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喜欢搞“活出丧”?

乾隆的弟弟弘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喜欢搞“活出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06 更新时间:2024/2/7 4:40:29

康熙的儿子太多,又大多十分优秀,康熙的皇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难继承的皇位,最终雍正能够继承皇位,无论怎样来说,都说明雍正是一个很有心机的皇帝,手段也很强硬。

雍正在位时,能够创造将清朝打理得风调雨顺,也可以看出他的能力。

与康熙时期各个优秀的皇子之间凶残夺位相比,雍正的儿子们就没有这么优秀了,有人说乾隆在年轻的时候是足够的优秀,甚至有说法雍正能够即位,还是康熙看在乾隆的“面子”上。正因为如此,乾隆和他的弟弟弘昼的组合更像红花与绿叶一样和谐,最终使乾隆顺利坐稳皇位。

说起爱新觉罗弘昼,大多数人的印象是疯疯癫癫,恃宠而骄,然而这只是他的一面,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弘昼在康熙五十年出生于雍亲王府,母亲是后来的纯懿皇贵妃耿氏,作为当时雍亲王的五儿子只比自己的四哥弘历小三个月。由于年龄相近更奠定了二人的兄弟情义。九岁时兄弟俩一同被于傅先生传学授经。作为现代人的我们,一般会把这段情谊称为“发小”,感情更是没得说。更何况乾隆与弘昼是亲兄弟呢?

在成长阶段,二人形影不离,到了雍正十一年弘昼被封为和亲王,这进一步说明了雍正皇帝对他的赏识。雍正十三年二月,弘历,弘昼和鄂尔泰被命处理苗疆事务,弘昼作为弘历的助手更反映了绿叶与红花的搭配。不仅雍正对他格外喜爱,后来的乾隆对他也是各种宽恕和宠溺。

我们都知道,雍正的三阿哥弘时被削宗籍后,剩下年长的阿哥只有弘历和弘昼了。如果弘昼这个时候还是一同与哥哥共同帮助雍正处理事务,难免会引起弘历的疑心。聪明的他装疯卖傻,疯疯癫癫,干出了许多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比如说,他搞“活出丧”,在自己活着的时候为自己置办葬礼。坐在棺材上接受着奴仆和家眷的哀悼,相反他却在棺材上高兴得不得了,吃着人给他的祭品,并以此为乐。不但搞这种让人费解的事,他还喜欢收集死人留下来的东西。尽管古时候人们都很避讳与死人有关的东西,但他却不以为然,反而说“人生不过百年,有什么好避讳的!”。

他真的是不在乎自己的生死吗,还是另有意图?她的母亲纯懿皇贵妃也是出身于中等阶级人家,其父为管领耿德金,有这样的背景,纯懿皇贵妃也算是大家闺秀,懂得皇家的战争,所以自弘昼小时纯懿皇贵妃便把他安置在他四哥的身旁,凭借多年弘历对弘昼的感情,也使弘昼免受夺位之苦。所以说受母亲的影响,弘昼懂得保护自己,在雍正皇帝有两位太子候选人时,搞出“活出丧”的闹事,免去了弘历对他争夺皇位的疑心,懂得明哲保身。

弘昼对皇位淡然,除了体现在他给自己“活出丧”这一具体事实上,他曾在自己的诗《金樽吟》中写道“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意思说:世上的事无常变化,不如把酒言欢,逍遥快活。

人生难得的是有知己,在与知己的饮酒欢乐中谈论古今之事,美好幸福。弘昼在诗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享受的快乐,同时也在侧面反映了他对皇位与皇权的无心。这也被后人称为“救命诗”。所以说,为了解除兄长对自己夺位的疑心,他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深思熟虑。

在弘历登基后,赏赐给弘昼当时雍亲王的府邸和全部财物,受到皇兄如此拥戴,他恃宠而骄,日益张狂,仗着自己的皇兄为所欲为。在一次上朝中,因为与讷亲意见不合,发生口角争执,他竟然在满朝文武与乾隆帝面前动手踢打讷亲,而因为他王爷的身份和地位,无一人上去阻拦,乾隆也是坐在龙椅上不动声色,没有对弘昼多加怪罪。这也是体现了他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对他多加宽恕。

关于弘昼的死,仍是个谜。有人说,骄横的弘昼管了一些不该管的小事,被赐予三尺白绫结束了一生,也有人说是无事平安度过一生。早在皇太极时,努尔哈赤便立下不可杀兄的规矩,雍正即便是与胤禩不共戴天,最后也是削宗籍,保留其性命,更何况是受到皇兄多加包容的弘昼呢?可见其平安而逝的几率更大。

弘昼这个人,已经看清楚皇室之中夺位的残忍,写诗保命,对皇位淡然,搞“活出丧”也是为了明哲保身,看似荒唐,实则大智若愚。他并未像其他皇子一样,如果对皇位没有兴趣,就一声不吭,隐藏自己,相反,弘昼所做的荒唐事让他的皇兄感到无奈,疑心也就自动解除。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智慧,才得以在夺位之争中存活。

更多文章

  • 清朝最有争议的皇贵妃,来历成迷,诞下知名公主,却未能葬入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皇贵妃列表,贵妃生下了唯一的公主,清朝皇贵妃有多少人

    但实际上,乾隆最爱的女人并非这些大名鼎鼎的皇妃,而是一个经常被人遗忘,哪怕演电视剧都只能存在回忆中的人,那就是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原型乃纯惠皇贵妃,也是清朝最有争议的一位皇贵妃。为何说有争议?因为她可是一名汉族女子,且是一名没有来历的汉族女子。我们都知道清朝对于皇妃的身份把控特别严格,还有“满汉不

