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仪纯皇后:乾隆最爱宠妃,死后153年尸身不腐,依旧面带笑容

孝仪纯皇后:乾隆最爱宠妃,死后153年尸身不腐,依旧面带笑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19 更新时间:2023/12/4 16:19:17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历史不过三百年,虽然以民族罪人的结局而告终,却也曾经开创过康乾盛世。同时,也留下了无数的风流帝王史。其中佼佼者当属乾隆。乾隆后宫佳丽三千,虽然自诩风流喜新忘旧,却也有真心敬爱之人。“兰宫领袖令仪著,萱戺殷勤懿孝纯”,这首《令懿皇贵妃挽诗》写的就是孝仪纯皇后

据《清史稿列传——后妃》记载,魏佳氏的父亲时任内管领,魏佳氏经大选入宫。因年轻貌美,加之聪敏端庄,初入宫就被乾隆封为 “贵人”。当时正值中宫之位空缺,乾隆就将后宫事宜交给了她管理。而魏佳氏也管理得有声有色,加之身份尊贵,所以,死后获封孝仪纯皇后。事实上,这位孝仪纯皇后早就是大家的“老熟人”了,她既是《还珠格格》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令妃,也是爆红清宫剧《延禧宫略》里的女主角原型。

▲孝仪纯皇后剧照

01

据可靠资料记载,孝仪纯皇后姓魏,原是汉族人,后转入满籍,才被称为魏佳氏。魏佳氏生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在乾隆十年(1745年)入选,进入后宫。于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去世,一生为乾隆生育了四子二女,其中之一便是嘉庆帝。

魏佳氏在入选后宫之后一直极尽荣宠,得徽号“令”,意为“美好”。魏佳氏虽然并非皇后、太后,但是却收到过外省官员上请安折,这在清廷是独一份的尊荣。雍正、乾隆时期,魏佳氏母族就是内务府的中等官僚位级,其曾祖父时任军校,祖父时任内管领,后升至内务府总管。到了魏佳氏的祖父辈,门第尤盛。由此可知,魏佳氏是在一个满汉文化交融的家庭中成长,知书达理,温良贤淑,因而深得圣眷。

▲乾隆剧照

然而,在魏佳氏去世153年后,1927年7月,时任国民革命军长官的孙殿英策划了震惊中外的 “东陵盗案”。孙殿英及其部下,以武器弹药炸开了东陵地宫,将陵墓中的珍宝悉数盗走。导致陵墓受损严重,无数国宝随之流失,一时间引起了众怒,全国上下群情激奋,而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更是惊怒不已。

东陵盗案发生后,同年八月,溥仪安排大臣对陵墓进行修缮工作。而大臣们在被破坏的陵墓中,看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而且,这具尸身并未腐烂,实在令人震惊。在官员的查证下,得知这具女尸乃孝仪纯皇后。

▲令妃画像

02

根据当时官员的日记记载,孝仪纯皇后的遗体面容清晰、笑容可掬。不过,孝仪纯皇后虽然尸身不腐,但陵墓十分正常。当官员们发现这具遗体时,她的遗体也因为之前那场盗墓行为,而掉落在了棺材外面。

地宫里面除了孝仪纯皇后,还有另外六人。不过,其余六人的尸体均已腐烂成了白骨。这也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大家都认为这是因为孝仪纯皇后很有佛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尸身的腐烂主要是受到了腐败菌的影响。因为魏佳氏平常是素食主义者,而这些东西都不利于腐败菌的繁殖,所以孝仪纯皇后的尸身才会保持不腐。

▲清东陵盗宝案旧照

另外,孝仪纯皇后因为多病,平常会吃一些强身健体的补药。久而久之,药物就会在身体中累积,促进细胞生长,而抵制腐败菌的生长,这也是孝仪皇后尸身能够保持不腐的一层因素。同时,孝仪纯皇后是皇帝最得宠的妃子,因此,她的棺材中有大量保持尸身不腐的物品。珠宝玉器不在少数,还可以保持尸身温度不下降。

03

同时,乾隆皇帝给孝仪纯皇后挑选的墓地干燥且低温,可以延缓其尸体的腐烂速度。孝仪纯皇后的棺材,也是内务府特别定制,有着极佳的密封性能,可以隔绝外部的空气进入尸身。种种原因的加成,孝仪纯皇后的尸身才可以历经百年依然保持完好。

▲乾隆裕

而这样的一位宠妃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离世的呢?相传,魏佳氏在自己的第一个女儿死后不过数天,便病去了。因此专家推测,女儿早亡给孝仪纯皇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同时,孝仪纯皇后生育了四子二女,但最终健康长大的只有四个。两个儿子幼年夭亡,后来,大女儿又病逝,接连白发人送黑发人,也许给孝仪纯皇后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结语

魏佳氏生前宠冠后宫,死后依然无人替代。可以说,令妃与乾隆相处的十年里,她就是清廷乾隆后宫的独一无二,是当之无愧的“狠角色”。

参考资料:

《令懿皇贵妃挽诗》

《清史稿列传——后妃》

更多文章

  • 清朝最聪明的官员,不仅善终,还留下千亿资产,子孙都是亿万富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三大顶级人物,清朝最厉害的官员是谁,清代最聪明的官员

