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小说不一样的耶律洪基,不但无比亲宋,甚至希望死后投胎到宋朝

和小说不一样的耶律洪基,不但无比亲宋,甚至希望死后投胎到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27 更新时间:2024/1/20 14:04:05

但历史上的耶律洪基真的是个野心勃勃、穷兵黩武的皇帝么?

还真不是。论亲宋,耶律洪基要是认第二,没有人敢认第一。他的一生从来没有任何入侵大宋的想法,小说里写成这样只不过是金庸老先生让耶律洪基背一个大黑锅而已。

说这个结论有依据么?您且听我道来。

自从1004年宋辽《檀渊之盟》缔结后,这一百多年的时光里宋辽这两个超级大国基本上保持着友好往来的局面。与汉朝和匈奴和和打打不同,双方不但每年互派使者通好,赶上皇帝的生辰、元旦等彼此还会过来祝贺。史书上统计使者的来往次数最少有643次。辽国称呼宋朝为南朝,而宋朝则心照不宣的称呼辽国为北朝。尽管在宋人看来辽国都是些没文化的土包子,但好歹也算是个大国,能够和我们平起平坐啦!

当然双方也不可能完全的和谐,在这期间也有些小插曲,比如说公元1042年的重熙增币和熙宁划界等。辽国人趁着北宋和西夏互抡嘴巴子的时候乘火打劫,而北宋方面也有将领野心勃勃的试图挑衅辽国(比如说雄州知州赵滋就曾经杀死在国界河中捕鱼的契丹渔民),不过大体来说这一百多年还是和平的时候多,有摩擦的时候少。

尤其是耶律洪基在位的这几十年,辽国和宋朝一直是和睦友好、兄弟相称。两国好得都快穿一条裤子了,还说什么起刀兵?乔峰真要跑到边境估计还能看到两国的军士一起喝酒吃肉.....所以这段时间既不可能出现耶律洪基的处心积虑南侵,更不可能出现宋哲宗赵煦试图北伐。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耶律洪基是个不折不扣的“宋粉”,这位老哥一生爱宋朝爱到了骨子里,是大宋第一粉丝。

(好学爱佛的耶律洪基,大辽在他手上由盛转衰)

耶律洪基是辽国的第八位皇帝,他的祖父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父亲则是辽兴宗耶律宗真,祖孙三人都是出了名的高寿,分别坐了50年、25年和47年的皇帝宝座,加起来长达122年之久.......辽国历史总共只有200年,这爷孙三占了一半还多。

耶律洪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皇帝?很多看了《天龙八部》的读者都会把他认为是成吉思汗金兀术这样的草原大汉。而实际上呢,这哥们应该是李煜这样的文人......

(相比起大宋的富饶,辽国还是比较落后,所以辽国大力向北宋学习)

耶律洪基的一生是亲宋、汉化的一生,虽然契丹大大咧咧的称呼北宋为南朝,但其实对汉文化有着非常虔诚的学习之心(说句实话这种热心的态度能和日本相比了)。但由于早期宋太宗北伐,以及后来的萧太后南征,辽宋两国一直是处于敌对位置,所以民间和高层的交流都极少。《澶渊之盟》签署后,宋辽两国从高层到民间,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开始骤然加大,辽宋的关系开始亲密。您就比如说庆历年间,宋辽两朝互通书画诗赋,共铸“两朝永通和好”的政治局面。史书记载:

“庆历中,王君贶(王拱辰)使契丹,宴君贶于混融江,观钓鱼。临归,戎主(兴宗)置酒,谓之曰:南北修好岁久,恨不得亲见南朝皇帝兄(仁宗),托卿为传一杯酒到南朝。乃自起酌酒,容甚恭,亲授君贶举杯,又自鼓琵琶,上南朝皇帝千万岁寿。” 辽兴宗在这里表达了很想见见宋仁宗的想法。

虽说两国和平友好,不过那时候可不流行国事访问,估计宋朝君臣也就以为辽兴宗是打个嘴炮而已。

(辽兴宗画像,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多少辽国君主的真迹图)

但没想到过了几年辽兴宗再下诏说:“朕与宋主约为兄弟,欢好岁久,欲见其绘像,可谕来使。”

也就是说辽兴宗估计知道两国君主会面是不太可能了,不过很想看看仁宗皇帝长什么样,希望北宋方面能够提供仁宗皇帝的画像。而且辽国之前还干过一次偷绘画像的糗事。以前有个叫耶律防的辽国使者,在出使宋朝时偷偷的画了宋仁宗的画像......这段时间辽兴宗要么亲自向宋使传达,要么下诏给宋国使节,甚至还让自家的官去偷偷画像,这是为了什么呢?按照辽国人的说法是:宽慰兄弟之情,坚实兄弟之义,并使子孙得识圣人形表。辽国人怕宋朝君臣不同意,先把自家祖宗的画像给卖了.....

史书记载辽国人“以其主之命持本国三世画像来求御容”。您别吝啬啊,你看我都把我的祖宗画像交给你们了,你们也应该把仁宗皇帝的画像给我们辽国吧!

脱脱一副舔狗的嘴脸......

