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几年之后便失败了,那这位女状元又何去何从了呢?
时代背景
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建立的反清政权,定都于天京,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城。
洪秀全受基督教的教义影响,创立了太平天国,在太平天国中男女平等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宣传,这一新颖的理念打破了当时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点,吸引了不少女信众加入,这些女信众还组成了女兵队,跟随洪秀全南征北战,为太平天国的建立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据说,在太平天国时期,还曾推行过男女隔离制度,就是男人和女人完全分隔开,就连夫妻都不允许住在一起,个人认为这种制度挺不人道的,人家好好的小夫妻,你不让人家住在一起,那人家能乐意吗?好在这种制度不久之后就废止了,要不然肯定有好多人不支持太平天国了。
为什么都说当时的太平天国有一定的进步性,不仅体现在宣传男女平等,女人能披甲上阵而且允许女子与男子一同参加科举,这才有了这唯一一位女状元傅善祥。
年少时光
要成为状元,那肯定肚子里得有墨水。
傅善祥出生于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受到文化的熏陶,好读经史,不仅美貌,而且文思敏捷,聪慧过人。但是却命途多舛,傅善祥八岁那年,父母相继去世,家道也迅速衰落。
十三岁时,哥哥就将她嫁入了有指腹为婚之约的李家,而她的丈夫年仅七岁,还是一个小孩。话说人家七岁就结婚了,如今许多大龄男青年还找不到对象,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书归正传,五年之后,傅善祥十八岁,可她的小丈夫却因得麻疹去世了,可怜的傅善祥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就直接成了寡妇。她的婆婆觉得她命中带煞,克夫命,不吉利,便想要把她卖了换点银子。傅善祥满心不愿,但却无可奈何。
此时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着,并且攻占了南京,并且将其作为了太平天国的首都。傅善祥觉得这是个机会,便投身了太平军。由此,傅善祥的才华便得到了展示的舞台。
参加科举
1853年春末,为了获得天下读书人的支持,洪秀全颁布诏书,广开恩科,而且还新增了“女科”,也就是女子也能参加科举考试,这绝对是科举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创举。
傅善祥抓住机会,参加了这次科举,当时参加的男女考生共有600多人,考试的题目是“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这个命题出的真是很自恋啊,这不就是让考生们夸太平天国吗,夸得越好名次越好。
傅善祥不愧是才女,看见这个题目便文思泉涌,运笔如飞,写出了让主考官东王杨秀清都心悦的佳句“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这马屁拍的让杨秀清通体舒畅,于是便亲点傅善祥为女科状元。
倒不是说当时的其他考生不会拍马屁,而是当时的太平天国并非正统,许多人他不敢乱写,要知道参加太平天国的科举,可能会让考生们掉脑袋,但傅善祥却不怕,因此她便脱颖而出,成为史上唯一一个女状元。
据说傅善祥被点为状元之后,打马游街,一时风光无限。
天国任职
科举考试之后,杨秀清将傅善祥招进了他的东王府,任命她为“女侍史”,负责东王的诏命起草等文书工作,傅善祥本以为自己能大显身手,有一番作为。
但事与愿违,东王杨秀清是个好色之徒,他早就垂涎于傅善祥的美貌,又怎么能不下手呢?可惜这唯一的一位女状元也成了东王的尤物。
而一墙之隔的天王洪秀全也对傅善祥很感兴趣,还几次向杨秀清借走傅善祥,说是处理政务,但天王手下还能缺少处理的人吗?根本就是洪秀全也看上了傅善祥的美貌。
后来,东王野心滋长,有了不臣之心,而且与属下积怨颇深,傅善祥几次劝说,但杨秀清此时哪里听得进去,不仅斥责傅善祥“干政”,还命人将她狠狠鞭笞了一顿。
其实,这也可以看出杨秀清其实也只把傅善祥当做一个玩物,因为傅善祥是天王亲封的“恩赏丞相”,本有职务,又何来干政一说呢。杨秀清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也就导致了后来的“天京变乱”。
悲惨结局
1856年,由于太平天国的内部斗争导致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被杀。而与杨秀清关系匪浅的傅善祥也没有什么好下场。由于版本众多,且听我一一道来。
版本一:乱军之中,傅善祥由于是东王身边地位最高的女官,所以被人杀死,尸体被抛入江中,东流而去。一代才女,竟连一块埋骨之地都没有!
版本二:傅善祥由于貌美惹人记恨,天王洪秀全的义妹洪宣娇也与杨秀清有过一段缠绵悱恻往事,但后来杨秀清偏宠傅善祥,冷落洪宣娇,以至于洪宣娇不满。在天京事变中,洪宣娇冲入东王府,杀了傅善祥泄愤。
版本三:傅善祥被人所救,后来嫁给了太平天国的慕王谭绍光,两人十分恩爱 ,但后来谭绍光被手下加害而死,傅善祥得知消息后抑郁而终。
傅善祥虽有满腹才华,怎奈生不逢时,不仅结局悲惨,还背负着“玩物”的恶名,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