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曹操大军兵至小沛,刘备向袁绍求救,袁绍却因为袁尚生病,不肯发兵。刘备得报大惊失色,张飞献计趁曹军远道而来,人马困乏之机前去劫营。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两人于是兵分两路,前去劫营。
张飞率着轻骑当先杀入曹营,不想曹操早有防备,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路人马同时杀来。
张飞在乱军之中左冲右突,奋力厮杀,奈何曹军势大,手下兵马又多是曹操旧军,见势不妙纷纷投降,无奈之下只能杀开一条血路,逃入芒砀山中。
而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是曹操南征荆州,刘备当阳战败之时。
当时刘备带着本部三千余军马和新野、樊城、襄阳的十几万百姓撤往江陵。曹操命军中精选五千精骑日夜兼程追赶刘备,其他大军随后跟上。
结果刘备在当阳被曹军追上,刘备兵少,被杀得大败,幸亏张飞赶来,才得以杀出重围。赵云则在乱军从四更杀到天明,和甘糜二位夫人、阿斗失散,于是杀回乱军之中前去寻觅。
赵云第一次杀回去杀死了曹将淳于导,救出了简雍、甘夫人和糜竺。第二次回去时,终于找到了阿斗。不过此时曹军大队也已经赶来。因此赵云一路苦战,前后枪刺剑砍,杀死夏侯恩、晏明、钟缙、钟绅等曹将五十余员,才得以突围而出,逃到长坂桥后又在张飞接应下最终脱险。
下面我们比较一些这两战的差异。
首先要说一下,当阳之战曹操是命五千精骑先行出发,其余大军后续跟进,因此赵云和曹军厮杀时,曹军比较混乱,并没有形成严密的合围,也没有集中名将围攻赵云。
实际上赵云在长坂坡遇到的对手中,也就一个张郃比较厉害一些,曹军其他名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李典、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人则是一直到赵云过了长坂桥,才追赶上来,却在桥边被张飞所阻,始终没能和赵云交上手。
赵云在战斗中遇到的,主要是像淳于导、夏侯恩、晏明、马延、张顗、焦触、张南、钟缙、钟绅这种两三合就能杀死的杂鱼级别货色。就这一点来说,张飞在小沛遇到的八将成色明显要高一些。
然而小沛之战时,张飞是率军前去劫营,曹军八将也是带兵围攻,并非张辽、许褚等八人和张飞单挑。另一方面,刘备和张飞是兵分两路去劫营。曹军在围攻张飞的时候,还要分心应付刘备。按照演义里的描述,刘备在战斗中就先后遭遇了原本围攻张飞的夏侯惇、夏侯渊、李典等人。
所以这种情况下,张飞其实是在乱军之中轮流和八将中的部分武将交手。加上夜晚之中两军混战,战局混乱不堪,张飞不恋战,单纯想突围的话,难度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大。
相反,赵云虽然遭遇的对手不强,但是此战曹军人多势众,数量众多,加上他还怀抱阿斗,不利于格斗。
因此这一战的凶险程度,显然超过了小沛之战时的张飞。
长坂坡一战,曹军主力一直在刘备身上,赵云大多数时间只遭遇零星部队。他遇到的一流名将只有张郃一人,还被阿斗的红光给吓跑了。
张飞徐州突围时,曹营八大名将四面八方围拢,实打实地只针对张飞一人而已。
长坂坡之战,曹操50万大军辎重开拔迟缓,只遣前部5000虎豹骑率先追击刘备。因为战场疆域广大,这5000骑兵还是分散作战,并没有形成整体战力。
糜竺、简雍、甘夫人还有抱着阿斗的糜夫人,因此都得以在乱军之中存活下来,等到了赵云的救援。由此可见,赵云并没有和曹军主力遭遇。
赵云救下他们时,“回顾左右,只有三四十骑相随”。
此后糜夫人投井,赵云胸前裹着阿斗突围时,才开始接触到比较密集的曹操军队,但是仍然没有遭遇名将死战。
张郃和赵云交战了数次,却被阿斗的护体红光惊退。曹洪问完赵云姓名后,纵马回到曹操身边,没有参与围堵。
曹操爱惜赵云是员虎将,下令不得放箭,必须生擒。这再次降低了赵云突围的难度。
徐州之战,曹操率二十万大军下徐州。安营扎寨完毕,这意味着20万大军都可调动部署了。
张飞和刘备夜袭曹营,陷入曹军埋伏。其时曹操兵分九路,只留一路虚扎营寨,截断刘备一半人马。其余八路分别是:
正东张辽、正西许褚、正南于禁、正北李典、东南徐晃、西南乐进、东北夏侯惇、西北夏侯渊,八处军马杀来。
八员大将,近20万兵马,这几乎是曹操可以出动的所有精锐部队了。八面埋伏,团团围困,堪称水桶似的围追堵截,目的只有一个,截杀张飞。
从阵势看来,无论是武将的质量,还是曹军的密度程度,绝非赵云长坂坡救主可以比拟的。
关键是张飞率领的兵马原本就是曹操的手下旧军,一窝蜂全部投降了。
张飞杀开血路突围而走时,已只剩下数十骑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