您以为这就完了?辽国对宋朝的爱我们永远不明白啊不明白!宋真宗驾崩后辽圣宗下令在范阳愍忠寺内为真宗设灵御,建道场百日,并下令凡犯真宗讳者都要改换(也就是说外国皇帝死了本国的子民还必须要避讳,这操作我也没看懂),甚至还派遣辽国的臣子充任大行皇帝祭奠使,到宋朝参加祭奠活动。

(辽国的鼓乐队)

而耶律洪基继位后,辽国人通过十几年的恳求终于得到了仁宗的画像。咱们看看耶律洪基是个啥表现。史书记载宋朝“遣御史中丞张昪送之,洪基具仪服迎谒。及见御容,惊肃再拜。退而谓左右曰:中国之主,天日之表,神异如此,真圣人也。我若生在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捧盖,为一都侯而已。”大哥,你可是一国之君啊,要不要给自己留点面子啊!至于看到仁宗一张画像就惊讶成这个样子么.....

我还挺好奇,宋仁宗到底长什么样。

长这样.....好吧,我认为这种说法百分之两百存在着文人的加工,但耶律洪基对宋仁宗的亲爱敬佩从记载上还是能够看出一二。

那么耶律洪基为什么这么亲宋呢?“盖虏主为太子时,杂入国使人中,雄州密以闻。仁宗召入禁中,俾见皇后,待以厚礼。临归,抚之曰:吾与汝一家也,异日惟盟好是念,唯生灵是爱。故虏主感之。呜呼,帝上宾既久,都人与虏主追慕犹不忘,此前代所无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耶律洪基曾经冒充使节出使宋朝,这货自己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结果早就被消息灵通地细作们给告知了宋仁宗。结果宋仁宗乐呵呵的把耶律洪基拉了出来,带着他游览大宋皇宫,还让他拜见了皇后,最后语重心长的对耶律洪基说咱们都是一家人,要好好的对待百姓啊!随后又送给了耶律洪基很多礼物,如果这件事情记载真实,也就难怪耶律洪基在心中埋下了亲宋的种子,甚至对宋仁宗像对待自己祖宗一样......

等到仁宗去世后,使节们把这个噩耗告诉了辽国了。咱们看看耶律洪基是个啥表现。他竟拉着使者的手号啕痛哭:“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而且不但辽国的皇帝哭,辽国的官员、百姓都在哭.....“仁宗崩,讣于契丹,所过聚哭。”“仁宗皇帝崩,遣使讣于契丹。燕境之人,无远近皆聚哭。”这既说明了宋仁宗的强大人格魅力,同样也说明北宋对辽国的文化输出和宋辽两国的友谊深厚。

痛哭也就算了,看着宋仁宗画像下跪我也能忍,但是耶律洪基还做了一件啥事呢?

“虏主(耶律洪基)虽生羯犬之乡,为人仁柔,讳言兵,不喜刑杀。慕仁宗之德而学之,每语及仁宗,必以手加额。为仁宗忌,日斋不忘。尝以白金数百,铸两佛像,铭其背曰:‘愿后世生中国。’”

好吧!这也是真爱了!我还是第一次见过国家君主希望投胎到宋朝当老百姓的,而且看看耶律洪基对宋仁宗的态度(“每语及仁宗,必以手加额。为仁宗忌,日斋不忘”),说明这老哥压根不掩饰自己对宋朝的喜爱和对宋朝皇帝的尊敬。他曾经对使臣说自己受到宋仁宗的恩惠,说对仁宗画像就像对待老祖宗一样,说着说着还流出了眼泪 (“元祐中,北虏主谓本朝使人曰,寡人年少时,事大国之礼或未至,蒙仁宗加意优容,念无以为报,自仁宗升遐,本朝奉其御容如祖宗。已而泣。”)

说了这么多就一个问题,这样仰慕宋朝的耶律洪基怎么可能会想着以南侵为己任?而且这位老哥文化水平还非常高,不但笃信佛教,广印佛经和建筑寺塔,而且精通音律,善于书画,爱好诗赋,没事还喜欢和大臣们写写诗,听听歌。这样的皇帝更像是文质彬彬的李煜,和草原上的糙汉子们根本就不同,所以要是真把耶律洪基当成是个野心勃勃的皇帝也就太冤枉他啦!

更多文章

  • 太祖朱元璋“得国最正”,却又大肆屠杀功勋,历史地位该如何评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的历史事件,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功绩,朱元璋的历史事迹和评价

    太祖朱元璋“得国最正”,却又大肆屠杀功勋,他的历史地位该如何评判?古代统一王朝总共只有秦,汉,晋,隋,唐,元,明,清。晋隋统治时间太短,且都是篡位,暂且不提。王朝的开国难度上,秦始皇虽然奋六世之余烈,但是首次统一全国,无可争议的第一。汉高祖从亭长干到皇帝,中间干掉了韩信项羽,也是超出想象的难度了。0

  • 中国为何无人拍元朝历史剧?不是不想拍,而是无人敢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高分历史剧,元朝的哪些历史剧好看,有关元朝历史的电视剧都有什么

