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拔剑欲杀魏延,被诸葛亮止住,说道:这是司马懿来刺探我是否已死,你可以领兵去打退,司马懿就不敢再来犯了。魏延于是领兵,追赶夏侯霸,延奋赶二十余里方回!《三国演义》里只有这一句描写,但从这一句里,也能看出很多事情来。其中一个字是“奋”,勤奋,威奋,魏延在追赶夏侯霸的时候,心里想的没有太多,只是想把他追赶的远一些,让他离自己的丞相远一点,丞相已病重,希望夏侯霸不要再打扰到丞相。二十里,相当于现在的十公里地,骑自行车要接近一个小时,骑马只能更慢,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魏延心里没有想的太多,只是想把夏侯霸赶得远一点。但他永远不知道,他心系的丞相,在他赶跑夏侯霸的这段时间,究竟吩咐了些什么!
诸葛亮爱好锦囊,这次也留下了一个锦囊.“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便浑然而倒。
于是,大军都随杨仪慢慢推却,魏延感到很生气,每天走很多的路,赶在杨仪的大军前面,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了阁道。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到成都,对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到底是谁想造反,董允和蒋琬两个人,都担保杨仪怀疑魏延。
魏延先占据了南谷口,带领军队攻击杨仪的大军,杨仪命令王平在前抵御魏延。王平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安敢如此!?”大军知道错在魏延,不听魏延命令,都鸟兽散了。只有魏延与其儿子数人逃亡,逃到汉中。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并且斩了他,将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不过据裴注所记,受诸葛亮托付兵权的是魏延,杨仪因怕魏延趁机相害,所以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并发兵攻之,然而被诬陷的魏延深恐与战则清白难雪,所以只逃不战,最后终于被追杀。裴松之认为此说法是在曹魏的传言,相比之下,蜀汉陈寿的《三国志》更为可信。
但无论事实究竟是怎样,魏延当初追随刘备时,心里想的依旧是皇叔仁义,追赶夏侯霸时,想的是怕夏侯霸打扰到他的丞相,千年过后,功过是否,留给后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