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九年,神武门再出事故,有僧人潜入皇宫就为见皇帝一面

嘉庆九年,神武门再出事故,有僧人潜入皇宫就为见皇帝一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83 更新时间:2024/2/7 4:36:29

嘉庆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凌晨,京城街道上少有行人,除了醉酒大汉打更之人,而皇城中行走之人多是各处侍卫们在进行巡逻,黑夜中有一人悄悄移动,跟在进出宫门的太监宫女身后,混入皇宫中,皇宫之中有很多房间,本来想见一见嘉庆的他根本不知道皇帝住在哪里,只能跟着感觉走,一路便悄悄到了奉先殿(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直到被巡逻到此处的侍卫们发现。

当他被人抓住之后,侍卫们才发现,闯入皇宫的竟然是一个和尚,赶紧见事件上报,同时看管好和尚。

这天天一亮,和尚进入内宫的消息就被左宗人、内大臣、前锋统领、贝勒永臶上奏给了嘉庆,“是日黎明时有僧人溷入东华门,即被护军等拏获”。嘉庆当即大怒,距离嘉庆八年闰二月陈德刺杀事件不到两年,竟然出现了僧人进入皇宫的事情,皇帝脸没地方放啊,于是嘉庆下令让军机大臣对和尚闯宫原因进行调查,一番审问之后,大臣和嘉庆被和尚给出的原因惊呆了,和尚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见皇帝一面,“委系希冀瞻仰天颜”,军机大臣觉得这和尚没有坏心眼,便帮他说好话,“恳恩布施复敕刑部研审”,而东华门的侍卫们就遭殃了,“并将东华门该班章京护军等一并解任革退质讯”。

经过审讯,和尚交代自己自己是从神武门混入宫中,然后到的奉先殿外,与贝勒永臶所报从东华门进入的事实不相符合。嘉庆皇帝受到刑部关于案情的分析说明后,又发了一次火,这一次生气不是气和尚闯入宫中,而是气贝勒永臶上报的消息存在错误,让东华门当值人员无关受到牵连。

贝勒永臶受到了责问,经过仔细询问,原来他根本就没有仔细询问和尚入宫路线,只是听到从东边的门进来,想当然的就认为和尚是从东华门闯入,不加查明真相,任意确认和尚走过的地方,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

因命军机大臣传到永臶,详悉询问始据永臶回称前日拏获僧人,本系在奉先殿墙外拐角处所伊当将该僧讯问据供由东之门溷进,以为必是东华门,遂未详确查问,又因奉先殿重地不敢直陈,随以该僧溷进东华门行至桥头,即被该护军等拏获缮摺具奏,实属糊涂。

当然,永臶为自己的不负责任受到了嘉庆的处罚:革去左宗人、内大臣、前锋统领管理健锐营等项职任,而之前被误抓的东华门当值人员都无罪释放,神武门当值人员被彻查。

从这件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嘉庆是非愤怒的,一来是无关人员再次进入皇宫,二来是皇族官员毫无责任心,为此,嘉庆发了一大通感慨,不过大意很简单:官员不负责任,会造成很多人被冤枉,尤其是普通百姓,如果不管事实,只要百姓认罪,只需要进行惩罚,百姓受不了就认罪,而一个人莫名遭受不白之冤,整个家庭都会陷入艰难的境地之中,“一家之父母兄弟妻子忧惶惊惧”。嘉庆在发完感慨之后,不忘提醒官员们:“一秉至公心存矜恤,务期无枉无纵”。

参考资料:《嘉庆朝实录》

更多文章

  • 嘉庆为何在皇宫被百姓刺杀?答案只有八个字:梦兆签语,必有好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嘉庆朝实录》中,小佛找到了一句看似轻飘飘的记载:“乙酉,(嘉庆皇帝)还宫,入顺贞门,奸人陈德突出犯驾”。这一次陈德的刺杀让嘉庆非常恼怒,明明身边有一百多人,出手救驾的只有六人,而普通百姓为什么要刺杀皇帝,又是怎么避过巡逻,进入皇宫的地界之内呢?一系列的问题出现在嘉庆脑海之中。 嘉庆皇帝的要求刑

  • 乾隆最器重的汉臣,75岁累死在轿子里,皇帝痛哭不已:赐谥号文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最敬重的汉臣,乾隆时期30位重要大臣,乾隆帝最欣赏的大臣

