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初三杰"个个立下了不世之功,为何刘邦却只杀了韩信?

"汉初三杰"个个立下了不世之功,为何刘邦却只杀了韩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82 更新时间:2024/1/23 5:10:27

公元前257年出生,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二人都是沛县人。最开始,萧何对刘邦的评价并不高,当时刘邦只是个小亭长,又整天游手好闲,结交兄弟,遭家人唾弃。但刘邦也是个有心机的人,一心想结交萧何,因此两人在刘邦举大旗前,关系一直比较融洽。随后,群雄并起,天下纷争,刘邦也加入起义大军,成为沛县的领袖。

尽管萧何不会打仗,但是他能够组织后勤,能够管理后方。有了萧何的帮助,刘邦军需充裕,即使多次失败,仍能东山再起。刘邦把萧何放在了开国功臣的首位,并安排萧何成为汉朝的第一位宰相。然而,大家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对于韩信,萧何可谓有感而发,即使自己心胸坦荡,也难以抵挡旁人的怀疑。

由于参与谋反,韩信最终还是没能幸免。萧何知道刘邦也越来越怀疑自己,知道危险已经迫在眉睫。就这样,萧何想出了一个办法来打消刘邦的疑虑。《史记·萧相国世家第二十四》记载:“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数千万。相国拜见。于是,他又笑了笑,说:“相国是利民的,”民所上书都是与相的,他说:“君自谢民。”

萧何自毁自己的清誉,总算是打消了刘邦的顾虑。对萧何欺压百姓的行为,刘邦不是过于责罚,而是发自内心的。刘邦的举动萧何自然明白。而萧何又不像韩信那样,在军中声名显赫,于是便放下了芥蒂,萧何也因此而成。

张良

若以萧何为后知后觉,韩信事件之后才渐渐醒悟,开始筹划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张良就是远见卓识了。然而,与韩信和萧何相比,张良的确更具传奇色彩。当项羽大举出征时,张良显示出了激流勇退的大智慧。对刘邦的赏赐,张良只选了一小块地作封地。可以说,不贪也不争,一心一意研究黄老之学。因为张良的这一选择,汉朝开国以来的几次风波都可以独善其身。

事实上,与张良和萧何相比,韩信显然是个傲慢自大的人。这一年,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对峙,韩信率领大军北上攻打魏赵齐。那时,有人劝韩信要自立,但想到刘邦最大的恩情,韩信便选择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可以说,韩信对汉朝是半信半疑,这种情况想不骄傲都难。遗憾的是,韩信不懂封建帝王的心意。

世界已经到了尽头,韩信这种人的存在一方面不断提醒刘邦,天下一半的功劳都是韩信的,另一方面,刘邦又担心韩信的兵强马壮,如果不怀好意,也不好对付。这样在这种双向猜疑下,韩信却不懂明哲保身,最后只能是不能善终,现实如此残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时期蜀国后期,当时蜀国面对庞会和邓艾的攻打为什么无力回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邓艾怎么灭蜀国的,邓艾为什么要起兵偷袭蜀国,邓艾把蜀国百姓全杀了吗

    当时蜀国正值危难时期,在外作战的将领都希望刘禅能够坚持信仰鼓动军心,而当时刘婵政局杂乱,宦官黄浩独揽政权干涉内政,百官素手无策,造成这种格局有三个原因。 当时为什么刘婵会让一个宦官干涉朝政疏远诸葛亮临终托付之将姜维呢,其实刘婵不傻,很聪明当时刘备死前把大事全部委托给诸葛亮,当时诸葛亮的光芒远超过刘禅

  • 数来数去诸葛亮只欣赏这6人,五虎将中有2人,关羽张飞上不了榜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诸葛亮五虎上将谁的武力最高,五虎将谁和诸葛亮关系最好

    即使像关羽、张飞、魏延这样的大将,在卧龙先生的眼里也不算可造之材,基本上也不太待见他们。仔细扒一扒《三国演义》的话,你可以发现:数来数去诸葛亮仅真正欣赏6个人,从言谈举止里就可看出对他们其实非常器重。 荆州马家有5兄弟,其中的白眉马良最为有名,而他的小兄弟马谡也非常聪明。诸葛亮非常喜欢这个马谡,曾

  • 汉武帝到底是为了什么娶的陈阿娇,她的下场只怪君王太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阿娇与汉武帝哪年认识的,汉武帝为什么要囚禁陈阿娇,汉武帝怎么葬陈阿娇的

