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著名诗人那么多,为何只有李白被称为“诗仙”

历史上著名诗人那么多,为何只有李白被称为“诗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74 更新时间:2024/3/3 0:41:06

杜甫说的“狂客”,就是贺知章,绰号“四明狂客”,曾惊叹于李白的诗,称呼其为“天上谪仙人”。

于是,后人皆尊称李白为“诗仙”,无人能超越其地位,也无人觉得这个绰号不妥。

其实,古往今来,文采出众的大诗人不在少数,为何只有李白被称为“诗仙”呢?

除了李白的诗风格豪迈奔放、飘逸若仙之外,他的非凡出身和道家经历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先说出身,对李白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太白那可是妥妥的富二代啊,甚至还有可能是李唐宗室之后!

《新唐书》中指出,李白是远门宗亲,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旧唐书》中记载,李白的父亲名叫李客,为任城尉。

按照唐书对李白的容貌描述“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很像中亚人,因此有人推测李白的母亲是中亚人,不管到底是不是混血或者是外国人,不可否认的是李白长得确实很帅。

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来纪念他的人,是唐梓州刺史于邵,碑文内容在记载于明朝末期学者曹学全的《蜀中名胜记》中:“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

1988年,韩维禄先生撰文《李白“五世为庶”当为李建成玄孙解》,论证了李白是宗室之子,而且是太子李建成的玄孙。

历史记载,李白一生共有四次婚姻,原配妻子许氏,其祖父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许圉,婚后为李白生下一子一女;继室宗氏,其祖父也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宗楚客。后面的两任妻子并非正式迎娶,而是同居夫妻。

从前两个妻子的家世可以看出,李白的出身绝对不一般,要知道,古代讲究“门当户对”,普通人要想娶宰相家的女子,几乎是不可能的。

诸多史料的模糊记载中推测,李白家里是经商的,在今天的话来说,相当于家里是开跨国贸易公司的。

钱财对他来说,真的就是身外之物,25岁那年在蜀中玩够了,就想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爹娘一看儿子要自己出去,不放心:“我儿啊,老话说穷家富路,何况咱家不差钱,多带点!”于是,李白沿长江东下,四处游玩到过很多地方,挥挥小手,就在扬州“散金三十余万”。

简单来说,就是李白出身高贵,身家巨富,而且智商高,文采好,长得又帅,妈呀,这不是“神仙”是什么?

再来说道家经历,李白可以说是一个业余道士,青少年时即与道士为伍,晚年更是浸淫于黄老之道。

据《新唐书》记载——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徠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

而且,李白的朋友圈中,道家人也不少。除了他的师傅赵蕤,还有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开元十三年,也就是李白25岁那年,两人相遇于江陵,司马承祯对李白十分欣赏,评价他:“有仙风道骨,可以神游八级之表。”

李白一听,兴奋得不得了,豪情难以抑制,于是就有了惊才绝艳的《大鹏赋》,文中李白以大鹏自喻,这也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李白正式加入道教,是在齐州,即今天的山东济南一带,由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

古来文人多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唐朝是一个儒释道并存的朝代,李白就是不同程度地被儒家和道家共同影响的。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倘若怀才不遇,便寄情于山水,因而有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而道家则倡导“无为而治”,主张将身心投入自然的怀抱,于是就有了“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这些都和庄子“睥睨万物”、“齐生死,一物我”、“物物而不物于物”、“逍遥游”超脱自由的思想相吻合,缥缈放肆,遗世而独立。

正如余光中先生所写:“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的这种种经历,造就了他独一无二的超脱本性,不管是诗歌,还是个性,都仙气十足,非凡人所能比拟。所以,世界上只有一个“诗仙”,也只有一个李白。

更多文章

  • 隋唐八大锤,岳家军八大锤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岳家军简介,岳家军四猛八大锤,隋唐八大锤

    这四个人都是评书曲艺中虚构的人物,除了李元霸和裴元庆有原型外,秦用和梁师泰根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人物。李元霸的原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唐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李元霸书中说李元霸手执一对“擂鼓瓮金锤”,每只重400斤,两只锤共重800斤。别看李元霸长得“面黄肌瘦,像个病夫”,其实他有“四象不过”之

  • 隋唐十八路英雄好汉中,他是公认最强,也是公认最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真正的隋唐十八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人物实力,隋唐十八条好汉排名表

    首先李元霸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李渊就是朝廷之上的重要官员,家中地位显赫,据说李元霸出生那天金光耀世,随后门外有一个老道士求见,这个道士也就是紫阳真人,他告诉李渊:“你的儿子乃是佛祖坐下金翅大鹏鸟转世,此次来到人间要经历一场磨难,老夫奉命前来收他为弟子,传授其本事。”李渊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况,

