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缙本来深得朱元璋和朱棣器重,为何最终却落得被冻死的结局

解缙本来深得朱元璋和朱棣器重,为何最终却落得被冻死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353 更新时间:2024/1/24 13:16:08

解缙剧照)

一、解缙天资聪颖,少年登科。

洪武二年十一月,解缙出生于吉安府吉水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祖父解子元为元朝进士,曾出任江西安福州判官。父亲解开为二魁胄监,五知贡举。其母高妙莹贤良慧淑,通史书,善小楷,晓音律。

解缙幼时天资聪颖,机敏绝伦。5岁时即能过目不忘,出口成章。7岁时便可吟诗作赋,巧对对联。

相传,解缙曾陪父参加宴会。其中一势利权臣见他身材短小,但名声在外,就故意让其出丑,于是出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解缙不假思索地回到“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羞得对方满脸窘色。

洪武二十年,18岁的解缙勇夺乡试头名,人称“解解元”。第二年赴京会试,列第七名中二甲进士,其兄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由此,一家“一门三进士”的解缙,引起了朱元璋的关注,下令将他安置为翰林院中书庶吉士,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高级后备干部。

(朱元璋剧照)

二、直谏“万言”获器重,恃才傲物遭首贬。

自从来到朱元璋身边,解缙的才华便得到了朱元璋的充分肯定。不久后,他就升为翰林学士,随侍在老朱左右。

一日,解缙陪朱元璋在大庖西室进膳。朱元璋对解缙说:“朕与你义则君臣, 恩犹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

受到鼓励的解缙内心无比激动,当夜就洋洋洒洒成就了一篇《大庖西室封事》,上奏朱元璋,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朱元璋的严刑酷法、滥杀功臣之举。

但爱惜人才的朱元璋并未动怒,只是将他的奏折传阅群臣,在百官中引起了一片惊呼。解缙见首战告捷,又在几天之后写了一篇《太平十策》呈送上去,为朱元璋提供了一整套的治国方略。

朱元璋也算沉得住气,表面上仍然没有怪罪解缙,但在“为尊者讳”的高度集权的帝王时代,被人当众揭短,始终是让人不愉快的事。

于是,朱元璋策略地将解缙调任监察御史,希望他能学会收敛。

但解缙并没有体会到老朱的良苦用心,一味地刚秉正直,锋芒毕露,得罪不少大臣。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好洪武二十三年,找来解缙的父亲解开,吩咐他带儿子回家“继续进学,10年后回朝大用”。

就这样,解缙因自己的少年轻狂遭遇人生第一次“罢黜出朝”。

朱棣剧照)

三、投奔朱棣展才华,主编巨著获恩宠。

洪武31年,解缙受命在家“进学”已有8年,突然传来朱元璋去世的消息。正待他程进京举哀之时,其母也撒手人寰。解缙强压内心悲痛,还是急忙赶往京城。

但此时的解缙乃一介百姓,根本没有资格为朱元璋吊祭。于是,当初被他弹劾的官员袁泰,以“母丧未葬,丧失人伦,违逆皇命”为由,在朱允炆面前告了解缙的御状。

由此,解缙被“发配充军, 徙三千里”,来到了甘肃临夏北部的河州卫,做了一名戍边小卒。后来在礼部侍郎董伦的帮助下,才被朱允炆谕召还京,成为待诏九品官职。

不久后,“靖难之役”爆发,朱棣上位,解缙也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机,并由此青史留名。

朱棣登基时,因方孝孺至死不愿为他书写《登极诏》,待诏的解缙,成为了最佳人选。因拟诏有功,解缙从待诏九品官,一下擢升为正六品官,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入主文渊阁,成为朱棣身边的内阁大臣。

解缙的才华,同样得到了朱棣的赏识,被任命为《永乐大典》的主编,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百科全书”,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至高地位。

朱高煦剧照)

