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自万历以后,贵盛的皇亲有哪些?

明朝自万历以后,贵盛的皇亲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3/12/30 20:45:59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公元1573~1620年)朝以来,可知的皇亲有近四十家(三十八家)。

这些皇亲,主要是皇太后的娘家、皇后的娘家、妃嫔的娘家、公主的婆家。

众多皇亲之中,明神宗生母慈宁宫孝定李太后的娘家是最为繁盛、也是繁盛最久的。

李家而外,贵盛的皇亲还有:

明神宗昭妃刘氏的娘家。

明神宗皇贵妃郑氏的娘家。

明光宗(朱常洛)生母孝靖王太后的娘家。

明熹宗(朱由校)生母孝和王太后的娘家。

明熹宗懿安张皇后的娘家。

明思宗(朱由检)生母孝纯刘太后的娘家。

明思宗愍皇后周氏的娘家。

上述之外,其他可知的贵盛皇亲,都是妃嫔的娘家、公主的婆家,因数量较多,就不一一述说了。

时至明末,明熹宗、明思宗两朝太后娘家、皇后娘家的声势基本接近,可谓炙手可热。

这里,就来看一看这些贵盛皇亲的情况。

一、明神宗生母慈宁宫孝定李太后的娘家。

李诚铭(《明外史》、《明史》作“铭诚”)是慈宁宫的家人,在众多皇亲里面,他家是繁盛最久的。

这里的慈宁宫,是指万历皇帝生母孝定李太后(明穆宗贵妃)。因李氏居于慈宁宫(为看护万历皇帝,曾居乾清宫),故以慈宁宫称之。

李氏之父为李伟。

外孙万历皇帝登基之后,李伟被封为武清伯,后进封武清侯。

李伟去世之后,其子李文全承袭武清侯爵。

李文全卒,其子李诚铭袭封武清侯。

据明末清初李逊之所撰的《崇祯朝野纪》记载:

因国家用度不足,崇祯皇帝采纳阁臣薛国观的建议,曾传密旨,要向李诚铭借取白银四十万两;因李家未按时交出,以至于其家人被提拘、其房产被没收。后来,因皇五子病危、李太后显灵,朱由检才停止追索并返还李家的所有。

由此可见,当日李家之富厚。

不过,明人文秉所撰的《烈皇小识》说是:

朱由检还是信王的时候,李诚铭曾因事得罪了他;掌权之后,朱由检便对李家进行整肃;后因众多皇亲求情,加之皇五子病危、李太后显灵,李家才得以保全。

按《明史》所载:

李诚铭死后,其子李国瑞袭封武清侯。因为崇祯皇帝借钱一事,李国瑞惊悸而死。李国瑞之后,李存善于崇祯末年袭武清侯爵。

据《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载:

李存善袭封爵位时,年仅七岁。

李存善事,后不详。

二、明神宗昭妃刘氏的娘家。

刘氏与明神宗孝端皇后王氏同日受册,被封为昭妃。

明熹宗天、明思宗崇祯时,刘氏曾居于慈宁宫,执掌皇太后印玺。

据《河南通志》记载:

刘岱为刘昭妃之弟,承袭其父的官爵,担任左都督一职。

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后,刘岱全家举火自焚,男女百余口,无一存活。

据《淮安府志》记载:

刘岱、刘化,任职都督,他们是万历皇帝之妃的兄长之子。

《河南通志》、《淮安府志》对刘岱的记述,稍有不同,一说刘岱为刘昭妃之弟,一说刘岱是万历皇帝之妃的侄子,因资料阙如,暂难辨证。

关于刘岱,资料可见者,还有:

清人计六奇《明季北略》载:

刘岱官至少傅、左都督,被李自成军夹死。

清人李天根《爝火录》载:

刘岱官都督,被李自成军夹死。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载:

刘岱,陕州人,以外戚世袭左都督,城陷之后,全家自焚而死。

三、明神宗皇贵妃郑氏的娘家。

郑氏最初是明神宗的淑嫔,后进封德妃、贵妃,至皇贵妃,她宠冠后宫达三十八年。

郑氏之父郑承宪,官至都督同知。

因郑氏受宠,郑承宪与其子、其宗族全都骄纵恣肆。

《明外史·姜本昌传》、《明外·姜本昌传》均载:

郑承宪曾乞请朝廷,对其父的坟茔进行改建,皇帝下诏,赐银五千两。对此,姜本昌上书,说是孝安陈皇后之兄陈昌言坟茔改建,朝廷仅赐银五百两,现妃家所赐竟是后家的十倍,这如何告示天下。姜本昌的相关意见,万历皇帝没有采纳。

又据《明外史·陈登云传》、《明外·陈登云传》载:

陈登云曾弹劾过郑承宪,说他觊觎立储之事、结纳宦官、广交术士、胡乱放风等等。

郑承宪去世之后,其子郑国泰授职都指挥使、官至左都督。与其父一样,郑国泰也曾被朝官弹劾,并且,他还被怀疑是梃击案的主谋。

郑国泰死后,其子郑养性袭职。如同其父、祖一般,郑养性亦被弹劾,同时,他还涉入移宫案很深。

郑氏后事不详。

四、明光宗生母孝靖王太后的娘家。

王氏为万历皇帝的皇贵妃。

王氏原为明神宗生母李太后身边的宫女,因偶然被皇帝宠幸,生下朱常洛,遂进封恭妃、再进贵妃、后至皇贵妃。

朱常洛登基后,封王氏之父王天瑞为永宁伯。

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王天瑞去世后,王长锡袭封。

李自成攻入京城,王长锡被杀。

五、明熹宗生母孝和王太后的娘家。

王氏原为皇太子朱常洛的选侍,后万历皇帝钦赐其“才人”封号。朱由校即位,追尊其为太后。

王氏之弟王升,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历闰二月封新城伯;很快,因皇子诞生,进为侯爵。

明思宗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王升去世,其子王国兴袭爵。

甲申之变中,王国兴被杀。

六、明熹宗懿安张皇后的娘家。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历四月,张氏被册封为皇后。

张氏之父张国纪,出身诸生,天启初期,被封为太康伯。

明思宗崇祯末年,因向朝廷输送饷银,张国纪被追加为侯爵。

甲申国难,张国纪为李自成所杀。

因出身于儒生,张国纪摈弃高贵倨傲之姿、尊崇温文尔雅之行;传呼之时,使用甘蔗棍(即水火棍。旧时官厅仪仗之一。以涂红白或红黑相间的颜色,故名。),如同文臣之三事;朝中的贤相,都与他交往。

七、明思宗愍皇后周氏的娘家。

周氏之父周奎,出身平民,明思宗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被封为嘉定伯,后为李自成刑讯夺财、愤恨而亡。

嘉定伯周奎贪财,他居住于海岱门(明人吕毖所著《明宫史》云:崇文门,即俗称海岱门也。)的新房之中,向贫民放债,收取利息,其寝室之中,常常积满金钱。

朱由检虽然宠爱贵妃田氏的娘家,但是,田氏一门之盛,没有超过愍皇后的娘家嘉定伯周家。正因为如此,金昌的士大夫因乡亲而依托周家者,不在少数。

愍皇后周氏,于明熹宗天启年间被选为信王妃。当时,皇太后已经崩逝,明神宗刘昭妃主事,后宫的一切,只要将结果禀告明熹宗懿安张皇后即可。周氏端正庄重,但年少体弱,当日张皇后并不看好她。对此,刘昭妃说是:现在信王殿下年龄还小,周氏以黄花之女得配婚姻,她自然会长大,可以匹配信王。于是,在刘昭妃的主持下,乾坤之位就此确定。

当初,周氏之父周奎因为家贫,希望依靠医术糊口活家,但是,找他看病的人不多,周家更加贫困。周氏内质尊贵,对于家中的贫困,她淡泊从容。周氏被确定为信王妃时,周家没有锦衣绣巾可为之装饰,入朝上路之时,她衣饰简陋素淡。周氏原本就没有依仗亲王势焰的心思;等到了信王的身边,天人佑助,国色朝酣,见到周氏的人,都认为她有凤飞之贵。崇祯皇帝即位之后,周氏被册封为皇后。甲申之变,李自成攻入京师,周氏自缢,遂为一代节烈国母。醴泉芝草,难道会是偶然之事?