    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二十五岁时登基,乾隆皇帝在小的时候十分聪颖,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在他统治的六十年间,在政治上,他改善了雍正皇帝在位时立下的很多政策,在军事方面,镇压了边疆很多地方;在经济方面,重视农业;提倡“农业是国家的生计”;在社会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他做的这些改革使百姓安居乐业,社

  • 孝仪纯皇后:乾隆最爱宠妃,死后153年尸身不腐,依旧面带笑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孝仁皇后,孝仪皇后有没有和乾隆葬在一起,历史上乾隆爱孝仪皇后吗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史不过三百年,虽然以民族罪人的结局而告终,却也曾经开创过康乾盛世。同时,也留下了无数的风流帝王史。其中佼佼者当属乾隆。乾隆后宫佳丽三千,虽然自诩风流喜新忘旧,却也有真心敬爱之人。“兰宫领袖令仪著,萱戺殷勤懿孝纯”,这首《令懿皇贵妃挽诗》写的就是孝仪纯皇后。据《清

  • 清朝最聪明的官员,不仅善终,还留下千亿资产,子孙都是亿万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三大顶级人物,清朝最厉害的官员是谁,清代最聪明的官员

    有人说他是清朝末年的功臣,因为他在的那个年代的40几年,没有一桩事件和李鸿章无关,这些或大或小的事情,他都或多或少得有参与。有人说他是清朝末年的奸臣,因为他代替清朝签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有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等,这些条约的签订让世人对李鸿章的憎恶到达了巅峰。但其实深究下去,他也只

  • 民国才女林徽因究竟有多美,为何有那么多才子都喜欢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三大才女林徽因,民国四大才女怎么会少了林徽因,林徽因是真正的大才子

    我们都知道,林徽因是民国的第一才女。由于家里世代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林徽因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小就饱读诗书。我们看到林徽因年轻时的彩色照片,就可以感受到一股优雅又不失俏皮的少女形象。可见,一个人真正的美丽,不仅仅是外表的装扮,还有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也正是林徽因这过人的美貌,吸引了很多文人志士。其中

  • 顺治做事也有魄力,谁能招募100人到关外垦荒,就封其为知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政治能力,顺治有兵权吗,顺治个人简历

    1644年,清朝正式迁都,这绝对是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不仅仅是皇室贵族,大清的整个国家机器,整个满族民众,几乎都涌进关内。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顺治皇帝和他侍卫队,走在最前面,中间就是各路亲王,家眷,贝勒,辎重,宫廷女眷走在最后面,浩浩荡荡的一群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抵达北京城。这些迁徙,到底

  • 揭秘:宁远大战为何把努尔哈赤送上了黄泉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赤死于宁远之战吗,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宁远之战是不是打死了努尔哈赤

    孙承宗、袁崇焕上任后,加固宁远城,修复城堡,派兵严加把守。努尔哈赤鉴于明军有所准备,又忙着迁都,于是一直没有向明军大举进攻。明朝的东北边防终于暂时得到了稳定。但是,挺进山海关,占领整个关东地区,是努尔哈赤的既定方针。经过几年准备后,1626年正月,他统帅13万大军,开始向着明军据守的宁远、山海关大举

  • 民国夫妻20年无子,妻子因愧疚收养一女童,谁料长大怀上丈夫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十大模范夫妻,民国四段婚姻史,民国最可怜四大弃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意思是没有尽到传宗接代的责任是最不孝的,这证明了历来讲究“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视。因而曾有一对民国夫妻,妻子在跟丈夫恩爱20年无子之时,出于愧疚便领养了一个女童,谁料养女却怀上了自己丈夫的孩子!01这位妻子就是出生于1902年的李国秦

  • 穷亲戚前来投靠,和珅让他们帮忙“晒银子”,不到半月他们却跑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帮和珅晒银子,和珅让投奔他的人晒银子,和珅被穷亲戚投靠

    和珅虽然在影视剧的形象中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历史上的和珅也确实是一个大贪官,但是同时和珅也十分地懂得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地深得乾隆的喜爱。他的贪得无厌和他的出身是有很大关系的。从小的和珅就生在一个十分困苦的家庭,少年时期历经困苦的他,对于金钱是十分地重视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身居高

  • 清朝官员写了本书,在国内被抵制批评,却被洋人刻上华盛顿纪念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盛顿纪念碑超清图片,清朝大臣书籍一览表,清朝华盛顿碑文

    在为了纪念美国首位总统乔治·华盛顿而特意建造的华盛顿纪念碑上,镶嵌了188块纪念石,其中还有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这段碑文,其实是来自我国清朝晚期的一部地理著作《瀛寰志略》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