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灭亡后,为何原先的六国没能恢复,而且国家也不再分裂了

秦朝灭亡后,为何原先的六国没能恢复,而且国家也不再分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37 更新时间:2024/2/5 5:15:56

秦朝分崩离析以后,照理,被灭掉的六国,本来应该各自又复国,把原先的六国又建起来。可是为什么,最终六国都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再重新回到战国时代,而是新建立了一个朝代,而且从此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朝代了呢?

[var1]

(陈胜吴广起义)

咱们先来说,为什么六国没有能够重新恢复。

实际上,当时并不是六国后代没有试图恢复,而是都在积极恢复。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发生后,一下就变得天下大乱了。从刘邦的经历我们就能够看出,当时,各地都在纷纷宣布独立,刘邦所在的沛县也准备宣布独立。正是因为准备宣布独立,萧何、曹参等人,才会和县令商量,把刘邦从山上迎接回来。而刘邦回来后,沛县县令害怕刘邦的存在,会威胁到他的地位,因此拒绝了刘邦进城。而刘邦则和萧何、曹参联合起来,推翻了沛县县令,刘邦自称沛公。

刘邦的这一段经历,实际上很能说明问题。也就是说,虽然当时六国后裔,都在积极地恢复原先的国家,但是并不是他们想恢复就恢复了,而是还经历了一些情况。

哪些情况呢?咱们把当时几个国家的情况都分析一下。

楚国。当时是项梁和项羽这些楚国的贵族后裔,把原先楚国宗室的后裔熊心拥戴起来。但是这个熊心实际上只是一个傀儡,并没有任何权力。后来,手握重兵的项羽觉得熊心对于他来说是一个障碍,干脆把熊心给杀掉了。

齐国。当时齐国的后裔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杀掉狄县县令,自称齐王。这实际上就是恢复了齐国。不过我们知道,最终这个齐国被韩信给灭了。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但最终刘邦又杀掉了韩信,封自己儿子刘肥为齐王。这个齐王,显然已经与六国后代没什么关系了。

[var1]

(韩信)

燕国。最早恢复燕国的是韩广。不过这个韩广是陈胜的手下武臣的部下,本身与原来燕国的后代没有啥关系。后来项羽又改封韩广为辽东王,接着韩广被臧荼杀掉,臧荼自称燕王。而臧荼又被刘邦杀掉,刘邦也封了自己儿子为燕王,与原先的燕国更是没有任何关系了。

赵国。陈胜吴广起义后,最早自称赵王的是陈胜的部将武臣。这个武臣,其实也与之前赵国的后人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后来武臣被杀,张耳陈余立赵国后人赵王歇为赵王。但这个赵王歇被韩信打败杀掉,张耳被封为赵王。这个张耳,与之前的赵国也是没有什么关系了。然后张耳的儿子张敖成了刘邦的女婿,刘邦最终把赵王封给了自己儿子,然后吕后又杀掉赵王。总之,此后的事情,都与之前的赵国无关了。

韩国。张良拥戴原先的韩国后裔韩信为韩王。韩信因为支持刘邦,继续得封韩王。但是后来,因为刘邦猜忌异姓诸侯王,因此韩信投降匈奴。刘邦带兵攻打,把韩信给杀掉。

魏国。陈胜吴广起义后,陈胜部将周巿立原先魏国的后人魏咎为魏王。但是后来章邯攻打魏国的时候,魏咎自焚而死。接着魏咎的弟弟魏豹自立为魏王。他也获得了项羽的封赏,但是最终被刘邦给杀掉。

[var1]

(项羽)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秦末动乱后,六国都已经恢复了,但是没有一个恢复的国家幸存了下来。没有幸存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拳头不硬。拳头不硬,自然就无法存活下来了。

咱们再来说说,为什么之后中国再也不是分裂的国家,而是统一的国家。

根本的原因,是因为统一已经成为人心所向了。

事实上,这个人心所向,从周朝开始分裂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意向了。最初,大家是为了假借维护周天子的权威,扩充自己的势力。最终,就完全不管周天子,而直接发展自己的势力了。通过不断兼并后,到战国时只剩下七个最强国家。然后就是秦国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总之,由于文化的同宗同源性,实现大一统,已经是当时人的共同愿望。

而项羽在建立西楚国的时候,对天下实行分封,实际上有些逆时代潮流。这种逆时代潮流,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这些分封出去的诸侯国,没有一天消停,又继续打仗。直到最终刘邦灭掉所有的分封国,实现了再一次统一,天下才安定下来。

从此以后,大一统一直就是中国人共同的主题,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肯定还将继续延续下去。

(参考资料:《史记》等)

更多文章

  • 秦灭六国顺序,远不止位置远近这么简单,而且最先攻打的并非韩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一统六国演示图,秦灭韩国过程,秦灭六国时间顺序图

