中计,成功取代刘表,顺利入川,才有了蜀国的根据地。这么个重要事件,诸葛亮却不在刘备身边。那时的诸葛亮就在如今的湘南督管着三郡:零陵、桂阳、长沙。

自古以来,荆州都是兵家必争的一块要地,刘备拿了荆州四郡后极为宝贝,将后世心目中的几位英雄人物都留在了此处,其中,则包括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而此时,诸葛亮的官衔,不过才是军师中郎将,而刘备身边跟着的是庞统和法正

后来,刘备进攻汉中时,也没有带诸葛亮,而是法正,庞统在围攻雒县一战时,由于身中流矢身亡。到了公元221年,刘备和东吴打了一仗,史称“夷陵之战”,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这时法正已经过世,但刘备身边还是没有诸葛亮。

后来的故事中,诸葛亮露脸的机会才多了些,只不过,刘备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也就是说,当年三顾茅庐请回的一位高人,其实,和刘备真正配合的时间并不多。这也许只能说,在某些见解上二者并没有达到高度的统一。

而看郭嘉,曹操得到郭嘉后,所有的重大战事郭嘉都有参与。正因为郭嘉如此操劳年纪轻轻就去世了,但他的贡献却是为曹操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至于曹操时常想起他。

另外,有人还分析过,曹操一生杀人无数,如果郭嘉寿长,能逃过一劫吗?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如果政见一致的话,那肯定不会惹祸上身。

“夷陵之战”,刘备败得很惨,陆逊的一把大火彻底伤了刘备的自尊。诸葛亮得知此事后,叹息说:“如果法正在应是能劝住主公,这样的话就不会有此等结果了。”

法正的话刘备能听得进去,为何诸葛亮的话刘备就不那么待见了呢?这应该不是投缘问题,还是能力的大小。

作为一个团队领头人,自然要考虑方方面面。后来,刘备相信庞统和法正,那是因为他们二人不仅能说中刘备的心中之事,还能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曹操亦是如此,这么一位疑心病重的人,能做到事事和郭嘉商议,可见,他是完全相信郭嘉的能力。

刘备也是个有野心的人,如果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的确厉害,那刘备就不会将他放于一边做后勤。也许,在刘备看来,诸葛亮的谨慎和心细,更适合一些统筹调度的工作。

如此说来,刘备对于诸葛亮的谋划能力,应是认为不如庞统和法正了。这么一说,这个问题似乎就有了答案,诸葛亮应该是不如郭嘉的。

曾流传这么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其实,这个结论有点狭隘。若单纯以谋略来比,从诸葛亮所取得的战役成就上看,也许不如郭嘉。

但是,能力有时并不单纯指谋略,还有统筹等综合能力。当然,诸葛亮在民间的地位如此之高,演义的作用不可忽视,而历史上,蜀地的百姓也是极其爱戴这位军师的。

可以说,诸葛亮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做好了他该做的事。至于后世的一些评价,总会有个人的某些偏见罢了。

其实,不管诸葛亮和郭嘉谁更厉害,他们都对自己效忠的主子尽了力,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只是各有所长而已。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三国志·卷十四·魏书十四》、《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五》】

更多文章

  • 秦朝设置的桂林郡在哪里?可惜这里没有成为广西的首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朝桂林郡,秦朝广西行政划分,秦朝统一岭南广西设置了哪三郡

    广西在先秦时期为百越之中的“西瓯”地区。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对百越发动了全面的兼并战争,其军队分为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两路攻南越(广东),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攻打的东瓯、闽越的战争较为顺利,秦朝随之在此设立了闽中郡。不过,攻打南越、西瓯却遭到了巨大的挫折。西瓯人在热带雨林中

  • 白衣渡江的吕蒙,杀关羽,兵不血刃夺得荆州,为何没有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吕蒙杀关羽详细过程,吕蒙简介资料,历史上有吕蒙杀关羽吗

    无论是直接阅读《三国演义》还是通过看改编的电视剧,我们都能了解到那段时期诸多的历史故事,如:诸葛亮草船借箭、刘备借荆州、关羽千里走单骑等等,还有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受罗贯中小说扬蜀思想的影响,我们最了解的还是蜀国的将领。无论是在《三国演义》中还是在改编的电视剧中,吴国虽然也有很多的大将,但是吴国似乎

