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失踪后,其宝藏下落何处?日本学者:已成了晋商发家资本

李自成失踪后,其宝藏下落何处?日本学者:已成了晋商发家资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387 更新时间:2024/1/20 21:03:03

苏轼在《答程全父推官六首》中写道:“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若了此二书,便是穷儿暴富也。”此言原是苏轼用来形容学问增长,后来多用于形容人一夜暴富。一夜暴富,是很多人的梦想,这种机会也不是没有,只是甚为稀少。而通过得到宝藏,一夜暴富,更是各种传奇故事里的经典桥段。说起关于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藏,就不得不提起闯李自成

李自成,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被部下奉为“闯王”。此人自陕西起兵后,领兵攻下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至此,李自成从一个普通的乡间农民出身,变成了执掌大权的大顺皇帝。不过李自成并未将已经到手的江山守住,吴三桂投降满清后引清军入关,李自成不敌,退出西安,后至河南陕西继续抗击清军。清顺治五年(1648年),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神秘失踪,至此下落不明。

▲李自成剧照

01

关于李自成的下落,在民间有各种传言。这固然是由于他的一生颇具传奇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宝藏。据《明季北略》记载,李自成入北京后,从宫中搜出内帑“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锭皆五百两,镌有永乐字”。仅此一项,便可以想象李自成获取的财富之丰厚。

那么,李自成兵败之后的神秘失踪,跟这些财富有没有什么关联呢?这么一大批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到底下落何处?甚至,李自成真的像传言一样留下了巨额宝藏吗?关于这些,正史野史各有说法,直到今天也没有定论。

▲宝藏照片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顺着李自成的败亡路线来做一番探查。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向西撤退,意图退至潼关后据险地而守。可是出乎他的意料,由于军心涣散,大军一旦溃败便再难聚集,正如清朝的梁超在《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所言:“然终不免一盘散沙之诮者;则以无合群之德故也。”还没有到达潼关,李自成的部下就已四散奔逃,溃不成军了。李自成眼看大势已去,东山再起的希望渺茫,便将自己征战多年搜刮来的巨额财富藏在了河南灵宝。

02

刘中廉本是山西人,当时在灵宝行商。他从小本生意做起,后来在灵宝开了几家门面,虽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生意,但是他依然非常勤恳,每天一大早就起身打理店铺。

▲清代商铺旧照

彼时刘中廉身处乱世,生意难为,不但收入菲薄,还常常担惊受怕,生怕飞来横祸令自己无端丧命。某日一早,店里来了两个客人,他们的举止行为颇似行伍之人。刘中廉不是没见过世面,倒也应对自如。这两位客人刚打照面,就提出租借仓库暂存货物,刘中廉正巧有空置的库房,便一口答应了这桩生意。两位客人没有再多言语,将货物搬进库房之后支付给了刘中廉一笔丰厚的租金,此后便迅速离去。此时的刘中廉万万没有想到,几年后这批货物让他彻底改变了命运。

03

这两位客人离开之后,再也没有来过。因为忙于其他事务,刘中廉很快就将此事抛诸脑后。直到好几年以后,刘中廉的库房因为年久失修而垮塌,在维修库房的时候,他发现了那两位客人的货物依然放在原地。刘中廉揣测着,客人大约是遭遇了什么不测,应该不会再来了,于是他揭开封条,将箱子打开。

▲宝藏照片

万万没想到,这几个箱子里竟装满了金银珠宝。刘中廉一下就联想到之前的李自成宝藏传言,当时那两人很有可能就是李自成的部下,可能是因为逃亡时不方便携带,所以奉命将钱财暂存商铺。发现了这笔钱后,刘中廉顿生贪念,立刻带着这笔钱远走他乡。此后,刘中廉便凭借这笔财富成为了富甲一方的晋商。

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后,大明朝积累300多年的库房被他搜刮得一干二净,肯定不会只有这点财富留在人世。从山西到广东,几乎全国各地都在传说着李自成的宝藏。曾经有日本学者研究后表示,晋商的第一桶金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李自成留下的宝藏。

▲李自成蜡像

结语

然而这个故事其实有着太多的漏洞。李自成兵败之后,不太可能再留下大量的私财,就算是他要藏起一些财物,也不会选择放置于商人的库房之中。所以另一种可能是,刘中廉的财富确实来历不明,他也不愿向人解释,所以伪造了这个故事来为自己掩饰。

参考资料:

《明季北略》

《答程全父推官六首》

《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论》

更多文章

  • 二郎神杨戬的人物形象原型,并非是宋朝大太监杨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戬的原型是二郎神吗,杨戬是哪个神话故事里面的,二郎神杨戬的生平事迹

    那么宋朝的大太监又是怎么和二郎神扯上关系的呢?宋朝最有名太监杨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宋徽宗时期,有一个非常受宠的太监名叫杨戬。在《水浒传》后期时也曾出现过他的身影,也是他害死了宋江和卢俊义,是除了蔡京、童贯等“北宋六贼”之外的北宋另一大害,可见不是什么正面人物。此人年轻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主管御花园的

