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韦昌辉在天京事变中杀了多少人?他为什么会被诛杀?

韦昌辉在天京事变中杀了多少人?他为什么会被诛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406 更新时间:2023/12/8 13:59:18

韦昌辉是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之一,他主要负责协助东王杨秀清打理内政,但由于杨秀清跋扈专权,导致韦昌辉对其十分憎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爆发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为后世的我们描述了一段极其悲壮的历史。在这场运动维系的14年时间中,太平军先后转战当时16个省份,在这期间攻克了大大小小600余座城镇。声势最为浩大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一度染指当时清朝200年的都城燕京。但即便如此,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也没能逃过传统农民运动的局限性。正当太平军的西征,接连取得胜利的时候,一场内部的风暴则席卷而来。

这场风暴便是历史上的“天京事变”,在这场内乱中,昔日曾并肩作战的诸王,则展开了你死我活的互相残杀。在这场变乱中曾权倾朝野的东王杨秀清,以及自己东殿手下的将士,悉数被屠戮殆尽。而进行这场疯狂屠戮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此前一直对其毕恭毕敬的北王韦昌辉。而这场内讧的最终结果是,韦昌辉因为杀戮过重的原因,最终韦昌辉也遭到了应有的报应,以至于在天京城中的韦昌辉一度到了人人得以诛之的地步。那么,如果韦昌辉不牵连过多的话,只诛杨秀清一人,他能否在这场内讧中保命?

首先,如果我们将视角放大的话,便能发现,这场内讧的最大受益者,不是别人,正是洪秀全。他假借韦昌辉之手,铲除了杨秀清,此后又诛灭了韦昌辉。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杨秀清死后,洪秀全又为其迅速沉冤昭雪上,便能看出端倪来。这个沉冤昭雪的做法,一来则将自己同这场内讧明显的划清了界限,二来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间甩给了韦昌辉。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能发现,这场内讧实际上是洪秀全收回权力的一个过程。

同时,我们回顾这场内讧的始末时,从韦昌辉的所作所为上,也能看出端倪。现存史料中,对于韦昌辉是否奉洪秀全密诏,诛灭杨秀清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是,根据后面的史实我们可以确定的是,韦昌辉没有蠢到私自率领军队回天京诛灭杨秀清。同时,在“天京事变”的最后阶段,韦昌辉率军攻打天王府上,我们就能判断,韦昌辉明显是狗急跳墙。所以,即便韦昌辉不牵连过多的话,只诛杀杨秀清一个人,那么等待着他的也必然是洪秀全对密诏的不承认。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能发现,即便韦昌辉不滥杀无辜的话,等待着他的无疑是两种结局。一个是石达开那样的结局,被洪秀全牢牢控制在城中,即为“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使出”的结局,而另一个则是,洪秀全以变乱的名义,将韦昌辉的势力一道消灭。当然,相对于石达开那样的可能,韦昌辉很有可能是第二种结局。这是因为,在这场内讧中,洪秀全若想要完全同杨秀清被杀撇开关系的话,那么韦昌辉必然是这中间的一个牺牲品。

同理,杨秀清在被韦昌辉剪除后,则必然会形成韦昌辉一家势力独大的情况,这样的情况,洪秀全是百分百不能接受的。因为,作为这场内讧的始作俑者,洪秀全的目的就是铲除皇权面前的障碍。当杨秀清被铲除后,洪秀全自然也不会留着韦昌辉北殿势力的崛起。这样的情况下,韦昌辉多半也是在劫难逃。

历史上“天京事变”中的韦昌辉,可以说完全成为了洪秀全的牺牲品。或许,韦昌辉如果不过于滥杀的话,估计也难逃洪秀全的制裁。最终,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还是没能逃过传统农民运动的局限性。

更多文章

  • 司马迁替李陵求情,为什么反而害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替李陵求情,为什么反而害了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书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历史之父。后人普遍认为,司马迁身受腐刑的起因是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因而获死刑之罪,又因无钱免罪,只能选择腐刑或被处死,司马迁为完

  • 曹睿生前为什么就定了自己的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曹睿生前为什么就定了自己的庙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只有皇帝死后才能拟定的谥号和庙号在很多电视剧中,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就称皇帝的谥号和庙号,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历史的,一般来说谥号和庙号都是皇帝死后才有的。在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中,唐太宗的台词:“我唐太宗乃一代名君。”引发巨大的历史嘲讽,

  • 北辛文化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有着怎样的文化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辛文化,红山文化,历史解密

    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揭示了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此定居并繁衍生息的生活情形,为中华东方文明找到了渊源。一、从出土的石铲、石斧、石磨盘、石磨棒、鹿角锄、蚌镰和窖藏的谷物来看,当时的农耕生产从耕作、播种到收割、加工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工具,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二、通过出土的家猪型动物骨架和鸡、

  • 古代男尊女卑女子得奉行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分别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三从四德,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三从四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讲究女子要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指的是哪三从哪四德?在古代封建社会里,一直都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其中在传统俗语中,就有一句话体现出男尊女卑的情况,这句话就是“三从四德”,很多人都不了解,究竟是哪三从哪四德,甚至还有人以为这是

  • 二战时期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师——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二战,历史解密

    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可以说是二战德国陆军的"活历史",从一支小分队发展到团,再到师,最终扩编成军,期间参加了在西欧,南欧以及东线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它赢得了德国国防军中最显赫的荣誉:总共有84人获得骑士十字勋章.突袭波兰过程中,遇到了四个轻骑兵师以及仓促组建的十个步兵师的抵抗.克莱斯特的两个装甲群实

  • 历史上最奇葩的民族,传统习俗是儿子娶继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就是一个民族大集体,而我们这个大家族繁衍至今,一共有56各民族一起汇成了大融合,而在历史上也存在过一些民风特别,并且十分彪悍的民族,比如说匈奴,他们是生活在我们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而这支民族是从中国秦汉的时候就有了,但是大部分人们对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西汉时期,在各种关于汉朝的电视剧中

  • 清朝的王爷是如何打发时间消遣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王爷是如何打发时间消遣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有句老话叫,贝勒爷有三宝,核桃扳指笼中鸟。几年前,穿越题材大行其道时,穿越成一个清朝的王爷,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身为王爷,进可争夺皇位,退可逍遥富贵,无论怎样都是人生赢家,简直不要太“爽”。事实上,当一个

  • 乾隆上位后就推翻了雍正的政策 乾隆为何如此着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和雍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乾隆刚登上皇位 为何就急着推翻雍正以前的政策?孝顺是我国历来的传统美德。究竟什么是孝顺呢?孔子曾经做过这样的论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谓孝顺,父亲在世的时候看志向,父亲死后看行为。如果父亲死后三年之内,都继

  • 土木堡之变瓦剌方面的起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土木堡之变瓦剌方面的起因有哪些?土木堡之变的起因是钱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师也先主政瓦剌,但是还要向大明称臣朝贡。称臣朝拜是次要的,朝贡贸易才是主要的。原因是中原对草原的文明代差。在草原连个铁锅都是奢侈品,草原骑兵就是再彪悍也只能在大明面前低下高昂的头。瓦剌要用自己的

  • 田豫本是刘备麾下将领,为何后来投靠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是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汉灵帝信任奸臣,宦官当道,朝廷内部买卖官职成风,百姓疾苦无人问津,直到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掀起黄巾起义,天下彻底打乱,各个地方的官员名义上还是汉朝的臣子,实际上都已经成为独立的势力。《三国演义》是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改编的小说,不难看出作者的描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