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曾留下一支神秘军队,朱允炆为何到兵败也没能用上?

朱元璋曾留下一支神秘军队,朱允炆为何到兵败也没能用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813 更新时间:2024/1/17 18:34:37

而身为爷爷的朱元璋知道自己死后,可能会有人造反,图谋不轨,所以就给自己的孙子留了一支王牌军队,来保证朱允炆的安全和政权稳定,可最后朱允炆到兵败,也没能用上这支军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好好的说说。

1、“靖难之役”发生的原因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嫡长子继承制,说白了就是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才有资格当皇太子,朱元璋当时立的皇太子是朱标。可最后白发人送黑发人,朱标命太短,先走了一步,三十多岁就死了,朱元璋真的是悲痛万分,毕竟这个儿子是朱元璋特别喜欢的,在朱元璋还在打天下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他了,能力和经验也是十分丰富的。朱标死后,朱元璋的二儿子、三儿子也相继离世,于是朱元璋处于对朱标的喜欢,就立了他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子。这使得本来按照顺序应该是属于朱棣的皇位没了,朱棣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况且朱棣文韬武略、战功赫赫、资历以及各方面都是要优于皇太孙朱允炆的。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成为了建文帝。朱允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和父亲一样性情宽厚,但也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当他当上皇位的时候,外边的藩王已经非常严重了,很多藩王都手握重兵,而这其中尤其是燕王朱棣的最为有实力。所以削藩是建文帝一上台就想做的事情。

朱允炆上台后,先后削掉了周王朱橚,之后就是削掉了齐王、湘王、代王三位的藩位。这一系列的做法彻底激化了藩王和朝廷的关系,各地藩王开始跟朝廷决裂,此时的燕王朱棣就成了众藩之首。

2、“靖难之役”发生的借口

朱元璋在位时曾规定,如果有权臣篡权某位,各地藩王可以来朝廷擒拿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正是这样的借口,朱棣起兵造反的时候就是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和借口开始起兵。这其中的“靖”就是平息、扫除的意思“靖难”代表平定祸乱、扫除奸臣。这些都只是朱棣造反,想夺取皇位的借口。

3、朱元璋留下的王牌军队

作为爷爷的朱元璋是非常聪明和用心的,早就想到自己死后可能有造反的事情发生,为了预防这样的事情,就为孙子留下了一支神秘的军队,这些人能帮助朱允炆翻盘、稳固起统治。这支神秘的军队就是镇守云南的30万沐家军。为何沐家军成为了可以倚重的军队,主要是因为沐家军的首领沐英是个孤儿,后被朱元璋收养了,成了义子,从小跟着朱元璋读书写字,还教他带兵打仗。

建国后沐英就被调往云南,镇守边疆了,而且沐英跟朱标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好,所以他可以救驾京城的危难,那说了这么多为何朱允炆就没有动用这支王牌军队呢?

一是朱允炆错判了形势,觉得没必要动用沐家军。从实力上来看,朱棣是完全没有能力打败朱允炆的,朱棣是地方的政权,即使手上有了10万大军,也不是中央的对手。因此朱允炆占据着优势,认为燕王是以卵击石,不会真的能攻陷京城,而就没有调动沐家军。

二是当时盲目的相信了李景隆,就没有调动远在云南的军队。朱允炆因为是亲戚的关系,就相信了没有才能而又不忠诚的李景隆。在朱棣攻打南京的时候,本来是可以死守一段时间的,但李景隆却打开了城门,放燕王军队进来了,这使得朱允炆反败为胜彻底无望了。

三是朱元璋的遗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不要调动云南的军队,因为他们是镇守边疆的,一旦边疆出事,政权就不稳定了,到时候就真的成了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也成了朱允炆不会轻易调动这支军队的原因。

四是云南离京城太过于遥远,通信也不便,当朱棣打到南京的时候,南京的快速沦陷,知道事态非常严重的朱允炆想调用云南的王牌军队时,也来不及了,根本没有调兵的机会了。

总之朱允炆是有很多机会胜利的,但无奈浪费大好时机,加上年轻经验不足,最终失去了江山。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宋江被杀时,好兄弟呼延灼为啥不愿救其一命?他俩原来有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江收服呼延灼,宋江被毒死后为什么没人报仇,宋江被杀死为什么不帮他报仇

    他们就是宋江和呼延灼,一提起宋江,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曾经他怒斩阎婆惜后被朝廷判成了死罪,不过幸得梁山兄弟搭救他一命,随后宋江来到了梁山,最后成为了梁山的第一把手。不过宋江心中是一直希望被朝廷招安的,这也让梁山的命运走向了死亡。因为听到宋江有招安之意的时候,梁山的兄弟们是极其反对的。而且结局证明,宋

