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玄宗为啥不顾反对,决意要斩杀上官婉儿?专家:若不杀就是他死

唐玄宗为啥不顾反对,决意要斩杀上官婉儿?专家:若不杀就是他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76 更新时间:2024/1/21 4:43:21

201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西咸新区空港城一处建设用地进行先行考察时,发现了一座带有五个天井的唐代墓葬,一时间引起巨大轰动。要知道,五个天井级别的墓葬规模,至少是皇家级别的存在,而这座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一下子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目标。

随着考古工作的有序进行,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也逐渐浮出水面。从出土墓志盖题“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以及上面数千字的文字来看,可以确定这正是唐代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墓。上官婉儿,唐朝陇西上邽人。唐代著名女官,女诗人,文学家,素有“巾帼宰相”之称,也是唐中宗的嫔妃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上也有着一定的地位。

▲上官婉儿剧照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才女,游刃有余的在政坛与文坛之间来去从容,却也有着悲情的人生。在“唐隆政变”中,上官婉儿并未参与谋反,但唐玄宗李隆基还是不顾反对,执意将其斩杀铲除,至于原因,专家表示,若不杀就是他死,留着就是傻。

01

现在的历史剧、古风剧把上官婉儿塑造成了一个相貌美丽,位高权重,颇有才干的政治能手,并深受武则天的喜爱。其实这对上官婉儿的形象有些不客观,真实的上官婉儿并非这样,她的身份地位并不高,武则天对她也并非如同姐妹女儿一般。所谓的信任其实都是建立在她的政治才能之上而已。

▲武则天陵墓——乾陵

根据史书记载,上官婉儿的祖父乃是起草废除武则天的诏书,被安上某犯罪名的上官仪,当时这件事情导致上官家全家被牵连,上官仪与儿子上官庭芝被杀,家产被抄,其余众人被贬为奴隶。但上官婉儿却因为聪慧过人,深受武则天的喜爱,于是在凤仪二年(公元677年)上官婉儿被令免其奴婢身份,掌管宫中诏命。当时上官婉儿十四岁。

▲上官婉儿剧照

武则天在位期间,上官婉儿政治才能突飞猛进,身份地位也日渐提高,被人称为“内舍人”。然而年轻的她却并不知道君臣有别,几次不知收敛,进而触怒了武则天,以至于君臣之间,有了疏离。

02

众所周知,张氏兄弟曾是武则天最爱的男官,是一直被视为男宠的存在,然而其中一个男宠张宗昌却与上官婉儿之间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在一次吃饭期间,上官婉儿与张宗昌当着武则天的面含情对视,你侬我侬,这直接触怒了武则天,并抽出侍卫身上的武器,对上官婉儿拔刀相向,砍中了上官婉儿的额头。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剧照

怒不可解的武则天甚至下令处死上官婉儿,但在众人的求情之下,选择了黔面。要知道,黔面之刑就是在犯人脸上刻上刺青,这对于上官婉儿一个女子来说无异于毁容。不过行刑的小官为了讨好她,在她的额心刻了一朵小花,并没有染色。这样使得上官婉儿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受黔面之刑却没有毁容的犯人。

▲大唐芙蓉园夜景

回到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伏低做小,开始无所不用的讨好武则天,时刻揣测君意,并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就这样,武则天对上官婉儿越来越喜欢,而上官婉儿也不敢再做什么僭越之举了。武则天死后,上官婉儿的政治地位达到了顶峰,并光明正大的成为了唐中宗李显的嫔妃。在朝野上下,也变得更加拥有名望。

03

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被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杀,终年55岁。而上官婉儿失去了中宗的保护后,一下子成为了众矢之的。韦皇后逼迫上官婉儿拟草诏书,假传圣旨,立李重茂为太子,韦皇后兼国,代理朝政。

▲上官婉儿剧照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韦皇后是想成为下一个武则天,于是上官婉儿随意起草了一份诏书,打发了韦皇后。不久之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以“韦氏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的名义发动宫变。韦皇后与其党羽皆被处死,这场政变史称“唐隆政变。”

▲李隆基剧照

上官婉儿因为与韦皇后走得太近,也成为了唐玄宗李隆基诛杀的重要人物。尽管上官婉儿拿出了曾经起草的没用诏书自证清白,但依旧被杀。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李隆基要清除登基上位前的障碍。上官婉儿政治能力高超,在朝野上下都拥有一定的地位,如果她与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私下谋逆,很有可能反过来为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丢掉性命。于是李隆基不顾众人的反对,执意处死了上官婉儿。

结语

《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中说道:“而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上官婉儿这一生跌宕起伏,她巾帼不让须眉,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文学上都不输给男人。尽管在那个身不由己时代里,女性地位低下,她也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谋下了一片安身立命之所。纵使最后香消玉殒,但也足够流芳后世,成为众多女性心中的榜样了。

参考资料:

《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

《旧唐书》

更多文章

  • 中国唯一以军礼下葬的公主,也是唐朝开国元勋,可惜无人知其姓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最有名的四大公主,唐朝公主墓图片,唐朝最尊贵的公主是谁

