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三国时期,选人用人,用的就是“察举制”。所谓的“察”就是考察和选拔,而“举”就是举荐和推荐。总之,要想走上仕途,必须有人推荐。
刘备这种出身低微的落魄皇族,已经沦落到去卖草鞋了,当然就没人举荐。但像曹操这种官宦之后,却是有机会的。他在走上职场以前,就去找过几个名士,争取他们的好评,以便早日当官。
翻开《三国演义》第一回,书中是这么说的:
时人有桥玄者,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当时,曹操的父亲曹嵩,官至大司农,掌管国家财务,位高权重。为了儿子的前途,他带着曹操去找天下名士桥玄。桥玄跟曹嵩是同事兼好友,见了曹嵩带着儿子来了,知道来意之后,当然就要夸几句了。
曹操个子矮,长得丑,但气质很不寻常,于是,桥玄就说出了上面那番话。后来有人认为,桥玄作为国家重臣、天下名士,是不可能公开说出“天下将乱”这种大逆不道的话的。
但是,这并非桥玄唯一一次对曹操作出评价。后来,随着交往加深,桥玄愈发信任曹操,甚至还说出了要将妻子儿女托付给曹操照顾的话。
不过,一位天下名士给曹操“背书”,好像还显不够。桥玄又介绍曹操,去结交当时更牛的一位人物——许劭。
许劭,字子将,他不仅是天下名士,而且还特别清高。不同于桥玄在朝中为官,许劭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节,始终不肯出来做官。而他最为擅长的本事,就是品评人物。
许劭有个爱好,那就是组织了一帮跟自己差不多的名士,每月初一在一起品评天下人物,后来他们影响力越来越大,被人称为是“月旦评”。
许劭本人的名节甚高,“月旦评”的公正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慢慢的,竟然成为了朝廷信赖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在“月旦评”上被许劭们猛夸一顿的人,都会获得朝廷的赏识和提拔。
因此,曹操要想得到朝廷的认可,找许劭给他一个好评就对了。
但是,尽管曹操有桥玄的“介绍信”,许劭还是有点讨厌他:首先,曹操颜值不高,很难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其次,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为当时的士人所不齿。而且,曹嵩的大司农,也是花钱从皇帝那里买来的,这更让许劭这种清流看不起。再次,曹操平时表现不佳,《三国演义》里也说,他“好游猎,喜歌舞”、“游荡无度”。这种表现,许劭怕是也早有耳闻。
在这种情况下,就让许劭很为难了:不评价或评价得差吧,肯定会得罪老友桥玄;如果评价得好,则肯定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许劭这种带搭不理的态度,让曹操很不满意:“先生,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啊?”许劭的脑袋高速旋转,终于挤出了一句话:“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三国演义》里说,操闻之大喜。被人称之为“奸雄”,竟然会大喜,曹操是真的奸雄了。
其实,许劭的这句话,是暗藏玄机的。首先,当时已经是汉末乱世了,“治世”是根本不存在的,许劭的前半句话,根本就是废话,所以,曹操也就不可能是个“能臣”。
而因为当时已经是“乱世”了,许劭的态度就比较明显了,他的下半句话才是真的:曹操就是个奸雄。
不过,虽然听起来像骂人,但许劭的这句话还是流传千古,成为一句名言了。而曹操也在之后被“举孝廉”,被朝廷任命为洛阳北部尉,顺利当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