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极具禅意的一首七绝,远超诗佛王维,读完若有所悟

苏轼极具禅意的一首七绝,远超诗佛王维,读完若有所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62 更新时间:2024/2/7 9:15:11

苏轼是北著名的词人,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词作《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可谓口口相传。他作词的水平毋庸置疑,绝对是词学史上金字塔尖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殊不知,他的诗也写得非好。比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清新自然,即便是放在唐朝也是一流佳作。今天要说的呢,是苏轼另一首说理的七言绝句,以诗说理是宋诗独有的特点,而苏轼更是深谙此道。这首诗叫做《观潮》,全诗如下: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初读,可能觉得这首绝句有点累赘,短短的四句,竟然还有两句重复的,但是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这两句重复的诗非常有深意。有句话叫诗无达诂,就是说诗没有确切的含义,每个人品读,都可能有不同的体会,因此,我觉得翻译诗词是一种不当的行为。但是为了更好理解这首诗,我简略说说自己的看法感悟。

这首绝句大概是这个意思:庐山迷蒙的烟雨,浙江钱塘壮观的江潮,是人间十分难见的美景,作者魂牵梦绕,没有看到过,感觉极其的遗憾,千般失落。后来,有机会去看了,到了那里才发现,也就是庐山的烟雨,浙江的潮,不过如此罢了。诗的后两句,应是化用了《五灯会元》中一段著名的语录: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有人缁素得出,许汝亲见老僧

据传,这是苏轼临终前写给小儿子苏过的手书的一道偈子,苏轼的一生十分坎坷,经历过名动京师的荣耀,也受过乌台诗案的冤狱,做过高官权臣,但宦海生涯多被放逐。他以多年的人生感悟,手写了此诗,赠给即将去中山府任通判的儿子,想让儿子,明悟他这个老父亲参破的人生智慧。苏轼那时在写下这首诗时,我想,他的心境已经脱离了凡尘,在俗世之上,达到佛家所说的“空”境界。

人生确实如此,没有得到时,我们费尽心思,竭尽全力,譬如小时候期望糖果、玩具,长大后渴望豪宅、豪车,后来我们如愿以偿,却发现索然无味,有一种不过如此的意味在其中。人从无而来,无而去,一切都是短暂的享受,所有的贪欲,都是“空”。所以苏轼强调的是一种平常心,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平常心,在追求某事物的过程中,不过得到与失去,都没有失落,没有失望,因为它根本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更多文章

  • 一生奸险权倾天下,身后谥号远超岳飞,竟穿着龙袍下葬的一代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比岳飞还冤的一代名相,韩世忠和岳飞谁的谥号高,历史上有谥号的奸臣

    然而千年史册当中,却有这样一个“贤臣”尽心尽力,深受器重,为一代“圣主”“鞠躬尽瘁”,结束了百年有余的天下纷争与割据,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的崭新王朝。然而他却一生背负种种骂名,公然弑君、阴谋立储、跋扈揽权、曲意媚上、贪功恋名、投机专营、甩锅避责,甚至还有遗弃糟糠、惧内杀子等等,可谓罄竹难书,就连他自己临

  • 中国人什么都敢吃,为何却从来不吃猫肉?李时珍早已告诉我们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时珍对猪肉的评价,山狸猫肉的药用,李时珍对猫的记载

    其实,国人也并不是什么都吃,有一种动物,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却没有一个人吃,这个动物就是猫。很多人认为,猫是宠物,自然没有人吃。但狗肉都经常上餐桌了,为何猫就无人问津呢?在千年前的古代,其实是有古人吃猫肉的,毕竟那会物资匮乏,要是赶上饥荒,甭管是猫肉,连树皮都要被人吃光。那为什么国人从古代进化到现代

  • 万历喜欢朱常洵有错吗?为何群臣坚持立朱常洛?郑贵妃其实很无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历和朱常洛关系,万历皇帝为什么选择朱常洛,万历对朱常洛的评价