    有人说他是清朝末年的功臣,因为他在的那个年代的40几年,没有一桩事件和李鸿章无关,这些或大或小的事情,他都或多或少得有参与。有人说他是清朝末年的奸臣,因为他代替清朝签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有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等,这些条约的签订让世人对李鸿章的憎恶到达了巅峰。但其实深究下去,他也只

  • 民国才女林徽因究竟有多美,为何有那么多才子都喜欢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三大才女林徽因,民国四大才女怎么会少了林徽因,林徽因是真正的大才子

    我们都知道,林徽因是民国的第一才女。由于家里世代都是知识分子,所以林徽因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小就饱读诗书。我们看到林徽因年轻时的彩色照片,就可以感受到一股优雅又不失俏皮的少女形象。可见,一个人真正的美丽,不仅仅是外表的装扮,还有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也正是林徽因这过人的美貌,吸引了很多文人志士。其中

  • 顺治做事也有魄力,谁能招募100人到关外垦荒,就封其为知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政治能力,顺治有兵权吗,顺治个人简历

    1644年,清朝正式迁都,这绝对是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不仅仅是皇室贵族,大清的整个国家机器,整个满族民众,几乎都涌进关内。根据有关资料记载,顺治皇帝和他侍卫队,走在最前面,中间就是各路亲王,家眷,贝勒,辎重,宫廷女眷走在最后面,浩浩荡荡的一群人,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抵达北京城。这些迁徙,到底

  • 揭秘:宁远大战为何把努尔哈赤送上了黄泉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努尔哈赤死于宁远之战吗,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宁远之战是不是打死了努尔哈赤

    孙承宗、袁崇焕上任后,加固宁远城,修复城堡,派兵严加把守。努尔哈赤鉴于明军有所准备,又忙着迁都,于是一直没有向明军大举进攻。明朝的东北边防终于暂时得到了稳定。但是,挺进山海关,占领整个关东地区,是努尔哈赤的既定方针。经过几年准备后,1626年正月,他统帅13万大军,开始向着明军据守的宁远、山海关大举

  • 民国夫妻20年无子,妻子因愧疚收养一女童,谁料长大怀上丈夫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十大模范夫妻,民国四段婚姻史,民国最可怜四大弃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 意思是没有尽到传宗接代的责任是最不孝的,这证明了历来讲究“百善孝为先”的中华民族对于家族传承的重视。因而曾有一对民国夫妻,妻子在跟丈夫恩爱20年无子之时,出于愧疚便领养了一个女童,谁料养女却怀上了自己丈夫的孩子!01这位妻子就是出生于1902年的李国秦

  • 穷亲戚前来投靠,和珅让他们帮忙“晒银子”,不到半月他们却跑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帮和珅晒银子,和珅让投奔他的人晒银子,和珅被穷亲戚投靠

    和珅虽然在影视剧的形象中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历史上的和珅也确实是一个大贪官,但是同时和珅也十分地懂得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地深得乾隆的喜爱。他的贪得无厌和他的出身是有很大关系的。从小的和珅就生在一个十分困苦的家庭,少年时期历经困苦的他,对于金钱是十分地重视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身居高

  • 清朝官员写了本书,在国内被抵制批评,却被洋人刻上华盛顿纪念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盛顿纪念碑超清图片,清朝大臣书籍一览表,清朝华盛顿碑文

    在为了纪念美国首位总统乔治·华盛顿而特意建造的华盛顿纪念碑上,镶嵌了188块纪念石,其中还有一块刻有中文的纪念石:“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这段碑文,其实是来自我国清朝晚期的一部地理著作《瀛寰志略》的文

  • 年羹尧的一线生机,全毁在这个人手中,雍正的为君之道真是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年羹尧为啥宁死不向雍正低头,雍正怎么评价年羹尧的,雍正分析年羹尧

    年羹尧属于镶黄旗汉军,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被康熙帝重用,四十八年出任四川巡抚。雍正登基之后,年羹尧凭借拥护,平叛两大功劳威震朝野。史学界一直有一种看法,年羹尧借助储君之争,牵制住了远在西北的允禵,雍正继位之后,又是年羹尧肃清青海派军,控制住西北、西南的政局,这对雍正来说,及其的重要。单从功绩上来看

  • 清朝时期,皇室女性犯罪,朝廷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到底对女性有多狠,清朝皇族犯罪由谁审理,清朝皇室后期有多惨

    说起这个,我们先从清朝皇室女性,都包括哪些,还有他们的来源说起。我们就以爱新觉罗已婚女子为例子:第一个来源,那就是满蒙联姻满蒙联姻指的是那些蒙古女子,并不是通过选秀的方式,嫁入皇宫的女子。清朝前期,这些女子占据皇宫的大多数。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开始,很多的蒙古女子,成为大清的妃子。尤其是皇太极,为了加

  • 曾国藩之弟,攻破天京,侵吞天平天国金库,“获资千万”是否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攻克天京后续,曾国藩太平天国金库,曾国藩纵容其弟洗劫天京财富

    1864年7月,太平天国都城天京被清军攻破,大清将领,曾国藩之弟曾国荃,也受到朝廷的嘉奖。然而,有扯出另一个千古谜团——太平天国财产哪里去了?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太平天国的财产,全部都被曾国荃给私吞了。因此各个史料之中,都记载曾国荃打下天京之后“获资数千万”之言。是李伯元的《南亭笔记》中这样记载: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