    而阿娇是可能是真爱汉武帝的,不然以她从小的生活环境和她母亲的手腕能力,就算自己没有儿子也可以像刘太后那样借腹生子来巩固荣耀地位。她不肯让别的女人亲近自己的爱人是真爱皇帝的表现。她高贵的出身使她有一种谜一样的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同时拥有天下最好的东西,所以她有了后位还想要爱情和尊重,可惜真的是你越在乎什

  • 帮曹操击败吕布孙权的奇才,生病却不听华佗嘱咐,呕虫数升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权打败曹操的典故,孙权对曹操所施最隐蔽阴险一计,孙权夏侯惇华佗

    如果我们看史书比较多的话,就能够发现其实很多的历史人物,虽然生平事迹并不相同,但是记录其小时候的语言却基本是相近的,提到帝王就是“太祖生时,天现异象,其母夜梦苍龙入腹,俄而红光满室”之类,提到名臣就是“生而异,少好读书,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陈登作为一代名臣,他小时候基本差不多,生下来就显得非

  • 小兵抢到项羽一条腿,获封侯爵,后人显赫千年,成为中国第六大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小兵割掉项羽,小兵砍掉项羽一条腿,项羽家族为何人才辈出

    杨喜的父亲名为杨硕,在战国末期隐居山中研究天文知识,秦始皇登基称帝以后,曾经五次征召杨硕去往秦朝做官,但是杨硕都拒绝了,他甘当隐士的生活。不过作为儿子的杨喜,却无法像父亲那样忍受深山中的寂寞,于是杨喜离开了深山参加了军队成为了一名小兵。 秦朝末年是一个彻底的乱世,诸侯们如雨后春笋般破竹而出,又在

  • 姜维离世83年后,一封23字密信在四川被发现,揭开了蜀汉一大疑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维死后83年一封23字的密信,姜维死后留下的一封密信,姜维死后蜀国支撑了多少年

    蜀汉后期固然有着“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萧瑟悲凉,但是在高级战力方面并不逊色,在诸葛亮于234去世以后,他精心培养起来的弟子姜维继承了他在蜀汉的地位,成为了掌管军事的大将军,多次主持北伐但并未获得太大的功绩,去世以后也是毁誉参半,可以说这是一个身上有着诸多疑云的人物。 姜维出生于202年的天

  • 春秋:为什么有一句俗语叫“抱孙不抱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舍子抱孙埋葬法,春秋最著名的十句话,抱孙不抱子是什么意思

    在我国古代的风俗中有一个习惯叫“抱孙不抱子”,也就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不会对于儿子杨过特别亲近,但一般都会宠爱孙子,也就是隔辈亲。这好像也符合我们的直觉,按我们的文化传统就应该是严父慈母,父亲就应该是一个十分严厉的形象。但这也只是一个十分片面的理解,实际上“抱孙不抱子”的规则出自我们悠久的礼制文化。《礼

  • 我国的端午节纪念屈原,韩国的纪念谁?端午节为何会被韩国申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中国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天中节等。在农历5月5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var1]端午节的来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来源于自然天象崇拜。我们号称龙的传人,古人很崇拜龙,经常举行祭祀龙的

  • 诸葛亮死时留下一锦囊,可惜刘禅没理解,2000年后人们才恍然大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死讯传来刘禅哭了,诸葛亮死前刘禅说了啥,诸葛亮临终前给刘禅留下六个字

    “细节决定成败,万事万物都是有理有据的。”正是如此,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发生过很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之间都是有很多千丝万缕的联系的,结合历史和古代的发生过的很多事情来看,其实有些事情如果发生细微的改变,或许就大有不同。而在我国历史之中,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其实也是有很多相似的例子,而这些例子想在回顾起来

  • 古代七位“枪出如龙”的猛将,罗成上榜,赵云仅排第三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罗成赵云谁厉害,三国绝世猛将赵云,唐初第一猛将罗成

    罗成,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是隋唐第七条好汉,原型是隋唐猛将罗士信。隋唐猛将所用的兵器一般都比较罕见,用枪的高手并不多。罗成的枪法是家传“罗家枪”,跟他爹学的。罗成的武功是一道鲜明的分水岭,往上都打不赢,往下能够碾压。元霸呢,一锤就把罗成给打翻了!罗成这个人呢,典型的年少轻狂,我命由我不由天。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