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假如宋高宗不杀岳飞,岳飞能抗金成功,迎回二圣吗?

假如宋高宗不杀岳飞,岳飞能抗金成功,迎回二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776 更新时间:2024/1/18 19:50:28

至于军粮,事先要跟岳飞商量好,只要出了大宋国土,粮草自筹,不论什么办法,只要能弄到手就可以,皇上不怪。

当岳家军打出大宋,打进西夏的时候,估计西夏还傻傻的看宋金交战的热闹呢,殊不知,战火已经烧到了跟前儿,毫无防备。这样一来,大部分西夏领土在短时间之内就会易主。过去的通信方式主要还是依靠马匹驿站,估计当西夏国王写好求救信派人送往大金的时候,西夏已经完了。

而当金国得到岳飞攻打西夏国并制定好出兵策略的时候,岳飞估计已经进入了对西夏的扫尾工作,大宋文官开始陆陆续续的进驻并和岳飞展开移交工作了。

如不出所料,金兀术为了避免和岳飞发生直接的面对面作战,肯定会选择围魏救赵的策略,直接攻打南宋,迫使岳飞撤兵。而此时的岳飞,一边休整军队,一边和三镇统帅联系,嘱咐他们不要应战只要做好防守就可以了。几日后,岳飞点炮出兵,分三队东进。一路直指黄龙府,一路兵发朱仙镇,一路直追金兀术。当金兀术带领十五万人马穿过朱仙镇后没走几天就被宋军的军营拦住了,发动了几次进攻都没有打过去,正在着急,忽然后军乱了,小校来报,岳家军杀到了。闻听此言,金兀术吓了一跳,不信,他不是在西夏吗?怎么会在这里?于是带马过来观看,这不看则已,一看吓得是魂都飞了,三镇之一的统帅韩世忠正好挡在寨,当吊斗上的军兵向他报告说岳飞到了的时候大喜,忙派人点炮出兵,两面夹击金兀术。

金兀术是拼了命的往外杀,是哪儿没岳飞往哪儿跑。十五万人被截杀了五六万。当金兵跑到朱仙镇的时候,发现前面一座宋军营寨挡路。没办法,只能冲营。但是,几次冲锋都没过去,而后面的宋军又杀到了跟前儿,双方一通混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待到都已经疲惫不堪的时候,朱仙镇的宋营门打开了,十几员宋将带领大批宋军冲了出来,岳飞的生力军杀出来了,又一通混战金军全军覆灭,只有金兀术趁宋营人少跑了过去。

当他人困马乏的来到黄龙府的时候,发现,城头山已经是宋朝的旗号了,岳云站在城头上看到金兀术很是惊讶,忙问“金兀术,你是来投向的还是来送死的?”金兀术这时已经是要兵没兵要将没将,于是拔出佩剑一横自尽身亡。

当岳飞赶到的时候,岳云出城迎出来,告诉岳飞,二圣在五龙城,且都已驾崩。听到这岳飞哭晕了过去,醒来之后忙修书一封,派八百里快骑送往京城。

书到了相府,秦桧拿到了手里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心说,原本只是想支走岳飞,不想弄巧成拙反倒成就了他的伟业,哎呀呀!这么多年我与狼主的信件到没到岳飞的手里?绝不能让岳飞回京,必须把他杀死在回京的路上。于是秦桧假借皇上的口气写了一道假的圣旨,意思是,你岳飞不听朕的话,没让你打金国你非要打,现在可好,逼得金人害死了我的父兄,你该当何罪?现派钦差把你就地拿下,押解回京。

旨意一到,全营炸开了锅了,都嚷嚷要造反,整的岳飞左右为难,想跟着钦差进京辩理,但是,身边的兄弟极力劝说不要去,凶多吉少。其实,岳飞也知道这里有个坑,但是不跳名声就毁了,跳,命也许就没有了。左右为难最后一想名声最重要,于是就跟着钦差进了京。一到京城,秦桧早就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整套的程序,要他过堂,受刑,屈打成招,然后牢内执行。

当岳飞在风波亭被害后,岳家军炸了,纷纷要求为岳飞报仇。这一日岳云和张宪在帐内喝酒准备讨论如何发兵报仇之事的时候,忽然感觉腹内剧痛难忍,而后七窍流血双双身亡。

这时,牛皋刚刚押运粮草回来,一听两个侄儿死了,哭的死去活来,忙派人调查,发现又两个陌生兵卒趁夜色逃出了兵营不知去向。牛皋急了,忙派人去找,过了许久,兵丁抓回来一个,只见这个人磕头如捣蒜,牛皋让人审问得知这个人是秦桧派来的,让他下毒的。气得牛皋火冒三丈,连夜起兵直扑临安。

然而,就在队伍出发的路上,不断有军士向牛皋报告说哪个将军带着自己的队伍不辞而别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将军带走了一支队伍。慢慢的,牛皋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劲啊?怎么岳家军里会有这样的人啊?(殊不知,秦桧早就派人带着重金在岳飞的军营里活动了,意思是,只要你带着自己的队伍走,就会给你升官发财)这人一多架不住就会有贪财的。牛皋感觉自己的队伍人越来越少,势力越来越弱,照这个架势别说打到京城去,就是走到了京城估计可能也没多少人了。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于是他停下了队伍,向大家宣告,眼下还不是给岳飞报仇的时候,所以先不去京城了,想去太行山占山为王,有愿意走的跟着我往北走,不愿意去的,就地解散。结果五分之四都跟了牛皋上了太行山。

更多文章

  • 封建社会最发达的朝代是宋朝,为何又是最弱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最无能的朝代,宋朝为何被称为最强大的朝代,历史上宋朝最弱吗

