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的威力有多大?真的可以摧毁盛唐?开元盛世都是泡沫

安史之乱的威力有多大?真的可以摧毁盛唐?开元盛世都是泡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667 更新时间:2024/1/7 9:47:53

在唐肃宗和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努力之下,安史之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是唐王朝的盛世也一去不复返了。

从此唐王朝进入了中唐、晚唐时期,逐渐走向了落幕。安史之乱的杀伤力有这么强吗?这场暴乱,到底是如何重创唐王朝的呢?

01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各地节度使纷纷自立,不受约束。

安禄山是唐玄宗非常器重的心腹大将,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这些节度使手里的权力其实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军权,直接可以威胁到皇权。

为什么唐玄宗要做这样的安排呢?天子有自己的权术谋略,他始终不相信任何一派的力量,就算是自己的亲儿子,唐玄宗也不相信。

唐王朝皇子造反的事情,根本就是家常便饭,所以唐玄宗是见怪不怪,必须要提防着。此前太子李瑛因为有作乱的嫌疑,唐玄宗问都不问,就给赐死了。这个时候唐玄宗的新太子李亨,手握重权,在朝中拥有了一定的权势,这是唐玄宗所不能忍受的。他认为至高无上的权力,只能由他一个人掌控,所以他打算扶植起另外一股忠于自己的力量,以此来制衡太子李亨。这个时候他便看上了安禄山。安禄山肥胖臃肿,一脸憨相。而且行事直接了当,深得唐玄宗喜爱。安禄山趁机还拜唐玄宗为干爹,拜杨贵妃为干娘,终于成为了唐玄宗的心腹。从此唐玄宗下放大权给安禄山,使得安禄山有了造反的资本。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地方节度使的力量就足够强大了。

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各地节度使纷纷起兵平叛,在平叛结束以后,这帮人尝到了甜头,似乎有了自立为王的想法。

林甫疾儒臣以方略积边劳,且大任,欲杜其本,以久己权,即说帝曰:"以陛下雄材,国家富强,而夷狄未灭者,繇文吏为将,惮矢石,不身先。不如用蕃将,彼生而雄,养马上,长行阵,天性然也。若陛下感而用之,使必死,夷狄不足图也。"帝然之,因以安思顺代林甫领节度,而擢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专为大将。---《新唐书》

尤其是河朔地区的节度使,唐王朝中后期根本就没有能力去控制。这些人拥有募兵权、财权、甚至世袭的权力,完全不受唐王朝管控。

但是他们名义上还都属于唐王朝的管辖范围,所以这是造成中后期的唐朝衰败的重要原因,地方财政都被他们给节流了,朝廷当然是入不敷出了。

02中晚唐时期,中央政府软弱无能,不足以再造盛世。

唐朝最出名的皇帝和丞相,基本上都出现唐玄宗以前的这一段时期。比如说开疆拓土的唐太宗李世民,灭亡高句丽的唐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被老婆女儿毒死的唐中宗李显,以及被儿子架空的唐睿宗李旦,包括唐玄宗李隆基。

十一月,反于范阳,矫称奉恩命以兵讨逆贼杨国忠。以诸蕃马步十五万,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严庄为谋主,孙孝哲、高邈、何千年为腹心。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战,闻其兵起,朝廷震惊。禁卫皆市井商贩之人,乃开左藏库出锦帛召募。因以高仙芝、封常清等相次为大将以击之。禄山令严肃,得士死力,无不一当百,遇之必败。---《旧唐书》

这些皇帝这么出名,跟所打造出来的唐朝盛世,是分不开关系的。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所以才会有大唐盛世的出现。

可是你知道唐玄宗以后,还有哪些比较出名的皇帝吗?完全没有。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唐王朝不衰败才是奇怪的事情。

中晚唐时期的唐朝,压根就没有比较出色的皇帝,可以说整个中央政府,都是非常软弱无能的。他们怎么能允许河朔节度使如此自立的行为呢?如果换成是唐太宗李世民,分分钟就杀过去了,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呢?他们当然有自己的顾虑,就算是唐肃宗时期,有郭子仪李光弼这些大将在,也没有跟这帮节度使闹翻了的情况出现。因为这帮皇帝担心因为战争,再次出现类似安史之乱的情况出现,这帮宰相们觉得,其实他们的日子已经过得不错了,为什么还要给自己找不痛快呢?正是因为这种不求上进的想法,使得唐王朝在中后期,再也没有崛起的可能性。河朔节度使虽然强横,但是他们也没有威胁到中央政府的统治,所以就这么一代代拖了下来。