四、禀性难移得罪权佞再遭贬,深陷政治斗争终被杀。

解缙在成为朱棣身边的红人后,经常为他出谋划策。一日,朱棣开列了一串朝臣名单,让解缙据实对他们一一点评。解缙又犯了老毛病,老老实实地将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写了出来。由此,不但得罪了一干大臣,还就此为自己的悲情结局埋下了祸端。

一天晚上,几位大臣聚在一起喝酒,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不满解缙在朱棣面前对自己的评价,故意做对联讽刺他:“洞中乌龟,颈长壳硬矮拍拍;塘里水鸭,嘴扁脚短叫呱呱。”

解缙马上回击,出了一个上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邀请纪纲作对。一介莽夫的纪纲,当然无法作答,解缙随即说出了下联“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狠狠地将纪纲奚落了一番。

没想到,这段插曲,竟为解缙招致后来被雪埋的后果。

实际上,解缙最大的错误,是卷进了皇权斗争。

永乐三年,朱棣询问解缙关于皇储人选,深受儒家思想浸淫的解缙建议立嫡长子朱高炽。而朱棣却有心立次子朱高煦,此事引发了朱高煦对解缙的强烈不满。

后来,朱高炽果然被立为太子,而朱高煦被封为汉王。

(纪纲剧照)

朱高炽的表现,一直令朱棣不满。而朱高煦却隆宠优渥,甚至超过了太子。直率的解缙又给朱棣上奏“启争也,不可”。此举彻底惹恼了朱高煦,他将自己未能成为太子的原因,全部归罪在解缙身上。

终于,解缙再次遭贬,降为广西布政司参议,后又贬往交趾。

永乐八年,解缙回京奏事,恰逢朱棣北征未归,解缙就偷偷地觐见了太子朱高炽。一直紧盯着解缙的纪纲,得到消息后,告诉了朱高煦。

朱高煦在朱棣面前向解缙打出了致命一击:“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于是,纪纲在得到朱棣的授意后,将解缙打入大牢,并将他关押了5年之久。

永乐十三年,朱棣突然提出查看囚册,发现解缙仍赫然在列,轻轻问了一句纪纲:“缙犹在耶?”

心领神会的纪纲,马上把解缙从死牢里提了出来,好酒好肉地招待了他,直到他烂醉如泥。最后,纪纲指挥锦衣卫将解缙埋在雪地里。

一代奇才解缙,就这样沉在醉乡中, 静静地死去了,时年47岁。

(参考资料:《明史》)

更多文章

  • 《锦衣十日令》计日可待,郭子凡锦衣卫出镜,助演们颜值更是不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锦衣十日令》海报就拿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新剧《锦衣十日令》来说,该剧便是一部跟锦衣卫相关的古装悬疑题材的网剧。那么关于《锦衣十日令》这部新剧的整体质量到底如何呢?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各位大概地剖析一下!首先,从《锦衣十日令》的选角阵容来看。《锦衣十日令》这部古装悬疑剧是由国内知名导演胡储玺亲自执导,

  • 明朝奇女子,连怼两任皇帝,躲过殉葬,废而复立的代宗汪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汪皇后最后的结果,宋朝汪皇后,汪皇后的历史记录

    朱祁钰只小明英宗朱祁镇一岁,但正统七年英宗大婚后,朝廷对于朱祁钰的婚事却一直不闻不问。难耐寂寞的朱祁钰就和自己府中的年轻宫人厮混在一起,结果正统九年宫人杭氏怀上了。正统十年二月朝廷得知后,只得紧急为朱祁钰选妃。只不过时间已经赶不及了,汪氏被册封为王妃时,朱祁钰的长子朱见济已出生近半年。朱祁钰也成了明

  • 武则天一生究竟有没有真爱,她最爱的人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一生最爱是谁,武则天的一生完整版,武则天一生有多少老公

    武则天一生,究竟有没有真爱,她最爱的人是谁?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概念上的女皇帝,她即位的时候都快68岁了,而且她高寿,驾崩的时候都82岁了,她在中国历史上简直是传奇一般的存在,与吕后并称“吕武”。坦白说,武则天在中国史上,是一个例外,也是男权主义社会中,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

