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乱汉者非董卓,而是他,此人欲搞垮汉朝自立天下,却为他人做嫁衣

乱汉者非董卓,而是他,此人欲搞垮汉朝自立天下,却为他人做嫁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69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01

当然,董卓刘辩刘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树立权威!董太师把皇帝都玩弄于股掌之间,朝堂上的三公九卿们还不得噤若寒蝉、惟命是从。自此大汉朝廷的皇权只不过在名义上姓刘,实际权力则是轮流坐庄,董卓坐了三年庄,李傕郭汜坐庄四年,后面二十四年则是曹操。曹操之后名义上的汉朝也覆亡了,汉朝这一页算是真正翻篇了。从这个轨迹上看,东汉之乱始于董卓,然而乱世始于董卓,乱汉者却并非董卓。事实上,董卓不过是一头猛虎,让一头猛虎进入东汉的庙堂,其后果是很容易预测的,与其说是董卓这头猛虎搞垮了汉朝,不如说整垮汉朝的是放虎归山的人。董卓本是西凉一代的军阀,作为一州州牧,董卓的实力并不算最强,当时的天下像董卓这样的军阀也不在少数,董卓跟他们唯一的区别在于董卓进了京城,其他军阀也想进京,只不过他们没有正当理由,而董卓却有!

董卓并非不请自来,事实上董卓是奉皇命进京剿贼的,请董卓进京并不是少帝刘辩,刘辩当时才13岁,董卓是谁他可能都闹不明白,请董卓的人是皇帝的舅舅大将军何进。何进权倾朝野,他有何难题非要引狼入室呢?这就要牵涉到东汉朝堂上外戚和宦官的百年争斗了,作为东汉皇帝的左膀右臂,外戚和宦官一直是汉朝皇帝制衡朝堂的两股势力,皇帝强势尚能压得住这两个势力,皇帝一旦弱势,外戚和宦官必然会有一番惨烈的厮杀,毕竟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灵帝死后,少帝尚且年幼,灵帝时期宦官的势力就压过外戚,灵帝一死外戚必然会进行猛烈的反扑。而何进作为外戚的首脑人物,又并非一个合格的政客,要知道何进最初不过是个杀猪的,因为妹妹的缘故才位极人臣,在外戚和宦官的斗争中,何进并没有把握好局势,外戚集团在何进领导下对宦官进行了极其血腥的镇压,形势一发不可收拾!

外戚要镇压宦官,而宦官能屹立东汉朝堂百年而生生不息,不知道经历多少次外戚的反扑,何进想一口气铲除宦官谈何容易。双方刺刀见红地厮杀,何进为求速战速决,便决定到京城之外找帮手,于是便找到了董卓。董卓这头猛虎进城了,外戚和宦官这两头小狼就没有招架之力了,最终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外戚倒了,宦官也销声匿迹,就连汉政权也变得岌岌可危。如此分析下去,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何进了,然而前文笔者说过何进不过是个屠夫而已,他的一切决策都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之所以昏招频出,全都是袁绍怂恿的!在这场动乱中,何进犯下两个致命错误,而这两个错误都是袁绍怂恿他犯下的。一个是对宦官势力进行残酷镇压,宦官之乱虽然由来已久,但作乱的毕竟只是少数掌权的宦官,大部分宦官并非祸乱之源,而何进却采取了一刀切的办法,对洛阳城内的所有宦官赶尽杀绝,而这个主意正是袁绍出的。

据《后汉书》记载:进难违太后意,且欲诛其放纵者。绍以为中官亲近至尊,出入号令,今不悉废,后必为患。何进不想违背太后的意思,只想处置宦官罪首之人,然袁绍认为宦官们树大根深且同气连枝,如果不一次性全部铲除了,日后必然会有更猛烈的反扑!由此可见何进并不想一网打尽,他只不过是想杀鸡儆猴,震慑宦官群体。可惜何进耳根子软,被袁绍这么一忽悠,便下定决心斩草除根。何进出身低微,也不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而对面的袁绍乃是士族子弟,袁氏四世三公,乃是当时最大的士家大族,有这样的背景撑腰,再加上袁绍本身就名满天下,何进自然认为袁本初更有远见卓识。然而,袁绍出的馊主意还不止于此,他出的另一个馊主意让何进犯下了第二个错误。外戚宦官内斗,外戚逐渐势危,眼看形势不妙,袁绍再次献策,让何进向外求援。