按照明朝的通行制度,凡是皇帝选亲,备选皇后一般都陪以二位贵人,中选之时,皇太后会盖以青纱手帕、或将金玉手镯戴在她的手臂上。如果没有选中,则会将其生辰帖子放入她的袖中,酬答其白银四十两、布八匹,立刻送回。

崇祯皇帝的东宫袁贵妃能够骑马射箭;西宫田皇贵妃擅长书法弹琴;中宫周皇后质朴敦厚、不事雕饰,以恭谨俭约行关雎之教化,宫中翕然从风。

八、明熹宗嫡母孝元郭皇后的娘家。

郭氏为明光宗的嫡妻,朱常洛登基后,追尊其为皇后。

郭氏的父亲郭维城,明光宗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农历九月封博平伯。

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历闰二月,郭维城进封侯爵;同时,其子郭振明被封为博平伯。

郭振明后来亦进侯爵。

据明末清初钱士馨《甲申传信录》载: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博平侯郭振明被拷打而死。

在众多外戚之中,郭振明颇称贤良,他见义勇为、愿意屈身谦待下士。李自成破城之前,郭振明还在募集儒士,在五城办学,让民间子弟就学,贫困之人,免收学费。

九、明熹宗纯妃段氏的娘家。

段氏于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历四月被选入内庭,数月之后,被册封为纯妃。因不受宠爱、没有子女,段氏得以逃过魏忠贤与客氏的毒手。

段氏之父段黄彝历升都指挥同知。

它事不详。

十、明思宗生母孝纯刘太后的娘家。

刘氏最初入宫时,身份为淑女。万历三十八年农历十二月(公元 1610年),刘氏生朱由检。朱由检五岁时,刘氏在朱常洛竭斯底里的发作中死去。害怕明神宗知晓此事,朱常洛告诫身边人不要声张,将刘氏随便埋葬于西山。朱由检册封信王,刘氏被追赠为贤妃。朱由检即位,上刘氏谥为孝纯皇太后。

刘氏之弟刘效祖被封为新乐伯。

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刘效祖去世;其子刘文炳袭封新乐伯,后进封新乐侯,又加少傅。

李自成破北京,刘文炳投井而死。

刘氏之弟刘继祖,官左都督;城破,投井亡。

甲申之变,刘氏一家死难者,四十余人。

十一、明思宗皇贵妃田氏的娘家。

明熹宗、明思宗的皇亲,很多都因为没有受宠而衰败。只有左都督田弘遇依凭皇家之势,荣贵显赫,行者为之侧目。

田弘遇为明思宗恭淑贵妃田氏的父亲。

田皇亲的宅第在西安门,也就是明熹宗朝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爪牙王体乾的旧宅,京中之人称其处为“铁狮”。田家的铁狮,原是蒙元高门大族门前的铁狮,后归田家而已。

田皇亲的女儿田皇贵妃擅长书写大字,善于弹琴,很受崇祯皇帝钟爱。

田皇亲依仗皇家关系,气势奢华,因此,其园亭、声伎之美,在京师首屈一指。田皇亲其人性情奢侈放纵,喜欢招引朝中的权贵一起喝酒。田皇亲年老,经不住客人劝敬,几次行酒之后,直接醉倒,尽显颓唐之态;众位歌妓的歌喉之韵、檀板之音每出于帘下;这些权贵,大多没有执掌洛下的才干,说起话来,却都是恣肆放荡、语惊四座。正因为这样,京城之中的诸位外戚虽因相互之间的情谊而自豪,但是,也有颇多对田皇亲家法不检的讥讽。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辛巳),田皇亲以到普陀山进香为名,途经吴地,贪逐掠夺金昌的歌姬舞女甚多,不想,他竟然因为此事而失去了崇祯皇帝的欢心。次年(公元1642年,壬午)田皇贵妃薨逝,田家逐渐收敛、销去声息。当日,崇祯皇帝对田皇贵妃的恩待礼遇全部逾越礼制,田氏得宠的程度,与明神宗的郑贵妃相当。

十二、明思宗贵妃袁氏的娘家。

袁氏之父袁祐,官右都督。

据明末清初李逊之所撰的《崇祯朝野纪》载:

袁祐为人,谨小慎微。

它事不详。

皇太后、太妃的娘家,随着本人的凋零,大多会不再依凭皇家的权势。只有驸马家,常常会因为公主的关系,尚可高居显要。

十三、明穆宗皇五女瑞安公主的婆家。

瑞安公主的驸马万炜,年且七十,依然管辖统领大汉将军(即锦衣卫侍卫将军,明侍卫军之一。初名天武将军,后改称大汉将军。隶锦衣卫,掌直驾侍卫,巡察缉捕。凡一千五百名,自为一军,称将军营。选民间身长五尺三寸以上,力胜三百五十斤,无恶疾过犯,不系正军及犯极刑之家子弟充任。有功试补千、百户。),享受驸马的俸禄。

