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继承相同朝代:周昭王之后的西周威信大跌,西汉则如日中天

继承相同朝代:周昭王之后的西周威信大跌,西汉则如日中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87 更新时间:2024/3/21 4:03:45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当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中兴之主",他们带领国家从衰败走向复兴,让王朝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但是有的中兴仅仅维持数十年就重新陷入沉寂,而有些则带领国家走向持续的繁荣与富强,隋唐就是两个最好的例子。

同样的周昭王和汉武帝这两位青史留名的帝王,在他们的治下,国家都呈现出勃勃生机,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却是,周昭王之后的西周中央政府威信大跌走向式微,而西汉则如日中天,四方为服,为何继承相同王朝的两位帝王却走向了不同的拐点?

一:相同的时代环境,继承相同的朝代

1:盛世继承人,汉武周昭

首先汉武帝和周昭王所继承的朝代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都是盛世之后的第一位继承人。比如周昭王是西周成康之治的继承者,据《史记》当中记载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

而汉武帝同样也是西汉文景之治的继承者,汉武帝继位初期,国库钱粮堆积如山,民殷国富,天下安宁,歌舞升平。由此可见,无论是汉武帝还是周昭王,他们都先辈都给他们留下了极其丰厚的遗产,作为盛世继承人的他们,有资本有能力的施展出自己的抱负,而不会像其他帝王一样处处遭受掣肘,甚至是面临着亡国的危机。

2:外患不止,威胁王朝稳定

汉武帝和周昭王在继承丰厚的遗产之后,还面临着同样的时代困境,首先就是外患问题。在周昭王时期,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屡屡入侵中国,暴虐西周子民,而周昭王在位时期又承平日久,军队战斗力相对底下是周昭王时期面对的一个老大难题。

而同样的汉武帝时期也面临着匈奴势力,南越敌对势力等的威胁。据《史记》当中记载匈奴强大的势力称:"悉复收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毶、肤施,遂侵燕、代。"匈奴威胁可以说是西汉王朝的心腹大患。

3:内忧不止,宗室不安

除了外患,内忧也是汉武帝和周昭王在位时期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与天下各地,到了周昭王这一代,地方诸侯的势力已经渐渐的威胁到周王室的统治,据《史记》当中记载称:"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

如此挑衅周王室权威的行为周昭王居然无动于衷,听之任之,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地方势力强大到令周昭王忌惮的地步。而汉武帝时期也是如此,地方王国势力依旧强大,七国之乱的硝烟尚未散去。

内战的阴云依旧笼罩在西汉王朝的上空,汉武帝该如何处理野心勃勃的地方王国势力是他需要谨慎思考处理的问题。但是就是这样两位有着相同继承朝代的帝王却将各自的王朝带入了不同的历史拐点。

二:相似的帝王,不同的历史拐点

1周昭之后,王道式微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周昭王之后周朝的历史走向。周昭王在继承了成康之治的丰厚遗产之后,有了底气的周昭王一展抱负,四处征伐不臣,极大的提高了周王室的威信和威望,但是周昭王的征战也引起了地方诸侯实力的警惕和不满。

据《帝王世纪》当中记载周昭王南巡不返的事迹称:"昭王德衰,南征,济于汉,船人恶之,以胶船进王,王御船至中流,胶液船解,王及祭公俱没于水中而崩。"从此之后,周昭王虽然完成了周朝对南方的拓展,但是最终却是便宜了地方的诸侯势力,周昭王之后的周朝也因为周昭王不返,且对地方诸侯听之任之而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国力渐衰。

2:汉武之后,中国达到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反观汉武帝同样是武功赫赫,南征北战,真正的达到了唯我独尊,出口成宪的地步,但是汉武帝晚年时期也是地方不稳,农民起义频频发生,最后不得已下轮台罪己诏,才得以平息地方叛乱。但是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王朝并没有像西周一样走向持续的衰弱之中,而是更上一层楼。

西汉中央政府在全国当中具有绝对的威信,久经战事的国民也没有因此而民生凋敝,而是通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尊崇儒教,重现了文景之治时期的民殷国富,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达到了巅峰。然而为何继承相同朝代的两位君王却带领各自的国度走向了不同的历史拐点?