  • 清朝皇帝打赏用的“金瓜子”是啥?一颗值多少钱?说出来你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代金瓜子是什么东西,金瓜子价格表,清代皇帝赏赐的东西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金瓜子其实就是古代人们对于碎金的一种称呼,并不是说这块金子的形状就完全跟瓜子一样,而是因为瓜子本身就具有“散碎”的特性。金元宝之类的货币通常是由工匠采用模具,系统地将黄金冶炼成元宝的形状,有着固定的重量,而金瓜子则恰恰与之相反。工匠在冶炼这些碎金的时候,往往顺子自然,不会采用固定的

  • 康熙万寿瓶仅此一件,价值12亿,烧制方法很是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康熙万寿瓶,康熙万寿瓶珍藏在哪里,康熙五彩人物筒瓶价值

    前言:在这个世界上,各个隐秘的角落之中,依旧还存留许多古代时期遗留下来的古董文物,这些文物也都深受专家们的喜欢。随着时代的改变,不少的人都纷纷进入了文物行业,想要寻找机会去与那些古董碰撞。遇到古董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总是需要有着运气才可以。在世界上有很多的文物,都是仅此一件的存在着,所以说我们即便

  • 富察皇后去世,两皇子迎丧时没流泪,乾隆大怒:此二人断不可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祭拜富察皇后,富察皇后死后乾隆最宠爱的女人,富察皇后死后乾隆的下场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出生于1712年,是乾隆皇帝的结发妻子,也就是所谓的“发妻”。当年雍正皇帝还是雍亲王的时候,没有提前预约,就忽然跑去察哈尔总管李荣保家中拜访,当时李荣保正在书房中教九岁的女儿富察氏读书写字,雍正也就顺便看了一下富察氏所写的东西,为此感到非常惊奇。尤其是在仔细打量了富察氏以后,更是啧啧

  • 她是洪秀全的妹妹,嫁给萧朝贵,和杨秀清纠缠,一手策划天京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洪秀全为什么让洪宣娇嫁给萧朝贵,洪秀全与萧朝贵的关系,萧朝贵和杨秀清恩怨

    一般人看太平天国,都认为这是一场跟男人有关的斗争,但却忘了这平等,不仅仅是平的农民跟地主阶级,还有男女之间的差异。虽然在当时不可能真正做到完全的男女品等,但太平天国的确出了一些女官员甚至女将领,其中最出名的大概就是天王洪秀全的妹妹,号称“西王娘”的洪宣娇。洪宣娇原名杨云娇,因称自己梦到上帝,是“上帝

  • 清朝罪犯,为何都要流放到“宁古塔”?专家:实乃皇帝高明之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流放罪人的宁古塔在什么地方,清朝宁古塔流放哪些人,清朝为何把犯人流放宁古塔

    那么,宁古塔究竟是个什么地方?为何清朝的罪犯,都是要流放到那里呢?先说流放。流放是古人对犯罪之人惩处的安身之所。罪恶稍轻、或者皇帝赦免死罪之后,大多会选择流放。流放最早起源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在以后的每朝每代皆有继承和延续。宋明时期,对犯人惩处的流放更加频繁。除清朝外,当时大多是流放到南方等地。清朝

  • 他才是古代史上第一巨贪,和珅与他相比都算不了什么,却少有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巨贪和珅,和珅是如何变成巨贪的,和珅为什么会成为巨贪

    王黼原名叫王甫,因为和东汉的一位宦官重名,故被皇上改名为王黼。说到贪官奸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拍马屁,这位王黼也不例外,学识不高却巧言令色。但王黼还有一点是其他人比不上的,那就是他长得好!《铁围山丛谈》对他有描述道:“如傅粉,然须发与目睛色尽金黄,张口能自纳其拳。”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王黼皮肤白皙

  • 清朝貌美格格,因父亲贪图荣华错嫁一人,最终女儿夭折自己也疯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十大美貌格格,清朝灭亡后公主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历史上最惨的晚清格格

    婉容一开始是不想嫁给溥仪的,这点从她后来因精神恍惚被关起来,但偶尔清醒时吐露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她在咒骂,咒骂自己的父亲荣源,为了想当国丈爷,断送女儿一生的幸福。世人只知文绣读过书,念得是新式学堂,因此被溥仪看重;却不知婉容文采学识一样出众。婉容读书写字、弹琴绘画,样样精通,还专门跟着外文老师学过

  • 他是乾隆7世孙,身穿龙袍手戴帝王扳指,公开祭祖排场非常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七世孙列表,乾隆的七世孙穿龙袍祭祖,乾隆的祖孙有多厉害

    他的事迹基本上大家都是当成笑话来看待,毕竟不论从族谱还是日常行为,都能够看得出,他这皇族子孙的身份,多半是编的。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虽然行为也很博眼球,但却是真真实实的乾隆帝7世孙,辈分按照清朝皇族排序来排,他就是爱新觉罗·恒绍。跟州迪随便取了个名字就安了爱新觉罗的姓氏不一样,恒绍的名字是根据爱新

  • 18岁嫁65岁乾隆,一进宫就荣宠备至却一生无子,如今画像已成珍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18岁的照片,15岁入宫乾隆一生被视为继承人,乾隆和他的几位妃子的画像

    公元1795年,乾隆禅位给皇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嘉庆帝。不过虽然是嘉庆帝登基,但掌握朝政大权的依旧是还是乾隆,甚至他还继续选后宫。既然说到了乾隆当太上皇之后的后宫,就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循贵妃是在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76年入的宫,这一年她才18岁,乾隆已经66岁了,小了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