    按照道理来说,元朝应该有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浪漫的异族爱情,但为何中国不拍元朝历史剧?如今电影行业发展迅速,以唐朝、宋朝、明朝故事为题材的电视剧让人应接不暇,却偏偏没有元朝历史。纵观当时元朝历史,才知道不是现代人不想拍元朝历史,而是不敢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元朝重武轻文在古代,一般都是靠着强大

  • 除了朱允炆之外,中国历史上,还有3位帝王,被废黜后,人间蒸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承不承认朱允炆,朱允炆是怎样当皇帝,朱允炆历史功绩

    朱棣夺得江山之后,朱允炆就人间蒸发,再无音讯。在中国历史上,他并不是唯一,至少还有三位帝王,有这样的结局。第一位,刘贺被霍光罢黜之后,音讯全无刘贺比朱允炆要差很多。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22岁就去世了,没有留下子嗣,侄子刘贺被霍光选中,成为汉朝第七位皇帝。刘贺这家伙,是一个典型的皇族浪荡子弟,

  • 曾巩唯一传世墨迹,差点被丢进火堆烧毁,如今以2.07亿高价拍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曾巩生平,曾巩作品价值多少,曾巩传世墨迹

    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过这么一句话:“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中讲的正是被秦人所掠夺的各种宝物,最后却被楚人项羽一把火烧光的惋惜之情。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也曾有过一件稀世珍宝差点毁于一把炉火的凶险情景,所幸当时有人将其从毁灭的边缘拯救出来。01《局事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传

  • 成吉思汗到底是蒙古国的,还是中国的?现在终于弄清楚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蒙古国与成吉思汗的关系,成吉思汗成立大蒙古国延续多少年,成吉思汗在现代蒙古的地位

    还有国与国之间也会有这些,比如韩国声称孔子其实是韩国人,这都是胡扯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历史人物也是如此,他的国籍之争已经持续了很久,那就是成吉思汗,他到底算中国人还是蒙古国人?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弄清楚真相了。01幼年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原本叫铁木真,这个名字还颇有一些说法。当时蒙古族部落有一种“抢亲”

  • 魏忠贤权倾天下,怎么会遭崇祯逼得狼狈自缢?专家:缺点过于突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忠贤临死前告诫崇祯八个字,魏忠贤能废崇祯吗,魏忠贤权倾朝野怎么被崇祯帝杀了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十一月,魏忠贤被崇祯发配到凤阳。他想要学王翦、萧何高调行事,携金银无数,前呼后拥。落脚处其他客人都被赶出门外,朱由检听闻后大怒,随即派锦衣卫前去逮捕。寒风中有位书生唱出了《五更断魂曲》,似在为他送终,魏忠贤回想起自己的一生,心灰意冷下上吊自杀。真个是:“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

  • 宋江号称“及时雨”,四处接济绿林好汉,他的钱财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江外号是呼保义还是及时雨,宋江为什么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及时雨宋江的简介资料

    从宋江的官职上来看,宋江的押司并不属于宋朝正规官职,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小吏。吏主要负责赋税的征收,诉讼的处理;而押司地位更低,只负责整理案宗,充其量也就是小吏的秘书。没有正式编制,朝廷就不会发俸禄,从这里可以看到,宋江的薪俸是当地衙门发放。按照宋代的标准,宋江的俸禄,绝对不会超过10两纹银,而宋江所在

  • 崇祯必杀袁崇焕,原因很简单,他心中一直有一个过不去的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上位后,心中有强大的抱负,一心想扭转战局,立即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将辽东所有事务全权交给他,并经常召见袁崇焕,商讨辽东整体的战略。文人治理天下的宋朝,袁崇焕一个武将突然被重用,心中也不由的傲然。崇祯皇帝问他:女真跳梁小丑,在边疆制造混乱,已经长达十年,你有何平顶方略?袁崇焕回答道:臣受皇上知遇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却漏掉一个人,导致政权旁落,自己也因此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杯酒释兵权前赵匡胤做了哪些准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漏掉一个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史实

    今天我们就以“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赵匡胤为例,当时藩镇割据已有数百余年。在这乱世中,谁的手里拥有兵权,谁就有成为皇帝的资本,赵匡胤正出身于 这乱世,后来又被后周世宗柴荣器重,所以他手上很快就得到了兵权。后来在柴荣死后,赵匡胤趁着后周是孤儿寡母没有能力去安定朝局发动兵变,很快便夺得了后周的天下。由于他

  • 历朝历代都以曹魏为正统,为何南宋却改成蜀汉?原因说来有些好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汉和曹魏,蜀汉和曹魏谁是正统王朝,历史上曹魏和蜀汉哪个是正统

    按理来说蜀汉政权要更被世人所承认才是,但事实上历朝历代均以曹魏政权为正统,只有南宋才认为蜀汉是正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虽说,曹丕的确是控制了汉献帝,使其无奈之下通过“禅让”的方式,将天下交与曹魏。但是再怎么样,也是汉献帝本人亲口同意这么做的,所以曹魏政权是符合中国传统规则的。大家都知道是被逼迫得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