可是唐朝的皇帝和宰相们不知道的是,这么拖下去,会使得唐王朝彻底丧失民心。任何一个强大起来的军事集团都有了挑战唐王朝最高统治者的胆量。

03日益腐化的唐朝官场,加重百姓负担,本就是一场浮夸的盛世。

开元盛世真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太平盛世吗?很多历史学者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可是我不这么认为。

姚崇、宋璟等人的努力下,唐王朝的确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盛世。可是这种盛世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呢?

唐王朝的官场此刻已经腐败到了极点,尤其是唐王朝的高层们过着各种腐败糜烂的生活。这些高质量的糜烂生活,都是基于百姓沉重负担之上的。

朝义悉其精兵十万救之,陈于昭觉寺,官军骤击之,杀伤甚众,而贼陈不动;鱼朝恩遣射生五百人力战,贼虽多死者,陈亦如初。镇西节度使马璘曰:“事急矣!”遂单骑奋击,夺贼两牌,突入万众中。贼左右披靡,大军乘之而入,贼众大败;转战于石榴园、老君庙,贼又败;人马相,填尚书谷,斩首六万级,捕虏二万人,朝义将轻骑数百东走。怀恩进克东京及河阳城,获其中书令许叔冀、王伷等,制释之。---《资治通鉴》

因为没有外汇收入,唐王朝完全是自给自足。这个时候高层们的消费实在是太高,自然是要平坦在各地赋税之上。

各地官员们也都上行下效似的过着贪污腐败的腐朽生活,更加加重了百姓们的负担。所以说盛世的确是盛世,可是是贵族、官员们的盛世,不是百姓们的盛世。

在这种大前提之下,这样的盛世早晚都会像泡沫一样消失不见。而安史之乱就是去泡沫的最好催化剂。

安史之乱过后,唐王朝露出了本来的面目。百姓们依旧负担沉重,所以再也没有振兴的希望了。

总结:盛世若是真正强大,绝不会因为一场战乱而消失殆尽。

唐王朝的盛世,似乎就是一场短暂的狂欢。因为一场安史之乱,就彻底被销毁。由此可见,这种盛世,根本就是一场巨大的泡沫表演而已。

贵族们在这场盛世中狂欢不止,官员们在这场盛世中赚的盆满钵满,可是老百姓们呢?他们始终都在为这场毫无意义的盛世买单。历史学者们当然可以吹嘘这是盛唐的正常状况,因为他们要面子,他们觉得盛唐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时期,必须要拿出来好好吹嘘一番,可是他们就是不懂得反思。一个不懂得反思的人和一个没有信仰的人,都是非常可怕的。打造盛世不是什么坏事,可是如果连地基都没有造好,就想着去盖摩天大楼,岂不是太可笑了?很多人不懂得是,一栋摩天大楼要盖起来,百分之六十的资金和时间,都需要花费在地基基础之上,可是浮躁者等不了。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最不该灭亡的王朝,它却因太强大而灭亡,不是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逼着宇文阐让位给他,一个强大的朝代就此诞生了。在隋朝之前,中国已经从西晋开始分裂了长达三百年。公元589年,隋朝灭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统一中国。隋文帝倡导节俭,他宫中的嫔妃也是不作美饰,同时减免赋税,使得百姓的负担减轻。军事方面的实力也颇为强大,突厥在之前就总是侵

  • 白居易给元稹写过几百首诗,最美不过这首,比情书还要感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有几首,元稹和白居易写了近千首诗,白居易写给元稹的诗最出名的一首

    在唐朝时,涌现出无数才华横溢的诗人,留下了众多千古名作。而且,唐朝诗人们相互交往,唱酬应和,也成为了历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其中,分量最重的当然是李杜之间的友情,但最为密切的,还是元稹和白居易。元稹和白居易的相识非常简单,他们在考试中相识,又一同及第,一同为官,此后拉开了长达几十年友谊的帷幕。同为一

  • 才华横溢的李白,折腾了一辈子,为何最终也没有被朝廷封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为什么李白才华横溢却当不了官,李白为什么封官进爵,李白的才华体现在哪里

