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鲁柯地会盟:鲁国占尽便宜,齐国改变国策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齐鲁柯地会盟:鲁国占尽便宜,齐国改变国策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1/17 19:32:56

在春秋时期,长勺之战是一场典型的强弱悬殊的战役。这次战役的鲁国主将曹刿给我们留下了“一鼓作气”的成语。几年后,齐鲁两国在柯地举行会盟,鲁国将领曹沫在会盟台上挟持齐桓公,签订了归还三次战败所失去的领土。曹刿和曹沫是不是同一个人,一直存在争议,他们之间有哪些故事呢?鲁国在柯地会盟中,占尽便宜兵不血刃地讨回了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强盛。

[var1]

齐国却在这次会盟后,调整了国策,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春秋争霸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的首都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中国历史进入了一段新的篇章,在中国东方的鲁国有一部编年史名叫《春秋》,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春秋时期。

当时周天子的权威日益衰弱,各国诸侯纷纷进入争霸的时期。在争霸的过程中,通过战争进行领土的兼并也就成了家常便饭的事情。这一阶段,由最初的一百多个国家部落,兼并到春秋末期的二十多个。

齐桓公立

鲁庄公八年(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公孙无知篡位。第二年,公孙无知被雍廪杀害,虚悬的国君之位,引起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争夺。公子纠从鲁国往回赶,公子小白自莒国往临淄赶。然而公子小白的回国之路并不顺畅,他的队伍遭到了公子纠老师管仲的拦截。管仲一支冷箭射中小白的衣带钩,机智的小白假装被射中要害,假死骗过管仲。

[var1]

受到鲁国支持的公子纠的队伍放慢了行进的速度,而公子小白却日夜兼程,抢先一步到达了临淄。在齐国大夫高傒的支持下,公子小白即位,成为后来春秋五霸第一霸的齐桓公。。

管仲回齐

当年的秋天,齐鲁两国在乾时交战,鲁国战败,齐桓公给鲁国发去书信:“公子纠是我兄弟,我不忍亲手杀他,请您把他杀掉。召忽、管仲是我的仇家,请将他们活捉后给我送过来,我亲手将他们剁成肉酱。如其不然,我将发兵围攻你们鲁国。“

这其实是齐国一计。齐桓公念念不忘一箭之仇,他老师鲍叔牙是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告诉齐桓公,如果单纯讲治理国家的话,高傒和鲍叔牙足够了。如果想要齐国强大起来的话,必须得有管仲这样的贤能之人的帮助。在鲍叔牙的力劝之下,齐桓公才给鲁庄公发去书信,希望要回活的管仲。

[var1]

鲁国大臣施伯劝说鲁庄公,不可让管仲活着回齐国,管仲回到齐国后,必然被齐国重用,将来一定会成为鲁国的大患。鲁国刚刚兵败,鲁庄公因为害怕再起战事,不得已他将公子纠处死于笙渎(今菏泽北),召忽在鲁国自杀,管仲被囚禁起来送回了齐国。

回到齐国后,管仲被齐桓公拜为大夫,政务尽数交于管仲主持。

长勺之战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再起战祸,曹刿请战。这次鲁庄公御驾亲征于长勺(今莱芜苗山附近)。在抵挡住了齐国三次进攻之后,曹刿发出了进攻的命令,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国。长勺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齐鲁两国交战中鲁国少有的胜利之一。曹刿利用了齐军轻敌的弱点,让鲁庄公体会到了作为一位胜利者的愉悦。

[var1]

刺客曹沫

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他因年代关系排列在第一位,曹沫为鲁国兵不血刃地夺回在战中丢失的城池,却也在史书上留下了耻辱的一幕。

曹沫因为孔武有力而得到鲁庄公的赏识,作为鲁国的将领在于齐国征战中,却三次战败。被打服了的鲁庄公割地遂邑(如今肥城与宁阳附近),向齐国讲和。

[var1]

