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考古证实:周武王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后被孟子洗白

考古证实:周武王灭商用了“下三滥”手段,后被孟子洗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4/2/18 23:56:01

鲜为人知的是,牧野之战其实并非周国和商朝之间的第一次冲突。

据出土的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文丁杀季历,(帝乙)二年周人伐商”。文丁是商纣王祖父,而季历则是周武王祖父。文丁死后,纣王的父亲帝乙继位,周人再次发动进攻,但被商军击退。到商纣王继位时,“乃囚西伯於羑里”。

寥寥数语,为我们梳理出两条关键信息:1、商周恩怨纠葛了至少三代,绝不仅仅是因纣王残暴,周人起兵诛暴那么冠冕堂皇;2、商朝对周国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才能做到屡屡击败进犯的周军,并囚禁其国君西伯侯。

西伯侯被释放归国后,终其一生都再未对商用兵,反而转身去经营和拉拢各诸侯方国,奠定了“九州之侯格于周”的国力基础。周武王九年,周人决定再次伐商。但诸侯联军千里迢迢抵达盟津时,周武王却做出了半路撤兵的决定,理由是“女未知天命,未可也”。

劳师远征却以天命论作为理由突然撤兵,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据出土的甲骨文卜辞显示,纣王帝辛一生征战无数,战斗经验极为丰富,这也与史书中对纣王“手缚豺狼,足追四马,勇非微也;百战克胜,诸侯慑服,权非轻也”的记载吻合。

反观周武王,除了牧野之战外,周人史书中几乎没有见到周武王有其它征伐记录,显然,与纣王相比,武王缺乏实战经验。盟津的突然撤兵,也说明商朝主力依然对周人为首的诸侯联军保有军事上的优势,以至于周武王未敢轻举妄动。

那为什么仅仅过了2年,周人就再次发动了伐商之战呢?难道是实力逆转了吗?考古证实,武王克商其实用了点“下三滥”手段。

1、偷袭

陕西出土的青铜器利簋上曾有这样一段铭文:“武征商, 唯甲子朝,岁鼎克。闻夙(夙:早上)又商”,与《尚书·牧誓》记载“甲子昧爽(昧:黎明前)”吻合。

商周时期,诸侯作战会先下战书,约定时间地点,但远道而来的周军却选择在刚抵达牧野的黎明时分发动进攻,这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周军深入商境数百里未遇到任何抵抗,直到进抵朝歌近郊的牧野时,征战一生的纣王才匆忙调兵。显然,这是由于周军突然而至。

2、收买内应

《吕氏春秋》曾记载了牧野之战前周武王密会殷商臣子胶鬲,双方约定甲子为期,结合出土的利簋铭文,可知周军冒雨急行军,的确在甲子日抵达朝歌近郊。

之所以约定这个日期,是因为要实现里应外合。后世史书在记载这场战役时,都用了如下描述:“商军临阵倒戈,武王兵不血刃而天下归之”。既印证了武王伐纣的正义性,又反衬出纣王的不得人心。

但实际上,商军中倒戈的仅仅是胶鬲部下,更多的商军都进行了拼死抵抗。因为就在战后3天,周军先锋姜子牙还献上大批战俘。

攻克殷都后,周武王还派重兵追杀,《逸周书》记载说:“馘磨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这段原本用来夸大周军战绩的记载,却折射出直到都城失陷后,商军依然在抵抗的事实。

商人的不服,也体现在考古发现当中。出土的安阳殷墟王陵墓证实,这里在西周早期遭遇了大规模人为毁墓,而陕西韩城芮国墓葬中则找到了殷墟晚期宗彝玉器,佐证了周兵在殷商都城毁墓劫掠的事实。

所以,周武王克商远没有史书所描绘的那般仁义。在早期史书《武成》中,还留有“血流漂杵”的记载,但儒家对这种记载讳莫如深,孟子就做出了著名洗白论断:“尽信书不如无书。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仁,如何其血流漂杵也?”遂将不利于宣扬武王仁义的内容删去。

纣王结局

《史记》记载,纣王战败后登鹿台自焚而死。不过,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先秦本《六韬》残卷却提到:“先涉,以造于殷。甲子之日,至牧之野。禽受(纣)系其首于白”,也就是说,纣王是在前线作战时被俘虏后遭斩首的,头颅挂在了大白旗之上。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与商军作战时,武王“乃手大白以麾诸侯”,诸侯纷纷前来祝贺的原因。或许,牧野之战的真相应该是:周军偷袭突入朝歌附近,自负的纣王自认为商军对周军占据决定性优势,因而亲自带兵迎战于城外,不料周军内应倒戈,纣王意外被俘杀,商军斗志瓦解。

参考资料:《逸周书》《考古发掘简报》《尚书》《吕氏春秋》《竹书纪年》

更多文章

  • 继承相同朝代:周昭王之后的西周威信大跌,西汉则如日中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西周王朝周昭王,西周和西汉的社会形态,西周和西汉谁更早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当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中兴之主",他们带领国家从衰败走向复兴,让王朝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但是有的中兴仅仅维持数十年就重新陷入沉寂,而有些则带领国家走向持续的繁荣与富强,隋唐就是两个最好的例子。同样的周昭王和汉武帝这两位青史留名的帝王,在他们的治下,国家都呈现出勃勃生机,但