    李白求官记大唐开元十二年,24岁的李白带着梦想辞亲远游,开始了追逐梦想的生活,这也是李白一生怀才不遇故事的开始。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为唐玄宗献上《明堂赋》,一年以后,李白在玄宗狩猎之时,献上《大猎赋》,这两篇为唐玄宗歌功颂德的赋,并没有引起唐玄宗的注意,李白的求官之路初步受阻。天宝元年,李白受人推荐,

  • 1986年,山东一妇女模仿武则天“称帝”,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1986年山东效仿武则天的人,武则天复原图山东,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原型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在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得到巨大的提高。很多自耕农利用铁农具开辟了很多荒地,在这些荒地上耕作,既不需要向国家缴纳赋税,也不需要给贵族提供免费劳动力。慢慢的,这些荒地就变成了自耕农的私有土地,井田制也逐步瓦解了。各诸侯国为了获得更多的土

  • 白居易与刘禹锡斗诗,白居易写出千古名作,刘禹锡以此诗成功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禹锡与白居易所作的诗有哪些,白居易和刘禹锡的七言绝句,刘禹锡白居易何时初见

    中唐文人的故事,其实比唐朝其它时代要更加精彩。尤其是拥有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柳宗元等等顶级文人,更让这个时代熠熠生辉,不逊盛唐。然而,白居易和元稹是同年及第的好友,刘禹锡和柳宗元也是同年及第的好友,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两对好友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这倒不是文人相轻,也不是政治上的分歧,而是环海沉浮的

  • 安史之乱前后中央与地方的形势变化:以河朔三镇为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史之乱形势图,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形势,安史之乱的社会状况

    伴随着安禄山史思明的鼙鼓动地来,惊破了稳坐西安的唐玄宗与杨玉环的霓裳羽衣曲。 此时开始,唐庭较之于藩镇的兵力以及对待河朔藩镇的态度都产生了巨大变化。中央与地方的军力对比纵观历朝历代,中央拥有一股绝对力量的武装力量,是保持中央集权,政策上行下效的重要条件。 而一旦地方军力足以跟中央相抗衡,则会群雄争霸

  • 北周武帝为何娶突厥公主为后?再给他20年,能否取代杨坚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周武帝与杨坚,正史中杨坚怎么灭北周政权,杨坚篡夺北周的过程

    首先他诛杀了权臣宇文护。宇文护是宇文泰的侄子,帮助宇文邕登基以后,便独揽朝政,宇文邕为了夺权,设计诛杀了他。其次他灭了北齐王朝,一统整个大北方。北周最强大的对手,当然是高家建立的北齐。他老爸宇文泰没有完成的事业,到他手里得到了妥善解决。再者他改革府兵制,使得兵权重归皇帝所有。取消了兵源的民族限制,扩

  • 白居易做地方刺史,临走时带走两块石头,后来为何写诗忏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居易曾在杭州做刺史吗,白居易为什么要做刺史,白居易离开苏州去了哪里

    白居易本就是出身官僚家庭,但自幼经受战乱,因此童年过得颠簸流离,经常跟劳苦百姓打交道。这段经历使白居易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他为官多年却十分清廉,在他当杭州刺史的时候,有这样的几件趣事。其一,兴修水利。白居易当上杭州刺史后就下乡考察民情,很快他发现杭州虽然地处南方,但当地却有不少百姓缺水,这是因

  • 一千多年前的“女皇”统治时期,不是武则天,但是比武则天还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真的是中国唯一一位女皇吗,武则天统治时期简介,唐朝女皇和武则天谁厉害

    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按照当时的规定:大臣和百姓是不能够随便观看和接触皇太后的,因此,皇太后在辅政的时候就挂一个帘子,把她和臣民隔开来,这就成了后世所谓的“垂帘听政”。皇太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例子。然而,东晋时期康帝的褚蒜子作为皇太后,可以说是命运十分的颠簸,更是古代女性中杰

  • 北宋前期,节度使边防统兵与军事决策权的削弱与消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宋有实权的节度使,北宋初期节度使,北宋初年的军事制度

    宋太祖一方面笼络旧藩镇,同时又寻找时机罢除其节镇之兵权;另一方面又任用资历尚浅的亲信将领,这批新兴功臣虽被加为节度使,但已逐步向虚职转化,并采取措施对其权力加以制约,其中大多数都有边防统兵的经历。在宋朝建国与统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功臣,其中一部分生前虽未被授予节度使,但却以钤辖、都监、缘边巡检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