  • 一个让刘备念念不忘的女人,临死前竟专门要求与其合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备为什么要合葬,关于刘备的野史传奇故事,刘备一生中最爱的女人

    而刘备却靠着为人处世,硬是开创出了自己的事业。所以,当曹操和他谈论谁是天下英雄之时,他一听居然有自己,吓得赶紧找借口跑了。刘备没有称霸的野心,能如此心虚吗?不过,刘备和曹操不一样,虽说身边有几位夫人,但却不像曹操那般“好色”。当时,曹操因为邹氏惹恼了张绣,使他连夜起兵造反,不仅将曹操打得很狼狈,连他

  • 汉朝灭匈奴用了200多年,唐朝灭突厥仅用40年,为何差距如此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灭匈奴唐灭突厥,唐朝打匈奴为何只用三年,汉灭匈奴的过程

    一,汉唐建立初期的国力对比汉唐两国建国之初的局势大体上是相同的。汉朝建立于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基础上,人口大量死亡,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根据相关资料的统治,汉初人口只有1000多万,可以说死亡过半。刘邦唐朝初期也相似,唐朝建立之前是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之初还面临军阀混战。直到624年,唐朝才

  • 为了给孙女治病董卓竟然去盗墓,发现一句话后不久他就毙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董卓盗墓的记载,董卓孙女结局,关于董卓的经典故事

    ——刘克庄·《董卓》董卓是东汉末年臭名昭著的权臣,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细论起来,他比曹操专横,比袁术跋扈,比孙皓残暴,可谓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大恶人。但是,鲜有人知的是,董卓在自己家中一直是一个慈祥的爷爷。为了治好孙女董白的哑巴病,他甚至不惜挖开汉武帝的墓。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平六年(1

  • 按照《三国演义》来看,如果赵云单挑吕布,结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三国时期赵云和吕布单挑过吗,赵云打吕布完整版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来回答?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苦思冥想之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解答这个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找出参照人物,以参照人物分别和他们苦斗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出他们究竟谁的实力更高一筹的结论。我经过深思熟虑,找到了两个参照人物。第一个参照人物:是许褚。许褚曾

  • 为何说关羽北伐注定失败?该信的人不信、该用的人不用,焉能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为什么要孤军北伐,关羽北伐可能成功吗,关羽北伐失败真实原因

    早年,他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是,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这里,要说关羽北伐的故事,那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大背景。刘备取下益州后,又于建安二

  • 汉朝之后,中国的黄金储备急剧减少,除了陪葬外,一个原因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的黄金去哪了,西汉海量黄金后来去哪了,中国黄金储备在哪里呢

    自2015年,南昌海昏侯墓发现以来,已经出土了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金器总数达378件,重达128公斤。经过文物部门的鉴定,展览中的麟趾金重量在76.12克到83.36克,马蹄金重量基本在237.66克到246.29克。此外,包括金饼、金板在内的金器纯度在99%左右。

  • 当初“武圣”的人选有3个,康熙皇帝为何只选中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代皇帝对关羽的评价,历代帝王为何推崇关羽,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关羽

    武圣的其他两个人分别是伍子胥和岳飞,伍子胥帮助弱小的吴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虽然后来楚国的申包胥在秦国哭了三天,搬来了秦国的救兵,再次打败了吴国,但从过程上来看,伍子胥能够扶弱胜强,能力是非常突出的,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性格也非常讨人喜欢。岳飞大家就知道了,岳飞是南宋末年的抗金将领,战无不胜,不仅非

  •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那么清朝名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仁贵和霍去病哪个厉害,李靖和薛仁贵的关系,薛仁贵李靖谁更厉害

    1、康熙将者,带兵打仗也。康熙是皇帝,但更是名将,他三次亲征葛尔丹,长驱直入,指挥得当,最终剿灭了叛乱的准格尔部。准格尔部属于漠西蒙古,其首领葛尔丹受沙俄挑唆,主动进攻喀尔喀蒙古,并不顾康熙警告,继续南下准备侵扰内地。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调军马,一面遣兵调将与葛尔丹交战,,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