  • 袁崇焕之死虽然冤枉,就凭这一件事情,崇祯就有杀他的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崇祯杀袁崇焕罪状,崇祯杀袁崇焕也是无奈之举吗,袁崇焕与崇祯的关系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事例,光这一件事情,崇就可以致其余死地。崇祯皇帝刚继位,金兵就打了过来,崇祯皇帝十分的着急,心中强烈的希望,能够扭转辽东战局,于是立即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将辽东的全权事务交付与他。在详细谈论辽东整体战略的时候,崇祯皇帝问袁崇焕:女真族,已经蹦跶了十年之久,很多将于已经沦陷,袁将军

  • 若明朝是我国最后的朝代,我国是否不会受近代屈辱,而崛起于东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假如明朝是最后一个朝代,明朝是中国最久的朝代吗,明朝是不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朝代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之后,封建制度就消失在中国大地。正如清代诗人朱孝臧所写的《南乡子》一词中所言:“一去不回成永忆。”对于清朝,特别是清朝后期,很多人都对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充满愤怒。01西方列强觊觎中国已久,到了清末,终于用坚船利炮和鸦片冲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和这些强盗国家签订了一系列

  • 明朝图书事业发展情况如何?明朝的图书输出对当下有何借鉴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历史必读10本书,明朝的书籍是什么样式,明朝的古书籍有哪些

    中国的图书事业起步早,发展迅速,东汉时期蔡伦已经改良了造纸术,在宋朝的时候又诞生了活字印刷术。这些先进的发明大大助力了我国的图书事业的发展。众多史学家认为,明朝的图书事业比较前代来说有重大的飞跃,无论是印装、收藏还是编目都在中国的文化事业上取得了瞩目成就,而明朝的图书事业究竟是什么样呢?明朝刻书的总

  • 原以为《宫心计2》是看后宫争宠,哪想到最后成了“神探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宫心计2李隆基和郑纯熙,宫心计2李隆基有几个妃嫔,宫心计2第几集李隆基登基

    一腔痴情错付,背锅驸马领盒饭没错,这次痴情错付的终于不是后宫女人了。驸马小哥哥一出场,就是在跟太平公主汇报公务,眼里满满的都是柔情~还在回程时专门去襄州为公主搜寻爱吃的樱桃,出差还记着给老婆买东西,这不就是现下流行的“别人家男朋友”吗?氮素我们公主完全不领情,不仅拒绝和驸马一起品茶吃樱桃,还下了一波

  • 作为当朝皇帝的李渊,实际上并没有实权还指挥不动人马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渊简历,李渊是怎么当的皇帝,李渊带剑上朝

    李渊是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帝王。不管是谈论什么历史,只要一提到他,他的人生经历总会被李世民给强加进去。哪怕是在唐朝之后的一千多年里,他都被自己的二儿子唐太宗李世民遮挡得严严实实,甚至开国的功劳,都大半归到了李世民的名下。而之所以会是这个样子,很大程度上那是因为他在决定唐朝命运和走向的“玄武门之变

  • 《延禧攻略》嘉贵人被贬,对亲生儿子下毒手,想要当第二个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后宫宫斗出现第一个小高潮,嘉贵人竟然对自己的儿子下毒手,让乳母用被子捂一身汗。《延禧攻略》嘉贵人这是想要当第二个武则天吗?当年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的计谋武则天生一女婴,唐高宗视她如掌上明珠。有一天王皇后独自前来探望女等王皇后离去以后,武则天亲自结果了女儿,这才彻底把王皇后除掉。

  • 杨贵妃贴身物件,暗含高科技,比西方领先1500年,现用于航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贵妃留下的宝物,杨贵妃的最有名文物,杨贵妃的武器

    在古代,香囊是每个女孩子最喜欢的贴身物件。香囊放在身上,能不断散发出香气,功用相当于今天的香水。1970年,一个巨大宝藏出现在陕西,揭开了那段盛唐最后的悲歌,也给我们认识到唐代香囊的真实样貌。1,宝藏现世1970年,西安市碑林区的何家村出土的一批唐代金银器共1000多件,分别埋藏在2个大陶瓮和1个银

  • 唐朝服装谁穿最妖艳?论妖艳,我还是最服张馨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馨予惊艳的穿衣,张馨予穿古装韵味十足,唐朝女性穿着

    盛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政治繁荣,文化艺术也达到了高峰。这个时期的服装也极具浪漫主义风格。这点在美女服饰上表现的尤为显著。唐代美女的衣服总体上颜色鲜艳,造型雍容华贵,装扮配饰富丽堂皇。因此,拍摄唐朝的影视剧,要打造出唐朝美女大气的风格。下面我们就大饱眼福,被赞美得不像人类的女星们,美女

  • 先附韦氏、武氏,后欲附皇嗣,上官婉儿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上官婉儿,古人对上官婉儿的评价,唐代人物上官婉儿简介

    照理说,上官婉儿身上不仅有着名门之后、大唐第一才女、皇妃三项殊荣,还有着参决政务的特权,她的一生一定是非常顺风顺水的,可她为何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呢?这还要从上官婉儿自己本身的欲望说起,正如上面提到的,她可以依靠自己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可是无法抵抗的欲望让上官婉儿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也为她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