  • 褒姒烽火戏诸侯、杨贵妃温泉洗凝脂,为何都发生在西安骊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快手褒姒个人资料,褒姒主要事件,褒姒的图片

    近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第三峰峰顶北端,发现了白居易《长恨歌》笔下“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的骊宫——唐代朝元阁的遗址。大量出土遗迹和遗物显示,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唐代高台建筑遗址,也是唐代华清宫骊山禁苑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图注:唐代朝元阁遗址航拍图片 via.西

  • 苏妲己的墓在哪?商纣王的墓中出土一物,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苏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妲己的墓在什么地方,苏妲己的墓是否挖掘,苏妲己之墓在哪儿

    其中的苏妲己更具有神幻色彩,在《封神榜》这部小说里,苏妲己是女娲指派,蛊惑纣王帝辛的狐妖,最后商朝覆灭,她的作用大到难以让人忽视。商朝到如今过去了3600多年,与商朝相关的正史也较少,那么苏妲己真是商朝灭亡的元凶之一吗?在20世纪末,商纣王的墓在河南淇县的河畔被发现,同时还有苏妲己和姜皇后的墓位于两

  • 纣王死后封神为天喜星,黄飞虎封神为东岳大帝,差距为何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飞虎与纣王决战,封神演义黄飞虎与纣王的关系,纣王和黄飞虎谁武艺高

    死后的纣王封神为天喜星。包括黄飞虎在内的五岳都死于七杀星张奎之手。黄飞虎死后封神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为五岳之首,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龙吉公主的红鸾星是让男女双方有了姻缘。纣王的天喜星管人间的婚姻之事。红鸾星动,有了姻缘。

  • 纣王上天遁地的猛将,连杀周朝9大将,死后照样能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纣王十大猛将,纣王在封神大战中实力有多强,历史上商纣王时期的大将军

    在封神演义中,许多战场上本领高超的能人去世之后,灵魂都会飘向封神榜,最后被封为神明。其中纣王的军队中有一位猛将,他曾经连续杀掉了对手姜子牙麾下的9位大将。由于本领高超,死后被封为了七杀星。这位猛将就是张奎。在战争发生之时,姜子牙率领着周武王的大军攻城略地,一路攻下了许多城池,而商纣王一方也是拼死抵抗

  • 苏妲己就寝前有一个习惯,深得纣王喜爱,现在的女孩却绝不敢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妲己去纣王寝宫,苏妲己特点,苏妲己背后的故事

    这句诗出自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是商朝皇帝纣王写给爱妃苏妲己的诗。封神演义是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小说,它被翻拍成戏剧,电视剧,电影,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其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和苏妲己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戏剧的角度看,商纣王昏庸无道,贪慕美色,性格暴虐。苏妲己则妖媚歹毒,迷惑纣王,使得商朝灭亡。看了影

  • 纣王真的是个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真实纣王是不是昏君,历史上的纣王是昏君吗,纣王为何要当昏君

    首先,纣王本身的所有残暴举动,实际上都是伴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增多的。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庄子和孟子就曾经为纣王进行辩护,他们认为纣王身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带有强烈的演绎色彩,而且在纣王时代,不少暴行从技术上分析是做不到的。例如酒池肉林,以商王朝的酿酒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酒池这

  • 考古发现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专家:中国第一个王朝原本不是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上古历史,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中国神话传说吗,中国夏朝考古证据

    据《左传》记载,共工氏早在黄帝时期就是善于治水的部落。但到了尧舜时期,共工氏却突然成了天下诸侯的祸害,被舜帝列为天下“四害”,与三苗等共同遭到了华夏部落联盟的驱逐,共工氏也从黄河一带被强制迁徙到了幽州。“流共工于幽州”也得到了考古学的印证。尧舜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时代,其又分为中

  • 纣王到底做了什么,三星堆人为何翻山越岭也要跟武王灭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王和纣王谁大,关于纣王的历史资料,历史上真正的商纣王是怎样的

    根据《尚书·牧誓》记载,除了周武王亲率的战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人外,一同征伐殷商的还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族),而排在第二的就是“蜀”。不仅如此,蜀军还充当了武王伐纣的先锋角色。《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武王伐纣时屡屡出现的“前歌后舞”描述,极有可能就

  • 纣王妲己负同样使命灭商,为什么纣王封神而妲己处死?这才是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纣王在妲己入宫之前,还算是一个明君,但在祭祀之时亵渎了女娲娘娘。也该殷商气数将尽,所以纣王在妲己的蛊惑之下,残暴无道,涂炭生灵,直接导致了商朝灭亡。只因他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所以死后被封为“天喜星”。说实在的,妲己在商纣灭亡的过程中,确实劳民伤财,作恶多端,建鹿台,耗时七年,修酒池肉林,耗损国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