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看出,刘备在他的前半生中不停的辗转反侧,数次易主,他先后在公孙瓒、田楷、曹操、袁绍和刘表麾下为将,但都时间不长,而且在他背弃曹操的时候,他直接选择投靠了曹操的劲敌袁绍,并且直接掉头攻打曹操,既然刘备先后数次易主,那他究竟有没有忠义可言呢?
事实上,刘备此生并没有多次易主,如果说起来,他也就对公孙瓒有所亏欠而言,毕竟刘备一开始就是公孙瓒的别部司马,后来他在袁绍的支持下做了徐州牧,算是改换门庭,因此可言算易主,但对于曹操和袁绍而言,刘备都是作为他们的客将存在的,并没有从属关系,自然是称不上易主的,至于说陶谦和刘表两人,刘备都是在他们去世之后才转投他处,因此刘备易主的次数并不多。
不仅如此,刘备还在身为客将的期间,将忠义做到了最好,刘备在支援陶谦的时候,他也很明白陶谦的处境,但即便如此,刘备还是倾尽全力支援陶谦,即便他要面对的是当时征战能力极强的曹操。在转投曹操的时候,刘备也曾与曹操一同进宫吕布,在袁绍麾下时,刘备也为袁绍竭尽所能,而即便是寄居荆州,在刘表麾下时,刘备也是镇守新野,为刘表抵挡住来自北方的进攻,保证了荆州境内的安稳。刘备在大部分时期都是尽忠职守,可见他却是是忠义之人。
笔者认为,刘备虽然多次更换主公,但这大多都是有原因的,而且刘备还在身为属下期间做到了自己的最好,因此他已将忠义做到了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