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政治贡献
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从黄巾起义到三国统一归晋的90多年间,皇室虚弱,各地诸侯群雄并起,为了土地相互征讨,连年攻打,民不聊生,人口剧降。公孙瓒、袁术、袁绍、孙坚、刘备、孙权、陶谦、曹操等军阀,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曹操在争夺的过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讨袁术、征乌丸、灭刘表、灭陶谦、灭吕布。最终成功的将天下一半纳入自己的手中,统一了北方。甚至在赤壁之战失败的时候,因为害怕曹操的势力和对于北方统一的需要,孙权和刘备都没有对曹操赶尽杀绝。可见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重要性。
曹操在三国中的地位很高,政治成就远高于孙权和刘备。他预见了汉室的颓废,知道汉室不可兴,明白了乱世只有统一了才能结束乱世,通过自己的努力统一了北方,同时也为后面的曹丕称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曹操几代人对政权的统治又给了司马懿家族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曹操是一位非常能干的政治家。
极具鲜明的个性
1、曹操生性多疑,古已有论知,连时代传承的戏曲中,曹操扮演的都是白面奸臣的形象,这个大大的对曹操进一步再民间进行了宣传。多疑的性格让曹操杀了很多人,比如救助他的吕伯奢全家、杨修、神医华佗、帮他盖被子的侍卫等等。
2、曹操具备非常豁达的自信。纵观曹操整个夺取天下的经过,您会发现,曹操非常自信也非常看的开。多次战败被逼入绝境,曹操始终都能坦然面对生死,面对窘境。从来不会悲观,给下属非常大的精神鼓舞。比如赤壁之战大败,几十万丧生,但是曹操依然没有悲痛,反而重振军马,进一步减少损失。
3、阴险狡诈几乎就是曹操的代名词。三国的故事随着《三国演义》的热销逐渐深入民心,曹操的的阴险狡诈无时不刻体现在他做事和为人上。
曹操巨大的文学成就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文学派系特别著名,那就是建安文学。建安文学是指建安前几年到魏明帝最后一年(239年)这段时间的文学。建安作家门用自己的笔杆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渴望建立功业,名留青史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恰巧,这期间推动这一进程的就是曹氏父子,代表作家主要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蔡琰等。
曹操比较出名的诗歌主要是:《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散文:《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这些文学作品在古代来说都是不可忽略的著作。
所以,像曹操这种,具备巨大的政治成就、极具鲜明个性和巨大文学成就的人,在历史上不出名才是怪事呢!
文/阿春每天会带大家读历史,侃历史,欢迎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