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众多的精锐兵团中,要数谁的战斗力最强悍?
也许这个很难界定;毕竟每个人的观点不一,但我个人认为古代军队战斗力最强的必然是秦军,秦军素有”虎狼之师“的称呼。
但如果问在这些精锐的兵团中,谁是最早组建的?
这个毫无疑问,必然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武卒。
那么,魏武卒的战斗力有多强悍?
战国末期著名的儒家代表人荀子对于魏武卒有这样一段描述: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魏武卒在吴起的指挥下南征北战,和各路诸侯大小七十二战,其中有六十四次大获全胜,其余全是平手,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当年魏武卒的战斗力有多强悍。
魏武卒是战国初期最强悍的军队,战国初期,魏国称霸战国近百年,除了得益于魏国最先变法,国力大增,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依靠拥有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魏武卒。
然而,随着魏国四处征战,魏武卒逐渐消耗殆尽,最终退出来历史的舞台。
那么,既然战国初期,魏国可以训练一支强悍的魏武卒,为何战国后期不可以再重新组建一支魏武卒?
当然,这自然是有原因的,我认为有以下三点:
第一,魏武卒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
《 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荀子这句话翻译成现代的意思便是:
若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魏武卒,必须要达到以下这种标准:
入选的士兵披上三层重甲和铁盔,能开十二石之弩(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每人背五十只弩矢,拿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粮草,半天能走一百多里。
只有达到以上条件才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魏武卒。
从荀子对魏武卒简简单单一段话概括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普通的士兵若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魏武卒,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
从魏武卒的训练中,我们不难可以看出,魏武卒的选拔训练标准相当于中国古代最早的”特种部队“选拔。
当然我们知道,一个普通人若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特种兵,这需要的时间会很长,一般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需要从普通人到入伍成为一名普通士兵需要通过3个月的训练,合格后方才能成为一名普通军人。
如要想成为一个特种兵,除了要具备强悍的身体素质、各项军事技能全优外,此外还要具备顽强的心理素质和智慧。
这样从一名普通人成为一名合格的特种兵,一般所花费的时间需要2年时间,当然特种兵选拔的标准和淘汰率也同样十分残酷。
同样的道理,魏武卒的选拔也是十分的严苛,首先针对挑选的士兵选拔标准就不一样,其次想要重新训练一支合格的魏武卒,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但是到战国后期,随着各诸侯 兼并战争的频繁,魏国又处于四战之地的中原地区,战国中后期由于秦国崛起,秦国东出首先要消灭的便是韩魏两国。
面对秦军频繁地攻伐,此时的魏国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再去重新训练一支新的魏武卒。
第二、魏国国力的支撑。
战国初期,由于魏文侯率先变法,经过数年的变法,魏国国力大增,后经过魏武侯这两代魏国君主的治理,魏国一跃成为战国初期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但伴随着魏国的崛起,魏国开始四处征战,魏国疆域最辽阔的时候,东西达2000多公里,这为魏国国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
但随着魏国不断地对外征战,和周边各诸侯国都结怨,本身魏国地处四战之地的中原核心地带;频繁的战争不仅严重消耗了魏武卒的军力,更消耗了魏国的国力。
战争本身便是对国力的一种巨大的消耗,美国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付出了数万亿美元的军费,也正是由于这两场战争严重消耗了美国的国力。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已经结束多年,但时至今日,美国依旧在为当年这场战争买单。
这不仅仅包括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当地所花费的问题,更多的在于曾经参与这两场战争的美军士兵,战后出现众多的自杀和伤亡以及战争给曾经参与这些战争美军士兵带来的心理创伤。
同样的道理,地处四战之地的魏国随着频繁地战争,到战国后期魏国国力早已经衰败,成为战国中后期二流国家。
没有强大国力支撑,魏国如何花费巨资重新打造一支魏武卒。
第三、战国后期魏国君主多昏庸。
为何说秦国可以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霸主,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除了和商鞅变法有关,此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从秦孝公变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代代有明君。
反观魏国,战国初期,魏国经魏文侯和魏武侯这两代明主治理后,魏国国力大增,但到魏惠王时代,经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霸权全面衰落,到战国中后期,魏国的历代君主不是平庸便是昏庸之人。
对于一个没有雄才大略的魏国来讲,战国中后期魏国如何还能崛起,更何谈重新训练这样一支费时费力的军队。
总结
魏武卒,属于特殊战国年代而训练一支战斗力强悍生力军,随着战国中期,魏国霸权全面衰落,秦国中后期崛起,魏国想要重新组建一支魏武卒,纵然魏国勒紧裤腰带,恐怕秦国这个崛起小霸王也不会坐视魏国再次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