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齐鲁两国在柯地(今山东阳谷县阿城)举行会盟。齐桓公和鲁庄公登台后,不和谐的一幕出现了,曹沫窜上会盟台,手持匕首劫持了齐桓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齐国随从官员都不敢擅自行动,问曹沫:“你要干什么?“曹沫不慌不忙地说:”齐国强鲁国弱,齐国入侵鲁国太过分了,鲁国的都城的城墙倒了就能压到齐国境内了,你们还想怎么样?“

在曹沫的逼迫下,齐桓公允诺归还侵占鲁国的领土,在得到齐桓公允诺后,曹沫收起匕首,从容走下会盟台,就座于群臣当中。曹沫面不改色,就像没事发生一样。

惊魂初定的齐桓公大怒,想要背弃盟约,管仲却劝他说:“不可,如果贪图小利而背信于诸侯,就会失去天下人的信任,不如将占领的土地归还鲁国。“于是,曹沫成功将在三次齐鲁之战所失去的鲁国土地顺利收回。

曹沫采用了非正常手段,收回了战场上丢失的地盘。这种行为有欠光明,有点耍无赖的做法,

无眠心语:

关于曹刿和曹沫是不是同一个人的问题,无眠认为应该是同一个人。刿和沫是发音相近的通假字。

管子中关于齐鲁会盟有如下的记载:

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竟。”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

可以看出当时参加齐鲁会盟的也是曹刿。管仲曾经劝谏齐桓公,曹刿和鲁庄公会带兵器参加会盟,而齐桓公并没有听取管仲的意见。最终在会上发生了鲁国耍无赖的一幕。《管子》中的记载是鲁庄公亲自持剑威胁齐桓公,以同归于尽的方式逼迫齐国签订盟约,俨然一派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的流氓行为。

经过柯地会盟后,虽然表面上是鲁国占了便宜,实际上鲁国的信誉在诸侯之间大打折扣。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信”字就显得格外重要,齐桓公作为遵守规则的一方,虽然失去了几个城池,却得到了诸侯国的尊重。齐国的信用也就立了起来,为齐桓公几年后的称霸奠定了信誉基础。也是这次会盟使得齐桓公的治国政策由发展军事向注重民生经济转变。齐国国策的改变,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更多文章

  • 战国初期魏国为何人才济济?不是魏文侯知人,是有人替他物色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文侯接手魏国的现状,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大概位置,魏文侯统治时期的魏国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南宋)辛弃疾《破阵子》春秋,诸侯并立,各自为政。战国,兼并混战,争雄不止。大的诸侯国兼并小的诸侯国,虽然生灵涂炭,但也促进了时代的进步,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必定以鲜血作为代价。丛林法则下的春秋战国,自身足够强大才能生存,那么

  • 若诸葛亮不跟魏国死磕,而是全力开拓东南亚地区,能否取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联络东吴夹击魏国失败,诸葛亮会灭魏国吗,诸葛亮能成功打下魏国吗

    老挝,三国时期,大部分地区被二国控制着。老挝南部被扶南国所占,老挝中、北部地区被堂明国所占。[var1]林邑国、扶南国、堂明国三国在三国时期同时存在于今越南、老挝等地。《三国志.马岱传》载:“岱既定交州,复进讨九真,斩获以万数。又遣从事南宣国化,暨徼外扶南、林邑、堂明诸王,各遣使奉贡”,从中可以看出

  • 端午节吃粽子,世人皆知是纪念屈原的,那冬至吃饺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粽子是纪念屈原吗,屈原和粽子的故事完整版,屈原和粽子的故事简短文字

    东晋的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曾写过一本叫《神仙传》的书,书中描写了这么一个故事。汉末,河南一带流行瘟疫,大量的死人,人们束手无策。有那么一天,一个神秘老人来到这里,他在一条小街巷里开了个中药铺子,在店门前面挂了个药葫芦,这个葫芦里头装的是专治瘟疫的药丸。此老翁身怀绝技,乐善好施。但凡有

  • 秦时明月:战国七雄最强大的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时明月最强的十大武将,秦时明月里的战国名将,秦时明月最厉害的英雄