三:为何继承相同王朝的汉武帝和周昭王却走向了不同的拐点

1:奴隶分封制和封建集权制的差别

造成周衰汉兴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根本政治制度上的差异。西周建国初期就确立了分封制的根本制度,大封诸侯王于天下,将权力下放于地方的诸侯王国势力,名义上保持西周王室宗主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发展,地方诸侯国的力量远超西周中央政府的力量,由于力量差异巨大以及分封制是西周的根本制度之一,周昭王只能是听之任之,有心无力的看着地方诸侯做大做强,因此周昭王之后西周王室的衰弱有着历史的必然性,而非周昭王一人可以阻挡的大势所在。反观汉武帝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废分封,行郡县的理念早已经是深入人心。

虽然刘邦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分封制,据《后汉书》当中记载称:"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域广大,且至千里",但是对于西汉王朝而已还是可控可防的,汉景帝时期就已经开始逐步的削弱诸侯国势力,诸侯王国和中央政府的实力差距巨大,最后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在汉武帝时期得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2:汉武帝和周昭王早对待根本问题上的态度差异

除了根本制度上的差别导致两位君王之后的历史拐点完全不同之外,他们在处理根本问题上的态度差异也是重要原因。首先我们来看周昭王,西周早期就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权力秩序体系,礼乐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井田制等相辅相成。

但是到了周昭王这一代已经出现了王道式微的趋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周昭王对于鲁国内乱,兄弟阋墙的事件不管不顾,一场政变让其他诸侯国看清了西周王室日益衰微的趋势西周王室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而这和周昭王处理这一根本问题的态度息息相关。

再看汉武帝时代,汉武帝一直遵循着中央集权,皇权至上的根本理念,无论是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还是内平王国势力都表现出强硬的态度,对于那些侵犯西汉中央政府权威的势力,汉武帝都给予其最沉重的打击。

据《宗庙议》当中评价称:"建封禅,殊官号,存周后,定诸侯之制,永无逆争之心,至今累世赖之。单于守蕃,百蛮百蛮服从,万世之基也。"由此可见,周昭王和汉武帝走向不同的历史拐点,和他们对的根本问题上的态度是有莫大关联的。

3:军事征服活动的结果性差异直接影响到两个王朝的历史走向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周昭王和汉武帝都是武功赫赫的君王,但是他们的"武功"也存在较大的差别,直接影响到两个王朝的国运。周昭王在前中期的确打出了西周王室的威风,但是在他人生当时的最后一战,征楚之战当中,周昭王和他的军队全军覆没,不知所踪给当时的西周王室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据《古本竹书纪年》当中记载称:"昭王末年,夜清,五色光贯紫微,其王南巡不返"。而汉武帝的一生在关乎国运的战争当中从来没有失败过,消除内忧外患,军队南征北战,更不可能出现君王战死的现象,因此西汉虽然战争不断,但是总体还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在消除内忧外患之后可以迅速的致力于国内发展。

四:结语

周昭王和汉武帝都是人君当中的杰出代表,而且他们继承了相同的朝代,但是他们治下的王朝却一个走向式微,一个走向富强。

这不仅仅和两个王朝的根本制度啊的差异所带来的历史必然性有关,还和两个君王在位期间对根本问题的处理态度以及军事征服活动的结果差异有联系,这背后的问题值得我们的深思。

参考文献:

《左传》

《史记》

《后汉书》

文/南宫钦

更多文章

  • 褒姒烽火戏诸侯、杨贵妃温泉洗凝脂,为何都发生在西安骊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快手褒姒个人资料,褒姒主要事件,褒姒的图片

    近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第三峰峰顶北端,发现了白居易《长恨歌》笔下“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的骊宫——唐代朝元阁的遗址。大量出土遗迹和遗物显示,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唐代高台建筑遗址,也是唐代华清宫骊山禁苑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图注:唐代朝元阁遗址航拍图片 via.西

  • 苏妲己的墓在哪?商纣王的墓中出土一物,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苏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苏妲己的墓在什么地方,苏妲己的墓是否挖掘,苏妲己之墓在哪儿

    其中的苏妲己更具有神幻色彩,在《封神榜》这部小说里,苏妲己是女娲指派,蛊惑纣王帝辛的狐妖,最后商朝覆灭,她的作用大到难以让人忽视。商朝到如今过去了3600多年,与商朝相关的正史也较少,那么苏妲己真是商朝灭亡的元凶之一吗?在20世纪末,商纣王的墓在河南淇县的河畔被发现,同时还有苏妲己和姜皇后的墓位于两

