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迁替李陵求情,为什么反而害了他?

司马迁替李陵求情,为什么反而害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294 更新时间:2023/12/24 6:57:51

司马迁替李陵求情,为什么反而害了他?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司马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书的作者,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历史之父。

后人普遍认为,司马迁身受腐刑的起因是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因而获死刑之罪,又因无钱免罪,只能选择腐刑或被处死,司马迁为完成父亲司马谈的遗愿——《史记》,因而只能选择屈辱之刑——腐刑。但实际上,汉武帝根本没有用这个名目给司马迁定罪,实际定罪的名目是,攻击皇帝用人不当。

为什么司马迁会如此攻击汉武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李陵投降匈奴?这就要从本文的另一个主角汉武帝的小舅子——李广利说起了!

李陵被俘的原因——李广利

李广利,汉武帝时期将领,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之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

李广利因为妹妹得宠的原因,被汉武帝看重,封为“贰师将军”。但李广利才能平庸,比起卫青、霍去病差太多了(此时卫青、霍去病已死),不论是打匈奴,还是征西域,他带出去的兵,10个里头能回来2个就不错了,所以很多少壮派军官都不愿意跟着他出征。

有一次,汉武帝又派李广利为主将征伐匈奴,让李陵带五千骑兵为其后队,给予增援。李陵原本就看不起李广利,现在一听与李广利一块出征,还要服从他的命令,就非常郁闷地找汉武帝提意见,汉武帝一听也不乐意了,你竟然看不起我的小舅子,于是带着气命令李陵从另一途径单独进攻匈奴,但要把骑兵改成步兵,而且李陵还没有后援,包括粮草。于是,李陵带着5000名由骑兵改成的步兵出发了。

不成想李陵这一路竟势如破竹,一直打到阴山之下(据说大部分的匈奴兵都去包围消灭李广利去了),此时已是深入匈奴腹地,在这里,李陵一直按计划等着李广利的大军,而这时的李广利早已兵败逃回了长安,可惜李陵并不知道,一直在傻傻的等友军的出现,最终李陵等来的是数不清的匈奴兵。

李陵只能带着这5000名步兵边打边撤,就这样一直撤到边境线附近,这时箭都射完了,粮食也吃光了,士兵也只剩下百十来人,李陵没有办法,只好下令分散突围,这时的李陵表现得非常男人,只身殿后,掩护袍泽突围,就这样很多战友伙伴成功突围,但李陵却被匈奴俘虏。

司马迁仗义执言惹怒汉武帝!

往后就发生了司马迁为李陵说清,而被下狱执行腐刑的事情。我们在这里不谈论李陵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只探讨司马迁是如何替李陵说情的。

据载,司马迁说:“李陵提兵不满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杀数万之师,敌人被打死打伤无数。他转战千里,矢尽道穷,战士们赤手空拳,顶着敌人的箭雨仍殊死搏斗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杀死杀伤敌人的战绩也足以传扬天下!”

司马迁的说法,虽然是实情,但这无疑是打了汉武帝的脸,李陵无论是“提兵不满五千”还是“深入匈奴腹地”都与汉武帝和李广利有直接关系,而对于李广利汉武帝并不想严肃处理,所以李陵投降匈奴事小,汉武帝丢面子事大,司马迁被处以极刑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何说李陵投降匈奴事小?

在当时的情况下,投降匈奴这种事是允许发生的。投降虽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为了暂时保住性命,以期有更大的建树,类似的屈辱是可以接受的,早先的先贤就这样做过。

大汉立国之初,就曾认可了这种因势不敌而降的人,如韩王信、堂阳侯孙赤都曾因战败而投降项羽,后重新加入汉阵营而继续受重用。就是司马迁时代的赵破奴,曾被匈奴俘去十年,都未失侯夺爵,此事记在《卫将军骑列传》里。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赵破奴

因此,且不说司马迁受刑时李陵是否投降,即使坐实,两国交兵,叛来降去,在过去是通行的做法,至少在司马迁时代还不是非常严重的罪名。

从上述意义上来说,李陵之降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逆不道行径。毕竟当时大一统国家时间不长,大汉民族的概念尚未形成,还没有形成忠于民族大义的铁律。

李陵娶单于之女

既然投降事小,为何武帝灭李陵全家,处司马迁死刑?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一书中道明了真正的原因“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意思就是司马迁没有完全说清自己的意思,圣明的君主不深入了解,认为司马迁是攻击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辩解,于是将其交付狱官处罚。

司马迁自己都认为在为李陵说情时提到了李陵之败与其上级贰师将军李广利之败的联系,而后者在李陵失败的同时也折损了五分之三的人马。李广利是因为与汉武帝的裙带关系而受到重用的,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同时也是打了汉武帝的脸。而且造成李陵失败的原因里面也有汉武帝的份。所以司马迁越是陈述详情,越是会激怒汉武帝。所以汉武帝给司马迁定罪的名目是,攻击皇帝用人不当!

后来汉朝皇帝的做法也证明李陵可以被原谅!

