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幼稚到极限的傻子和王侯将相才渴望战争。前者是因为无知,而后来是因为有自己的利益所在。但从古至今任何一次战争遭受最多痛苦和伤害的人是谁呢?唐朝一直都被很多人羡慕,但都城长安被人先人攻破了7次。而为了收复长安,唐朝皇帝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这个错误不但让唐朝落下了千年的骂名,还让后人看清了古代战争到底有多么地残酷。
·一起合法的“屠城”
很多孩子无法理解,同样是人,为何在战争期间的日本士兵怎么就能那么残忍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也没经历过时刻都要面临死亡的那么极度的恐惧和压力。
其实作者完全能理解那些士兵,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下一秒还能不能活着。屠城,这个今天来看非常陌生的词语,在古代战争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从赵国的四十万大军被活埋到太平天国运动,从项羽的咸阳之乱到南京大屠杀,几乎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屠城。
而作为“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和成吉思汗更是每到一处寸草不生,其残忍程度远远超过任何一部战争片。
很多人认为屠城仅仅是敌人做的事,有这种思维的人就太幼稚了。事实是,在古代战争期间,自己帝国的军队对平民的伤害往往大于敌军。
在古代那种在陆上运输60公里粮食所消耗的资金比粮食还贵的时代,抢劫成了帝国军队最简而易行的后勤补给。加上古代的军人的地位很低,多数都是流氓阿飞和囚犯所组成的,激励这些人打仗的唯一动力就是利益(钱和女人)。
甚至为了前途,有的将军会在边界上像养猪一样圈养一批平民,在必要时杀了这些人,用这些无辜之人的人头去冒领军功。
作者曾经看过胡军演的一部电影叫我的唐朝兄弟,里面那个自作聪明的里长无论如何也不愿相信官军来到之后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屠城”。
胡军和姜武作为劫匪,只劫财劫色却不愿伤人性命,而官兵来了之后,不但劫财劫色,还要杀光村民,用他们的人头去建功立业。
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国都被占领,李隆基在仓皇逃到四川之后被迫杀死了杨贵妃和杨国忠,自己也被逼得退位。
但新上任的唐肃宗李享居然为了收复长安同意了回纥人的一个条件,那就允许回纥族军队在攻陷长安后“屠城”。
·为何战争中受伤最深的都是女性
当时唐肃宗和回纥达成的协议是:“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
这就是说回纥族军队在城破后在长安城里的奸淫掳掠是唐朝官方允许的,而参加这场抢劫的还有名将郭子仪的军队。
在这一个多月里,整个长安城成了一个超大的“淫窝”,这里的每一个女人都遭受了来自联军的反复蹂躏。
最后的结果时,长安城里几乎所有的财产和青壮年男女全部都被回纥族军队掳掠走了,而唐朝也重新占领了那个早已经破败不堪的长安城。
很多人理解不了唐肃宗为什么能做出那么残忍的决定,这是因为这些人不懂历史,也不懂在古代帝国君王眼里臣民到底算什么东西。
仅仅是一个长安吗?如果你知道“张巡守睢阳”的历史,你就会发现,在没有补给的时候,人成了最大的补给。
在千百年之后,张巡“杀妾劳军”居然被无数后人所仰慕。而有人真正关心过睢阳之战背后满城黎民的下场吗?
一将功成万骨枯,能理解这个道理的人估计都不会渴望战争。
而对于唐朝而言,牺牲长安和睢阳这几个城池里的人和大唐的王朝相比又算什么呢?
如果当年不是美军“误炸”了日本皇宫一角,就凭日本军方那种军国主义思想真的会干出一亿人“玉碎”这样的疯狂之举。
只要有一丝机会,对于日本的军官而言,他们都不愿意放弃自己最后的权力,这才是战争最残忍的一面。
当现在的很多孩子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战争的残酷时,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懂战争到底打的是什么。
·唐朝复杂的军事和政治制度
其实,如果站在唐肃宗和郭子仪的角度,他们都没有错,回纥人和安禄山也都没有错。他们为什么选择战争?不就是为了利益吗?
在双方各自的利益面前,难道真的有对错之分吗?唐朝完全可以自己去收复长安,而为何要用回纥族这群强悍的雇佣兵呢?
回看整个唐朝和突厥、回鹘、南诏、回纥、高句丽、新罗、百济,甚至连吐蕃都时而是敌时而是友,这才是一个现实中复杂的帝国。
李林甫当年之所以将唐朝几乎所有节度使都换成了少数民族将领,一方面是为了自己私人的权力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抑制朝廷内日益强大的关陇贵族的势力。
在唐朝皇室、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人的较量中,他们谁真的错了呢?
很多人喜欢马后炮说唐朝最大的错误就是藩镇制度,但这些人从不去想难道皇室李家都是傻子吗?他们也是没办法了。
整个京城附近一大半的良田豪宅都变成了皇室自己家的财产了,而这种疯狂兼并土地的行为可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皇室本身都是如此,他们又有什么威信去控制本来就是魏晋南北朝过度过来的各大豪门贵族们的欲望呢?
唐朝的灭亡看似是唐肃宗李享长安之战后失了民心,其实本质还是唐朝各贵族之间相互角逐的结果。对于古代战争的残酷性和古代君王的决策,读者您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