    [var1]韩国——姬无夜韩国是战国七雄第一个灭亡的国家,而灭亡的象征就是姬无夜的死。姬无夜被称之为韩国百年来最强大将,麾下有着夜幕四凶将,用金钱、政治、军事、情报上控制着整个韩国,姬无夜可谓是权倾朝野,连韩王都不放在眼里,流沙多次派出杀手刺杀姬无夜都无果,一身实力极其强大。韩国上下对姬无夜莫敢不从

  • 秦王,晋王,魏王,蜀王,齐王,哪个更尊贵?是不是以晋为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王晋王魏王区别,蜀王与晋王,秦王晋王的等级划分

    在当时,历代赐予一字王的封号,其大多来自于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名,如晋王司马睿、秦王李世民、楚王曹彪、吴王李恪、周王朱橚等等(当然也有不是来自于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名,如观王、光王、广王、桂王、衮王、虢王、汉王、和王等)。[var1]而在一字王的封号中,以“晋王、秦王、齐王、楚王”四个封号王爵最为尊贵。之

  • 秦灭六国背后的神秘组织,曾经风光一时,最后被历史淘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灭六国损失了多少士兵,秦灭六国的真实历史,秦灭六国全记录

    [var1]墨家的开山鼻祖是墨翟,后世称之为“墨子”。墨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但自己却去农民出身,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年轻时曾师从儒家,但却对儒家的一些学说并不赞同,因此自立门派。墨子一生主张众多,其中最著名的主张就是“兼爱”和“非攻”,他死之后,墨家内部由于所推崇的思想有所区

  • 秦经商鞅兴国,赵高一变衰国,大秦百年基业为何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高为什么要毁灭大秦皇朝,商鞅是如何使秦国强大起来的,商鞅怎么让秦国变强大

    [var1]秦孝公继位后,励精图治。他向天下发布求贤令广招能士,商鞅入秦,变法改革,推崇以法立国。增加连坐法律,轻罪用重刑,废除世袭制,奖励军功,颁布按军功奖赏的二十等爵制度,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等,定都咸阳。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为秦国的崛起奠

  • 秦宣太后搞“外遇”,秦王知后却任其生子,学者:此功不比张仪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宣太后的悲情一生,秦昭襄与秦宣太后,秦昭襄王跟宣太后是什么关系

    秦人先祖从一个罪人后代(恶来是纣王手下大将,因助纣为虐被周武王杀死,秦人祖先),到为周天子养马,再到位列诸侯,最后到战国最强,直至一统天下,妥妥的一部励志史,吹一吹也不过分。言归正传,战国末期,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创造了一个新的称呼,那就是“皇帝”。自此以后,一国之君就被称呼为“皇帝”了。[v

  • 秦王嬴政去雍城加冠亲政,独留儿子扶苏在咸阳,其实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王嬴政几岁加冠亲政,秦王嬴政简介,关于秦王嬴政的资料

    [var1]文 | 时光漫漫车马远热播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赋》,迎来了秦王嬴政前往雍城加冠亲政的剧情。而此时在秦国的都城咸阳,嫪毐正在和自己的门客商议谋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嫪毐因为和秦王嬴政的母后,也就是赵姬有染,并生下了两个儿子。倚仗赵姬的权力,嫪毐最终一步步受爵封地,并被封为长信侯。但是,恃

  • 苏秦与燕易王的母亲有私情,为何燕易王反而给予苏秦极高礼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苏秦和燕易王母亲,苏秦简介,历史上燕易后真的和苏秦有染吗

    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是知道自己的母亲和别的男子有不明不白的关系,一定感到非常羞耻。而且这种羞耻,还是一种无法说出口的羞耻,因此,当儿子的往往会非常狂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知道母亲赵姬和嫪毐私通以后,不但摔死了嫪毐和他母亲生的两个孩子,处死了嫪毐。而且还因此迁怒于吕不韦,把吕不韦四处贬谪,逼得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