    赵匡胤上台的第一件事,把能征善战的大将慕容延钊,石守信,韓令,等解甲归田这就是史书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一反历代有做为的朝代的传统,开拓彊土而重用文人,让文官取代武官的许多权力企图解决历朝军阀割据的问颢,从他起种下苦果,。在随后的与辽的战爭中体现,两次伐辽失败,大将扬业重伤被俘,绝食而亡。北敌强大

  • 忽必烈戎马一生,晚年为何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问题到底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忽必烈死于痛风吗,忽必烈晚年生活状况,忽必烈的真实事迹

    年轻时的忽必烈,身体可以说非常健康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蒙哥、阿里不哥与旭烈兀是他的亲兄弟,原本按照成吉思汗的意愿,汗王之位是留给窝阔台一脉的,与忽必烈家没什么关系。然而,成吉思汗虽然将汗位留给了窝阔台,却将军队与财产都留给了拖雷。果不其然,汗位在窝阔台家族最终断绝,转向了拖雷的家族,而拖雷家族中第一

  • 忽必烈有9个儿子,却为何要把皇位传给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忽必烈有几个儿子,忽必烈是怎么当皇帝的,忽必烈怎么登上皇位

    前面提了一下关于权臣阿合马的事情,阿合马死后,其党羽余有不甘,想要卷土重来,突破口就是皇太子真金。就在此时,一个汉人上疏说道:“陛下年事已高,希望尽早退位,不要有垂帘听政的事情发生。”忽必烈此人戎马半生,权力欲极重,怎么可能会听从这些话语。此人的上疏典型就是找死,说白了就是给真金太子找茬的。而真金得

  • 忽必烈立孙子为帝,他的儿子们为何不起兵造反夺取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忽必烈怎么得到的皇位,忽必烈死后谁继承皇位,忽必烈的皇位如何来的

    因为,就在元朝的至元十年,也就是公元1273年的2月,忽必烈已经明确地把自己的次子,孛儿只斤.真金立为皇太子,当时被立为皇太子的孛儿只斤.真金且身兼中书令,正所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显赫,一时之间,仿佛无人能够撼动!而就在孛儿只斤.真金被立为皇太子之时,做为皇太子之子的孛儿只斤·铁穆耳已经是一

  • 汉朝三四代才有了文景之治,为什么朱元璋建国一代就有盛世气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是怎么治国的,汉朝皇帝和朱元璋的关系,朱元璋对汉朝的贡献

    首先我认为文景之治实现之时,并不可以定义在景帝末年,实际上,经过文帝一朝的励精图治,文景之治已经开了一个好头。最起码,当时的税率低得让人羡慕,人民生活富裕,粮食都吃不完。汉文帝勤俭节约,采取藏富于民的经济政策,让全国经济得以快速复苏。然后,我们再来看西汉初年和明朝初年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什么不同。

  • 精忠报国的岳飞,为何会被宋高宗猜忌?他遇害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岳飞精忠报国的背后故事,岳飞精忠报国杀敌场面,宋高宗对岳飞有什么好处

    在他还是一个只统帅几百千把人的低级军官的时候,倒是有过不少跟金兵交手的记录,那时候他还隶属于八字军的王彦,但是很快他就脱离了王彦,这其中的原因各种史料都是含糊其辞,大多数都归结于双方的政治,军事理念不合,但是,二人从此再没有任何交集,甚至在王彦因为年老体弱退休的时候,对于朝廷要把八字军调拨给岳飞的提

  • 忽必烈真的算得上一代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忽必烈算不算明君,忽必烈是一代明君吗,忽必烈为什么能成为一代帝王

    1294年,忽必烈卒于暴饮暴食之中。历史对他的记忆,是一位试图适应汉族习惯的蒙古大汗,他为大元的政权稳固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依靠汉化实现了统治,但元帝国却在建国八十余年就死于非命,这就是忽必烈遗留下来的分级制度,沉珂的赋税与骄奢淫逸的皇室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尤其是对人进行人为的划分等级,屠杀“贱

  • 建文帝坐拥天下,军队强大粮草又足,为何会被燕王朱棣轻易打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建文,建文帝和朱棣军事实力对比,朱棣对建文的态度

    朱元璋大肆封王给朱允炆留下难题,遗诏成为朱棣起兵借口每一个新生的朝代,开国皇帝都会根据前朝的执政得失来规划自己国家的未来,以求千秋万代。朱元璋一生有26子,除了皇太子朱标外,其他的都封了王,就是为了让他们帮忙镇守边疆。就不会出现像唐朝那样的藩镇,也不会像宋朝一样为了防止藩镇割据而导致无力抵挡北方外敌

  • 河南发现朱元璋真人画像,已经祖传了600年,专家劝其上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朱元璋真实画像,朱元璋画像大全图片,朱元璋画像复原照片

    既然有这样的情况,新统治者就不会放过前皇室,将他们全部杀掉。据记载,到明末,朱氏皇室成员已超过10万人,确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清军在明朝灭亡后,也追杀了朱镕基的皇室。但真想杀人的人太多了。尽管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是逃了出来,分散在全国各地。一群人逃到河南省的一个小村庄,大约200人。他们来到这

  • 皇子因饭菜不可口怒打御厨,朱元璋怒斥皇子:你是不是活够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对“嫡三子”还是比较重视的。在他去太原之前,一直是明朝知名学者宋濂教他经史,著名书法家杜还教他书法,另外还让他学习兵法,习武。朱元璋爱其之心不一般。朱棡由于跟随老爹朱元璋见惯了战场上的厮杀和残酷,所以他自己的性格也跟其他兄弟大不一样,有时目无法纪,有时恣意妄为。但在朱元璋的面前当然要表现的像个