此事过了很久之后,汉武帝曾对大臣说:“李陵出塞之时,本来诏令强弩都尉接应,只因受了这奸诈老将奏书的影响又改变了诏令,才使得李陵全军覆没。”这时的汉武帝已认识到李陵是无救援所致,于是还派使者慰问赏赐了李陵的残部。

汉昭帝时期,曾安排霍光遣使招李陵归汉,李陵因为全家被杀不还,最后居匈奴二十余年,病卒。

上述两件事都说明汉朝皇帝已经原谅了李陵。

所以司马迁的仗义执言,虽然体现了其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高尚品格,但不仅对于李陵事件的处理于事无补,而且对于汉武帝更是火上浇油,更加重了对李陵的处罚,从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司马迁害了李陵。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有时正话需要反着说,反话可以正着说!

不过对于我们后人来说,幸运的是司马迁面对死刑和奇耻大辱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否则我们中华民族将失去一部可以引以为豪的历史文学巨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睿生前为什么就定了自己的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曹睿生前为什么就定了自己的庙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只有皇帝死后才能拟定的谥号和庙号在很多电视剧中,皇帝还活着的时候就称皇帝的谥号和庙号,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历史的,一般来说谥号和庙号都是皇帝死后才有的。在电视剧《唐太宗李世民》中,唐太宗的台词:“我唐太宗乃一代名君。”引发巨大的历史嘲讽,

  • 北辛文化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有着怎样的文化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辛文化,红山文化,历史解密

    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揭示了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在此定居并繁衍生息的生活情形,为中华东方文明找到了渊源。一、从出土的石铲、石斧、石磨盘、石磨棒、鹿角锄、蚌镰和窖藏的谷物来看,当时的农耕生产从耕作、播种到收割、加工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工具,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二、通过出土的家猪型动物骨架和鸡、

  • 古代男尊女卑女子得奉行三从四德 三从四德分别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三从四德,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三从四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讲究女子要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指的是哪三从哪四德?在古代封建社会里,一直都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其中在传统俗语中,就有一句话体现出男尊女卑的情况,这句话就是“三从四德”,很多人都不了解,究竟是哪三从哪四德,甚至还有人以为这是

  • 二战时期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师——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二战,历史解密

    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可以说是二战德国陆军的"活历史",从一支小分队发展到团,再到师,最终扩编成军,期间参加了在西欧,南欧以及东线几乎所有的重大战役.它赢得了德国国防军中最显赫的荣誉:总共有84人获得骑士十字勋章.突袭波兰过程中,遇到了四个轻骑兵师以及仓促组建的十个步兵师的抵抗.克莱斯特的两个装甲群实

  • 历史上最奇葩的民族,传统习俗是儿子娶继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就是一个民族大集体,而我们这个大家族繁衍至今,一共有56各民族一起汇成了大融合,而在历史上也存在过一些民风特别,并且十分彪悍的民族,比如说匈奴,他们是生活在我们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而这支民族是从中国秦汉的时候就有了,但是大部分人们对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西汉时期,在各种关于汉朝的电视剧中

  • 清朝的王爷是如何打发时间消遣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的王爷是如何打发时间消遣的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有句老话叫,贝勒爷有三宝,核桃扳指笼中鸟。几年前,穿越题材大行其道时,穿越成一个清朝的王爷,成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身为王爷,进可争夺皇位,退可逍遥富贵,无论怎样都是人生赢家,简直不要太“爽”。事实上,当一个

  • 乾隆上位后就推翻了雍正的政策 乾隆为何如此着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乾隆和雍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乾隆刚登上皇位 为何就急着推翻雍正以前的政策?孝顺是我国历来的传统美德。究竟什么是孝顺呢?孔子曾经做过这样的论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所谓孝顺,父亲在世的时候看志向,父亲死后看行为。如果父亲死后三年之内,都继

  • 土木堡之变瓦剌方面的起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土木堡之变瓦剌方面的起因有哪些?土木堡之变的起因是钱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师也先主政瓦剌,但是还要向大明称臣朝贡。称臣朝拜是次要的,朝贡贸易才是主要的。原因是中原对草原的文明代差。在草原连个铁锅都是奢侈品,草原骑兵就是再彪悍也只能在大明面前低下高昂的头。瓦剌要用自己的

  • 田豫本是刘备麾下将领,为何后来投靠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是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的时期,汉灵帝信任奸臣,宦官当道,朝廷内部买卖官职成风,百姓疾苦无人问津,直到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掀起黄巾起义,天下彻底打乱,各个地方的官员名义上还是汉朝的臣子,实际上都已经成为独立的势力。《三国演义》是根据东汉末年的历史改编的小说,不难看出作者的描述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 如果海兰珠的儿子没有夭折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海兰珠的儿子没有夭折会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当然可能,而且要是海兰珠的儿子没有夭折,登上皇位的可能性反而是要比孝庄太后也就是大玉儿的儿子福临更大,原因很简单,因为海兰珠的儿子更年长。皇太极始终没有册立正式的太子,按照满洲当时的规矩,皇位的继承人还是要看具体情况由主位皇室勋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