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中关羽守华容道,为何不杀曹操,若杀了曹操天下局势如何

三国演义中关羽守华容道,为何不杀曹操,若杀了曹操天下局势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56 更新时间:2023/12/31 19:56:16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可以说是神机妙算了,不仅算到了周瑜在赤壁之战准备用火攻曹操,只欠一场东风,而且还算准了曹操虽然在这次赤壁大战中失败,但命不该绝,于是诸葛亮故意在赤壁之战前的排兵布阵中不给关羽分配任务,然后又用激将计诱使关羽出守华容道,同时立下军令状要斩曹操。

诸葛亮

就连刘备都看出关羽不会杀曹操,才安排关羽去守华容道,这是诸葛亮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让关羽还曹操一个人情,然后让关羽放走曹操,关羽在三国演义中放走曹操与其说是自己的本意,不如说是诸葛亮故意让他放的。

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关羽放走曹操?

表面上的原因是:诸葛亮曾经夜观天象,曹操的命不该绝,人当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天命,于是诸葛亮就放了曹操一马,只是象征性地派出关羽,这个任务还非关羽不可。

关羽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如果这个时候杀了曹操,北方就会再次陷入混乱和战乱,不利于刘备集团的发展,如果孙权知道曹操被杀,肯定会不顾一切地攻击刘备,夺取整个荆州,而当时刘备集团还没有站稳脚跟,还没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和地盘,所以这个时候还得留得曹操的性命,只要曹操活着,对南方的孙权和刘备就是最大威胁,那么孙权和刘备就会继续维持孙刘聪明,那刘备就能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期,有利于刘备势力的继续发展。

那为何关羽不杀曹操呢?

很简单,因为关羽为人太过忠义,同时关羽表面看起来孤傲高冷,实际上内心柔软,吃软不吃硬,曹操正是了解到关羽这一点,因此在华容道以往日的感情来软化关羽,以情感为借口欺骗关羽,最终逃过一劫。

曹操

曹操用了三个突破口来说服关羽:

1、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毫不追究为由,让关羽觉得欠了人情。

2、夸奖关羽是义重如山的人,满足关羽的虚荣心。

3、在关羽表面表现得很可怜,装惨来欺骗关羽放人。

别说曹操了,谋士程昱也看出关羽重情有义,需要以情感软化关羽才能放行,所以曹操最终成功了,关羽不忍心杀曹操,于是放了曹操,同时诸葛亮也达到了目的,一石二鸟之计成功。

曹操

如果关羽不放曹操走,真的在华容道杀了曹操,那天下局势将如何走向?

曹操一死,北方就会陷入混乱,因为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还没有完成权力交接,甚至还没有迈出篡位的那一步,仅仅是统一了中国北方,连西边的马超韩遂等人都还在,南方还有孙权、刘备、刘璋张鲁等势力,西边还有马超及韩遂的关中凉州军阀十部。

曹操一死,他的儿子就开始争权夺利,至少曹丕曹植会在曹操去世后争夺继承人之位,两方势力肯定会大打出手,两败俱伤,会让曹操控制的汉献帝也左右摇摆,最终极有可能是曹丕胜出,因为曹丕更像一个皇帝,综合能力全面,而曹植更像一个文人,重文轻武,政治也不是太懂,不如曹丕。

关羽和曹操

如果北方开始乱,那么南方也会乱,首先是孙权就会对刘备下手,要么赶走刘备独取荆州,要么直接杀死刘备,但以诸葛亮神机妙算来说,孙权是杀不了刘备的,因为诸葛亮能算出来周瑜计划的所有事,而孙权手下的头号大将又是周瑜,周瑜如果率军攻打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无法取胜的。

极有可能是刘备继续向西逃到益州投靠刘璋,然后刘璋让刘备去攻打张鲁,刘备假意率军攻打张鲁,却在当地招揽人心,最终刘璋与刘备闹翻,刘备趁机攻下益州,刘璋投降,而孙权无法进入益州,因为长江天险,和沿途的天险,刘备能够在益州安心收割,所以刘备就提前占领益州。

接下来就可能是刘备率军攻打汉中,击败张鲁拿下汉中,接着就是刘备开始向东沿长江顺流而下,开始攻打荆州,结果是谁也吃不下谁,谁也无法打败谁,孙权和刘备同时并存的局面将会出现,最终结果可能就是和历史一样,继续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

关羽义释曹操

北方的曹丕在打败曹植后,就会巩固权力,稳定内部,并开始积极西征,攻打马超、韩遂占领的关中和凉州地区,毕竟曹丕的势力在当时还是算比较大的,再加上曹丕手下仍然是人才济济,所以很快就打败了马超和韩遂的大军,不仅统一北方,而且染指整个中国北方地区。

这样的话,三国鼎立就会提前到来,至于谁能统一天下?答案是:谁也无法统一天下,这是一个两败三伤的局面,因为没有一家的势力大到可以吞并其他两家为止,所以没有人统一天下,如果局势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仍然没有人可以统一天下。

更多文章

  • 项羽手下第一悍将龙且为什么会惨败于韩信之手?只因犯一致命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龙且的死对项羽有多大影响,项羽为什么怕龙且战败,龙且是项羽手下的第一猛将