十四、明穆宗皇六女延庆公主的婆家。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梃击案发生,御史刘光复因发言而触怒明神宗,延庆公主的驸马王昺出手搭救,遂被削职,锢废于原籍高阳里。虽然这样,王昺仍然享受驸马的俸禄。明光宗即位后,王昺恢复官职。

十五、明光宗皇六女遂平公主的婆家。

遂平公主的驸马齐赞元。

清人李天根《爝火录》载:

齐赞元掌宗人府事、官太子太保。

甲申国变,齐赞元逃奔南京,后投降满清。

十六、明光宗皇八女乐安公主的婆家。

乐安公主的驸马为巩永固。

乐安公主为明光宗的李选侍所生,是明熹宗的皇八妹。

乐安公主擅长淡雅的装扮;行走之时,从容闲舒;完全没有皇帝女儿的骄态;她性情温柔,很少妒忌。因驸马府秘密幽深,公主独独喜欢供帐待客,遇到有吴地的士大夫在京,公主一定会邀请他们的女眷到府中,待以茶果,宴饮叙谈。公主每每入宫,明熹宗朱由校都会与她一起饮酒、掷骰子,笃厚皇妹之礼。

当日,皇亲贵盛之势,从其家任官者可见一斑。据明人史玄《旧京遗事》载:

明光宗生母孝靖王太后的娘家,也就是永宁伯家,官至大将军、将军者,有八人。明思宗愍皇后的娘家,也就嘉定伯家,担任大将军、将军者,有十位。明神宗昭妃刘氏的娘家,有大将军、将军四位。明神宗贵妃郑氏的娘家,也有大将军、将军四位。万历皇帝生母孝定李太后的娘家,有大将军、将军六位。明思宗生母孝纯刘太后的娘家有大将军、将军九位。明神宗长女荣昌公主的婆家,也就是驸马都尉杨春元家,有大将军、将军六位。其余皇亲家中的大将军、将军,不过两三位或一两位。

按照制度,皇亲一般都担任武职。明穆宗皇三女、明神宗同母妹寿阳公主与驸马侯拱辰之子侯昌胤却一改皇亲担任武职的惯例,担任文职,官至工部郎中。

皇亲之贵盛,除任官享俸而外,朝廷的赏赐,也十分可观。

据《明熹宗实录》载,天启元年农历六月:

赐都督同知张国纪房价银一万五千两、庄田五百顷,锦衣卫千户王学(王良妃之父)、段黄彝(段纯妃之父)房价三千两,庄田一百顷。

————————————

主要参考资料:

1.明·史玄《旧京遗事》

2.明末清初·李逊之所撰《崇祯朝野纪》

3.明·文秉《烈皇小识》

4.《明外史·公主列传》

5.《明史·外戚传》

6.清·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全文结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处死了历史上最后的丞相,加强皇权,却给明朝种下了恶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封左右丞相,朱元璋对明朝皇权有什么影响,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利和弊

    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哪怕是相濡以沫的夫妻,只有相互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才会彼此欣赏,才能长久的和谐相处。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则会像“亲密无间”的刺猬一样,互相伤害。这条道理,用在古代的君臣关系上,往往也能屡试不爽。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中,与皇帝关系最为亲近的大臣,往往是丞相。作为“一人之下、万

  • 你们知道王阳明为啥那么厉害?他爹、他爷爷厉害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阳明厉害在哪,王阳明的真实地位,王阳明他爹

    三大学问,分别是:一是“致良知”;二是“亲民”思想;三是:“知行合一”。其中,王阳明的亲民思想的核心是他提倡大明朝官员的为政之道,这个“为政之道” 的核心,在于立德为民,要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这包括两大内涵,一是为政者要以德修身,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明素质,做人民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这是“知

  • 朱祁镇让太监干预朝政,不让若微斩太监,昏君,他被俘是自作自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什么说朱祁镇是昏君,大明王朝朱祁镇,朱祁镇与朱祁钰

