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贵妃与干儿子有染,留下痕迹怕被发现,发明一物大家一直在用

杨贵妃与干儿子有染,留下痕迹怕被发现,发明一物大家一直在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730 更新时间:2024/1/21 16:20:48

元代武汉臣《老生儿》一折曾说:“不学些三从四德,俺一家儿簇捧着为甚么来。” 其中的三从四德则是古代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摧残,女性从小便被灌输相夫教子,奉献一生等思想,更是将贞操视为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果在古代出现女子红杏出墙或者与他人有染之事,后果不堪设想,而杨贵妃害怕自己与干儿子有染之事被他人发现,便想方设法的掩盖此事,结果竟误打误撞的发明一样东西,至今沿用,那么这个神奇的东西究竟是何物呢?具体如何,且看下文。

01

杨贵妃发明的这个神奇的东西便是肚兜,肚兜在古代曾是女性的贴身私密物品,类似于今天女性的贴身内衣,但是关于肚兜的起源,至今都未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不过相关野史中曾经记载,肚兜是杨贵妃为遮掩安禄山在她身上的抓痕而制作的内衣。

▲关于肚兜的画作

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干儿子,据说有一次两人在偷情之时,安禄山急不可耐,欲火膨胀,用力抓破了杨贵妃的胸部,而杨贵妃担心自己与安禄山的偷情之事被皇帝发现,便随即制作了一种三角形的红色内衣,也就是肚兜,唐明皇见此肚兜后,觉得此物甚为有趣,自此以后,宫中的女性为讨得皇上的欢心,便纷纷效仿,慢慢的这个肚兜被广泛使用,带到了民间,为广大女性所接受使用。

▲杨贵妃本人画像

安禄山在将杨贵妃认作自己的干娘后,便时常出入宫中,他进宫有一个习惯,在进宫之时先拜见杨贵妃,再拜见唐明皇,如今想来,安禄山为了见杨贵妃真是煞费苦心。但是当唐明皇问他为何要先拜见杨贵妃时,安禄山便故作天真状的回答,因为自己的民族习惯通常以母为尊,凡事先母后父。

02

唐明皇听后,觉得十分有趣,自此以后,安禄山与杨贵妃的关系便突飞猛进,而唐明皇则被蒙在鼓里,三人在一派和谐假象中彻夜高歌,甚至不醉不归。关于杨贵妃,还有一事值得一提,那便是关于杨贵妃“洗三”的轶事,“洗三”是指母亲在新生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为其洗一次澡,目的是为洗去婴儿前世的罪孽。

▲安禄山本人画像

目的是希望孩子今生能够平平安安。所以杨贵妃在安禄山四十八岁生日那天,便将其招入宫内,命令十余位宫女为其洗三,不仅如此,在安禄山洗完后,还用十几匹绸缎包裹在安禄山的身上,当作襁褓,杨贵妃更是亲切唤安禄山为“禄儿”,两人的亲密程度可见并不简单。

▲唐明皇本人画像

关于杨贵妃的趣闻轶事远不止如此,更有甚者,竟说安禄山发动叛变的原因正是想将杨贵妃据为己有,认为杨贵妃是红颜祸水,导致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其实关于杨贵妃与安禄山的丑闻,不管是在古代的小说或者野史,都有详细记载。似乎这些作者不把杨贵妃写成祸国殃民的主人公便誓不罢休。

03

如今看来,这些作者的做法其实是对杨贵妃的一种偏见,因为从当时的社会情况来看,杨贵妃是没有任何机会与安禄山私通的,即便当时杨贵妃深受唐明皇的宠爱,但她仍旧只不过是深居后宫的妃子,并无实权,甚至到死都没有皇后的称号做加冕,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在这如狼似虎的后宫中,求得一席安身之地。

▲影视剧中的唐朝大臣画像

其实在正史《旧唐书》中,仅仅只是安禄山认杨贵妃作干娘一事,对于安禄山与杨贵妃偷情之事并无半点笔墨记载。如此想来,《旧唐书》中曾记载过武则天以及太平公主收男宠一事,若安禄山与杨贵妃确有私情,想必撰写《旧唐书》的史官必定不会放过,肯定是大篇笔墨伺候。

▲保留的古长安城建筑

不仅如此,根据《旧唐书》的相关记载,安禄山是一位体重达165公斤的大胖子,尽管唐朝讲究以肥为美,但面对如此膘肥体壮的大胖子,安禄山想必并不会入杨贵妃的法眼,如此说来,肚兜一事只不过是后人杜撰的,大家姑且听之。

结语

肚兜一事也侧面反映古人对于杨贵妃等女性内心的偏见,古人向来便喜欢把国家的兴衰存亡归结于女子红颜祸水之上,但殊不知,这句出自于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中的“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道出了多少女子的无奈,这些女子只不过是做了君王昏庸无能,贪图享乐的牺牲品,虽然如今女子的地位有所上升,但不免还是有人对女性存有偏见,所以希望广大民众能够放下成见,一视同仁。

参考资料:

《老生儿》

《西游记》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关羽守华容道,为何不杀曹操,若杀了曹操天下局势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当年华容道上关羽真能擒到曹操吗,关羽放曹操走华容道曹操怎么想的,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吗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可以说是神机妙算了,不仅算到了周瑜在赤壁之战准备用火攻曹操,只欠一场东风,而且还算准了曹操虽然在这次赤壁大战中失败,但命不该绝,于是诸葛亮故意在赤壁之战前的排兵布阵中不给关羽分配任务,然后又用激将计诱使关羽出守华容道,同时立下军令状要斩曹操。诸葛亮就连刘备都看出关羽不会杀曹操,才安

  • 项羽手下第一悍将龙且为什么会惨败于韩信之手?只因犯一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龙且的死对项羽有多大影响,项羽为什么怕龙且战败,龙且是项羽手下的第一猛将

    楚汉相争支线第四场战役,也是最后一场的潍上战役因此拉开了序幕。而韩信为了立功,听从部下蒯彻的建议,硬是不听从郦食其和平解决齐地问题的建议。齐王田广把“妖言惑众”的郦食其扔进了油锅,然后把橄榄枝抛向了项羽。项羽自然接受了齐王田广的好意,双方重归于好,很快进入了蜜月期。因此,面对韩信对齐地的步步紧逼,步

  • 诗人经过秦始皇陵,写下一首唐诗,却把秦始皇狠狠地讽刺了一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十首最霸气的诗,秦始皇最残暴的诗句,秦始皇有几首诗

    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多元化的。不过在在唐人的眼中,在很多的唐诗当中,对于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并不太看重,反而对于传说中他的暴政,却都是大加批判。比如唐代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就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暴政加以讽刺。编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

  • 三国时期,名人为何都喜欢领养干儿子,有这四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中各名人的后代,三国名人的儿子谁最厉害,三国名人一览表

    其实这一点怨不得三国人物,看看历史上好多名人都有干儿子。比如周文王,甚至还有那个为人不齿的太监魏忠贤。这一点,其实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去考虑:其一,中国的社会多子多福,相传周文王总共有一百个儿子,而且各个儿子都有本事。一旦子嗣旺盛,就意味着后继有人。而且这些人认为,他们的儿子会互相帮助的。但是他们没有

  • 假设曹操、刘备、孙权每人多活50年,三国局势能统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何不能统一,曹操刘备孙权为什么要争天下,刘备曹操孙权哪个死得早

    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使之名存实亡。同时,封建军阀割据州郡,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大混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脱颖而出,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在史学界,有人认为最权威的说法是"经济均衡论”,就是说“三国鼎立出现的根本原因,在

  •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不是项羽妇人之仁,而是没有必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在鸿门宴中为什么没杀刘邦,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吗,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不杀刘邦

    我想项羽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杀了刘邦,鸿门宴上见到刘邦酒都不喝,提刀就上。然而即使项羽看过史记,杀了刘邦就一定能得到天下吗?杀了刘邦历史已经不是按照原本刘邦夺得天下的轨迹走了。杀了刘邦,最后夺得天下的也不一定是项羽,可能最后是周邦、韩邦、郭邦夺得天下,项羽此时杀了刘邦,又有什么用?我们知道项羽后来最大的

  • 历史上的超级刺客张良,博浪沙惊天一锤,差点将秦始皇和帝国葬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良刺杀过秦始皇吗,秦始皇和张良谁牛逼,历史上张良有多牛

    刺客但是在荆轲之后,还有一位刺客差点改写历史,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谋圣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的顶级大佬。他曾经策划了一起针对秦始皇的刺杀,虽然可惜的失败了,但是也在历史中留下了重重一笔,这次刺杀事件在历史中被称为“张良刺秦”,也被称为“博浪沙惊天一锤”,当然当时秦始皇不知道是张良在刺杀他,是之

  • 说说曹操麾下的夏侯惇与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和夏侯惇的关系,夏侯惇和夏侯渊谁和曹操更亲近,夏侯惇和夏侯渊年龄比曹操大吗

    你可能会觉得,看了夏侯惇传记后不觉得他怎么样啊,为什么他能坐这么高的位置?难道就他跟曹操关系硬可以开后门?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跟曹操沾亲带故的人有很多,但为什么只有夏侯惇最高还是与他自身才能有关。很多时候就像神盾局的尼克·弗瑞,他没有美队的盾牌,也没有钢铁侠的高科技,貌似他手下个个都比他强,可他就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为什么相信司马懿不动杀机的诺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平陵之变如果曹爽不投降,高平陵之变曹爽与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对司马懿的评价

    其实,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并无太深私怨,两人都是曹叡临终前的托孤大臣,曹爽还向父辈一样敬重司马懿,《三国志》有记载,“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哪怕是到了后来,为了争夺朝堂大权,曹爽重用晏典、毕轨、李胜等人,架空了司马懿,把他放在太傅的位置上,尽管这样,却没加以人身迫害。高平陵之变,归

  • 曹操生性多疑,却也有信任的人,对方竟是“身有残疾”的常败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生性多疑的真实例子,历史上生性多疑的曹操,万万没想到曹操多疑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根本就不是。根本就不存在勉强谁是霸王这一条,因为曹操他就是绝对的霸王。曹操他本来就带有先天的优势,他从一开始就抢占了所有的先机,要是刘邦或者是孙权,谁敢像他一样,自己一个人骑着马去刺杀当时的真正职权者。他的勇气当然会给他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他有着当时国家的剩余兵力,自己的兵力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