  • 长孙无忌权倾朝野,却被逼惨死,凶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长孙无忌简历,长孙无忌杀吴王恪,长孙无忌官职变化

    长孙无忌剧照然而长孙无忌死的也很惨,被许敬宗诬陷图谋造反,连审两次,坐实了他的罪名。高宗李治竟然连舅舅一面都不见,一句辩解都不听,便将长孙无忌发配黔州,最终被逼惨死,家产充公,亲属全部发配岭南为奴,被牵连者不计其数。对于长孙无忌之死,常见的说法有两大原因:第一,长孙无忌只手遮天,引起了李治的警觉。通

  • 晋朝存在那么多年,而“司马”这个姓氏为何今天却很少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家族为啥叫晋朝,司马家族打下的江山为什么叫晋朝,为什么晋朝之后没有姓司马的

    历史时局的直接影响历史上很多的家族势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都逐渐被其他家族势力所取代,司马家族也不例外。“八王之乱”后,司马家族的势力开始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诸王相互残杀,司马氏一族内部消耗十分严重。继而东晋时期政局异常动荡,朝政也改名换姓了。特别是南宋刘裕对司马一族仇恨心态,直接导致司马一族成为

  • 黄巢起义军横扫大半个唐朝,究竟为何能从大败到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黄巢反唐对唐朝的影响,唐朝末年的黄巢,黄巢之乱唐朝灭亡了么

    其次,黄巢军队的作战方式属于流动作战,也就是打游击!哪里有空隙就奔向哪里,然后抢夺一番,等国家正规军打来了,打得过就反击打不过就撤,所以,看似这支军队席卷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其实真正算是战略意义上的取胜,除长安一战,其他战役少之又少!另外,大唐当时奸佞当道,各军事势力割据相对,朝廷调遣军队的效率上大大

  • 在玄武门事变中磨洋工当甩手掌柜,秦琼效忠的对象其实是李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乍一看这个问题我倒是一惊,干什么,肯定跟着李世民一起杀建成元吉呗!毕竟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剧,秦琼、程咬金和尉迟敬德可都是李世民的死党啊,这些人跟随秦王多年征战,是他的铁杆心腹!(玄武门事变中尉迟恭表现极为亮眼,他不但杀死了李元吉,还强迫李渊立世民为太子)但一翻史料秦琼在玄武门事变前后的表现却很反常,

  • 日本历史上,南北朝时代的影响力,让人难以想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日本的南北朝是怎么回事,日本南北朝的影响力,日本南北朝时代特征

    不论是出现日本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个天皇、朝廷的分裂、政治重心与文化重心的迁移,同时也大大地削弱室町幕府(足利家)的影响力,为日本的中古时代前期划下句点,揭开了十五、十六世纪战国时代与群雄割据的序幕。一、南北朝对峙在西元1246年之后,由于对天皇继承血统的争议,大觉寺统与持明院统两派互不相让,彼此的党

  • 日本天皇想霸占寒山寺诗碑,看到唐武宗遗训后,再不敢打诗碑主意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寒山寺碑真迹在日本吗,寒山寺石碑,寒山寺十首诗词

    天皇接到照片后大喜,表示想一睹诗碑的真容。于是,日军参谋次长出了一个馊主意—让天皇下诏书给松井石根,把诗碑运到日本。松井石根接到敕电后,想到诗碑在苏州乃至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能强行掠夺,便找大阪朝日新闻社的随军记者密谋“巧取”诗碑。不久,他们在《苏州新报》上发布新闻,要以大阪朝日新闻社举办东亚建设

  • 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延续了100多年,为何却没什么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安史之乱后唐朝的现状,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存在了多少年,安史之乱后唐朝还能延续百年吗

    于不少人而言,他们知晓李唐始于唐高祖李渊在武德元年(618)称帝,亡于唐哀帝李柷在天祐四年(907)禅位给朱温。但他们总是只记得唐太宗李世民至唐玄宗李隆基的高速发展和盛世,而难注意到李唐在安史之乱后的一百多年历史。甚至还有人觉得,李唐在安史之乱后就已经"亡"了。安史之乱后的李唐,百余年就真的这么没存

  • 唐朝“八大开国功臣”:李渊杀三个,李世民杀四个,李治杀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玄宗李治和李渊谁厉害,李渊和李治,李世民是怎么被李渊所杀的

    可以说,这些功勋赫赫的开国功臣极大部分都能善始善终,不像历代统治者,功成名就后就开始大肆屠杀功臣,尽管这样,大唐的开国功臣中仍有八位大将被李氏父子杀死,也是情非得已。第一位:刘文静,此人是李渊太原起兵时最早的参与者和追随者,是他首先联络裴济与李世民一起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在李渊建立唐王朝的征战中出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