  • 纣王死后封神为天喜星,黄飞虎封神为东岳大帝,差距为何这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黄飞虎与纣王决战,封神演义黄飞虎与纣王的关系,纣王和黄飞虎谁武艺高

    死后的纣王封神为天喜星。包括黄飞虎在内的五岳都死于七杀星张奎之手。黄飞虎死后封神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为五岳之首,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龙吉公主的红鸾星是让男女双方有了姻缘。纣王的天喜星管人间的婚姻之事。红鸾星动,有了姻缘。

  • 纣王上天遁地的猛将,连杀周朝9大将,死后照样能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纣王十大猛将,纣王在封神大战中实力有多强,历史上商纣王时期的大将军

    在封神演义中,许多战场上本领高超的能人去世之后,灵魂都会飘向封神榜,最后被封为神明。其中纣王的军队中有一位猛将,他曾经连续杀掉了对手姜子牙麾下的9位大将。由于本领高超,死后被封为了七杀星。这位猛将就是张奎。在战争发生之时,姜子牙率领着周武王的大军攻城略地,一路攻下了许多城池,而商纣王一方也是拼死抵抗

  • 苏妲己就寝前有一个习惯,深得纣王喜爱,现在的女孩却绝不敢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苏妲己去纣王寝宫,苏妲己特点,苏妲己背后的故事

    这句诗出自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是商朝皇帝纣王写给爱妃苏妲己的诗。封神演义是中国有名的古典神话小说,它被翻拍成戏剧,电视剧,电影,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其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和苏妲己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戏剧的角度看,商纣王昏庸无道,贪慕美色,性格暴虐。苏妲己则妖媚歹毒,迷惑纣王,使得商朝灭亡。看了影

  • 纣王真的是个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真实纣王是不是昏君,历史上的纣王是昏君吗,纣王为何要当昏君

    首先,纣王本身的所有残暴举动,实际上都是伴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增多的。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中,庄子和孟子就曾经为纣王进行辩护,他们认为纣王身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带有强烈的演绎色彩,而且在纣王时代,不少暴行从技术上分析是做不到的。例如酒池肉林,以商王朝的酿酒技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酒池这

  • 考古发现共工怒触不周山真相,专家:中国第一个王朝原本不是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共工怒触不周山的上古历史,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中国神话传说吗,中国夏朝考古证据

    据《左传》记载,共工氏早在黄帝时期就是善于治水的部落。但到了尧舜时期,共工氏却突然成了天下诸侯的祸害,被舜帝列为天下“四害”,与三苗等共同遭到了华夏部落联盟的驱逐,共工氏也从黄河一带被强制迁徙到了幽州。“流共工于幽州”也得到了考古学的印证。尧舜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时代,其又分为中

  • 纣王到底做了什么,三星堆人为何翻山越岭也要跟武王灭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王和纣王谁大,关于纣王的历史资料,历史上真正的商纣王是怎样的

    根据《尚书·牧誓》记载,除了周武王亲率的战车三百、虎贲三千、甲士四万五千人外,一同征伐殷商的还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族),而排在第二的就是“蜀”。不仅如此,蜀军还充当了武王伐纣的先锋角色。《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武王伐纣时屡屡出现的“前歌后舞”描述,极有可能就

  • 纣王妲己负同样使命灭商,为什么纣王封神而妲己处死?这才是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纣王在妲己入宫之前,还算是一个明君,但在祭祀之时亵渎了女娲娘娘。也该殷商气数将尽,所以纣王在妲己的蛊惑之下,残暴无道,涂炭生灵,直接导致了商朝灭亡。只因他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所以死后被封为“天喜星”。说实在的,妲己在商纣灭亡的过程中,确实劳民伤财,作恶多端,建鹿台,耗时七年,修酒池肉林,耗损国力,发

  • 周懿王昏招:由于他的迁都,成就了一个为周王室养马的家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懿王简介,周懿王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的周晋王的后人

    周懿王,姬囏,是周恭王的儿子。周懿王的曾祖周昭王和祖父周穆王降服了东夷、南蛮和西戎,却亏空了周朝的国力。周恭王为了充实国库,放弃了强军的国策,开始对内发展经济,实行土改,使国库充实起来。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周边的蛮夷又开始猖獗起来。这似乎成了历代中原王朝的一道无解难题,在富国和强兵两者之间,只能单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