《后汉书》有云:詈绍等又为画策,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进然之。袁绍建议何进招四方军阀进京勤王,以协助太后铲除宦官,何进深以为然,便挑中了最近的一支军阀董卓。其实不管是董卓还是其他军阀,只要进了京城,结果都一样。外戚和宦官都斗不过军阀,皇帝必然被架空,顶多其他军阀表面上没有董卓那么嚣张跋扈。实际上宦官和外戚都是癣疥之疾,因为他们都没有武装力量,他们的权力都源自皇权,他们都是皇权的依附者,而军阀就不同了,他们的权力源自军队,皇权对军阀们来说并非必需品。何进自然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而袁绍却不见得不明白。纵观袁绍出的两个馊主意,有时候会觉得匪夷所思,作为一个混迹政坛多年的老江湖,袁绍不可能不知道杀尽宦官和引军入京的后果,袁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多少让人感觉他是别有用心。

袁绍有野心吗?有,他的野心或许比曹操还大,曹操不过是想做周公,而袁绍是想改朝换代坐天下。袁绍借助家族势力,不停地塑造自己伟光正的形象,这一点他做的很好,当初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大伙都拥立袁绍为盟主,由此便可看出袁本初的威望普天之下无人能及。袁绍给自己造势的做法像极了王莽,王莽夺权靠的也是声望,当初全天下的儒家士子都倡议幼帝孺子婴将帝位禅让给王莽,这跟王莽的公众形象是密不可分的。袁绍的做法跟王莽大体相似,结交名士、广施恩德,将自己打造成贤明之人。袁绍这么做很难说是没有野心的,可惜他效仿不了王莽,毕竟局势不同,袁绍的实力也无法跟王莽相比。但入主天下并非只有王莽那一条路,袁绍有社会声望有政治资源,他完全可以另立山头,前提是必须先把东汉政权给整垮。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袁绍对何进的两条进言就好理解多了。敢情袁绍并不是想帮何进,他真正的目的是让外戚和宦官内斗,以致两败俱伤,这两根支柱倒了,汉王朝也就只剩最后一口气了。但是无论是外戚还宦官,他们都不想汉朝覆灭,所以他们可以消耗汉政权,却搞不垮汉朝,致命一击便交给了董卓。董卓一进京,袁绍便远离京城做了军阀,他大概很清楚,对付董卓只能靠军阀,改朝换代也只能靠军阀。可惜的是,袁绍算个优秀的士族门阀,他正是合理地利用已有的政治资源和社会声望,才发展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军阀。但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军阀,他优柔寡断,任人唯亲,气量狭小,这些性格短板正是他在军阀混战中输给曹操的重要原因。三国当中,袁绍显然是个失败者,虽然袁绍的一番谋划最终是为他人做嫁衣,但也不可否认他的历史功绩,毕竟天下大势不破不立,没有袁绍破了东汉政权,何来新立的曹魏、蜀汉、东吴,又何来最后的三家归晋。

更多文章

  • 三国被埋没的西凉悍将,勇武可斩杀马超,被曹操封侯,却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西凉马超,三国有几人打得过马超,三国谁能生擒马超

    这个人到底是谁?他就是西凉诸侯韩遂的部将阎行。韩遂最初闻名于西州,被羌胡叛军劫持并推举为首领,以诛宦官为名举兵造反,聚众十万,天下为之骚动。中平四年(187年),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军包围陇西。先后败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等名将,后受朝廷招安,拥兵割据一方长达三十余年。而阎

  • 司马懿为何要借诸葛亮的手杀掉张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张郃和司马懿谁聪明,司马懿与张郃,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坑杀张郃

    司马懿为何要借诸葛亮的手杀掉张郃?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张郃的评价:“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陈寿作为有名的良史,对张郃的评价是非常客观的,通过陈寿的评价,我们发现张郃不是一般的猛将,而是一位文武兼备的智将,在曹魏朝野内外有着崇高声

  • 司马懿一生畏惧3人,诸葛亮虽然上榜,却只能位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懿与诸葛亮两人到底谁强谁弱,司马懿和诸葛亮实力对比,诸葛亮和司马懿究竟谁更强