  • 蒙古和金国大战20多年,金朝灭亡时到底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蒙古与金朝的关系,为何南宋和蒙古联合灭金,蒙古为什么要连宋灭金

    纵观蒙古帝国崛起的过程,金国是蒙古人称霸天下的道路上最强大的敌人。在蒙金战争的中后期,金军曾多次在野战中击败蒙古军,尤其是在金国迁都到开封之后,金宣宗和金哀宗在陕西、河南、山东一带组建了“关中-黄河”防线,屡次挫败蒙古军的入侵,就连蒙古大汗窝阔台亲征也以惨败告终。最后不得已之下,窝阔台命令托雷借道南

  • 荆轲献给秦王的究竟是什么地图?自然是督亢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荆轲献给秦王的督亢图是什么,荆轲刺秦王地图,荆轲刺秦王里督亢指哪里

    《史记·燕召公世家》: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地图於秦,因袭刺秦王。《战国策·燕策三》: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秦国横扫天下的时候,处于危机当中的燕国,想着派人其行刺秦王,而想要得到秦王召见,燕国用樊於期的人头,还有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作为诱饵。[var1]督亢是

  • 孔子如此厉害,为什么在当时的社会不得重用?原因有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孔子为什么不受国君重用,孔子一生有没有受过重用,孔子为何始终不被重用

    今天,我们说到的这位,就是闻名全世界的孔圣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var1]孔子,我们称其为春秋末期著名的“平民”思想家、教育家。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

  • 为什么说夏朝是一定存在的?战国一本史书明确记载夏朝共470年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夏朝全部历史,夏朝国君及详细资料,夏朝开始的历史讲解

    [var1]大禹画像首先,中国有比较完善系统的夏朝历史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开始出现了系统的的史书,如《尚书》、《国语》、《春秋》、《竹书纪年》等,到了西汉,司马迁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写下了《史记》。《史记》分别有《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纪》来记载三代的历史,而且王位世系记载十分的清晰。

  • 老子是哪国的人?司马迁错误地记载成了楚国人,误导了不少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迁对老子的描述,司马迁谈老子寿命,老子与司马迁相差多少年

    [var1]地图册中的诸子分部:老子的地点在荆州《史记》中的苦县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在春秋时期属于陈国。陈国是在公元前478年被楚国所灭,而老子的生存年代大约就是陈国的末期,大约是前571年-约公元前471年。总体而言,老子是陈国人。我们不能因为后来楚国灭了陈国,就说老子是楚国人。

  • 孔子生气时无意说句“脏话”,流传两千多年,现成“老师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的十句脏话,孔子无意间说的脏话至今流传,孔子年轻时说了句脏话

    [var1] 而且孔子的学说体系涉及范围相当广泛,他的弟子对思想的解释不尽相同,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儒家八派,儒家八派又不断的分化……秦国大一统后重视法家,儒家学说走向凋零。 汉、唐、宋、明、清都是儒学一个发展期,不同的时期儒学都有新的观点推出,到清末时期,封建礼教已经极为腐朽,因此清末民国的一些进步

  • 逃亡十几年的晋文公,靠着什么成就了一代霸业?这一点必不可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晋文公简介,历史对晋文公评价,晋文公为什么能成为霸业

    [var1]春秋时期,称霸的霸主很多,其中的五霸,就是具有很强代表性又被高度认可的五个国家。有人说这五霸是:齐,宋,晋,秦,楚;也有人说这五霸是:齐,吴,越,秦,楚,除去了宋和秦,加上了吴和越。由此可见,在春秋时期,实力强大足以威慑称霸的霸主确实不少。这些霸主则分别在北部、中部、南部雄踞一方。然而,

  • 商鞅变法有一条内容:父子兄弟禁止同居,理解后才知道商鞅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商鞅变法细节,商鞅主要是怎么变法的,商鞅的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商鞅的变法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被废黜,还能一直延续下来,已经深入到了封建政权的骨子里,这样的变法确实是值得称赞。然而后世对于商鞅变法,也存在着一些质疑,比如他变法里面的一些内容,在现代人看来还是有些理解不了的,像商鞅在变法之后,就规定了,一家里面父子兄弟是不能在一起居住的。商鞅的这个理念

  • 还记得统一十六国的鲜卑族吗?他们的后代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鲜卑族分布图,历史上的鲜卑族到哪去了,鲜卑族有几个部落

    鲜卑族两晋时期建立了代国、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燕、南凉、西秦等政权,后来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在439年统一了北方。北魏灭亡之后,又出现了高氏(东魏—北齐)和宇文氏(西魏—北周)两大王朝。鲜卑族在北方的统治大约有150年。不过,目前中国的56个民族中却没有鲜卑族,那么鲜卑族都去哪里了呢?[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