    其实不然,虽说韩国第一个被灭,其实赵国才是秦第一个攻打的国家。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吕不韦与嫪毐(lào ǎi),着手亲征。在大臣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20字的“天下一统”策略: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var1]图丨秦灭六国顺序图这一策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 袁绍手中曾有4位虎将,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杀,另外两位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代早期,袁绍绝对属于举足轻重的人物,官渡之战中,袁绍拥兵几十万,良将千员,谋士无数,但最终却惨败于曹军。纵观袁绍生平,可知其失败并不偶然,原因也多种多样,但主要一点则是其不谙用人之道。官渡之战初期,袁绍派大将颜良进攻白马,曹操采纳荀攸之计,引兵延津,佯装渡河袭击袁绍后方,乘袁绍分兵之机,再以

  • 真正让汉朝强大到可以打败匈奴的,不是卫青和霍去病,而是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青和霍去病击退匈奴,汉朝卫青决战匈奴,卫青和霍去病

    这个问题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刘邦开倒车。秦之强大在商鞅建立的法制,其中最能增强国力的不是一般津津乐道的耕战之法连坐之法,而是商鞅去掉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此后秦国大臣的所谓封地全部是虚封,所有封地的政治军事经济大权,仍然由中央政府控制。所以秦的土地,是得一块就大一块。相反,单看版图好像是最大的楚国,因

  •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做了4件事,还是没能挽回蜀汉灭亡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外交刘备向孙权宣战,发动了夷陵之战,这样蜀吴联盟完全破裂。两个国家联合起来才能与曹操相抗衡,因为夷陵之战变成了敌对国,最终受益方还是曹操。于是诸葛亮就想着修复这个联盟,在刘备把刘禅交付之后,诸葛亮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派出自己的外交官去东吴,让外交官把这个联盟的利弊讲清楚,想要重新和好结成联盟。虽然

  • 陈胜势力强大,为何转瞬之间就土崩瓦解,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陈胜个人简历,历史上的陈胜简介,陈胜100句名言

    其实,他的起义是被迫为之的,当初他由于身份卑微,得到派遣去押送罪犯,可能历史就是想把他推到这个位置,偏偏遇上大雨,许多天就无法行军,陈胜已经知道自己铸成大错,离不开死罪了。再加上他从小就有野心,一直觉得自己不应该因为地位的问题被秦朝束缚,所以他就找来了那些罪犯,打算和他们一起举事,而反抗秦朝的第一股

  • 袁绍如何空手套白狼,从韩馥手中“诓”走冀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冀州袁绍和韩馥关系,袁绍如何取代韩馥,冀州韩馥

    也就是说,袁绍当时的名气虽然比韩馥大,但就势力范围和官职而言,袁绍实际上是隶属于韩馥的。或者说,袁绍是客;韩馥是主。那么,袁绍后来是如何反客为主,从韩馥手中夺走冀州,实现蛇吞象的呢?1、袁绍与韩馥的矛盾话还是要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说起。十八路诸侯组成盟军,讨伐董卓,当然不能群龙无首,没有盟主。而袁绍

  • 蜀汉即将灭亡之时,孟获等部落为什么不带兵来解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蜀汉灭亡孟获在哪,为什么孟获要反叛蜀汉,孟获起兵反叛蜀汉原因

    诸葛亮征讨南蛮之后,觉得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太低,云贵之地多山而不易耕耘,大部分以渔猎为生,而南蛮部落本身的农耕技术弱,要想一步到位发展起来基本不可能。而南蛮猎人身体素质劲爆,一旦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容易又激起民变,不利于地方治安!因此,诸葛亮提出了雇佣兵的概念,由蜀汉政府雇佣这支部队为蜀汉打仗,既给

  • 骑千里黄骝良驹 面着美髯 形似关羽 却是无赖人物——北汉刘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北汉刘崇,南宋刘崇的咏马词,朱温当皇帝后对刘崇如何

    而其坐下良驹赤兔,更是日行千里。名将,良驹,关羽的忠义更是千古传诵。但是骑白马的并不一定就是唐僧,骑良驹着美髯的也不一定就是关羽。而五代十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君主——北汉刘崇——骑着黄骝马,面着美髯,同在战场,却是慌不择路,悻悻而逃。刘崇黄骝马,一匹来自契丹的千里良驹黄骝马说起这匹黄骝马,来头可不是

  • 为何勇武不输赵云的他追随刘备25年一直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为啥不重用赵云,历史上的刘备和赵云谁厉害,刘备和赵云谁最厉害

    这个人就是陈到。兴平元年(194年),刘备当时驻军在小沛,而且被陶谦表为豫州刺史,抵御曹操。不久之后,陶谦病重,礼让徐州给刘备,后来被吕布抢占徐州,直到建安元年(196年),刘备投奔了曹操,曹操给与刘备兵马粮草,让刘备做豫州牧。这个时候的陈到,投奔了刘备。陈到投奔刘备之后,一直担任刘备的贴身副将,统

  • 为何吕布临死之话,震慑了刘备,却惹笑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吕布刘备之间的关系,曹操吕布刘备豪言壮语,刘备曹操吕布谁大

    吕布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骁勇善战的人物,但有勇无谋是他的代名词,而他给予我们的印象也是反复无常的奸诈小人。礼物在早年,投奔丁原的时候,被董卓用一匹赤兔马诱惑其倒戈。随后他杀了丁原,投靠到董卓的门下,并认董卓为义父,而在后来的日子里,两人狼狈为奸,将整个朝政掌握在手中。此时有一个名叫王允的人,使用一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