    一是曹操,多疑残忍。曹操强迫司马懿加入曹英作首相。司马懿加入曹营后,曹操开始显赫。曹操看到司马懿越来越受欢迎,开始害怕司马义。他担心司马懿会反对曹家。曹操想找到一条出路,加快司马迁的进程。司马懿为了保护自己,只能装疯卖傻,低调行事,直到曹操死后,他才慢慢开始布置自己的局。司马懿对曹操有一种恐惧。其次

  • 三国董卓也有“五虎上将”,有文有武,一个比一个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董卓手下五虎将都有谁,董卓图片,三国董卓武功排名第几

    五、李傕、郭汜他们都是东汉末年董卓部下将领,骁勇善战,善于诡谲,有辩才,用兵作战能力均不在孙坚之下。192年,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后,李傕、郭汜采用贾诩的策略,发动军事政变,先同张济等人结盟,率军几千人,与长安城中的董卓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里应外合,围攻长安。攻破长安城后,挟持汉献帝掌控朝政,

  • 三国谋士谁才是天下第一?庞统,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周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庞统郭嘉组合,诸葛亮周瑜司马懿郭嘉,三国中郭嘉跟诸葛亮谁更高明一些

    第一名 郭嘉郭嘉的智慧在三国无与伦比,他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曹操评价他“平定天下,谋功为高”,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大哭道:“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也!”毛泽东对郭嘉也十分推崇,他认为世界上没有先知,更没有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三国志》里的《郭嘉传》值得一读。郭嘉最为著名

  • 三国时期,孙策为什么传位给孙权?为什么不传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孙权和孙策的关系,孙策为啥传位给孙权了,孙策死后留下多少兵力给孙权

    孙策不听劝告,只知道逞匹夫之勇,身为主将,在战场上往往身先士卒,孤身与强敌搏斗,所以多次遇到危险。就是在狩猎中,也仗着马快,经常一个人跑出去很远,终于在一次狩猎中,被仇家的门客刺伤,不久死亡,年仅二十六岁。儿子还小,不可能继位。最大的弟弟孙权虚岁19,而且是最适合的接班人,所以他传位给孙权。孙策临死

  • 三顾茅庐刘备请到了诸葛亮,却在途中错失了另一位高人,一生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三顾茅庐请到诸葛亮了吗,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给了刘备什么计,刘备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总结

    在去请诸葛亮的路途中,刘备三兄弟看到了一个黑穿长袍的人,当时这个人也没有承认自己就是诸葛亮,那么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呢?这个人相信大家都不熟悉,他就是崔州平,崔州平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但是他的才华可以说跟诸葛亮平分秋色,其实他跟诸葛也算是有渊源的,当初崔州平的父亲被董卓残忍的杀害了,他认为是自己连

  • 司马懿仅靠3000人就夺下了政权,曹操曾经的老部下,为何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三代怎么对待司马懿的,司马懿与曹操真实关系,司马懿是多少岁跟随曹操的

    第一个原因是曹爽太过专横,司马懿发动政变最大的对手也是最大的原因就是曹爽,曹爽是先帝曹叡去世前给幼主曹芳留下的辅政大臣,但是他却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再加上自己父亲曹真往日积累下的权势,所以独霸朝纲,将司马懿甚至曹操的老部下打压的难以抬头。所以司马懿发动政变打倒了曹爽也算是给曹操的老臣们出了一口气,他

  • 三国时期,五虎上将的坐骑分别是什么?张飞的坐骑很霸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中张飞的坐骑是叫什么名字,三国中的五虎上将坐骑,张飞黄忠马超五虎谁当主将

    关羽——赤兔,本名“赤菟”,即红色的,像老虎一样的烈马,据说为汗血宝马。赤兔马一直是好马的代表,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死后,赤兔马被曹操赏赐关羽;关羽被杀后,赤兔马思念旧主,绝食而死。赵云——照夜玉狮子,它产自西域大宛,因为浑身上下一片雪白,一点杂毛都没有,晚上在月光的照耀下,马身还会反射

  • 司马懿为什么篡权成功,因为曹丕违反了曹操的一个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为什么帮助曹丕,曹操不死司马懿能篡权吗,司马懿说的什么让曹操传位曹丕

    无独有偶的是,在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几乎一生都在抑制东吴本地的世家大族。同样的道理,刘备也对益州本地豪强又大又拉。与此相对应的是,曹丕在建立曹魏后,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可谓全面倒向了士族。而这,无疑为司马懿这样的士族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首先,汉朝时期,举孝廉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制度,比如曹操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