    可是明朝这帮大臣非常迂腐,他们认为长子继位是传统,不管贤能与否,必须要长子继位。朱常洛就沾了长子这个身份的光,得到了群臣的庇佑。郑贵妃是朱常洵的生母,作为万历最宠爱的女人,她自然是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可惜一人之力无法与群臣抗衡,最终败下阵来。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被万历各种冷落,因为她是宫女出身,所以

  •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5个神医:李时珍排第5,第1很多人没听说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名医李时珍简介,古代十大名医李时珍,李时珍医术大全

    相信大家都知道李时珍吧?早在小学课本中,我们就认识了这个为中国医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神医。历史真实中国明代时期的医学家,自1565年起,他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去采集草药,通过各种尝试写出了医药书籍925本。这个数字是非常可怕的,在后世专家眼中,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中,最敢尝试的人。在他

  • 万历明日议和,首辅赵志皋为何共九次明确表达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战争费兵费饷威胁明朝内部安定万历援朝战争期间,调兵与粮饷问题一直是决定出兵救援与否的关键因素。明日双方谈到议和停战问题之前,明朝虽已有两次大捷,但兵力损耗巨大。万历皇帝下旨令兵部讨论东倭封贡事宜之初,石星就指出;“千里趋利,兵家所忌”,“况自辽至釜又数千里,劳疲兵勤远略,臣等不敢轻议”。甚至到了

  • 一代雄主郭威:从草根逆袭成为皇帝,亲身授课教赵匡胤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成了一个典故,流传千古,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赵匡胤并非是第一个玩“黄袍加身”的,其实他篡夺的后周的开国君主,比他先玩这一招,而且他玩得比赵匡胤还要精妙。仅论演戏,赵匡胤得喊郭威一声“老师”。郭威生于乱世,也长于乱世,他几岁时,官至顺州刺史的父亲郭简被刘仁恭所杀。年幼丧父的郭威跟

  • 万历皇帝会不会早已经死亡了,28年不上朝难道只是掩人耳目?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吗,万历皇帝真的不理朝政吗,万历皇帝哪年开始不上朝

    明朝的皇权体系被后世人戏称为:“无人自动驾驶”而皇帝在不在这“车”里面并不重要,中央完美的制衡和决策制度,真的可以做到即便是万历皇帝消失,都不会对天下运转有何影响的程度。在正史的记载中,明神宗朱翊钧在万历十四年之后,做到了“隐居”的地步,二十八年的时间里,不上朝,也不面见朝臣,更几乎没有与外界之人来

  •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史:人们学会用砖砌城墙,还是在明代以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老百姓修建城墙,城墙发展史,古代城墙是怎么修建的

    答案也非常简单,用土坯累土,有很多人会问,用土坯的话,会不会一下雨就冲垮了呢,答案也是肯定的,在古代修建的城墙,尤其是明代之前的,一般下雨都会造成一定的损坏,毕竟那时候土坯修筑的城墙,离坚固和耐用还很远,所以为了加高和加固,往往城墙都有很大的厚度,比如楚国都城郢的城墙厚度就有14米。而用土筑城的方式

  • 中国历史上,唯一列入王朝军队编制的女将,让清军张献忠寸步难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2000年是在是太久了,总会有一些女性,突出重围,绽放自己的光彩,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浓厚的一笔。在政治方面,武则天达到男权的顶峰,在文化方面,李清照也是力压一带人。在军事方面,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秦良玉,都是战功显赫的女英雄。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主角就是——秦良玉。秦良玉,于万历二年,生

  • 两首截然相反的唐诗,几家欢乐几家愁,诉说着科举考试的悲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写科举制度的唐诗,关于科举唐诗,关于唐代科举的唐诗有哪些

    贞元十二年春天,又是一年的进士考试揭榜时。在唐朝,考试是在秋天进行,结果是在春天公布,考中进士称为及第,等到吏部复试后授予官职的,称为登科。一旦登科,就是有了官籍,憋了几十年的学子们终于得到了收获,各种疯狂的庆祝层出不穷,让长安城的百姓见怪不怪。这一年就有个激动的考生,虽然已经两鬓斑白了,却依然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