    清代王祖庚在《娘子关》一诗中写道:“娘子军容讲武台,雄关嵲屼倚山隈”。这是关于山西一个古代兵家重地娘子关的诗,顾名思义,这里肯定跟一位女子有关。就算是不熟悉历史的人,应该也知道汉唐盛世,堪称盛世典范。唐朝以及汉朝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鼎盛的时期,李渊及李建成、李世民父子打天下的故事,在民间流传

  • 唐朝和亲公主,一般有哪几种命运,其中有一个媵婚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和亲公主,最终的命运又哪几种呢!第一种,嫁给祖孙三代,不能说悲惨,只是于中原文化有冲突而已。788年,回纥部落武义成功可汗,派遣使者进献方物,向大堂求亲。德宗和大臣商议之后,最后答应,将公主嫁之。可是忠贞可汗卒,子奉诚可汗立。奉诚可汗卒,国人立其相,是为怀相可汗,皆从故法尚公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 杨玉环宠冠后宫十余年,为何没有为唐玄宗生下一男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杨玉环为什么嫁给唐玄宗,杨玉环和唐玄宗的年龄,杨玉环死后玄宗还有宠妃吗

    古代帝王的女人们,更是会把生育子嗣作为头等大事,因为孩子意味着能在后宫站稳脚跟、日后能够有所依靠,子嗣的丰厚与否甚至关系到了自身的荣宠多寡,像杨玉环这样一生没有子嗣,还能够独得皇帝恩宠真的是凤毛麟角。杨玉环的后妃之路,充满奇遇开元七年,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本应在一个温馨的家庭中长大,无奈开元十

  • 唐朝和宋朝相比,哪一个朝代的女性更开放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和宋朝哪个适合穿越,唐朝和宋朝的女性地位,宋朝和唐代的女人哪个多

    首先我们先从穿衣上来比较一下。唐朝时期,女性最爱穿的一种衣服叫做襦裙,服装风格,从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一直到明朝时期才结束。明朝时期流行的袄裙与襦裙,严格意义上来说,两者区别并不大,主要是看上衣是否束进裙子里面。唐朝时期女性穿了了襦裙以后,唯一的选择一般是半臂、 大袖衫、 低 胸衣,然后再搭配一个批

  • 杨贵妃为何独爱吃荔枝?如今科学揭开谜底,难怪受李隆基宠爱16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一次意外让杨玉环发现岭南的荔枝更好吃,她更喜爱岭南荔枝,这时就有一个难题了,那就是从岭南到长安真的很远。按照地图测算,距离不少于2100公里,坐飞机都要两个小时,坐火车要30小时,那么在古代呢?事实上,即使快马加鞭,每天马可以跑200公里,那也需要大约10天半的时间。十天过去,荔枝都烂了,更别

  •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个十分风流的皇帝,宠爱的妃子并非只有杨玉环?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与杨玉环的关系,李隆基为什么宠杨玉环,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评价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人都喜欢漂亮的女人,也在情理之中,早在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说法,可见,古代的男人早就为自己的花心找好了借口。为了传宗接代,古代男子被允许“三妻四妾”拥有众多女子,然而实际上,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这篇文章发的时候,就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节了,今天

  • 隋炀帝真的说过“除生我养我者不可,其他皆可”这句话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世人怎么评价隋炀帝,隋炀帝说的话,如何全面评价隋炀帝

    纵观历史,对隋炀帝杨广这个人物的评价其实是褒贬不一的,存在巨大争议的。这个和编写史书的人有关,尤其是隋唐这一块的历史,要谨慎对待,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大多依靠二十四史,在唐朝之前,历史都是私人编写的,但是唐朝开始,历史就都是官方编写的了。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

  • 杨贵妃与干儿子有染,留下痕迹怕被发现,发明一物大家一直在用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贵妃是真有此人吗,杨贵妃和她的干儿子,杨贵妃秘史完整版全集免费

    元代武汉臣《老生儿》一折曾说:“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其中的三从四德则是古代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摧残,女性从小便被灌输相夫教子,奉献一生等思想,更是将贞操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果在古代出现女子红杏出墙或者与他人有染之事,后果不堪设想,而杨贵妃害怕自己与干儿子有染之事被他人发现,

  • 三国演义中关羽守华容道,为何不杀曹操,若杀了曹操天下局势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当年华容道上关羽真能擒到曹操吗,关羽放曹操走华容道曹操怎么想的,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可以说是神机妙算了,不仅算到了周瑜在赤壁之战准备用火攻曹操,只欠一场东风,而且还算准了曹操虽然在这次赤壁大战中失败,但命不该绝,于是诸葛亮故意在赤壁之战前的排兵布阵中不给关羽分配任务,然后又用激将计诱使关羽出守华容道,同时立下军令状要斩曹操。诸葛亮就连刘备都看出关羽不会杀曹操,才安

  • 项羽手下第一悍将龙且为什么会惨败于韩信之手?只因犯一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龙且的死对项羽有多大影响,项羽为什么怕龙且战败,龙且是项羽手下的第一猛将

    楚汉相争支线第四场战役,也是最后一场的潍上战役因此拉开了序幕。而韩信为了立功,听从部下蒯彻的建议,硬是不听从郦食其和平解决齐地问题的建议。齐王田广把“妖言惑众”的郦食其扔进了油锅,然后把橄榄枝抛向了项羽。项羽自然接受了齐王田广的好意,双方重归于好,很快进入了蜜月期。因此,面对韩信对齐地的步步紧逼,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