    朱瞻基离世,朱祁镇登基。朱祁镇捅马蜂窝,被蛰,太监王振趴他身上救他,王振脸上被蛰了,他给王振擦药,之后朱祁镇开始宠信王振。王振干预朝政,朱祁镇没惩罚他,还包庇他。若微知道后,气冲冲地去找朱祁镇,王振跪求饶,若微让人打王振耳光。朱祁镇知道理亏,不敢为王振求情。若微说朱祁镇还没大婚,王振就开始收干儿子。

  • 朱元璋心有多狠?因为一件小事将岳父满门抄斩,百官胆战心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为何要把岳父满门抄斩,朱元璋有多铁腕,朱元璋对老百姓有什么惩罚

    朱元璋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他大概是知道皇位坐得有多不易,又想福荫子孙,便在开国不久,但凡对江山社稷有“威胁”之人,都逐个杀掉,一杀就是连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胡惟庸、蓝玉案,诛杀连坐之人达四万五千人,不得不佩服朱元璋手段之狠辣。而其中有一个人表面上看是连坐,但实际上与胡蓝两案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只不过

  •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最后自尽了也没有抄他们的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临死前做了哪些事,崇祯在位有干过正确的事吗,崇祯大帝

    崇祯就是真动手去抄大臣的家,他也是抄不出来钱的,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孤立和被动的局面。对此,我们只需要看下,崇祯皇帝在清除魏忠贤后,派人去抄魏忠贤的家,结果最后上报的银子只有几千两。对此,不要说我们不信,就是崇祯皇帝本人,也打死不会相信魏忠贤只有这点家产。因为,俗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魏忠贤

  • 崇祯为何在自杀前斩杀自己女儿?看看历代亡国公主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崇祯临死前做了哪些事,崇祯是如何对待前朝皇后的,崇祯一生下来有几个皇子

    很多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崇祯皇帝在自杀之前,曾亲手斩杀自己的两个女儿——坤兴公主和昭仁公主,其中坤兴公主命大没有死,只是断了一臂。对于此事很多不明所以的人都认为崇祯太过于残忍,仅仅为了所谓皇家脸面就斩杀自己的亲生女儿,虎毒尚且不食子,何况人乎?所以崇祯实在是不当人父,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崇祯

  • 宋朝究竟有多好,为什么都说宋朝幸福感最高,看完我想穿越到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对宋朝的感悟和感受,如何客观评价真实的宋朝,历史上真实的宋朝生活

    宋朝时期的繁荣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我们一一阐述宋朝-政治方面在政治方面,宋朝大大的削弱了相权。设立了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最大化的平衡了当时的政治权力,使权力都高度集中在了皇帝手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是从宋朝开始完善的。并且宋朝还改编了三省六部制,使其虚名化。宋朝-军事方面宋朝最大的不

  • 北宋前期最惨败仗:宋太宗千里遥控指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宋最惨烈的败仗,北宋王朝宋太宗,北宋最惨的一次战役

    一、盲目出兵984年,北宋雄州知州贺令图向宋太宗汇报,“虏主(辽圣宗耶律隆绪)年幼,国事决于其母(萧太后),其大将韩德让宠幸用事,请乘其衅,以取幽燕”。同时,贺令图还添油加醋地说萧太后与韩德让有私情,引起了契丹国内的不满。事实证明,在萧太后执政期间,辽国的国力非但没有丝毫衰落,反而得到加强。贺令图毕

  • 反清就必须复明?让朱元璋、郑成功和孙可望来告诉你:别太天真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如果郑成功反清复明成功会怎么样,朱元璋反清复明,郑成功有没有可能反清

    其中与清朝对抗时间最久的南明各政权继承的是明朝法统,机会也最多,还是被清军一个个打爆。了解一点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南明灭亡最大的原因不在于清朝的强大而在自身的内斗,从弘光到隆武再到永历,内斗贯穿南明各政权,是其灭亡的主因。其中最可惜的,要数永历政权。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出滇抗清后,永历朝廷声势大振,

  • 朱元璋称帝后,却把老丈人的孙女直接给娶了,这究竟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一直过着衣食不饱的日子,就连他父母去世以后都没有安葬的费用。后来,朱元璋通过努力证实了自己的能力,成功的当上了皇帝。不过,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背后的那个女人就是马皇后。马皇后贤良淑德,格外勤俭,而且十分体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