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自缢殉国,生前也没有修建陵寝,死后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中?

崇祯自缢殉国,生前也没有修建陵寝,死后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51 更新时间:2024/1/15 13:07:06

“开局一个碗,结束一根绳”,是人们对明朝的开局和结束的概括。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身世还是非常的悲惨的。不仅当过和尚撞过钟,最落魄的时候还当过乞丐要过饭。正是因为朱元璋有着这样的经历,所以人们才会说明朝时开局时一个碗换来的。

到了明朝末期,李自成入关,大明朝岌岌可危。再无力抵抗李自成和其他起义军的攻击下,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这也就是人们说的“结束一根绳”的由来。不管是一个碗,还是一根绳,大明王朝最后都逃不过灭亡的规律。作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用自己的死捍卫了明朝最后的尊严。但是,自缢后的崇祯皇帝生前并没有陵墓,那又是谁把他葬在十三陵的呢?

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崇祯皇帝在登上皇位的时候,明朝就已经是一副破败不堪的的样子了。那么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不管是哪个朝代,只要是提到其灭亡的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问题,明朝也不例外。而造成经济出现漏洞的事件其一就是土地兼并问题泛滥。

明朝后期的很多土地都被权贵兼并霸占,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农民无田可耕。而得到大量田地的权贵们,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逃避土地税。这样一来,国家的税收减少了,国库自然就空虚了。

为了充实国库,国家就开始各种压榨百姓,没有田地可种的农民在这种压迫下,纷纷揭竿起义。所以,土地兼并让阶级矛盾陷入了死循环中,这两者的矛盾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国家的经济实力便无从说起。

除了内忧,明朝还面临着严重的外患。当时的蒙古族和女真族经常对明朝实施侵扰,明朝面对这种挑衅,从来都是正面迎战。长年累月的四处征战,让大明王朝疲惫不堪,国库更是一度拨不出军费来。而朝廷的众多花销中,军费时最高的,如果当时的明朝能够求和一下,估计也不会把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界,兴许还会有回转的余地。

以上这些都是崇祯在位时要面临的棘手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本身,都不是崇祯带来的。而是崇祯上上一任皇帝给他留下的难题。崇祯上上一任的皇帝就是他的爷爷明神宗。明神宗十岁继位,虽然弱小无知,但是他的父亲却给他留下了 “三大护法”,分别是高巩、张居正和高仪。只不过明神宗独爱张居正。在明神宗和张居正愉快的合作下,明朝的经济迅增长,国库也是日渐充盈。

此时各种外邦也开始叨扰明朝边界。于是明神宗四处征战,花费了大量的军饷。虽然仗都打赢了,但是国库也见底儿了。换做正常的君主,看见家产都快败完了,肯定是想出一堆的政策来充实国库。

但是,明神宗却反其道而行,打完仗之后就开始摆烂。日日躲在后宫喝酒享乐,这一潇洒就过去了二十年,一个皇帝二十年不理朝政,不管国家的死活,即便是崇祯有回天之力,也救不了爷爷留下来的烂摊子。

以上这些都是明朝走衰败的人为原因,还算是可逆的。但是遇上不可逆的自然灾害,神仙也帮不了。明朝当时处于全球降温的自然灾害之中。

气温下降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粮食的大面积减产,以及各种疾病的流行。这对于当时的明朝来说,无疑是学上加霜。种种的衰败迹象对明朝来说都是压死骆驼的稻草,但是对于反抗者来说,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绝佳时机。

李自成攻破京城 崇祯自缢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此时的崇祯知道明朝的江山已经守不住了,但是国家及自己最后的尊严还是要有的。为了不让李自成屠杀及羞辱自己的后宫,他命令皇后及众多妃嫔选择自杀。并且要亲手杀死自己的两个女儿,其中昭仁公主被杀,长平公主因用手挡住了崇真的剑,从而失去了一条手臂,幸存了下来。而崇祯的三个儿子则被太监带出宫去,幸免遇难,崇祯则选择了自缢于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

崇祯时期的明朝,经济实力已经差到了历史最低点,用穷困潦倒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这个原因,崇祯生前就没有为自己修建陵墓。既然没有陵墓,那么是谁把他埋葬在十三陵的呢?答案可能让人们意想不到,埋葬崇祯皇帝的不是别人,正是攻破北京城的李自成。

李自成在打进明朝宫殿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崇祯,于是便派人寻找,最后在煤山发现了吊死的崇祯。被发现之时的崇祯已经没有了天子的模样,头发披散,衣服上也是沾满着泥浆,尸体悬挂在树上。一朝天子,最后却落得如此的一个结果,实在是让人觉得唏嘘。

也许是被崇祯皇帝的行为所折服,也许是出于同情,不管是哪一种,李自成都没有对崇真的尸首放任不管,而是把他好生安葬了。

不过,迫于此时明朝的经济状况,想要大修土木为崇祯修建陵墓是不可能的了。所以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崇祯皇帝及皇后全都安葬在田贵妃的陵墓里。因为田贵妃是崇祯生前最宠爱的一个妃子,所以把崇祯和田贵妃葬在一起,也算是对他的一种尊重吧。后来经历清朝的一番整修,将他的陵墓命名为思陵。

一代君王最后竟然落得没有归处,想必这是崇祯在位时也没有想到的。其实,崇祯算是一位很合格的皇帝了。他上位之初便铲出了宦官集团,还派出军队抵抗金人的侵略。同时在政事上也是勤勤恳恳,生活中更是处处透露着朴素。但是,即使崇祯用尽所有的才能,也难以改变明朝的命运。