    楚汉相争支线第四场战役,也是最后一场的潍上战役因此拉开了序幕。而韩信为了立功,听从部下蒯彻的建议,硬是不听从郦食其和平解决齐地问题的建议。齐王田广把“妖言惑众”的郦食其扔进了油锅,然后把橄榄枝抛向了项羽。项羽自然接受了齐王田广的好意,双方重归于好,很快进入了蜜月期。因此,面对韩信对齐地的步步紧逼,步

  • 诗人经过秦始皇陵,写下一首唐诗,却把秦始皇狠狠地讽刺了一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始皇十首最霸气的诗,秦始皇最残暴的诗句,秦始皇有几首诗

    在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多元化的。不过在在唐人的眼中,在很多的唐诗当中,对于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并不太看重,反而对于传说中他的暴政,却都是大加批判。比如唐代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就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暴政加以讽刺。编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

  • 三国时期,名人为何都喜欢领养干儿子,有这四点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中各名人的后代,三国名人的儿子谁最厉害,三国名人一览表

    其实这一点怨不得三国人物,看看历史上好多名人都有干儿子。比如周文王,甚至还有那个为人不齿的太监魏忠贤。这一点,其实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去考虑:其一,中国的社会多子多福,相传周文王总共有一百个儿子,而且各个儿子都有本事。一旦子嗣旺盛,就意味着后继有人。而且这些人认为,他们的儿子会互相帮助的。但是他们没有

  • 假设曹操、刘备、孙权每人多活50年,三国局势能统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何不能统一,曹操刘备孙权为什么要争天下,刘备曹操孙权哪个死得早

    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使之名存实亡。同时,封建军阀割据州郡,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大混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脱颖而出,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在史学界,有人认为最权威的说法是"经济均衡论”,就是说“三国鼎立出现的根本原因,在

  •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不是项羽妇人之仁,而是没有必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在鸿门宴中为什么没杀刘邦,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吗,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不杀刘邦

    我想项羽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杀了刘邦,鸿门宴上见到刘邦酒都不喝,提刀就上。然而即使项羽看过史记,杀了刘邦就一定能得到天下吗?杀了刘邦历史已经不是按照原本刘邦夺得天下的轨迹走了。杀了刘邦,最后夺得天下的也不一定是项羽,可能最后是周邦、韩邦、郭邦夺得天下,项羽此时杀了刘邦,又有什么用?我们知道项羽后来最大的

  • 历史上的超级刺客张良,博浪沙惊天一锤,差点将秦始皇和帝国葬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良刺杀过秦始皇吗,秦始皇和张良谁牛逼,历史上张良有多牛

    刺客但是在荆轲之后,还有一位刺客差点改写历史,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谋圣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的顶级大佬。他曾经策划了一起针对秦始皇的刺杀,虽然可惜的失败了,但是也在历史中留下了重重一笔,这次刺杀事件在历史中被称为“张良刺秦”,也被称为“博浪沙惊天一锤”,当然当时秦始皇不知道是张良在刺杀他,是之

  • 说说曹操麾下的夏侯惇与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和夏侯惇的关系,夏侯惇和夏侯渊谁和曹操更亲近,夏侯惇和夏侯渊年龄比曹操大吗

    你可能会觉得,看了夏侯惇传记后不觉得他怎么样啊,为什么他能坐这么高的位置?难道就他跟曹操关系硬可以开后门?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跟曹操沾亲带故的人有很多,但为什么只有夏侯惇最高还是与他自身才能有关。很多时候就像神盾局的尼克·弗瑞,他没有美队的盾牌,也没有钢铁侠的高科技,貌似他手下个个都比他强,可他就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为什么相信司马懿不动杀机的诺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平陵之变如果曹爽不投降,高平陵之变曹爽与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对司马懿的评价

    其实,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并无太深私怨,两人都是曹叡临终前的托孤大臣,曹爽还向父辈一样敬重司马懿,《三国志》有记载,“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哪怕是到了后来,为了争夺朝堂大权,曹爽重用晏典、毕轨、李胜等人,架空了司马懿,把他放在太傅的位置上,尽管这样,却没加以人身迫害。高平陵之变,归

  • 曹操生性多疑,却也有信任的人,对方竟是“身有残疾”的常败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生性多疑的真实例子,历史上生性多疑的曹操,万万没想到曹操多疑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根本就不是。根本就不存在勉强谁是霸王这一条,因为曹操他就是绝对的霸王。曹操他本来就带有先天的优势,他从一开始就抢占了所有的先机,要是刘邦或者是孙权,谁敢像他一样,自己一个人骑着马去刺杀当时的真正职权者。他的勇气当然会给他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他有着当时国家的剩余兵力,自己的兵力那

  • 三国最冷血谋士,曾投效几任主公,却能安享晚年结局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死得最惨的7位谋士,三国里最狠的十大谋士,三国时期的几位顶级谋士

    三国最冷血谋士,曾投效几任主公,却能安享晚年结局最好本期我们说说三国中一个很低调但不代表没调的人物,他也是三国中属于顶尖谋士一列的人物,其一生先谋己,再谋家,再谋国,可说是三国中待遇最好,下场最好的谋士之一了,那他是谁呢?那就是我们的贾诩贾文和了,这个人其实很值得说道的,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在三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