  • 近水楼台先得月 隋朝的丞相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朝的高丞相是谁,隋朝丞相一览表,隋朝时期有几位丞相

    先干丞相再当皇帝?这个操作老杨也防不住!公元581年的二月份,大隋朝建立后不久。这个新的国家有新的气象,它的领导人决定开启新的官员管理制度。首先来讲,隋朝国家主席杨坚废除了北周帝国前国家主席宇文邕家族的官僚制度。他的目标是恢复汉朝老刘家和魏朝老曹的制度,并添加点新东西。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与设计,新的

  • 历史上著名诗人那么多,为何只有李白被称为“诗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白诗仙个人资料,诗仙李白有哪些贡献,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诗

    杜甫说的“狂客”,就是贺知章,绰号“四明狂客”,曾惊叹于李白的诗,称呼其为“天上谪仙人”。于是,后人皆尊称李白为“诗仙”,无人能超越其地位,也无人觉得这个绰号不妥。其实,古往今来,文采出众的大诗人不在少数,为何只有李白被称为“诗仙”呢?除了李白的诗风格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之外,他的非凡出身和道家经历也

  • 隋唐八大锤,岳家军八大锤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岳家军简介,岳家军四猛八大锤,隋唐八大锤

    这四个人都是评书曲艺中虚构的人物,除了李元霸和裴元庆有原型外,秦用和梁师泰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人物。李元霸的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李元霸书中说李元霸手执一对“擂鼓瓮金锤”,每只重400斤,两只锤共重800斤。别看李元霸长得“面黄肌瘦,像个病夫”,其实他有“四象不过”之

  • 隋唐十八路英雄好汉中,他是公认最强,也是公认最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正的隋唐十八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人物实力,隋唐十八条好汉排名表

    首先李元霸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李渊就是朝廷之上的重要官员,家中地位显赫,据说李元霸出生那天金光耀世,随后门外有一个老道士求见,这个道士也就是紫阳真人,他告诉李渊:“你的儿子乃是佛祖坐下金翅大鹏鸟转世,此次来到人间要经历一场磨难,老夫奉命前来收他为弟子,传授其本事。”李渊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

  • 长孙无忌权倾朝野,却被逼惨死,凶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孙无忌简历,长孙无忌杀吴王恪,长孙无忌官职变化

    长孙无忌剧照然而长孙无忌死的也很惨,被许敬宗诬陷图谋造反,连审两次,坐实了他的罪名。高宗李治竟然连舅舅一面都不见,一句辩解都不听,便将长孙无忌发配黔州,最终被逼惨死,家产充公,亲属全部发配岭南为奴,被牵连者不计其数。对于长孙无忌之死,常见的说法有两大原因:第一,长孙无忌只手遮天,引起了李治的警觉。通

  • 晋朝存在那么多年,而“司马”这个姓氏为何今天却很少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家族为啥叫晋朝,司马家族打下的江山为什么叫晋朝,为什么晋朝之后没有姓司马的

    历史时局的直接影响历史上很多的家族势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都逐渐被其他家族势力所取代,司马家族也不例外。“八王之乱”后,司马家族的势力开始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诸王相互残杀,司马氏一族内部消耗十分严重。继而东晋时期政局异常动荡,朝政也改名换姓了。特别是南宋刘裕对司马一族仇恨心态,直接导致司马一族成为

  • 黄巢起义军横扫大半个唐朝,究竟为何能从大败到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巢反唐对唐朝的影响,唐朝末年的黄巢,黄巢之乱唐朝灭亡了么

    其次,黄巢军队的作战方式属于流动作战,也就是打游击!哪里有空隙就奔向哪里,然后抢夺一番,等国家正规军打来了,打得过就反击打不过就撤,所以,看似这支军队席卷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其实真正算是战略意义上的取胜,除长安一战,其他战役少之又少!另外,大唐当时奸佞当道,各军事势力割据相对,朝廷调遣军队的效率上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