总结

虽然明朝灭亡了,但是崇祯帝的骨气却让后人看到了作为帝王的应有的血性。就连康熙皇帝也是对崇祯有着颇高的评价。所以不管是皇帝还是平民百姓,都要做到有傲骨,无傲气,这样才能被其他人所尊重,仰慕。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宋朝败给西夏最窝囊的一次,从此之后,大宋朝更是受尽了屈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朝对西夏的战争,宋朝为什么打西夏,宋朝抗西夏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期间,随着宋夏之战进行到白热化,关于宋军主将韩琦与范仲淹的童谣传遍了大江南北,宋军在西夏战场上高歌猛进,得胜的消息不断传回朝廷。面对来势汹汹的宋军,李元昊焦头烂额,不得不采取假和议的方式向宋军示弱。然而,韩、范二人面对和议的态度却截然相反

  • 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名字,沈万三说了3个字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猪蹄叫啥视频,朱元璋试探沈万三,朱元璋第一次见沈万三

    沈万三,元末明初的首富,听说他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宝物,不管发什么东西进去,都会变成珍宝。当时的明朝,连年灾荒,资金不足。所以朱元璋向当地的富商募资,调整生产力。因为重农抑商政府,导致商人地位极其低下。沈万三为了提高商人的地位拿出了一大笔钱讨好朱元璋。朱元璋由贫民出生,常年被地主阶段压迫,对商人带有偏见

  • 朱元璋最善待百姓,为何后世却成了暴君模样,到底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是个暴君为何如此受推崇,朱元璋是怎样的暴君,朱元璋最痛恨哪些人

    朱元璋的善待百姓措施,主要有三点:1)法令的严苛朱元璋有鉴于元朝官员贪腐造成的严重后果,制定了封建社会史上最为严苛的法律《大诰》——“凡贪墨六十两者,一律杀无赦”“剥皮实草,鞭杀”。大诰而对盗匪流寇,抢劫者亦是严厉惩处。《大明律》中“凡窃盗已而不得财,笞五十,免刺”“三犯者绞。以曾经刺字为坐”。“凡

  • 朱元璋曾留下一支神秘军队,朱允炆为何到兵败也没能用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允炆的意思,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什么锦囊妙计,朱元璋没有留一个武将给朱允炆吗

    而身为爷爷的朱元璋知道自己死后,可能会有人造反,图谋不轨,所以就给自己的孙子留了一支王牌军队,来保证朱允炆的安全和政权稳定,可最后朱允炆到兵败,也没能用上这支军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好好的说说。1、“靖难之役”发生的原因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制,说白了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才有资格当皇太

  • 宋江被杀时,好兄弟呼延灼为啥不愿救其一命?他俩原来有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江收服呼延灼,宋江被毒死后为什么没人报仇,宋江被杀死为什么不帮他报仇

    他们就是宋江和呼延灼,一提起宋江,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曾经他怒斩阎婆惜后被朝廷判成了死罪,不过幸得梁山兄弟搭救他一命,随后宋江来到了梁山,最后成为了梁山的第一把手。不过宋江心中是一直希望被朝廷招安的,这也让梁山的命运走向了死亡。因为听到宋江有招安之意的时候,梁山的兄弟们是极其反对的。而且结局证明,宋

  • 蒙古和金国大战20多年,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蒙古与金朝的关系,为何南宋和蒙古联合灭金,蒙古为什么要连宋灭金

    纵观蒙古帝国崛起的过程,金国是蒙古人称霸天下的道路上最强大的敌人。在蒙金战争的中后期,金军曾多次在野战中击败蒙古军,尤其是在金国迁都到开封之后,金宣宗和金哀宗在陕西、河南、山东一带组建了“关中-黄河”防线,屡次挫败蒙古军的入侵,就连蒙古大汗窝阔台亲征也以惨败告终。最后不得已之下,窝阔台命令托雷借道南

  • 荆轲献给秦王的究竟是什么地图?自然是督亢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荆轲献给秦王的督亢图是什么,荆轲刺秦王地图,荆轲刺秦王里督亢指哪里

    《史记·燕召公世家》: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於秦,因袭刺秦王。《战国策·燕策三》: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秦国横扫天下的时候,处于危机当中的燕国,想着派人其行刺秦王,而想要得到秦王召见,燕国用樊於期的人头,还有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作为诱饵。[var1]督亢是

  • 孔子如此厉害,为什么在当时的社会不得重用?原因有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为什么不受国君重用,孔子一生有没有受过重用,孔子为何始终不被重用

    今天,我们说到的这位,就是闻名全世界的孔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var1]孔子,我们称其为春秋末期著名的“平民”思想家、教育家。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

  • 为什么说夏朝是一定存在的?战国一本史书明确记载夏朝共470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朝全部历史,夏朝国君及详细资料,夏朝开始的历史讲解

    [var1]大禹画像首先,中国有比较完善系统的夏朝历史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系统的的史书,如《尚书》、《国语》、《春秋》、《竹书纪年》等,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写下了《史记》。《史记》分别有《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纪》来记载三代的历史,而且王位世系记载十分的清晰。

  • 老子是哪国的人?司马迁错误地记载成了楚国人,误导了不少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迁对老子的描述,司马迁谈老子寿命,老子与司马迁相差多少年

    [var1]地图册中的诸子分部:老子的地点在荆州《史记》中的苦县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在春秋时期属于陈国。陈国是在公元前478年被楚国所灭,而老子的生存年代大约就是陈国的末期,大约是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总体而言,老子是陈国人。我们不能因为后来楚国灭了陈国,就说老子是楚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